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越寻踪之九

 碎玉h43ve28g9l 2020-07-10

古越寻踪之九

周穆王“出师”征讨越国,越国退败江南后,并不是一般人认识的弱小,而依然强大。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公元前723-约公元前645年)在当时就强调:“天下之国,莫强于越”(见《管子.轻重甲》)。可知,齐国对越国的畏惧,当在越国的军力与战斗力。特别是越人“习水便舟”之特性,或常有从海上对齐国袭击,使齐国畏惧。

齐恒公春秋称霸时,曾对东南各地“一战帅服三十一国”(见《国语.齐语》)。齐国认为越国必然会报复,在国内造大舟、训水师以防越人。越国果然在齐国北伐孤竹、离枝两小国时,发起对齐国攻击。终因齐国有所准备而使越国的报复失败。

春秋中期,越国遭到东周王朝支持下的齐、楚等霸主的打击,使广大越地沦楚。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楚国强迫吴、越在舒国附近(安徽庐江)会盟,重新划定疆界(见《左传》)。

春秋无义战。吴国与越国的战争,由于同处于东南,又同根同源同俗而日趋增多,严重。《国语.越语》说:“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是历来的“仇雠敌战之国”。 吴国与越国,同室操戈,实为一江难容二龙也。此时,越国作为楚国的同盟军(实际上是附庸),常在吴、楚相争中一起行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人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吴子余祭观舟,阍以刀弑之”。这段记载表明,在越王夫潭时(公元前544),吴国公开侵略越国,越人被掳去作奴隶守舟,但吴国为此付出了国君余祭被杀的代价。

吴国与越国的战争,多为吴胜越败。越国只能送越国产的宝物给吴国以示恭敬。仅吴王僚时,越国赠送给吴国名剑:鱼肠剑、盘郢剑、湛卢剑三把。

越王勾践元年(公元前496),吴王阖庐听说允常逝世,就举兵讨伐越国。越王勾践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在檇李(今嘉兴)大败吴军,射伤吴王阖闾。阖闾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能忘记越国。”
 
    公元前494年春,越王勾践得知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后,不听大臣范蠡的劝告,在准备不充分的形势下,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结果越伐吴的夫椒之战,越军不敌,损失惨重,只剩下5000人退守会稽山。吴军乘胜追击,并进而包围了会稽山。

    越王勾践用卑辞厚礼向吴求降,如若不允,则越将破釜沉舟,与吴血战到底。吴王夫差急于北上同齐争霸,认为越国既已投降,便名存实亡,不足为患。因此答应越国议和,率军回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