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到玉米飘香时

 家在黄岛 2020-07-10
我喜欢吃玉米,不仅仅是玉米的香甜,更是对父亲的怀念。
我的父亲一九五九年就读于莱阳农学院,他是一位农民眼里的科学家!他培育的单玉13号高产浓香,成为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泊里镇父老乡亲们的生活主粮。那时在我们村的前面,有一片专属农业科研的实验田,十几位经验丰富的科研队员,在父亲的带领下,每天忙碌在实验田里,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优良品种。
每到玉米抽穗时,父亲就会和他的队友们在天刚朦朦亮的时候去实验田,把刚抽穗的雌性玉米穗拔掉,以防雌性玉米的花粉散落在玉米须上。忙碌一清晨,待检查完实验田里的每颗雌性玉米,太阳已经出来了,露水也已风干,雄性玉米穗中的花粉也到了散粉的时刻。每人手里托着一个自制的方形盒子,实验田里所有雄性玉米的花粉被抖落在方盒中,再把花粉集中在一个个上粗下细的收集器里,收集器的底部被一细细的密网包裹,队员们手握收集器对准每一棵雌性玉米须敲打,为了确保良种的质量,大家不辞辛苦地做着人工授粉。
每完成一次人工授粉,队员们在实验田里就会集中精力地穿梭三次,单调的工作既肩负着责任,又寄托着希望…工作结束后,队员们顶着满身的玉米花絮,露出轻松的笑容,也就会在那时他们才有时间吸着手工旱烟卷,讨论着当年的玉米长势和授粉的技巧。那时我还小,对他们讨论的事情还听不太懂,只是大概知道他们做的事情,可以让地里收获好多好多的粮食,看着父亲的身影,觉得格外地高大。

父亲不但肩负着培育良种的重任,还是村里的会计和信贷员,所以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永远都是忙忙碌碌的,总是双眉紧锁思考问题,但父亲又是多面型的,也有侃侃而谈的时候。每到春耕秋播的时候,父亲的声音就会从每家每户的广播中传出,声音洪亮、字字珠玑,原来是胶南县广播电视台邀请父亲,给广大的胶南人民做农科讲座报告。父亲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分别对山岭地和平洼地的种植方法、使肥要领详细解说,此时的父亲字正腔圆,侃侃而谈!

父亲和母亲是先结婚后恋爱的,在他们面前看不到浪漫的迹象,但他们的心是有灵犀的,他们是那样地默契和相互尊重。父亲不管从外面拿回来一棵豆子或是一个麦穗,母亲都会象宝贝一样帮父亲收藏。记得有一年父亲从麦地里发现了一棵不一样的小麦品种:秃头、穗长、粒排多。待到麦收时,父亲把这棵麦穗递给了母亲。母亲小心奕奕地接过了麦穗,晒干后放在了一个火柴盒里,拴好挂在屋檐下,秋播时父亲把这棵小麦的麦粒种在了我家的菜园里,第二年这棵小麦已变成一捆,父亲又一次把小麦交给了母亲保存。

再到秋播时,这些小麦已占据了我们家一多半的菜园,在那个粮食短缺的时候,我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不拿到实验田去种植,自家的菜园还可以多种些吃的。父亲笑呵呵地说,这是为了远离麦田,避免与别的小麦杂交影响纯度,这样才能育出高产的麦种。就是这棵不一样的麦种,在父亲的三次收割后,成为我们镇小麦增产的状元。经过了三个春秋,从几粒麦种壮大成三斤多种子,父亲就和他的队员们一粒粒地播种,每一粒种子在他们面前比金子都珍贵,也就是用这三斤多种子,种植了一亩多地。

麦苗出来后,小苗单薄的几乎看不到绿色,父亲如痴如醉地天天蹲在麦田里看着它们长高、长胖。过了一个阶段,小苗长到一定的高度,父亲和他的队友们,拉着辘轴在地里来回压麦苗,促使麦苗分叉。就这样在父亲他们精心的养护下,达到了亩产一千斤的好收成,在当时已是奇迹了,这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大秃头小麦良种。
到了秋收的季节,看着田野里的玉米棒子个个都是沉甸甸的,不善言笑的父亲,就会舒展开他那严肃的面孔,不知疲倦地捣弄着丰收的玉米和他的玉米良种。
待到良种出品后,就会有拖拉机拉到镇种子站,以备各村村民前去换取,三斤普通的玉米换取一斤良种。每当看到熙来攘去换良种的村民,父亲的嘴角就会浮现出满意的笑容,了解他的人知道那是他的欣慰——是他对今年培育良种的肯定与期待和对明年玉米丰收的期望。
春去秋来,父亲离开我们已三年,父亲的一生虽没有给我们兄弟姐妹留下什么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他留给我们的坚强与执着,成为我们兄妹今生最大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有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作者简介:耿方华,胶南泊里人,现家住黄岛街道辖区。经营茶行。爱诗歌,爱阅读,喜欢用文字写出自己的生活。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jing1qiu(静秋)
校稿:Z1535654123(杨柳依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