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期杂记--11 宅家的日子 葡萄酒背后的故事和岁月

 青松he 2020-07-11
疫期宅家躲藏的日子,有了很多闲暇的时间,那天无意间在Kroger超市发现一种黑葡萄特价,有位白发老太刚塞了一颗在嘴里尝试,脸上立刻盛开了一朵大菊花,满屏的褶子都把眼睛挤没了,感觉那颗小葡萄已经把她满口老牙给酸散了,和着葡萄皮吐到手心里。

忍不住也扒开口罩尝了一颗,哦,我可怜的奶奶,辛亏你满口雪白一看就是假的烤瓷牙,酸伤力会小些。

灵光一闪,这个酸度和黑度的葡萄,如果用来酿葡萄酒,绝对出来的是完美的酒红色,有月亮的晚上,约上好友,躲在我丛林似的花园里,加上冰块,酸甜可口,果味浓郁,不经意间绝对醉倒花影下,说尽傻话痴语,连自家银行密码都非说不可。

我不懂葡萄酒,但超喜欢红葡萄酒的香味和颜色,春华秋实长出来的一颗颗葡萄,竟能酝酿出一滴滴魔幻的液体,让人放松惬意、缠绵悱恻,也能引人激动点燃疯狂。

其实我更迷恋的应该是每一口葡萄酒背后的故事和岁月,那萦绕舌尖渐行渐远的味道,裹挟着那一刻的风景和过客,如沐春风。

那年在希腊盛托里尼岛上小住了一两个星期,爱上了岛上的葡萄酒,至今家里还保留着某个喜欢牌子的最后一个空酒瓶,想着哪天一定不要忘记它的名字再能邂逅。

岛上火山岩为主,盛产一种特别的葡萄,依靠特殊储存和反射热量的土壤结构,葡萄藤根部能深入地下汲取水分,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矿物成分,赋予果实一种非常独特的风味。

那儿的葡萄园非常奇异,既不是修剪整齐列队绵延的那种;也不是邻居家爬上架子垂挂满棚的长势。

因为岛上海风猛烈,冬天寒冷夏天暴热,葡萄藤在火山岩的地上盘成一个个鸟窝形状,远看非常诡异,象误入了外星鸟族的托儿所,巢里趴着的不是奇艺的鸟蛋或怪鸟,而是我们熟悉的串串葡萄。

每天傍晚,爱琴海上的这个小岛琴声悠扬,满岛飘逸着各种烤海鲜和葡萄酒的香味……

那年在法国巴黎旅游,酒店在大使馆区,每当华灯初上,小街小巷里挤满了享受美食的人,有下班后放松的三五好友、有浪漫约会的情人、有如我们般度假的家庭....桌椅板凳挤得象吃大锅饭的家人,我都不用研究菜单,四周环顾一圈,就着身边每个桌子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菜式来几样,保准没错,如果对哪样菜肴没把握,伸半个脑袋就能到隔壁桌上,研究盘里稀里糊涂的到底埋了什么东西,不就几块鸡肉都整得一副画似的。

每晚都会点的就是那份各种贝壳混着的海鲜桶,估计是烧得滚烫的空桶里,倒入新鲜的贝壳,扔入各种刚摘的香料嫩叶,有我熟悉的家乡炒海瓜子时放的金不换,英文叫Basil,然后迅速的倒入一杯葡萄酒,喳的一声,烧红铁块扔水里似的,在白烟冒出来之前迅速盖上盖子,就着火热蒸发的酒气,带出香料的味道,把贝壳焖熟。

当一提提的海鲜桶在前后左右的桌子上掀开盖子,就象被一朵朵突然绽放的浓香玫瑰环绕,迷失在一种无法自拔又幸福喜悦的氛围里,那混着海味、香料味和葡萄酒味的东西,就这么不留痕迹的勾引着,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从此我学会了葡萄酒用来烹调海鲜和肉类,是另一种完美的演绎。

那一年我在北京进修,同班同学有位来自新疆的小伙,他带来了奶奶自酿的葡萄酒,原本想孝敬老师的,无奈老师坚决不收。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同学们到校外打包回一堆烤肉麻辣烫,把葡萄酒当啤酒灌,等发现酒的后劲猛烈时已经太晚,有的哼小调、有的飙花腔、有的端起架子开始京剧的喊嗓子、有的把太极拳打成了柔道.......

新疆同学甚至带领大家跳起他家乡的舞蹈,突然发现平时僵硬的脖子和脑袋在葡萄酒的作用下,能左右漂移好几厘米,全身关节也松散得能扭出高难度舞姿,一帮小年轻被奶奶的葡萄酒玩得英雄豪气千娇百媚!

                2020.7.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