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雷避坑|选兴趣班,老师比所有硬件条件都重要!

 俊熹麻麻小宇宙 2020-07-11

选兴趣班

老师比所有硬件条件都重要!

俊熹麻麻碎碎念:我们和小马一直在用的高颜值高审美力的古诗绘本《读古诗 学汉字》今天就要截团了,有需要的,请戳这两篇链接了解。《古诗启蒙,我只做了三件事!《秘招儿|这样和孩子聊古诗,不用背,全学会》


佛系养娃如我们,还是从去年秋天,小马陆续在幼儿园门口,接受了人家的小礼物,填了各种表格预约试听课开始,我们和各种兴趣班的课程顾问、老师打起了交道。

美术培训的,乐高的,机器人的,音乐的,在线英语的,线下英语的,真的是各种花样,让人眼花缭乱。之前在写《4步套路你,早教兴趣班招生话术大揭秘!的时候,就挖了坑说要聊聊选兴趣班的时候遇到的各种“有趣”的人和事,以及我们选兴趣班时一些可以分享的经验,这段时间就打算写写这个系列的文章,把坑填上。今天就来说说,兴趣班中老师的重要性。

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我觉得老师比所有的硬件条件都重要。

好的老师,不会告诉孩子“不能”

我们预约了一家乐高的试听课,当天课程的老师看着就比较严厉,说话语速也快,有种天然的权威感和重量感。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会遇到各种性格、脾气、教育方法都不同的老师,在这方面,我倒是不会担心小马跟着严厉的老师。见识各种不同风格的老师,调适自己的策略和老师沟通,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学习,掌握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可第一节课上体验,却很糟糕。

那个班本来就已经有了5个小朋友了,小马是作为试听的孩子,插入那个班上课的。有两个小朋友,在幼儿园是同班同学,当天不知道怎么了,两个孩子特别High,打打闹闹,挠痒痒,High到笑得停不下来,也不能坐在地垫上听老师讲课。另外4个孩子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走了。我在外面观察,觉得这俩孩子肯定有特别招笑的事会乐得那么开心。孩子天生就好动,上课初始没有进入状态,也很正常,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只养育一个娃,在那种情况下,也在期待和学习想看看老师怎么样帮助他们平复高昂兴奋的情绪,如何有技巧,有智慧的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可让我傻眼的是,那个严厉的老师在用语言警告了两次之后,把两个孩子罚站了!而且是站到了一个看不到老师讲课的角落,背对着。我想,或许老师是想让他们俩冷静一会儿,毕竟课堂上还有另外4个小朋友,除了没法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他们俩身上,还得完成今天的教学任务吧。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孩子,整整在课堂上站了一节课,60分钟。

期间,两个孩子听见老师在讲授如何搭建雪橇车的时候,探头探脑的被吸引过来了。(我觉得这是个好契机,让他们赶紧落座,开始搭建,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开始靠近老师的授课了。)但老师似乎还处在“被冒犯权威”的怒气中,并没有理会他们想要参与,回到课堂上的肢体表达,而是勒令他们俩不许探头,继续站好。两个男孩,一直站在那儿,是多无聊的事情。可孩子才不会让自己无聊,他们站在那儿也在一直在打闹玩耍和嬉笑,还把厚厚的地垫都掀起来,high到钻到地垫下面去了。老师不得不一面指导小朋友搭建,一面时不时的用语言提醒勒令他们站好。这一节课下来,老师也是真的累坏了。

如果换作是我,我可能会用一些游戏力的方法,和孩子发生联结,想办法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可老师有她的考量和选择,有她自己的风格,我们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这完全正常,所以罚站这事,还没怎么动摇我。

动摇我觉得这个老师肯定不行的,是她在指导小马时的做法。

他们搭的狗拉雪橇是两个部分联结在一起的。小马希望连接的部分是铰接式的,而不是硬连接,也就是前面转弯的时候,后面不是直直的甩过去,而是可以跟着转弯的。小马在那儿思考怎么来实现。老师逐个指导,来到小马身边时,小马立刻说,“老师,我想这里是可以这样转弯的。”小马用小手转弯做示意,然后想去箱子里面翻翻有没有特殊件可以实现。可老师却拉住了小马,说,“这个就是不能转弯的。你赶紧把小狗搭好。”小马又说了一次,“我想这里可以转弯。”老师说“我再告诉你一遍,这个就是不能转弯的,你听懂了吗?赶紧把小狗搭好,一会儿就下课了。”然后上手帮小马把拆下来的结构固定好了。

连续的两个“不能”,完全封闭了孩子的想法和尝试,让我立刻就决定,即使选这个机构,也不能选这个老师。

乐高,像素块的建构游戏,本来就是想要通过搭建去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去把想法变成现实,把“不能”变成“能”。这个过程才是建构游戏最迷人的地方。但这个老师,不仅没有给予孩子的想法任何支持和建议,没有鼓励孩子尝试,还直接一堵墙封闭了孩子尝试的可能。哪怕她没有直接告诉小马“不能”,而是鼓励小马去尝试看看,让他自己验证,自己得出结论“哦,确实不能!”,或者课上有任务和程序在,没法兼顾,“我们下课讨论看看能不能实现你想要的连接方式”,我都觉得是不错的方式。

成人对于孩子,天然有种权威感,孩子愿意相信成人的经验和判断。但这个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和乐高鼓励动手,鼓励尝试的教育设计理念相背离的。她可能只是专注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这些教学为了谁,为了什么,怎么达成

好的老师,不会忽视孩子的感受。

我带小马去体验过一家知名的少儿美术培训教育机构。试听当天跟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老师的班级。当天是允许家长坐在孩子身边听课的。当天的课程,怎么说,大概是这么多节课中最糟糕的一次体验了。

课上需要用到的各种形状的白色卡纸,应该在课前准备好,那位老师却在课堂上现场剪裁。比如,这个拼贴画,每个孩子需要4个大小不同的圆,两个三角形,一个梯形,那位老师就站在讲台上,去剪这些形状。而在她剪这些形状的时候,也没有给孩子安排其他步骤的任务和活动,孩子们就是徒坐在那儿,干等着。

而且,这位老师,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剪,坐在前面的孩子,先拿到了,就先拼贴,坐在后面的孩子要等待很长时间。等后面的孩子刚拿到各种形状的卡纸,前面的孩子已经拼贴完了,老师就开始在课堂上不停的催孩子们“快点,快点!”我真是都看呆了。这是艺术创作的课程啊!本来应该有条不紊的,很享受的教学过程,因为老师现场去剪这些形状,占用了孩子们用于创作的课堂时间,可能要没法完成作品,反而去催孩子们“快点,快点”?这是工厂赶工吗?这是流水作业吗?这是艺术启蒙的课程呀!

好吧,我想,这可能只是这一节课临时有什么特殊的情况,让老师准备得有点仓促。我耐心的继续观察,也继续观察小马的感受。

老师在一个一个发小塑料珠的时候,坐在后面的小马已经等得很着急了。在老师走到他身边的时候,小马立刻就把小手伸起来,举着等着老师放在手里。老师数了几个小珠子,觉得放在小马手里很麻烦,直接就一把小珠子,放在了桌子上,转身就走了。当时小马的小手还举在半空中。小马看了我一眼,撅起了嘴巴,不被尊重的感觉不太好受。小马拿起小珠子,黏贴在画作上。在小马黏贴小珠子的时候,老师在做什么呢?催促前面的孩子们“快点,快点”,然后把每个孩子叫到教室的前面举着自己的作品拍照去了。

这是给孩子的艺术启蒙课程!如果连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都都没有,如果连艺术中,最重要的感受都没有慎重的保护,如果都没有尝试和孩子们去讨论他们的作品,问问他们的想法,只是“完成”这个教学,如果连最基本的课前准备都没有做好,更何谈对教育的敬畏心,何谈这是对孩子审美的启蒙?

课后,我也把小马的感受,我的感受和课程顾问沟通了。课程顾问表示,这个老师比较年轻,教学上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再帮我们约一节试听课。我婉拒了。如果这个机构可以雇佣这样在他们看来都“没有太多经验”的老师,或者说,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所谓的上岗培训,讨论教学,规范程序,就放手让她开班授课教学,那只能说明,他们对待艺术,对待孩子不负责任,不能让我放心把小马交给他们。

离开时,我和小马牵着手,一边走一边看走廊里展示出来的画作,我真的希望,只是我们试听遇到的这个老师如此,而那些在别的教室里埋头的孩子们,他们的艺术感受,都被小心又慎重的保护着。

好的老师,愿意尊重孩子的感受,在小细节上都能体现出来。

经过多次的试听,我们给小马选择了另外一家乐高教育的机构。即使这家的硬件条件比之前那家差很多。但小马和我,都非常认可这位老师,我们也愿意让小马跟着这样的老师去学习,去探索,去实现。

小C老师非常年轻,但与小朋友相处,却经验丰富,招法很多,最重要的,她愿意尊重孩子和理解孩子。我想这与她天然就很爱孩子有很大的关系。试听上课之前,我发现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围在她身边,让她抱,上课前,教室里的氛围就很热乎。

小马依然是作为试听生插班进去上课,在我们试听了这么多家不同的教育机构中,小C老师是唯一一个,在上课初始,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小马,带着小朋友鼓掌欢迎小马的老师,即使她当时并不知道,我们最后会不会选择在这里上课。我们都希望孩子被善待,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任何一个孩子插班生进来,能得到这样一个小小的慎重的欢迎仪式,都会觉得自己是被欢迎的,被尊重的,这样的小集体很舒服。

好的老师,教学是灵活的,是机动的,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的,是为了享受过程。

有一次下课,我发现,其他小朋友搭的都是轮式的起重机,就小马在那儿鼓捣自己的车轮,下课了都还没有搭好。小C老师跟我说,小马想要搭履带式的起重机,她帮小马找到了履带部件,放手让他自己试试,但因为课程的进度还没有讲到怎么固定齿轮和履带,所以小马自己正在研究呢。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小马终于完成了轮式到履带的改造。他当天乐疯了!到最后都舍不得拆掉。那种喜悦是自我实现的喜悦,是感觉自己的技能边界又拓宽一步的喜悦。即使这不是当天的教学内容,可因为孩子的内在动机非常强烈,老师还是从旁给予了支持和协助。当然,对班上所有的孩子,她都是如此。

有次孩子们想要搭一辆双层的巴士。这可能并不在教学的课程里。但小C老师回家就自己尝试了好几套搭建双层巴士的方案,经过讨论和尝试,最后实验出了适合小马他们年龄搭建的方案,又添加了连接的新技巧,又有点挑战,又不至于太难,下一次的课程上,就带他们实现了他们想要搭建的内容。孩子们搭建的双层巴士,不仅仅外观漂亮,内部的结构也实现得很彻底,还有楼梯可以走到巴士的上层。家长们也感受到了小C老师的用心,孩子们更是爱这个课程爱到下课都不肯走。

好的老师,愿意帮助孩子从“不能”到“能”,愿意支持孩子实现自己。

我没听过小C老师说,这个“不能”,更多的时候,她都是让孩子们,“你试试!”她也从来不会上手帮助孩子去搭建结构,她会让孩子充分的思考,尝试,给出指导的意见,所有的过程,都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上,我留意到,她经常鼓励孩子们去搭建和创造自己独特的结构。有时,教室缺少孩子们想要实现结构的零件,小C老师会特意跑到其他的教室去帮孩子们找零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

每节课下课,我们家长都会发现,每个孩子的作品都不一样,都非常独特,都有着自己鲜明的印记和气质面貌。喜欢钩子的,总会出现钩子,喜欢滑轮的,总会出现滑轮,喜欢大炮的,可能一个鸵鸟上,也会出现大炮,这说明老师是肯定和鼓励他们不同的想法,也尊重他们的差异的。

有时下课,小C老师会跟我说,小马之前在课堂上想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又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求助老师。但她不会立刻就给小马答案,她愿意给小马时间,让他自己去思考看看,在头脑中设计看看,去想个办法,然后动手去尝试看看。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她发现了小马的变化,他可能第一时间不问老师怎么办了,而是自己在那儿鼓捣,实在是鼓捣不明白了,给自己弄得着急了,才去求助老师。

给答案,对成人来说,的确很容易,但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这个思考的过程,即使绕了远,走了偏,跌了跟头,才抵达,这个过程都弥足珍贵。

好的老师,可遇不可求。

因为遇到了小C老师,即使试听的其他乐高机构的价格更低廉,硬件条件更好,交通更便利,我们还是选择了这里。因为好的老师,比所有硬件条件都重要。就算机构再有名气,环境再优越,价格再低廉,理念再先进,真正和孩子面对面,带领并且和孩子一起企近知识,探索世界的这个人,都更重要,无论是任何性质的兴趣班。

(乐高课后,小马回家用小颗粒自己拼搭的结构。他说这是一个“道路切割机”。我发给小C老师,老师说,这样的结构是乐高课程到小学阶段会学习到的,给小马的创意和实践点了一个大大的赞。这个搭好差不多一个月了,到现在小马都不肯拆掉。

可能有人会说,兴趣班好的老师,可遇不可求。确实。一个兴趣班的老师,并不是只有专业领域的资质,就能教孩子,就适合教孩子的。就像学校里,会要求老师的执教资格,在准备这个考试的时候,起码就要去通读教育学的相关书籍,熟知理论,理解孩子成长发育的特点,心理感受。

教书容易,育人难。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帮助孩子筛选、分辨,选择更好的老师,在选择不多的情况下,我们也在老师和孩子之间多做外围沟通协调的工作,建立双方的理解。教育是一个心灵唤醒另外一个心灵的过程,希望这个过程里,两颗心都愉快,都被珍视,被理解,被慎重的对待。

后续还会有兴趣班的系列文章,欢迎关注。

如果喜欢文章, 也请多多转发、分享、推荐。

回复“育儿观点”,收到如下推送,你也可以直接戳链接查看。

1、《昨天的图片和一次讨论》

2、《豫珑城,俊熹麻麻喊你加入母爱10平方》

3、《理解倾听感受我们的孩子》

4、《好“玄”的“育儿大咖”》

5、《也说说早教吧》

6、《这件疯狂的小事叫——给!娃!刷!牙!》

7、《先做精彩的自己,再做精彩的妈妈——记一次来势汹汹的乳腺炎》

8、《育儿中“不比较”、“不焦虑”你做到了吗?》

9、《小宇宙成立读者群啦~顺便安利小宇宙关键词和各项功能使用方法》

10、《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作妖的熊家长》

11、《这两次的交手,我这是在和小马死磕吗?在教养中设定明确的“界限”》

12、《不怕娃这个神对手,就怕老公这个猪队友》

13、《改造猪队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谈心对话调戏耍狠,第一仗,小胜~》

14、《“别人家的爸爸”是如何炼成的?——如何调动娃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

15、《作妖的熊家长,从来不觉得自己熊,只觉得孩子怂!》

16、《孩子,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你,也有人不那么喜欢你》

17、《改造家|用几组宜家比利书柜,给娃打造一个学习型的活动空间~》

18、《请回答2017|我们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小宇宙心愿单》

19、《经验谈|拒绝套路满满干货:如何给孩子择园?入园准备什么?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20、《经验谈|如果我的孩子被熊孩子打了,我能做些什么?》

21、《当妈妈说起来,都是眼泪呀~》

22、《经验谈|玩具不一定非得买,租也是独辟蹊径~》

23、《经验谈|当孩子出现“社交恐惧”,害怕小朋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4、《没有完美的教育|采访:一个理工逻辑IT男眼中的华德福教育》

25、《小马选园大吐槽|这些奇葩幼儿园,是谁给你们的勇气?梁静茹吗?》

26、《小马选园记|爱和自由,尊重和不打扰:选幼儿园,我们看重的那些点!》

27、《不吐不快|面对层出不穷的幼儿园虐童性侵事件,愤怒有什么用?把孩子和自己都武装起来!》

28、《让你性虐儿童!看英国人是怎么收拾这家幼儿园的……》

29、《请回答2018|心愿单: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妈妈》

30、《孩子一言不合就丧哭?他最不可爱的时候,最需要爱!》

31、《春节零食防不胜防,孩子一开始吃,还能收住吗?》

32、《开年手撕“专家”:你是不是对养孩子有什么误解?》

33、《再撕|@玫瑾奶奶的育儿观!我就是和你“杠”上了!》

34、《比起灭霸,老母亲们才是需要宇宙无限原石的人好嘛?!》

35、《当孩子目睹了一次惨烈的交通事故,我们怎么谈论它。》

36、《你带别的孩子上楼,我不能哭崩溃?你老公带别的女人上楼,你也哭崩溃啊!》

37、《童言无忌|那些让人爆笑的、惊喜的、可爱的误解!》

38、《孩子大了,心思活了,队伍不好带了!!!》

39、《我从不惧怕这样的时刻:妈妈,我想要买!》

40、《4步套路你,早教兴趣班招生话术大揭秘!》

41、鸡娃不如鸡自己|在学习知识上,我为什么不如孩子?》

42、《孩子不合群,又能怎么样?

育儿生活目录下设如下关键词:美剧电影、小马成长、带娃旅行、碎碎念、育儿观点、买买买、读书、母乳喂养、猪队友、节日、纪念日、生日

回复“目录”、“烘焙”、“问答”、“辅食”、“育儿生活”、“小厨房”、“读绘本”、“爱歌词”、“唱童谣”、“分享会”、“玩游戏”、“讲故事”等关键字,查看相应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