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味人生

 家在黄岛 2020-07-10

正如不同的人生轨迹会造就每个人不同的气质,迥异的生长环境也会成就不同的茶

所谓”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天下万物同理。


回首如梭岁月,从曾经的户外驴行网名“绿茶”,到一直沿用至今的“飘逸的绿茶”,绿茶与茶,相依相伴、相识相知也十几年了。从不喝茶到偶尔为之、到每天与茶相伴;从对茶的一窍不通、到一知半解;从喝单位发的高温茶、到有选择的到茶城选购茶、到把自家产的农家茶推荐给亲朋好友……当初率性之下起的网名,是否冥冥之中,对绿茶的昨日今天也做了注脚不成?

其实,写一篇关于茶的文章的念头,由来已久,只是对茶的了解甚少,对品茶的感悟粗陋浅薄的很,虽然也有报社编辑约稿,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在怕写不出像样的东西,让人笑话,更是怕瞎了编辑好友的一片至诚。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突然冒出来的“茶味人生”这个词。之所以冒出这个词,是因为刚刚品尝了来自台湾的梨山高冷茶。

正如人有千差万别,茶亦是。前日,打开友人送的台湾梨山高冷茶,和刘教授泡上了浓浓的一壶,明黄透亮的颜色、幽远甘醇的香味,滑腻柔顺的口感,实在是出乎我们的预料与想象。因为单看茶品,与往日所喝的铁观音并无二致,但是,冲泡出来的效果却实在让人惊奇的很,一壶茶硬是被两个大茶客整整喝了一天!虽然香味渐淡,但汤色仍是鲜亮的明黄,这引发了我们的好奇。

网上搜索,得知今日之茶乃非平日之茶。台湾梨山高冷茶产区,地处台湾南投县仁爱乡最北端,与台中县及花莲县交接。茶树生长在海拔二千公尺以上无污染的高山地区,那里终年云雾缭绕,高山气候显著,日夜温差大,形成了梨山茶备受欢迎的主因。其次,梨山茶一年只采2季,冬季会下雪,茶叶经霜雪萃炼,叶肉肥厚,口味甘醇,厚重带活性,耐冲泡,冷矿味重。同时,梨山又盛产高山蔬果,茶园就分布於果树之中,茶树吸收天然甜梨果香,香气浓郁。

茶分三六九等,人有高低贵贱,其中的层级划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人贵,是尊出来的,茶好,是品出来的。


作者简介:于梅,笔名绿茶,标准的胶南媳妇。喜欢读书、户外和摄影。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shitoulpr001(若兰)

校稿:shitoulpr001(若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