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气樗讲:《黄帝内经》的宇宙观

 新用户78164330 2020-07-10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第一篇为《天元纪大论》,其内容是以黄帝和鬼臾区的对话展开的。上古时期很多部落或家族世代传承着专门技艺,经验累积得越来越丰富,他们因而长期保持着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鬼臾区自述其家族有十世都在研习天文历法,是当时的专家,黄帝请教他是顺理成章的。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也提到了鬼臾区:

      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朐,问於鬼臾区。鬼臾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 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後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
以《史记》的记载来看,鬼臾区的确是黄帝时期的天文历法权威,黄帝得宝鼎之后请教鬼臾区,鬼臾区以当年己酉日朔旦冬至为起点,用筹策推算历日,预测黄帝成仙登天的时间。

鬼臾区,号大鸿

回到《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中鬼臾区引用了《太始天元册》的一段文字,以凝练的笔调描述了宇宙的演化与地球生态的形成,其文曰: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我试着翻译一下这段话:宇宙从无到有,由一个极点扩展出广大的时空,辽阔浩瀚,无边无际,成为一切存在的基础,一切变化的本源。物质的产生、生命的出现有赖于天地的形成,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太空中各依轨迹往返运行,相互激荡的能量趋向平衡,气候逐渐稳定,生生之气由此敷布。大地承载万物,万物在五行的作用下生长变化。仰望夜空,北斗七星与招摇、玄戈这九星始终高悬于中天,辉耀四方;五星与日月在周天循环运行,年复一年。遥远的星体塑造了时间,赋予世界变化的内涵。天地之气上下交通,万物产生阴与阳两种特性,呈现刚与柔两种状态;昼夜交替,各有时位,黑夜时万物幽暗不易察觉,白昼时万物显明一目了然;四季更迭,往复不已,春暖夏热,阴气衰而阳气盛,秋凉冬寒,阴气盛而阳气衰。天地之间,生命孕育繁衍,成长变化,衰老死亡,万物品类繁盛,多种多样,姿态万千。


《太始天元册》很可能是鬼臾区家族世代相传的天文历算典籍,太始,是指宇宙最初的样子,上面引用的这段韵文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内涵却如此丰富,很能反映出鬼臾区的宇宙观,《黄帝内经》接受了这种宇宙观,并依此展开五运六气的理论构建。

华夏先民在探索人间秩序,建设家国的同时,从未停止对星空的仰望,他们对世界的本源,宇宙的结构抱有浓厚的兴趣。《太史天元册》反映的是鬼臾区家族的观点,或者说《黄帝内经》的观点。实际上中国古代对宇宙结构的看法,主要有三种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而《黄帝内经》对这三种学说都有接纳与吸收。


盖天说可能成形于三千年前,殷周之际,“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是古人对天地的直观感受,天如同巨大而湛蓝的穹窿笼罩在上,在无限的远方向四周低垂,覆盖大地,大地是一个辽阔沉稳分布山谷平原的深厚陆块,延伸到天际。到了秦汉之际,盖天说发展的比较成熟,主要体现在《周髀算经》这本书中。

盖天说

《周髀算经》不是单纯的数学著作,准确的说它是一部为天文历法服务的天文算学著作。书中认为“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天是圆形,地也是圆盘状,这拱形天地的最高点分别是天极和地极,日月星辰附在天上绕天极转动,以天极为圆心有若干同心圆,称“七衡六间”,是太阳在不同的节气里的不同运动轨迹,夏至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距离北极最近,故此一昼夜之间太阳在“天盖”上画出的圆形轨道最小,称为“内衡”;冬至太阳高度最低,距离北极最远,周日在“天盖”上画出的圆形轨道最大,称为“外衡”;春秋分的太阳在“天盖”上画出的圆形轨道适中,称为“中衡”。书中还认为太阳光照范围有限,远于83500千米就照不到,故太阳从我们这一面转到天极的另一面时,日光不及,我们这里就成了黑夜。盖天说虽然与现代的天文观念差别较大,但《周髀算经》用数学的方法,通过逻辑演绎,利用几何工具,以定量的分析推导出一个相对完备的宇宙结构模型,仍是古人理性思维取得的了不起的成就。


《周髀算经》七衡六间图

盖天说在古代普通民众中接受度比较高,这无可厚非,因为人们更愿意相信符合自己直观感受的学说,后世也将盖天说简化为“天圆地方”四个字。需要强调的是,在《周易》那里,“天圆地方”已经被哲理化了,背后的内涵是“天道圆,地道方”。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继承了这一哲理化的表述,有“天圆地方,道在中央”及“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之说。

《黄帝内经》本着“天人相应”的观念,吸收了盖天说的内涵。《灵枢·邪客》云:“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也是以盖天说的宇宙模型来解释人的生理特性。

浑天说似乎在先秦时就已萌芽,战国后期的法家著作《慎子》中提到“天体如弹丸,其势斜倚”。到了汉代逐渐成熟,阐述最详细的是东汉伟大的学者张衡(西元78年-139年),他在《浑天仪图注》里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

浑天说

浑天说认为天是一个球体,相对于盖天说认为的半球体,显然是进步了。恒星都分布于“天球”上﹐日月五星也附丽于“天球”上运行﹐天体没有一定形状,亦非固体之物质造成,北极是“天之中”,天之中并不垂直正对着地之中,而是向北倾斜高于地面36度。天壳带着日月星辰斜绕天极旋转不休。这些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

《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有一段黄帝与岐伯的对话: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
         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凭乎?
         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岐伯的意思是:地不在天之下,而只是在人之下,人踩着大地,人与大地一起居于虚空之中,凭借着大气的举托而不至坠落。这明显是天包于地外的浑天说思想,而且超越时代,更接近今天的认识。


宣夜说也是在战国时期萌芽,《庄子·逍遥游》云: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认为天的苍蓝不是天的本色,天是无边无际的,并且认为整个天地是由于气构成的也是到了东汉,宣夜说的理论构建基本完备《晋书·天文志》记载了东汉秘书郎郗萌述其先师的学说:
       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故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摄提、填星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情,其无所系著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宣夜说的主要观点,宇宙不是一个实体,没有形质,充斥着无边无际的气,日月星辰是由气凝结而成的,它们依托于气悬浮在太空之中,各按轨道运行。西方的天文学说无论是中世纪的地心说还是哥白尼的日心说,都认为天体是有边际的,而且是一个坚硬的球体,日月星辰都固定于这个球体之上。宣夜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呈现出虚空的特点,确实比较超前。

前面我们解释的《素问·天元纪大论》中“太虚寥廓,肇基化元”这段话也有宣夜说的影子。《素问·五运行大论》又云:“夫变化之用,天垂象 ,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天象,虽远可知也。”也体现出宣夜说的一些观点。“通天下一气”,无形之气散为虚空,有形之气凝为大地,无形者有象,有形者有质。

天人相应,人体也是如此,中医看待身体这个形质与西医并无多大差别,只是中医认识到无形之气的存在,并且根据外在的“象”去把握气的盛衰通涩。人体与天地一样,都有气的升降出入,天地之气的升降出入体现在稳定的气候与往复的季节,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体现在生长壮老与疾病死亡。这是五运六气强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根本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