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的旅程

 家在黄岛 2020-07-10
 

 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惑年龄每逢节假日只有一种选择:回家看看。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老家在远方的人来说,游山玩水永远提不上议程,有时也引来孩子的埋怨,想出去玩玩都不能实现。有家能回的幸福,她们这个年龄还理解不了。               

清明节假期正逢武家庄大集,早早起床拖起拉车去寻找父母喜欢的美味,海鲜正肥的季节,父母有口福了,买来买去总也不嫌多。

一路颠簸回家,走进那个洒满阳光整洁的小院子,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看到年迈的父母喜笑颜开的模样,我的心也踏实了,回家的感觉真好。寒暄着,父母一天天苍老的同时对儿女也小心翼翼起来,讨好地说一些我们爱听的话,每顿饭做什么、吃什么,顿顿要征得我们的同意,哪盘菜炒咸了淡了都要自责半天。

母亲年事已高变得更加爱唠叨,耳朵听不清还常爱打听事,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势头,一件事重复说无数遍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也许是太久没有这些听众了吧,有时她又没完没了地重复一件事时,我在她跟前伸出一个指头大声吆喝:“亲娘,你说了一百遍了!”母亲的话戛然而止,一脸的落寞,我又为自己的不耐烦深感愧疚。

因为母亲的唠叨有时父亲也会沉不住气堵母亲几句,并淡淡地说,《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是谁写的,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天下的母亲看来都这样吧。我又反过来劝父亲,有个人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到吃饭时间总有人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您面前,父亲点头称是。

后街大娘走了快一年了,大爷每次干完农活回家,硕大的屋里黑漆漆一片,连个给开灯的人都没有,累了一天有时饭也懒得做就和衣而睡,甚是悲凉。大爷现在非常羡慕的就是父亲,每天能有人啦呱说话,热汤热水吃得也舒服,“老来伴,老来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母亲现在也不能出去串门了,走点路都要随时休息一下。怕家里冷,准备给儿子缝个小棉马甲,春寒料峭,那天顶着风去三里之外赶集买面料,一路歇了七八次还差一点走不回来,回家累得精疲力尽躺了好几天,又戴上老花镜坐在炕上缝了好几天,终于大功告成。想到母亲亲手给儿子穿上马甲,我还抱怨母亲放棉花放得多,臃肿难看。却没有体谅年迈的母亲为这件衣服所付出的辛苦,很是后悔。

父亲是个美食家,每次回家之前他都会提前买好食物,他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喜好。那天父亲想给我们做红烧排骨,在菜板上剁排骨时,父亲把刀抡得很高用力砍下去,一下,两下,三下……一块排骨在父亲的手中竟然砍了十多次才砍断,而且每次刀的落脚点都不在一个地方,这哪是干活利索总有用不完的劲的父亲?这才分别多长时间,记得上次回家还不是这样,默默地站在那里,心里涌起一阵阵难过。从什么时候起,时间偷走了父亲用不完的力气,结实粗壮的臂膀也没了力量,泪水瞬间打湿了眼眶。

我能感觉父母墙角招手与儿女告别的心酸,能感受她们步履蹒跚回家关门时的怅然若失,也能体会人去楼空般心中的空荡荡,更能体会送走儿女又夜夜拥电话手机入眠的又一轮期盼。“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唯希望这句经典对白永远不只是一句口号。

因为自己离家相对较近,回家陪父母的时间多一些,以至于父亲感叹:“谁像你一样在家待这么长时间啊。”我也回着:“放心吧,把你们的好东西吃完再走。”父亲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炉火正旺,给父母端一盆洗脚水,给不舒服的颈椎贴一贴膏药,讲讲身边发生的趣事把父母逗乐,听父母讲讲曾经的过去,给父母倒一杯热茶,磕着瓜子围坐父母身边听他们讲那些久远的往事,岁月如此静好,幸福如此简单。

记得那天傍晚,儿子在那吹着悠扬的曲子,我们在院子里安上圆桌,品尝妈妈的味道。一道一道的菜上齐了,父亲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竟悠悠地来了一句:“时间如果像现在一样能够定格该有多好啊,老的也别再老了,孩子也别长大了!”“多希望时间能够定格。”这是一句多么无奈伤感而美好的期盼啊,父亲这句话让我每每想来都很难过,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时间不能定格,唯愿亲情和陪伴可以定格。

时间太细,指缝太宽。那条安放你疲惫的、接纳你忧伤、给予你温暖、抚慰你心灵的回家之路一直在心里延伸。忙碌的我们或许该放下各种理由,经常用心去走一走了。

作者简介:宋荣芳,家在黄岛长江路。执笔取暖,煮字疗饥于闲暇之余,简单快乐的日子举笔聊聊人生,聊聊亲情,实乃一大快事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