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荷尖尖︱ 我的姥家之旅

 家在黄岛 2020-07-10

丁晓,黄岛区第三中学八年级学生,最向往的事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的姥家之旅

暑假了,又踏上了那条路,那条通向姥姥家的路。坐上公交车将近一小时到达胶南老城区。

从铁橛山路的公交车站到姥姥家门口,那条二里长的小路, 从一岁走到十五岁。这条路来回走了不知多少趟,走也走不完,却走也走不够。每次走,内心都是欢喜的。
    

我家有个传统,每逢放假都要回姥姥家看看的。自从我上了初中,我姥爷经“上级”讨论又有了一个新的光荣使命——辅导他的大外甥,也就是我的数学。哈,谁让我姥爷是个退休教师呢。

姥爷提前一个月就在家备课,七十多岁的老爷子没事就跑书店,书店有的各种辅导书几乎翻了个遍,书店的营业员都熟络了,一见他就说:大爷,来了,又给大外甥上课呢。他常常念叨着:革命还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姥姥家常常是这样一幅画面——姥爷鼻梁上挂着一副去外面买的几十块钱的老花镜,用口水点着书页翻书,一边皱着眉,一边赞许地点头:“啊呀,现在的课本又加了新的定理,以前老课本没有,不过这样很科学啊。”

“这一章我以前没教过,要不咱俩一起讨论着看书……”

“我告诉你啊老课本这一节……”

我坐在旁边的小桌边听得云里雾里,但总会很配合地频频点头。

姥爷教了一辈子书,晚年还收了我这个徒儿,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姥爷是神,什么难题在姥爷这儿都不是事儿,什么事儿想不开的姥爷说几句大白话就能点透,现在想想,那些可不是最平常最简单的理吗?却能让人受用一辈子,这是姥爷一生的积累和写照啊。

家是什么?家里的人是个什么关系?不就是这么琐琐碎碎忙来忙去吗?你搀我一下,我扶你一把,一样的日子有人过得有滋有味,有人过得麻木不仁。姥爷看的比常人透彻:难吃的菜一人一勺也就见盘子底了,好吃的馒头越蒸啊,它就越香气四溢。姥爷生了三个闺女,每次有人回来,姥姥想让大家多坐会儿,唠唠家常,可是他却每次赶大家快走。以前觉着姥爷狠心,后来才明白,天下哪有不想孩子的父母?他想让大家早点回家陪陪我们这些外甥,他觉得晚辈们的小家庭幸福,才是他最大的幸福啊。
    

我在姥姥家闲时也常常问他:姥爷啊,你为啥这样苦着自己啊。姥爷不在意地笑笑:“盼望,盼望嘛,盼着盼着啊也就有了希望,我不想苦着孩子啊。”人多的时候他说旺兴,人少的时候他说清静。他坚持每天午睡后给姥姥泡上一壶红茶,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地品着,听姥姥发发牢骚,说说今天买菜时的见闻,偶尔也评论几句,任凭时光在指缝间流过。幸福,可不就是这样吗?

姥爷年龄大了,耳朵也有些背了,我和姥爷有时会为了一道题大声争论,很有点为了科学打破砂锅的意味。姥姥家是一楼,小区的居民经过说:哦,那是老逄又在教他外甥算题呢。姥爷在我做题时总会看一些其他的题,有时也会向我显摆他的简单方法,我也会见招拆招,姥爷不服气地抓得头皮屑乱飞,哈哈,可爱的老头儿!

姥爷晚上也会搬个小马扎出去和他的朋友聚会,也拉上我和姥姥。我戏称:“老头会”。他还每天坚持看新闻,然后在“老头会”品评一番,最近几天弄得我姥姥也一口一个:特朗普啦,马克龙啦。

呵,这个可爱的老头儿。

两周转眼就到了,真的很不舍啊,真想在这住下去啊。姥爷啊,好好的,给外甥活个一百岁啊。

张秀美

丁晓同学,祝贺你啊,写了篇不错的文章!

很显然,你写的不是一篇应试作文,是真的因为有话要说,有情要诉,于是文字从你的笔尖汩汩流淌,载着你对姥爷的情,一路欢歌。很开心在暑假里能读到你这样的习作,不是为作业而作业的习作!

你文章优点颇多,最能打动我的是语言,觉得不像一个初二学生的修为,倒是有点成年人般老练,在娓娓道来中,略显幽默,还有点小哲理,像跳跃的小溪撞到尖石,闪着思想的光芒,给文章增色好多。如“这条路来回走了不知多少趟,走也走不完,却走也走不够。”“难吃的菜一人一勺也就见盘子底了,好吃的馒头越蒸啊,它就越香气四溢。”

文章虽说是“姥家之旅”,但主要写了姥爷一人,且能围绕他选材,点面结合,家人邻里,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姥爷进行立体化描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很不错!

文章要写得感人,细节描写至关重要,其中有一处,你写得可圈可点——“姥姥家常常是这样一幅画面——姥爷鼻梁上挂着一副去外面买的几十块钱的老花镜,用口水点着书页翻书,一边皱着眉,一边赞许地点头:‘啊呀,现在的课本又加了新的定理,以前老课本没有,不过这样很科学啊。’”可谓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啊!

再好的文章也会有不足,再提点个人看法:你觉得题目和内容很吻合吗?所选的材料是不是该有一个合理的顺序?你考虑过要详略得当的问题吗?你可否再试着把这篇一千二百多字的文章改成六百字?这是中考的字数要求,对吧?

最后,真诚祝你暑假愉快!

小作者观察生活能力很不错,将姥爷的事情有重点地写下,让人感觉到了一个充满爱心,关心孩子,充满生活热情的老人;小作者把握中心的能力比较突出,而且语言也很有特点,虽没有大量的词汇,但是质朴的语言,还是很好的配合了这种叙事文题。另外既然全文大篇幅的讲了姥爷的趣事,题目上也可以靠拢“我的姥爷”之类的了。还有家是什么,那个段落,略微有点突兀了,要是能够改为本段段末,或者改为是谁说的,就很自然了。不过瑕不掩瑜,全文很棒,希望继续努力。

姜成林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主编:jing1qiu(静秋)

校稿:张秀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