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怀念表哥王中勤

 冬歌文苑 2023-05-02 发布于北京

怀念表哥王中勤

徐进成||江苏

接堂兄电话,表哥王中勤因中风不幸去世,终年83岁。我很悲痛。

父亲在世时曾对我说过:“表哥命苦,十二岁父母都去世了。跟着他哥嫂一起生活 ,后来成了大小伙子就自己独立生活了。”住的房子是父母留下的破草屋。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才砌了砖草结构的三间茅房。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农村经济萧条,农民收入很低。表哥因聪明勤奋,被大队安排在渔种场养鱼。他买来养鱼科普资料,并虚心向有经验的养鱼师傅请教,他在渔场养鱼十多年,从没发生过养鱼苗“闷塘”、养成鱼“翻塘”的人为事故。那时候一年能赚二、三百元就是个丰收年了。因为生产队集体劳动一个壮劳力年收成百十元就很不错了。他每年春秋卖鱼苗营业额一般三二十元的户很多,有些户拿不出钱,他心仁意,就赊欠,年底卖成鱼再还,也出现几次养鱼人不慎,夏天“发水”水漫鱼塘,鱼苗跑光,赊欠者当年还不起鱼苗钱的,而第二年又来赊欠,直到次年春天才还完两年所欠的鱼苗款。因表哥经营方式灵活,又有善心,不赚黑心钱,赢得了养鱼人的口碑,十里八乡人都到他塘口买鱼苗,所养的鱼苗和成鱼从不愁销 。

渔场改制,表哥改行承包队里窑场,后来又承包外地窑场。

烧窑看是力气活,可又不简单。我曾问他这经验哪里来的。他说是实践中学来的,又是“花钱”买来的。

表哥说,砖坯泥土很重要。纯砂土要加拌当地“酸土”和本土,坯泥要搅熟透均匀,不能有“夹心”,有了“夹心”烧制后的砖瓦会成块剥离而破碎,破碎的砖瓦就是窑老板的纯利润,砖坯泥土的质量抓好了,才能烧制成优质青砖瓦。

烧窑要掌握火候,火烧大了,砖坯会烧成“焦状另头”,既浪费燃料,又让砖头熟过头而变成次品,火候不到家,砖坯未烧透,就会有大量的炕黄砖、次品砖、废品砖。

表哥告诉我,退烧冷却,下水洇窑,用水降温,灌水其上,水火既济。洇水量多少、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窑内青砖瓦片的质量,影响一窑砖瓦的利润。

表哥刚承包窑时,每班跟着烧窑师傅全神贯注,寸步不离,师傅没有仪器测量,专凭眼光观察,也有疏忽而导致出废砖废瓦的,所以起初装窑、烧窑、洇水都跟班上,一步不让,终于炼就了“火眼金睛”掌握一套烧窑“绝活”。

表哥精打细算,一着不让,环环扣紧。盖砖坯的箔蓆,扣箔蓆的草绳,堆码砖坯的地基高度、远近都有讲究,购买秸草的品种、质量都有选择不能人为的造成损失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的金融政策控制很严,没有关系的农民是拿不到小额贷款的,很多老板就拿“高利贷”作为周转资金。烧一窑砖就赚一、二百元,甚至不到,稍有不慎,就会亏本 。而他同买砖瓦户协商预付定金,优先保证及时供货並按国家银行存款利息多给砖瓦,这样一来,资金难解决了,砖瓦未出窑,就定下买主 。 

有一年,气象部门预报,农历三、四月江淮里下河地区有长期阴雨。表哥得知这一信息立即安排脱坯人员一出“九”天就抢晴天,赶制砖、瓦坯,待砖坯备足码好后,霪雨连绵近五十天。窑场自古有“熄火穷”之说,其它窑场因无坯烧而停火关门,等到秋天再制坯了。那年,砖瓦价格疯长、表哥很赚了“一把”, 那年他赚了三千多元,回家砌了两间楼房。 

表哥乐善好施,在庄邻中很有口碑。他在承包 窑场十多年中,正是农村草房改瓦房的鼎盛时期,当时村民收入低,建房资金短缺比较普遍。他就赊欠砖瓦给人家建房。有一困难户,房子刚砌好,媒人见新房落成,上门为他大龄儿提亲,一边下彩礼,一边谈婚娶。原准备还砖头款又用于儿子婚事,直到两年后才还清砖款。在窑场打工多年的一村民曾告诉我:全村有六十多户村民建房都曾欠过他的砖瓦款,少在一、二百,多则三、五百,这不算,农村是熟人社会,互相扯起来都能攀上亲缘关系, 大都以亲戚相称,年龄辈分小的称他姑爹、表爹,年龄大的称他老王、王二爹,当然他也是以礼相待。村里人家婚丧喜庆,他都凑一份子表表自己的心意,一些不着边扯不上亲缘关系的村民对他到来十分高兴。有时还给他一个主“席”位,让他受宠若惊。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多年不上门的老“祖党”亲,众亲友对他这陌生客很尊重。

老张家孩子夜里生病,他主动送去自己的新“永久”,让孩子及时去医院救治而化险为夷;老周家孩子转院去上海,他又主动送去二百元接济看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二百元有一定的含金量,一般人的年收入都是三、五百元上下,表哥积善缘,大大咧咧,从不吝啬, 至今有人提起仍竖起大拇指。

一转眼,窑场所用泥土资源管理严格,不准烧实心砖头,表哥也六十出头了,停业烧窑而回家怡养天年。天有不测风云,未几年,他爱人、我堂姐患脑梗成了植物人,表哥又当起我堂姐的专职护理工,不离不弃,没有半点怨言。自己所赚的积蓄也大部花光了,捉襟见肘,我堂哥知道他一亲戚任村书记,叫他找书记疏通一下,申请特困户补助,减轻自己经济负担。而表哥则说:我有儿有女都能挣钱,还能凑合过日子,我不能申请,让国家把这个钱给更需要的困难人。我听到后很感动,我打电话告诉他,这是好政策带给老百姓的福利,只要符合条件,你就可以申请。可他还是那句老话:让国家把这钱给更需要的困难人。两年后堂姐撒手西归,又过两年,表哥不幸患上中风,生活不能自理,我从南京专程回来看他一次,当年身高一米八,力大如牛的壮汉子,已佝偻倦缩在床上,他见到我直流泪,偶而说上一两句吐字不清的话,看他那样子,我很难过,只能安慰他几句话,谁知竟成永别 。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表哥王中勤, 一生中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事,生命火花虽灭,然而他勤劳能干、朴实低调、乐善好施的道德风范永存 ,令人佩服、让人怀念。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徐进成,江苏滨海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曾在农村担任村组会计、村党支部书记;塑料厂厂长、经济师职称;滨海县正洁分析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滨正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考取二胡八级证书、2015年考取机动车驾照、2015年暨2016年出版《父亲要我多读书》《进城留痕》两本纪实散文集;先后被国家级、省地县级二十多家媒体报道播发,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加入南京市作家协会。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