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鲜见炊烟

 家在黄岛 2020-07-10

20:00

每 I 晚 I 八 I 点 I 与 I 您

相 I 约 I 家 I 在 I 黄 I 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炊烟,农耕文明的标志,人间烟火的图腾,已延续了五千多年。

  自远古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后,人们便用火照明、取暖、烤制食物等,烟火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炊烟曾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早晚时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遥望着村庄里缕缕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袅袅娜娜地升腾。笼罩在烟雾之中的乡村,朦朦胧胧,如诗、如画,如此古朴美丽的乡村景象被多少文人墨客传颂,“袅袅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这首歌对人间烟火进行了多么诗意的诠释!

  然而,时过境迁,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实现了现代化。尽管依然是一日三餐、炒菜做饭,但燃气、液化气和电器取代了土锅灶、柴草,靠烧柴草做饭、取暖的历史几近结束。由此炊烟在乡村也逐渐减少、消散,炊烟袅袅的场景鲜见了,或许将来“山村炊烟映朝阳”的生动画面只能留在人们的回忆、歌声或教科书里了。

  曾几何时,柴草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有柴无米断炊,有米无柴照样不能吃饭,所以,人们把柴草看得与粮食一样的重要,二者缺一不可。那时,衡量一个家庭日子过得糙好的标准,看看房前屋后的草垛就略知一二。烧了上顿没下顿,做饭现对付的家庭日子肯定不好。因此,当时人们把囤积柴草看的很重,甚至视草如命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时农户家中的大草垛既是生活的保障,也是家庭富裕、吃喝不愁的资本。一年四季为了积存柴草,全家老少齐出动,薅草、晒草、垛草周而复始。

  在农村长大的我对此深有体会,割草、搂草、拾草是村民辛苦劳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粮食产量较低,柴草也稀缺。青黄不接不仅是没吃的,也是没烧的,上年度积攒的柴草经一个冬天和春天的日常消耗,所剩无几,部分贫困的村民便每天只好吃两顿饭。

  挨到收割了小麦后,生产队分点麦根子草、麦秧,部分缺草的农户总算有了烧火草,勉强维持生计。

  此时自然界的野草也都枝繁叶茂了,大人、孩子便带着镰刀、草筐、网包,休息时顾不得休息,收工后顾不得回家,到沟坡上、荒地里割草,割满筐后背回家。除喂养家中禽畜外,其余的均匀地晾晒在院子里或房前屋后的空闲处。为了让草干得快一些,好腾出地方继续晒草,便时常用叉子或木棍挑着翻晒,让鲜草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完全晒干后就堆成草垛,以备烧火做饭。

  那时家家户户都有拾草用的竹筢、铁筢,夏秋季节割草、搂树叶。冬春季节没有草割,人们就用筢子搂草,漫山遍野到处都有拾草人的身影。

  人多草少,在草已被搂了多遍,草叶都比较细碎,竹筢已搂不着以后,人们便买来一种齿较多、较密且能耙地的铁筢子,在草地上拉着。把细碎的草连同碎石、土块搂成堆,用双手捧着迎风吹吹,碎石、土块直接落下,细碎的草叶则刮到下风,收集起来装入盛草的网包或提篮里。碎草虽然不好烧,总比没的烧强。

  当地面上已无草叶可搂后,人们便用二齿铁钩子、锄头耪草根子;用镰刀砍(割)刺槐条子,用镢头挝刨枯树桩子、刺槐、棉槐苲子。

  那时最令家庭主妇烦恼的是连续的阴雨天。一旦天不好,大人就把草堆起来,用塑料布或者草苫子盖好;有时晚上下大雨,全家人就得冒雨齐上阵,堆草的、苫草的、拽塑料布的,为防被大风吹开(掉),用木棍或碎砖破石压好覆盖物。把草存好了,人也都淋成落汤鸡了。待天晴、地不湿了,大人再将草摊开晒干。

  记忆犹新的是家中黑魆魆的土胚大锅台,母亲烧火做饭,天好的时候炉火正旺,柴火在锅灶烧得啪啪直响,锅里发出“咝咝”的响声。但在每年的夏秋阴雨连绵的日子,柴草淋湿或受潮,有时连引火的干草都难找,母亲就把我们的旧课本、本子引火,草受潮不易点燃,便用口吹,往往让烟熏得泪流满面。

         一旦点起小火,便抓紧时间把柴草往里送,然后用力“咕嗒、咕嗒”地拉着风箱(当地叫xian)催火;遇到风力方向不对时,农村叫“反风”,烟火从锅灶里向外冒,满屋三间浓烟弥漫,烧火的被烟呛火燎得灰头土脸,可想当时的老娘为了做顿饭要受何等的煎熬。

  白云苍狗,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国强民富,人们实现了丰衣足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时代成为了历史,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现代化、机械化和科技化。“三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已成历史;手推车、地排车(马车)、杈耙扫帚扬场锨,碌碡簸箕使牛鞭等农具也都进了民俗文化博物馆。

  经济发展实现了城乡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的田野上各类现代化种植(旅游观光)园区、生态园、温室大棚、专业养殖场等如火如荼,特色农业使村民变成了居民、产业工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紧张而忙碌着,收入提高了,居住环境改变了,人民步入了新的时代。

  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发达的区域通过旧村改造,使村民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市民生活,即使没改造的也都告别了低矮的草(土)房,住上了宽敞明亮新房子;居民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地增强,乡村街道、庭院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家禽、家畜也基本没了踪影。

  经济发展了,收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煤气灶,电饭锅、电饭煲等家用电器代替了烧火做饭;暖气、空调代替了烧柴取暖;土锅灶、土炕除个别老人保留外,基本荡然无存,柴草在农村已无用武之地,烧火做饭已渐行渐远。

  同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大力实施了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绿水青山,全社会开展了文明、环保、节能建设活动,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曾经难以割舍的柴草及袅袅的炊烟必将定格,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

文/樊泽宝

简介:六汪人。童年在农村拾草剜菜,识字不多,长大后写字不少,现为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

主播/薛亚伦

简介:90后,上泉朗诵社会员,现在美丽的灵山岛任教。爱朗诵,好配音。

每 I 晚 I 八 I 点 I 与 I 您

相 I 约 I 家 I 在 I 黄 I 岛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姜蕴青

校稿:许崇梅

复审:裴   珊

发布:宋荣芳

“家在黄岛”主编

 文学爱好者

请戳一戳

西海岸新区人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