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时不食(一)

 图书馆1jjds612 2020-07-11

  那天,在深圳与一位中医养生家共进晚餐,是比较高档的潮汕菜。其间,端上来一盆绿盈盈的西洋菜汤,老人家尝了几口,放下筷子说:这个菜嘛,要在冬天上,是一道应季的好菜,如今,已经过了生长期,都老了。我也举筷子尝了一口,果然粗纤维占主要成分了。

   在南方,不必像北方人那样在冬天啃萝卜白菜,即便冬天都有青菜吃,但每样青菜也是有季节性的,不是它的生长旺季,讲究养生的人,就须“不时不食”,因为营养大大降低了啊。

  现代人普遍喜欢自诩为“吃货”,以讲究美食为自豪,但其中真正懂得美食的人又有几何呢?大多是舌尖上的享受主义罢了,若要真正懂得美食,还得好好学学古人。

  孔子在《论语·乡党》中提出“不时不食”,其实,尽管没有反季节蔬菜大棚的干扰,我们中华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已有了“四季食单”。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上的菜都不重样儿,那是因动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肉质会有不同。所谓“小满河歪瘦蹩子,夏至鲫鱼空壳子,端午螃蟹虚架子”,说的是违时之食。清明前,刀鱼刺软,河蚌浆足;夏用鲤、虾;秋鲈霜蟹,都是因为此时的鱼虾,体肥味美,养份充足。“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的就是鳜鱼、河豚的最佳食用时机嘛!

 

每年的夏季,我都会去找泥鳅和鳝鱼来吃,就是因平时不起眼的这两样水鲜此时就成了健脾祛湿的宝,吃上它们呢,不仅排了湿毒,还大补了身子,比担惊受怕地去买虫草,性价比不知高出多少。

动物有营养时间表,植物也有,为此西方人还发明了“生物动力学”养殖法,尤其是应用到葡萄酒庄园,因为人们发现:在不同的月亮周期时采摘的葡萄,味道有所不同;即使摘下来的葡萄在酿酒的过程中,因为入桶发酵的时刻不同,酒的味道也不一样。人们摸清了这些植物的规律,就总结出什么时间去收割植物的茎,什么时间去收割植物的叶,什么时间去刨它的根以获取植物的最佳营养。

 一般来说,植物全株,食其茎叶者,应取其木质素最少时,比如春季的蕨菜;食其根茎者,宜在其淀粉含量充足,并易于糖化时,比如秋季的红薯;选食其花者,宜在含苞待放时,比如夏季的金针菜;选食其果者,当不食未熟之果,就是不熟的香蕉或木瓜,别花银子买罪受了。“五月萝卜空心菜,六月韭菜老驴草”,是一点不假的。

一般香椿,我是主张吃早不吃晚的,当然得是树香椿,而不是温室的苗香椿。香椿之所以微量元素丰富,且有“助孕素”的美誉,就是因为是大树的根系吸饱了一冬天的土壤营养,然后在春天把营养送到枝头,所以,刚出来的春芽具有更多的营养。

除了营养,规避植物本身的毒素风险也是“不时不食”的一个重要理由。民间说谷雨不食香椿,其实不光是香椿芽在谷雨之后已经长成香椿叶,最关键的是因为老的香椿芽开始亚硝酸盐增多了,吃多了容易中毒,有生命危险。同样道理,西红柿在红透了才适合去吃,而绿色的西红柿,是不能吃的,里面含有较多龙葵碱,吃了容易中毒。植物的这个成熟潜规则,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主要是为了避免在自己成熟繁殖之前被动物所食,无法留存基因的缘故。人,有时干了不该干的事儿,报应是难免的。

像春天长出的一些野菜,都是取其嫩芽的。采蒲公英时,要备一把剪刀,剪去嫩芽和花苞即可,不要挖根。蒲公英是多年生草药,全株都可药用,但根是需秋天才采的,春天您吃个嫩芽,就别败家子儿似的斩草除根了。刺儿菜,在春天也是凉血止血的好药材,还可以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刺儿菜嫩的时候,刺儿是软的,可着劲儿让你采,焯焯就能吃。等夏天来了,就吃不成了,扎嘴得很。

一说到不时不食,很多年轻人就会睁大无辜的眼睛对我说:老师,我们从小就吃反季节蔬菜,都不知道什么季节该吃什么,也无法给孩子准备应季的菜谱,您赶紧给讲讲呗!

哎,这是国家鸡的屁的悲哀啊!没有了文化的根,哪会有将来爱国的叶?这些准备厮守中国,不愿意移民的中华民族的后代,还是希望自己能顺应这块土地,汲取宝贵的祖先智慧的。还好,餐饮界已经有所觉悟,上次中国顶级厨师峰会论坛上,大董提出了孔子的“不时不食”,也难怪啊,毕竟大董是鲁菜的代表,鲁菜是孔老圣人的家乡菜嘛!

不时不食,不只是养生,也是一种信仰,人,不能不懂天意,要知道顺从天意,才是“道法自然”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