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期大涨的行业!

 鹏城豫人 2020-07-10

业内有句话,“牛市抓券商,坐地共分赃”。这两个礼拜,A股的行情火爆持续上涨,沪指连续多天突破一万亿的成交,这一切都让投资者感觉牛市已经来了。

我回想一下,这行情好像都是从一个传言开始的。前些日子,有消息称:中信证券要与中信建投合并了。券商两大巨头合并,要成为券商业的“南北车案例”,这可是惊天动地的事啊!两家券商各有约4000亿市值,公司合并后将要接近万亿。

中信证券我们之前已经聊过,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另一位主角,中信建投。

中信建投成立于2005年,前身是华夏证券,早期是中信系的券商。2010年,由于“一参一控”的政策规定限制,中信证券无法继续控股中信建投,所以就挂牌转让了中信建投的股权。

接盘方之一是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摘牌受让了中信建投45%的股权,世纪金源拿走了8%的股权;此外,中国建银以无偿划转方式向中央汇金转让其所持中信建投40%的股权。

自此,中信建投正式与中信证券分家。

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如果论规模来看(收入和利润端),中信建投排名基本徘徊在第10名左右,而中信证券则稳居头把交椅。

但相比其他头部券商,中信建投的战略非常有特色,就是重点布局投行业务。不管是IPO还是再融资,中信建投的排名都很靠前。

另外,中信建投的研究所也搞的有声有色,特别是TMT行业,像武超则老师、石泽蕤老师和闫贵成老师,都是业内公认的做的非常好的研究员。

让我们通过财务分析来剖析一下中信建投。

2019年,公司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轻资产业务(经纪、投行及资管、收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高达53%,在头部券商中高居榜首,显著高于其他头部券商平均35%的水平;而其中投行业务收入占比更是高达27%,遥遥领先于第二名中信证券的10%。

凭借着这套经营模式,中信建投利用高杠杆和轻资产的模式,轻轻松松的把ROE做到了行业第一。2019年,中信建投的ROE是10.6%,相比之下中信证券是7.8%,海通证券的ROE是7.9%。

我们再来具体看看公司各项业务的情况。分析券商行业,主要从投行业务、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和资管业务四方面入手。

首先是投行业务。

当前,中信建投的IPO排队项目多达191个,高居行业第二位,其中主板、创业板项目最多,分别为83家、74家。项目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业、文体娱乐等领域。公司优秀的投行业务能力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公司本身也因此获奖无数。

2019年,A股的并购重组市场整体低迷,A股市场仅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项目124单,同比下降35%;但中信建投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项12单,交易金额692亿元,数量及金额分别排名行业第一和第二。

如此优异的成绩,是离不开人的,券商也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以保荐代表人为例,截至2020年4月,中信建投拥有保荐代表人239名,位居全行业第二,保荐代表人占比2.5%,在主流券商中排名第一。

其次是经纪业务。

一方面,2019年公司在全国拥有营业部295家,其中57%集中在五省二市的富裕地区,仅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就聚集了54家营业部;另一方面,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且客户资金账户数稳健增长,由2016年的601万户增长至2019年900万户。

但佣金费率方面由于同质化较强,一直是向下的趋势,现在差不多在万分之3.45左右,虽然同比的下滑幅度小于行业平均,但是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已由2015年的46%下滑至2019年的21%。

在经纪业务无法提供稳定收入来源时,行业各家券商都在思考如何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投资顾问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自2010年以来,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投资顾问占比由2%提升至2019年的16%,而中信建投更是在投顾团队建设上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截至2020年4月,公司拥有投资顾问2828人,排名行业第四;投顾也占公司全部从业人员的29.8%,排名行业第三。

然后是自营业务。

中信建投自营的增长速度也是相当快的,2019年公司显著增加了自营资产的规模,达到了11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进入行业前十;其中权益类自营资产规模88亿元,虽然同比大增133%,但占比依然是属于较低的。

最后是资管业务。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行将结束,行业私募资产管理规模由2017年的19万亿元快速下滑至2019年的11万亿元,累计下滑幅度达到42%。

其实几乎所有券商都在压缩资管业务,化被动为主动。

中信建投2016年以来资管规模由8114亿元下降至2019年的5478亿元,规模行业排名第六,累计下滑幅度32%;同时,主动管理占比由2016年的20%提升至2019年的42%。这些变化都和行业趋势相吻合。

说完了中信建投,再和大家简单聊聊对券商板块的最新看法。

我想,证券行业受益于资本市场政策的改革,未来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一是差异化发展,未来各券商会聚焦治理结构和业务专长,将自身打造为航母级券商或精品型券商;

二是重资本化发展,可能会扩大净资本补充途径,提升杠杆水平,担当资本市场重要的资金供给方;

三是专业化发展,夯实“投行+私募”一级市场产业链,拓展基金投顾、衍生品创设等创新业务,要为资本市场提供优质资产和优质金融产品来源。

近期,随着创业板注册制的出台、科创板的推出、新三板精选层等等的利好政策,券商又回到了上升的周期,并且涨幅不小,也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伴随着估值上升,各家券商也纷纷公布了6月经营情况,业绩都很漂亮。

截至昨晚,差不多有40家上市券商披露了6月经营情况:实现当月营业收入合计338亿元,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103%;净利润合计128亿元,同比增长78%,环比增长115%;实现当年累计营业收入合计1547亿元,同比增长19%,累计净利润合计626亿元,同比增长23%。

券商优异的表现主要来自于6月市场指数大幅上升、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交易活跃度提升,直接利好券商经纪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和自营业务,再叠加上5月的基数比较低,所以行业单月营收、净利润环比涨幅都超过100%。

分券商来看的话:论单月,国泰君安表现出色,实现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74%,净利润位列上市券商第一;论累积,中信证券龙头地位依旧稳固,累计营业收入160亿元,累计净利润66亿元。

当然,我们今天的主角中信建投表现也不错,6月净利润环比增长221%,半年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长86%。

从定性的方面看,券商行业现在有5个“有”:有市场关注、有风格切换、有政策利好、有业绩支撑、有成长空间,所以这波券商行情应该不会是短期趋势。

从定量的方面看,按照上一轮牛市的经验,券商是比较好的进攻品种。如果想参与券商行情的话,又不知道买什么的话,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券商ETF、证券ETF、龙头券商ETF这些品种,大家可以试着挑选一下

好了,今天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了。这篇文章我们聊了近期火热的券商行业以及中信建投最新情况,也和大家交流了我们对于券商行业后面的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点击右下角“在看”支持一下哦,谢谢大家!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