分享

乡村记忆 ‖烧窑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7-10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乡村记忆 ‖烧窑



作者 |   曹靳果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麦苗到“不老盖儿”(膝盖)了,才帮着牛拉“穿铲儿”出溜了一遍草,真正的农闲时节。天不冷不热的,扶牛时走着走着竟然睡着了,要不是被鞭声惊醒可能会让牛踩了脚。恬淡的草香,春日的暖阳,和畅的微风送来不知名的花香,田园就这样萦绕在童年的梦里暖洋洋。

记事儿的时候,庄儿西的“牛角坑”旁,箍了一个烧砖窑,比大树还要高,是庄儿附近最高的地方,爬上去,向西能看到河对岸的“金鸡冢”,爬下来,是仰头才见的高大,像山。

对庄户人家来说,盖房子是大事,要提前两三年筹划,主要材料是木材和砖瓦,木材自然地生长着,“万砖万瓦”是三四间瓦房的标准,砖瓦的制作是正当时。

不惜占用了半亩肥沃的耕地,平整、压实,泼水滋润,撒上细沙,像是一块巨大的切菜板,作为坯场儿。

不舍得在地里直接起土,毕竟还要种庄稼,上层熟土没了,庄稼是不长的。就不辞辛苦地从偏僻的荒地拉土过来,从不远的沟塘挑水过来,约莫着一天的磕坯量,和泥。这又跟和面差不多,松散的黄土,与水融合,单纯铁锨和耙子的搅拌,费时费力还不均匀,脱了赤脚踩来踩去的效果不错,开始轻松好玩,等土的粘性一出来,是泥潭深陷的感觉,每走一步提一次脚都要用全身的力气。

磕坯更是个力气活儿,木制的坯斗,有三个横着排的,有四个竖着排的,和好的泥分成大小相近的团儿,抬起一个,猛地甩入坯斗的一个格子,按压实了,等两个三个的格子填满了,用一张弦是细铁丝的弓一拉,坯斗上面薄薄的一层凸凹不平掉了下来,端起坯斗,一排排地倒扣在有细沙的坯场儿上,阅兵一样整齐。一天磕下来,最棒的劳力也腰酸背痛,极大的劳动强度,一个人一天能磕六百块土坯,已经是极限了,就这,还要有帮忙和泥的才行。

这是最费力气的活儿最让人珍惜,小孩子一般不让入场的,怕踩坏了,白费了力气。需要的又是绵长的韧劲,虽然好玩,不搞破坏的话,小孩子也因为枯燥无味待不多久的。

经过一两天的晾晒,成形的土坯要立起来,用木板拍打整形,方棱方正的半干的土坯要垛起来,长长的土坯墙,坯是间隔了放的,为了通风,头朝东一层朝西一层,为了结实牢靠,整齐划一的美感,排列在春日的田间地头。摞起来的土坯就不怕下雨了,若真的下了,上面草苫子一盖,下两天也无啥大碍。

磕坯的人家,按照这样繁杂的过程每日劳作着,祷告着好天气,不吝气力,期待着建成青砖红瓦的大瓦房。这样的重体力活能持续一两个月,才能磕出一窑的砖坯,小窑有六七千块,大窑有一万多块儿,一碇是二百块儿,由于折损和装窑时的摆放间隙,需要多准备十来碇的砖坯。

烧窑是由窑匠负责的,窑匠的报酬也约定成俗,一袋麦或是五碇砖。砖坯拉到窑前的空地上,同样,空地上还有从平顶山拉回来的一堆煤。

往窑里装砖坯时,上小学的我是帮过忙的,从空地上的砖坯垛到半腰处的窑门,站了一排的人,一块一块的砖坯手把手传递过去,装两层坯要撒薄薄一层煤,所以能干一阵歇一会儿,喝几口凉茶水,听人说笑,也算轻松。一般装窑要一天。出窑时的情况差不多,烧成的砖还有些许的温度,粘了砖灰,若是抬手擦了汗,保不准擦出个大黑脸,相互笑着打趣,气氛更添热烈。

我们自己用泥做的“手枪”,还有央求大人做的“呗呗喽”(埙),都想趁着在窑里烧制成陶,再也不怕风吹雨淋的开裂,也好在“手枪”上抹一层黑墨水在小伙伴面前不怕褪色地显摆。这样的心愿很难达成,可能是一块砖一个地方,也可能是怕烧坏了或是找不到了我们哭闹,窑匠一般不会同意。也偷着放进去过,最后是没有找到。

知道为啥烧出的砖有青有红吗?其实就在于烧成后洇不洇水。烧窑要用三五天,用煤烧最快,成本高;用柴火烧,慢一点,省钱。烧窑和蒸馍差不多,凭经验掌握火候,烧透了才成。窑顶有几个洇水口,放个缸在顶上,引几个细水管进入洇水口,缓慢地吸缸里水洇窑。窑顶高温炙烤着,灌下去的细流,蒸腾起滚滚水汽,远望像开了白絮的棉花。洇窑时窑匠不离左右,要始终保持缸中有水,水流不急不躁,这洇窑也要三天,洇好了,是通透的青砖,洇不好,会是半青半红的色彩,虽说是一样的结实,还算是没有大成。

记忆深处的第一次家庭会议,也和烧窑有关。初三毕业没考上高中的我是一方,父亲和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是一方,议题是要不要继续上学。抱定着执着的我,一言不发,任凭长辈们嘴皮磨薄,始终油盐不进,最后,父亲下了通牒:不上学就烧一窑砖。当时嘴硬就应了下来,邻居家森叔为这事还真独自烧了一窑砖的。事实胜于雄辩,空有一米八的个头,眼高手低的不服气两天就消磨殆尽,无奈地返回校园复读时,还有了劫后余生的窃喜。

现在想来,砖瓦制作的古老传统工艺消失在历史长河,若不是因为有磕坯烧窑的体验,不知道还能不能写出来?

作者介绍:曹靳果,兴隆镇菓庄人。现居郑州,从事暖通工程工作。喜欢文字,记录生活。

原创首发,一稿一投,文责自负,1000字以上,作者简介、靓照同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