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热下寒」的体质,多由于心肾不交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20-07-10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次我们一起解读了「疥癣」 ( 脾胃健康 , 皮肤不遭殃 ) 。「疥」描述钻入人体的寄生虫尖头甩尾的样子,现代医学称之为疥虫,导致出现红疹、瘙痒,由于人抓挠极易使皮肤破溃感染,愈合后造成脱发、局部形成疮疤;「癬」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皮肤、毛发或趾 ( 指 ) 甲的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皮肤有环形脱色斑,覆以疱疹及鳞屑。总体来讲,治疗疥疮,以除外患,消灭寄生虫为首务。治疗癣病,还是以改善体质,消除真菌生存环境为好。

今天的学习主题是「痞满」。

本期关键词:心肾不交 痞满 胸闷 上热下寒

有句成语叫做「否极泰来」,大家都知道是比喻坏事发展到极处可以转变成好事。这个成语体现了道家辨证的哲学观念,类似的成语还有「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盈则亏」「凹则盈」「曲则直」等等。

为什么说「否」是不好的,「泰」是好的呢?这还得从道家的价值观说起。简单一句话,道法自然。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是,以违背自然为非。如果用阴阳描述自然的话,那么阴阳和合、交流为顺,阴阳隔离、断绝为逆。

按照阴阳不同的属性,本应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清者恒清,浊者恒浊。但是这样的话,阴阳只有分离没有交流,处于阴阳隔绝的状态,像个分居、离异或冷战的夫妻,是不会有生命产生的,道家称之为天地不交。用卦象来描述就是这样,阳在上,阴在下,也就是乾上坤下,男上女下,卦名曰「否」。

反过来说,如果本属阴寒的浊气能蒸腾上天,本属阳热的清气能下降到地,这样阴阳就产成了互动、交流,而万物就在这交流中产生了。人就是自然界阴阳交流的最完美的杰作。道家称之为天地交,用卦象来描述就是阴在上,阳在下,乾下坤上,男下女上。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翻云覆雨,如此这般,循环往复,无有终时。卦名曰「泰」。

用沙漏做个形象的比喻的话,沙子在下,空气在上的时候,沙漏是死的。而翻个个儿的话,沙子在上,空气在下的话,运动和交流就开始了。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而其他星球上没有,就是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大气层的笼罩下,在地球内部实现了天地、阴阳的交流,从而衍生了万物。

地球上每个生命包括动物和人,都有阴阳交流的「泰卦」的符号特征。泰卦是阴在上,阳在下。阴是偶数,阴爻用――表示,阳是奇数,阳爻用—表示。从头上看,人有双目,双耳,双鼻孔在上,单口、单咽、单喉在下。在胸腹,双乳在上,单脐在下。都形似泰卦。

人是自然的产物,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小天地,同样有阴阳之分,同样以阴阳交流和合为顺,以阴阳离绝为逆。

肾属水,藏精于脑。脑髓、脑浆为至阴之物,存储于头颅之中,高高在上。心属火,居于脑下肾上,如同阳光普照,使下焦丹田之气蒸腾于上,通过任督二脉上冲于脑,炼精化气,阴精下流,由脑而脊,由脊而骨,由骨而筋,由筋而脉,由脉而肉,由肉而皮,由皮而毛发,渗灌全身,如雾露之溉。此为康泰。

如果上下隔绝不通,就会出现阴精不化,阳气不升,或阳气上亢,阴寒下凝的否的状态,中医用「痞」形容这种病理状态。也叫做心肾不交。

导致上下隔绝不同的原因有很多,有无形的寒气。《伤寒论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这是病人自觉痞满,但是摸上去软软的,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东西阻隔,实为寒气凝滞。这种寒湿由于盲目用泻下药物,耗伤了中焦下焦的阳气导致的,结果就出现上热下寒的痞。

有火热结作痞,《伤寒论》第一五四条云:「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本证后世医家称之为热痞,刘渡舟教授在火证论中叫做「火痞」。这是由于饮食不节、嗜食烟酒或辛辣、咸鲜等食物,或欲火焚身、心火过亢,导致的面目通红、鼻子喷血、目赤脱发的上热下寒的痞证。

还有水痞,《伤寒论》:「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这是由于饮水过多,或小便过少,导致中焦下焦积液存水过多,以至于出现了上热下寒的痞证。

最多见的是痰痞。有的堵在咽喉,吞不下,吐不出,叫做梅核气。有的堵在胸口,出现憋闷、短气。有的堵在心下,抑郁躁狂交替出现,吃不下饭或者吃完就堵。这种情况非用半夏不可。比较严重的就是痰血粘裹,或者是纯粹是瘀血的血痞,被称为痞块,已经变成癥瘕积聚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结。心有千千结,愁肠百结,下一步就是患,离肿瘤不远了。

除了在心下容易出现痞以外,任脉循行的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痞的症状。比如在关元、水分、天突、膻中等部位,除了类似的上热下寒症状以外,还会有相关的比如闭经、尿浊、胸痹、梅核气、咽喉反复感染等症状。

其他经脉如果上下隔绝不通,也会出现痞。比如肝胆经。《伤寒论》介绍发病机理:「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在也于胁下。」治疗的方法如下:「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坚,或心下中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临床上病人不懂痞是什么,主诉的症状一般不是疼痛,而是憋胀、堵闷。北京土话叫「硌硬」,意思就是有个东西硬硬的的硌在那里,不痛不痒。还有句话叫做「添堵」,说的也是痞,是由心情不舒畅导致的痞。临床诊断触诊、脉诊是很重要,定位不准的话,用药归经,扎针取穴都会失去准星。

《字里藏医》

原著:徐文兵

文源 : 活法儿养正工作室

精彩文章回顾

========== END ==========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 视频系列 . 欢迎大家学习 .

学习古中医 ,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 ! 草木金石仅除身病 , 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

祈愿 : 天下和顺 , 日月清明 ; 风雨以时 , 灾厉不起 ; 国丰民安 , 兵戈无用 ; 崇德兴仁 , 务修礼让 ; 国无盗贼 , 无有怨枉 ; 强不凌弱 , 各得其所 ; 人无病厄 , 富贵康宁 ; 长寿好德 , 善始善终 .

此网页由ZAKER新闻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