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岳母

 家在黄岛 2020-07-10

文/单体舜

每每想起与世长辞的岳母,我心里就悲痛不已。岳母虽非亲母,却情深意重,堪比亲母。

我和妻子的婚事,是由岳母一手促成的。那时我在劝礼联中代课,妻子是幼儿教师,工资微薄。时值我弟弟读大学,妹妹读中专,家里经济状况非常紧张。而岳母却毫不在意,她托我表姐做媒,极力促成了我俩的婚事。家里困难,她公开表态:不要彩礼。用她的话说,就是图人不图家。就这样,我俩在岳母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我当时对此事既感动又不解,直到婚后才从岳母口中弄明白:原来岳母的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私塾先生,她小时候家境不错,从小就崇尚文化,崇拜文化人。后来,只因父亲早逝,家道中落,才嫁给了没啥文化的岳父,致使她终生不如意。如今,她对宝贝女儿的婚事自然就格外上心。

岳母同我表姐是近邻,而我从小就常到表姐家去,岳母很早就注意我了,并且还给她留下了“善良稳重顺眼”的深刻印象。

岳母并不识字,至于她是怎么认定我是“文化人”的,说来还有一段小插曲呢。一九八四年我无缘高考回家,年底参加了镇办企业招收工人的统一考试,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名列榜首。大红榜就赫然张贴在六汪镇供销社对面的高墙上。恰好岳母跟表姐一起到供销社去买东西,回家时望见一群人正在围观什么,表姐好奇地上前一看,惊喜地说:“俺表弟还中!考了个全镇第一名。”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岳母一听心里就乐了,嘿,想不到那孩子还是个文化人呢!这就更坚定了她之前的信念。

正像岳母后来说的:“把女儿嫁给你这样的孩子,我放心。”我也始终感恩岳母的信任。

岳母虽然不识字,却识体明理,心系子女,令人敬佩。尤其是对女儿的婚事,她敢于打破常规,目光长远,心明如镜。

婚后我们在老家大沟村居住,这期间每当我们带着儿子来看望她时,她总是乐得满脸笑成一朵花。接过活泼可爱的外孙,她总是上下打量,左右端详,亲了又亲。有一次,她还逗趣地说:“怪不得叫俊杰呢,长得就是俊啊。”全家人都被她这断章取义的理解逗得哄堂大笑,满屋里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我们每次回来,岳母总是操持着这边的哥哥嫂子们置办东西,热情招待。有一次,我曾劝她:“娘,都是自家人,您不必如此客气。”她却笑着说:“那还行?女婿可是上等的贵客啊!再说了,亲闺女就亲女婿,不能马虎。”

后来,岳母为了给外孙上学提供方便,也为了给我们生活上提供便利,便在六汪村为我们操持了一套房子,让我们于一九九七年从大沟村搬迁过来,生活在她身边。那时她真是高兴极了,总是一抬腿就过去了。平日里,一旦谁家做了二样的饭,两家总是互通有无。

有一次星期天,我去看望她。她一边泡上了家里最好的茶,一边高兴地跟我拉起了家常:“你们搬来就好,你有文化,明白事理。就连你哥哥们过年贴门对子,也不用再去找别人分辨上下联了。”岳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显然,在她心目中,有文化不光实用,更是一种荣耀。

顿了顿,她又有些伤感地说:“要是你岳父还在就更好了,他一定非常喜欢你的。”“早就听说岳父为人实在厚道,德高望重。”我也深感惋惜地说。“你岳父最疼爱小嫚(我妻子)了,有一回她牙痛,十几岁的大孩子了,你岳父背着她满大街溜达。稍不如意,被她一口咬在了后背上。尽管痛得要命,却硬是没动她一指头。”“父爱如山呢!”我感动地说。岳母一时间没再说话,看样子是沉浸于对岳父深深地思念之中了。

过了一会,岳母又开玩笑似的笑着说:“杰他爸,我想托付给你件事。”“娘,啥事?”“等我百年之后,你找人给我踩穴新地,等建好了,让你哥哥们把你岳父也迁过去。”她见我诧异地望着她,笑着说:“没事的,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你有文化,办事又细致,我放心。”我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岳父那口小坟也确实不像样啊!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向在村里德高望重受人敬仰的岳母,谁也没有料到会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卷入一场邻里纠纷。

那是在一场大暴雨过后,住处比较低矮的左邻右舍因为泄洪的流向问题而发生了争执。比较强势的左邻说:水应从东往西流,并用东西把排水沟的东边堵了起来。右邻却说:根据此处的地势和先前的惯例,水应从西往东流。一时间两家闹得不可开交。本来这事与身处中间且住宅地势又较高的岳母并没多大关系,无论往哪流,只要能把水排出去就行了。但一向正直的岳母却当着两家人的面,说了一句公道话:几十年来这水都是从西往东流的。

本就在指鹿为马的左邻,自己又何尝不是心知肚明?只不过是在恃强凌弱想借此改变现状罢了,却万没想到会半路上杀出个主持公道的老太婆来,一下子被搞得瞠目结舌败下阵来。

岳母一句话惹恼了好胜心极强的左邻,从此左邻不再搭理她。还是在干生产队的时候,左邻的孩子尚小,岳母曾热心地帮他们照看拉扯过孩子。左邻也因此而对岳母感恩戴德。岳母也认为自己是他家的有功之臣。如今却从昔日的满腔热情一下子变成了冷若冰霜,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又怎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呢?

果然,岳母一头扎进了这一感情漩涡而不能自拔!一开口说的就是左邻家的事,而且越说越离谱。我们只好找了精神病科的大夫,为她开了一些安神药,天天服用。由此引发的老年痴呆症,尽管通过治疗后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仍然时好时坏不稳定,精神也大不如从前了。

有一段时间,村里换自来水管道,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挖得纵横交错的深沟,我就嘱咐岳母说:“这段时间您千万不要到我家里去,过一道道深沟太危险。“岳母痛快地答应着。可是没用的,一转眼她就全忘了!

一天早上,我下了夜班,吃了点饭,反锁上大门便睡了。刚刚入睡不久,就听见有人在咚咚咚地敲大门,无休无止。我心烦意乱,是谁这么烦人?人家明明关着门,还要不停地敲!

我开门一看,原来是岳母站在门外。她一见我就惊喜地说:“杰他爸,你终于下班了,我都来过好几趟了。早饭还给你留在锅里呢,快去吃吧!”我心里暖暖的一阵感动,这便是根深蒂固的亲情啊!已啥都健忘的岳母,却唯独忘不了亲情。我搀扶着岳母,跨过一道道深沟,向家里走去。

命运之神并没有因为老人的善良和不幸而对她有所眷顾,正所谓“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情又接踵而至。我的三舅哥因为癌症而过早离世了!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已近风烛残年的岳母又怎能经得起如此致命的打击呢?一番商量之后,我们决定瞒着岳母给三舅哥从简发丧。此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临时应付过去了。

可到了过年、岳母过生日时是所有子女都必到的,她若问起又该咋办呢?最后大家决定,统一口径都说他出国打工去了。

果然,每到过年或过生日时,岳母都要追问三舅哥的下落。虽然大家口径一致,岳母还是要叫着三舅哥的乳名自言自语地数落他,从某年某月某日起就再没来看过她。每当此时,大家心里都酸酸的,谁也不敢作声。平日里,每当妻子过去看望她,她也总要问起三舅哥的事。时间久了,妻子都不敢在她面前长待,生怕控制不住而落泪。

一晃就快到第二个年头了。那天岳母对我说:“杰他爸,我最信你,你三哥到底去了哪里?都一年多没回家了。”“三哥在日本打工呢,合同还没到期。”“那你抽空给他打个电话,就说我想他了。钱还有多的?多少是个头?光挣钱不要娘了?”岳母抹着眼泪悲伤地说。我急忙应承着,心里却酸酸的,直想哭。明明知道这是自己永远都无法兑现的承诺,却还要违心地撒谎。娘啊,孩儿有多大本领,能让三哥起死回生呢?为了您的身心健康,我甘愿做个不忠的女婿。

大约在三年后的一天晚上,大概是岳母自觉病重吧,她泪眼模糊地对我们说:“我不行了,我怕是见不上恁三哥了。”旁边的妻子闻言,顿时泪流满面:“娘,别胡说,您会见到三哥的。” 

第二天下午,岳母就带着对三哥无尽的牵挂与世长辞了。妻子跪在炕上,一边认真地为她穿着送老衣服,一边声泪俱下地说:“娘啊,您梦牵魂绕的三哥早已先您而去了,您现在就能见到他了……可当时我们谁也不敢跟您说,不是故意骗您,只怕跟您说了您活不到现在。三年来,每当您问起此事,我们都心如刀绞,却又无可奈何。我们跟您一样,不知为此而受了多少煎熬啊!”妻子的话重重地敲击着每个人的心,大家早已泣不成声。

岳母去世后,我按照她生前的遗愿,专门为她请了风水先生,精选了一处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把她安葬于此。又让舅哥们把岳父的骨灰也迁了过来。最后又按照先生的嘱咐,在后面砌了围墙,西面砌了台阶。把她新的家园,建设得井井有条,美观大方,令人羡慕。愿一生要强的岳母能在这秀丽宁静的环境里得以安息!

岳母虽然已与我们永别了,但她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永远都难以忘怀。

作者简介:单体舜,祖籍六汪镇大沟村,在六汪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喜欢读书写字,喜欢择善而从,喜欢精益求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