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茶博会、茶文化说开去(二)

 碎玉h43ve28g9l 2020-07-10

随着茶文化的复兴,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嵊州的茶楼、茶馆也不在少数。但有多少茶艺馆、茶楼、茶馆讲究茶文化,我不得而知。

有着丰富茶文化历史底蕴的嵊州, 几乎见不到茶文化的现实。茶楼、茶馆讲究的是当下、今天的经济效益, 文化在金钱面前退避三舍。那么, 茶博会、中国茶文化之乡不在其列也就顺理成章好在中国茶叶之乡是凭借着产销量的, 嵊州足可沾沾自喜了!

据《茶经》记载:浙东(茶),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南朝的刘敬叔在其《异苑》中载有剡县(今嵊州市)陈务妻飨茗获报的故事,说明早在晋代剡地人民就懂得饮茶之道了。这次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的古越州治下三县, 还是合理的。特别是授予新昌县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 至少是对古剡县茶文化的充分肯定。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人们在饮茶时, 品味的是一种境界。茶文化不但追求制茶工艺完备, 而且还讲究品饮方式方法茶文化到追求品饮的艺术性与饮茶的器具之美时, 便为茶道。唐代著名诗僧皎然诗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就是茶道刍形, 也在” 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中最早出现茶道之说。这足以说明剡溪茗在茶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了!

明代紫砂艺术的兴起,紫砂茶具也是茶文化的一个丰硕果实。走进嵊州艺术村里,有嵊州产紫砂茶具工艺品, 茶文化在古剡大地延续。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有咏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前岂堪夸。

该诗为大唐茶文化中茶诗典范,依次写出了茶叶形态,烹制用具,饮茶的清心,品茶的情趣,一韵到底,很有功力,读来耐人寻味。咏茶》诗流传最广,拟人手法,茶的性格特征鲜活呈现。

    茶文化中慕诗客难求, “碾雕白玉不见,何复夜后邀陪明月”?那堪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前岂堪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