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教师的阅读引领学生成长

 四地闲夫 2020-07-11

哲人有言“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像是修剪移栽”,精妙的比喻道尽阅读的意义。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更加需要阅读。试想,如果一个教师自己不读书,如何通过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以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阅读是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然需要

以教师的阅读引领学生成长

如何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仅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过程。但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学生通常不知道在哪里和文本对话,缺乏对话的角度。此时,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选准阅读角度,让学生知道在哪里开展对话。那么,如何选准阅读角度?不妨着眼以下方面:


1.适当取舍

入选教材的文本,犹如一座藏金纳银的矿山,从任一角度切入,往往皆有所获。比如《荷塘月色》,其中有“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下的月色”等诸多景物描写,有“不宁静”的心情展示,有“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的内心独白,有“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深沉慨叹……如果阅读时贪多求全,不加取舍,全面开花,对学生来说,最后极有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适当取舍,选定一个或几个阅读角度,重点突破、深入。正如阅读《离骚》,“才高者苑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文本阅读切忌大而空,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篇文章分析词语,那篇文章研读写法,一点一点地积累,一个阅读教学系列下来就是一个整体。


2.合理选点

前文已述适当取舍,取什么?当是重点、难点、疑点,比如文本反常之点、空白之处。反常之点如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纪念旨在铭记,可作者却“为了忘却”而“记念”,那是怎样的一种“记念”,读后方知,“记念”背后是无比的伤痛和愤激。又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平日总是多愁善感、哭哭啼啼,而当其得知宝玉娶宝钗时,作品却多次写到了她的“笑”,这是林黛玉的反常。须知,此时的林黛玉泪已尽,情已绝,她只有以“笑”当“哭”。再如郑愁予《错误》中的“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错误”也有“美丽”的,陌生的语言中,体现的是作者对艺术的艰辛探索,饱含作者别样的情感与意韵。

“空白”是作者在文章中有意无意造成的隐蔽、残缺、中断、省略、冗余等。“作品是一个布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的图式化纲要结构,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对未定点的确定和对空白的填补。”例如曹禺《雷雨》中的“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其中的省略或中断,如结合全剧去补充,便可领会作者的高妙,丰富对文本的认知。更有林黛玉临终前的“宝玉,宝玉!你好……”之后的谓语缺失,到底是“你好很!”还是“你好保重!”抑或“你好可怜!”……作者谙熟空白之道,不着一词,留给后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无比的补白乐趣,堪称绝妙。

以上对于学生阅读角度的指导,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初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材。


教师的阅读是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必然需要

以教师的阅读引领学生成长

例如教读李密的《陈情表》,常言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对于朝廷的征召,李密“辞不赴命”“辞不就职”,如此“逋慢”,甚至敢于向晋武帝“陈情”,要求皇帝体谅自己的苦衷,结果呢?“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原来皇帝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赏赐有加,岂不怪哉?善于思考的学生于此定然有疑。那么,何妨因势利导让学生了解:李密之所以敢这样,除了“忠”“孝”的表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文化背景——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在中国古代,由于统治阶级的容忍甚至赞许,辞官不做常常被解读为“高洁”,上有所好,下必行之,从而士以上阶层便存在一种隐逸情结,并渐渐演变为一种隐逸文化。所以,一般情况下,统治阶级很愿意拉拢这样的人为官,至于被拉拢的人是否就职无关紧要,统治阶级至少赢得了“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美名。如果从这一角度“解密”李密的陈情,那么,学生心中的谜团或许可解开,不管是对文本还是对李密半推半就的“辞不就职”以及对晋武帝的“嘉其诚款”,学生理解的触角会直接指向深刻,以后遇到相关内容的阅读材料也极有可能从理性的高度认真审视。诚然,完成这样的“解密”,教师的阅读是基础,教师自己陷入谜团不能自拔,焉能引领学生走出迷宫?


教师的阅读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然需要

一个春天有千万朵玫瑰,可是对一朵玫瑰来说,却只有一个春天。作为教师,力争教给学生一生感动的教育,一生难忘的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阅读不可或缺。为此,教师要努力突破“三重门”。


1.看好自己的门——学科知识扎实

教师的天职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即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而语文这门学科,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所以俗语有言,“语文教师就是一个杂家”。语文教师虽然不是非得要“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但起码应该在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做个“杂家”。具体来说至少应该做到以下方面:阅读过中外著作若干,并精读过其中的部分作品;熟悉古今中外影响较大的流派的特点;能及时捕捉新近时期中外文坛上较有影响的作品及特点的信息;涉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尤其是文史方面的知识;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和信息。此外,要积极试着去关注学生所关注的,唯有如此,才能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便于与学生沟通交流。

当然,读的渠道不限于书本,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来实现,使自己在“解惑”之前尽量做到“无惑”。语文教师最大的资本就是“知道的东西多”,如果没有获取知识的决心和渠道,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环一定会灰暗许多。


2.打开自己的门——联系其他学科

语文教师要有学科全局观念,树立通才意识(首先要求教育者兴趣广泛、博专并蓄),紧密交叉学科甚至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主体内蕴藏的资源在与其他学科资源的特定联系中产生碰撞、交流和融合。笔者认为,语文学科可有机地贯穿于中学几乎所有学科中。如讲诗歌时,可运用“三美”(建筑美、音乐美、图画美)对意象、意境进行多角度分析,教学生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诗境,从而由直观的审美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符号分析;讲散文时,对写景状物,可运用绘画中的粗细线条、丹青、写意、泼墨等术语进行写法分析;训练朗读时,可运用五线谱知识培养学生充满乐感的诵读习惯,从而增强学生语感;讲游记文体时,可挂旅游地图来增加直观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3.走出自己的门——关注社会现实

有教育者这样说过,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很难学好语文。这正反映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脱离的现实。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教师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这样的情况,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

而且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来看,它们往往具有一些共性,就是试题贴近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方式或以“词语”的形式,如光盘行动、黄金需求、文化崛起等来体现,或在作文命题中体现。以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的作文为例,原题如下:


以教师的阅读引领学生成长

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用,要能够根据已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学生有知识迁移的能力。从新的问题当中发现与旧问题的联系点,并从关联处出发,将已学的知识、方法、思维方法迁移过来。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学习思维的根本目的。

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走出自己的门,教学必须联系社会现实。联系社会现实,学生才有阅读兴趣,才能理解深刻,才能开阔视野,才能触动心灵,才能培养关心社会、关注国计民生的情感态度和胸襟,教学才能活起来,才能显得大气。

教育的灵魂是引导人们不断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来激励和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教师心中应始终牢记“我的职业是教师,我的事业是启蒙,我的使命是传道”。只有当教师以敬畏之心和神圣之感站在讲台上,把自己和学生置于一个蕴含着神圣的场域之中,教学才能抵达学生的灵魂。引用俄国作家鲁巴金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阅读,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如果真的能够通过教师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并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这将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和骄傲。

作者:吴 杨(安徽巢湖市烔炀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