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庙号,从刘裕的儿子们开始就不要脸了,谥号已经记不住了

 思明居士 2020-07-10

庙号,起源于商朝,比如太祖汤,太祖就是庙号。庙号是对一个帝王一生的评价,死后用于祭祀。

庙号刚开始有很严格的规定,比如创业者为太,功高者为高,中兴为中。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评价来定义祖和宗。一般来说,只有开国的第一个皇帝称祖,后世再厉害也一般为宗。比如,汉太祖刘邦,即使千古帝王汉武帝也只是汉世宗;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

庙号在秦废除,因为秦始皇不允许自己死后,后世评价他。所以,秦废除庙号,谥号,只称呼始皇、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万世,可惜天不遂人愿,秦只到二世。

庙号,从刘裕的儿子们开始就不要脸了,谥号已经记不住了

汉恢复庙号和谥号。谥号是每个皇帝都有,但是对庙号管理很严格。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西汉只有汉高帝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有庙号。即使开文景之治的汉景帝都没有庙号,可见西汉对庙号的严格。

东汉,只有世祖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三位皇帝有庙号。东汉依然严格。并且刘秀将王莽为了笼络人心给西汉皇帝如汉元帝、汉成帝等上的庙号统一废除,只保留了以上所说的四位皇帝的庙号。可见,东汉还是很有底线的。并没有将庙号泛滥。

到了三国,庙号开始就有点不要脸了。曹魏除了追认了曹操为太祖之外,还有世祖曹丕、烈祖魏明帝曹睿两位,曹睿一般般的皇帝,按照西汉的要求,根本不可能有庙号,即使有庙号也不可能为祖。

蜀汉只有两位皇帝,刘备有庙号无可厚非。吴也有点不要脸,孙权、孙休都有庙号,还好孙休是太宗,没有曹魏一样称祖。

庙号,从刘裕的儿子们开始就不要脸了,谥号已经记不住了

两晋,自司马炎开始到司马德文结束一共十六个皇帝。有庙号者有七人,西晋还好,就司马炎一个,毕竟开国,虽然不咋地,但有也正常。东晋就太不要脸了,除了中兴的司马睿为中宗这个还行,即使软弱,也应该有。其他的皇帝就晋明帝司马绍还马马虎虎,就是活得时间太短。整个晋朝这些不成器的皇帝,按照以前的标准要求,没一个能有庙号的。还好意思弄这么多庙号。

东晋开始放松了庙号的约束,后面就开始放纵了。

庙号,从刘裕的儿子们开始就不要脸了,谥号已经记不住了

南朝宋,刘裕的儿孙们就开始放纵了。南朝宋一共十个皇帝,去掉当了几天四位皇帝,还剩下六位,再去掉最后一位被篡位的皇帝,剩下的五人,四个人有庙号。而且有三个祖,高祖,世祖,太祖,太宗,这都是些一般人称不起的庙号啊。一个偏居一隅的小朝廷,居然用这么大的庙号。其实,刘裕虽然厉害,按照习惯,一个偏居一隅的皇帝应该为烈祖,比如刘备。刘裕的儿孙们这是得多自信,多不要脸啊。

南朝宋开启了不要脸模式,南朝宋齐梁陈就如出一辙了。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祖宗别别人的差。

其实,南朝还收敛点。最不要脸是同期的北朝,北魏,北周,北齐,除了那些当了几天,被废掉的皇帝以外,那几乎是人人都有庙号,庙号自南北朝开始烂大街了。

庙号,从刘裕的儿子们开始就不要脸了,谥号已经记不住了

隋沿袭自北周,那肯定不能落后,两位在位的皇帝,杨坚和杨广,都有庙号。杨坚得有,而且必须有,杨广还混了个世祖,者那里说理去。按照这个习惯下去,如果隋再长点,估计也是人人都有,现在称呼隋朝皇帝也不用隋文帝,隋炀帝用谥号了,直接用庙号了。

唐开始,人人都有庙号,而谥号变得越来越长,到了记不住的地步了。不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个谥号咋称呼?记不住啊。

唐的谥号还不够长,看看康熙的: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赞美之词都用上了。就是记不住。

本期介绍了庙号,后续再详细说一下谥号,年号的变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