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园区运营最有效的全新模式!

 星海经 2020-07-11

产业园作为一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组织形式,在各地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别,其管理及开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

1984年我国开始设立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产业园一直作为中国经济的一种特殊的产业形态,成为各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园区的五种不同的运营模式

1. 政府运营模式

这里的政府运营模式与前面所说的行政主导型园区有关联,但却是不同概念。政府运营模式往往在行政主导型园区比较常见,园区由政府投资开发,园区为入驻的公司提供一些税务代理、行政事务代理的服务,然后收取一些服务费用,同时政府部门也会给园区一些招商代理费用和税费收取的优惠。政府运营模式适合于一些规模小,管理简单的园区。对于一些大型的园区,这样的运营模式无法保证园区的长期运营。广州天河软件园就属于这类运营模式。

2. 投资运营模式

投资运营模式是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园区,然后通过房租、固定资产等作为合作资产,孵化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企业获得成长后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或上市,实现资产增值并收回投资。

这是一种长期投资的理念,园区在中短期很难有可见的回报,但是对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因为园区的发展是建立在企业投资成功的基础上的。浦东软件园就属于这一模式。

3. 服务运营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是投资还是不能满足很多企业的需要,很多企业对园区的服务环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服务运营模式的园区。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派遣、信息提供等软服务,为企业提供更佳的生存发展环境。服务运营模式强化了园区与企业的合作,增加了园区的收入渠道。杭州软件园就属于这一类运营模式。

4. 土地盈利模式

随着近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热起,土地增值的盈利能力远远超过了很多行业的盈利水平。一些园区获得了土地收储、初步开发、拍卖的功能,所以一些园区通过控制大面积的土地,在进行初步开发后,短期内提升土地的价值,然后进行地产开发或转让。这种模式更像一个有规划的地产开发商,获利能力非常的强大,同时也为园区后期的开发奠定了雄厚的财力基础。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中关村软件园。

5. 产业运营模式

一些重要的开发区其实承担了调节、完善、强化区域产业链运营的作用,园区设立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产业链,比如一些新能源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这些产业园在投资初期就会进行招商引资,引入企业资本一起搭台,然而园区也做好了与企业一起唱戏的准备。

园区会对一些有实力的入驻企业进行投资,甚至直接投资一个全资公司在园区内运营一个重要的产业项目。这种运营模式的产业园往往要具备三种职能:行政职能、服务职能和企业投资运营职能。对园区的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都提出了很强的要求。

例如重庆的两江国家开发区,规划多个产业一起运营,有招商、有投资、有独资,运营复杂,然而一旦建成将在很大的区域内形成压倒性的产业优势。

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分析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我们在这里把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

第1阶段: 生产要素聚集

发展阶段:要素群集阶段;

核心驱动: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驱动;

产业聚集动力:低成本导向,由于优惠政策的吸引圣餐要素的低成本导致人才、技术、资本的流入,但要素低效率配置;

主要产业类型发展需求因素: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

产业空间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

园区功能:加工型、单一的产品制造、加工;

园区增值方式:可称之为工业产品“贸—工—技”,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

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基本脱离;

代表园区:我国一些发展水平偏低的产业园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

第2阶段: 产业主导特征

发展阶段:产业主导阶段;

核心驱动力:内里外力并举,即政府和企业市场竞争力驱动双重作用;

产业聚集动力:产业链导向,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良好的产业支撑和配套条件;

主要产业类型:外向型的产业,其中以电子设备、通讯设施制造业一枝独秀;

产业发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这时期企业创新主要依靠外部科学机构和大学的支持,园区内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较弱;

产业空间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延伸布局;

园区布局:以产品制造为主;

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活动的关注顺序是:工—贸—技。可称之为“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其增值手段主要是“产业链”;

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相对脱离;

代表园区:我国目前大多数发展较高的高新区基本处于这阶段。

第3阶段: 创新突破阶段

发展阶段:创新突破阶段;核心驱动力:内里为主,技术推动,企业家精神;

产业聚集动力:创新文化;

主要产业类型:技术密集型、创新型产业、高速信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新型能源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重要的新兴领域;

产业发展需求因素:高素质人才、较好的信息、技术及其他高新产业配套服务,园区自身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产业空间形态:产业社区,产业间开始产生协同效应,在空间上形成围绕产业集群同层布局;

园区功能:研发型、科技产业型、制造、研发复合功能;

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技—工—贸”,其增值手段主要是创新链;

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相对耦合(中枢辐射);

代表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台湾新竹、法国索菲亚高科技园区

中关村科技园

第4阶段: 现代科技都市

发展阶段:财富凝聚阶段;

核心驱动力:高价值的“财富级”要素的推动;

产业聚集动力:高势能优势;

主要产业类型: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及其他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

产业发展需求因素:高价值的品牌,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高增值能力和高回报率的巨额金融本;

产业空间形态:综合新城,在空间上,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完全融合;

园区功能:复合型(事业发展中心—生活乐园),现代化综合城市功能,产业聚集地,人气的聚集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

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技—贸—工”,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财富链”;

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紧密融合(多级耦合式);

代表园区:美国硅谷

园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

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

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

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市场化、模块化、专业化,采用小规模研究,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可有效分散风险和加快科技研发速度。

趋势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

产业园区的发展,未来必然应该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同样也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在打造一流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区域文化氛围、创新机制、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

趋势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

现代的产业发展不同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资源密集、规模较小、信息网络化,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现有的园区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不够科学

各园区管委会是园区开发建设的直接责任主体, 其职能类似于一级政府, 但缺乏应有的规划、建设及相关审批权限,由于不具备依法行政主体资格, 在入驻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之间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 一旦协调不到位, 将贻误有利的建设时机, 与企业发展中高效、优质的服务要求极不适应。

二是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由于目前主要采用行政手段运行模式,加之促进园区发展的专项配套措施还不完善, 仍然存在“以地引资、以地养园区”为主的粗放发展模式,各部门从政策、资金、制度上聚焦园区发展的局面还未形成,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和社会信用相对滞后, 地方性的信用体系及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三是融资渠道较窄

目前,园区发展90%主要依靠财政拨款, 由于基础建设投资回收周期较长, 加之园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尚未健全, 建设资金不足且没有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导致园区的总体开发、配套建设速度缓慢。

尤其在完全行政手段运营模式下, 资金问题往往使得管理者在工业园区的运营管理中有心无力。

四是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各园区目前的招商、建设和管理团队都由机关工作人员组成,市场化运营的知识和能力还不足,相对园区“专业化、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方向,现有的运营团队还远远不能满足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改进运营模式的建议

总体构想:从园区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减、统一、效能”的准政府体制,贯彻 “强化决策,突出管理,市场服务”和“机构政企合一,职能政企分开,管理政社分开”的理念,在决策和管理上体现政府的强力领导,在经营服务上挖潜和发挥市场的功能,建立“决策机构一元化,管理机构行政化,服务机构企业化”的扁平式直线职能型管委会组织结构。

一是实行以 “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一个部门执法”为主要内容的管委会封闭运行机制。

实行园区财政单独核算,采取“划分收支,核定基数,超收分成,风险共享,一定几年”的财政管理体制,这样有利于调动园区发展的积极性;综合管国土规划部门授权职能到管委会,对园区内国土规划、土地资源配置、地政执法进行理;建设、环保部门授权职能到管委会,依法对建设项目报建、招投标、施工许可证、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建设工程峻工验收和环境保护等进行管理。

二是引进社会资金(民营资本)入股园区开发建设公司。

与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公司副职以上负责人由政府委派,具体管理人员和信息化、水、电等专业人员均从社会上招聘,组建一支精于管理和运营的专业团队,这样既可以将政府意图贯彻到软件园建设发展中,又能借助专业人才实施园区市场化运营。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争取上市融资,彻底解决园区资金瓶颈。

三是组建或引进若干项目经营公司。

控股培训公司:利用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地方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园区专业人才订单培训、校企人才对接工程、外包人才批量化培训工程等业务;

参股风险投资公司:凭借信息优势,带头对园区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可以吸引外部更多的风险投资基金;

外包广告服务、市政养护、餐饮、酒店、物业管理和商业设施项目,引进社会上有专业、成熟的管理企业,不仅能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园区整体功能,还分担了园区开发建设公司的职能,使得公司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招商和建设,为园区发展服务。

转自:选址家,部分信息收集于网络

随着全国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地方经济逐步恢复活力。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目前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产业园区发展趋势长期向好,也因此成为房地产企业转型的“必争之地”。如何解决产业园区项目的开发模式、战略研判、商业模式、产业定位、市场地位、运营策略等关键问题,需要房地产企业认真谋划。

产业地产的核心价值?商业模式?

产业地产企业的能力结构?企业规模扩张?

地产转型产业地产前期拿地要点?

新型产业MO用地要求?

如何结合区域的产业基础和资源进行产业定位和产业规划布局?

不同投资主体的园区操盘逻辑?

产业招商与当下市场警报下的招商应对策略?

产业运营战略与体系搭建?


博志成泛地产学院近期走访数家产业园区项目,特此推出「产业地产开发运营与模式创新高阶班」。将在疫情之后的宏观经济与城镇化发展背景下,针对政府背景园区、房地产转型园区、产业巨头园区、轻资产园区运营商、创投机构园区等不同类型的项目,围绕其开发运营与模式创新进行实战探索。

主题授课一 

产业地产商业模式与战略定位

刘玲琳老师,现任博志成股份产业地产首席专家、清华大学产业地产总裁班特聘讲师,曾在深圳华侨城等知名文旅企业工作超过20年,擅长产业地产商业模式的梳理再造、创新升级和项目资产运作。指导地产企业转型期产业及文旅项目土地拓展与深度运营结合的发展策略。指导多家上市公司及知名地产企业如仁恒、金地、富力、佳兆业、雅居乐、金融街、中建一局、招商局、康桥、合生创展、万科、保利、保集等战略资源整合互动。

课程大纲:

一、产业地产市场环境分析与行业机遇

1、国家政策:去地产化

2、地产行业现状与挑战

二、产业园区发展历程与现状

1、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发展阶段

2、地产企业转型发展空间

3、多业态组合土地和物业

4、产业园区的模式创新

三、产业地产主要模式分析

1、政府主导型产业园区开发模式

2、政府+企业,综合型运作模式

3、主体企业开发模式

4、地产转型商业模式

四、城市产业现状

1、中国主要城市产业现状

2、城市更新中的产业升级

3、一二线城市产业现状与机遇分析

五、项目选址的价值评判

1、利润和现金流价值,项目运作的经营价值

2、未来城市进程中土地溢价或二次开发价值

3、品牌价值,辐射目标区域和建立标杆项目

4、区域首位价值,区域市场的垄断和排他地位 

六.新型产业M0用地解析

七. 产业地产未来趋势

八.案例解读

主题授课二 

以产业运营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操盘逻辑

颜海军老师,现任北京东升博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国产业园区国策委员会智库专家。自2009年参与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筹建、运营工作,包括园区规划、产业定位、招商、运营和客户管理。现主要负责集团公司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股份制改革、创新业务的开拓及发展等工作。在创新创业的新形势下,参与园区孵化器、加速器的服务体系建设及创新项目投资管理工作。在实际园区运营管理以及产业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

课程大纲:

一、为什么要做产业园区运营

1、 产业发展的情况及趋势
     -第四次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新时代的到来
     -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兴产业转型
     -产业发展的方向:集群、低碳、高端、国际
2、 园区发展的情况及趋势 
     -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
     -单一园区向综合园区发展
     -要素驱动-创新、生态驱动
     -从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
二、什么是产业园区运营
1、与产业园区运营相关的概念及要点
2、产业园区运营的概念及内涵
3、产业园区业务链及运营的价值
4、产业园运营及盈利模式
三、怎么做产业园区运营
1、产业园运营之战略
2、产业园运营之组织体系
3、产业园运营之服务体系
4、产业园运营之管理体系
5、产业园区运营之风险防控体系
四、产业园区发展方向——智慧园区
1、智慧园区的模型
2、智慧园的服务模式
3、智慧园区的未来
五、案例解析
主题授课三
 产业招商落地方法与当前市场警报下招商运营应对策略

海波老师,目前任深投控旗下多个园区产业招商与运营负责人,在深圳湾旗下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工作近10年,经历了深圳湾软件产业基地、深圳创业广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产业园区从0到1的过程,深度参与从前期测算评估到产业招商运营,再到整个产业园区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与优化。在产业研究、招商与落位运营方面有着非常深刻的行业认知和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

课程大纲:

一、产业生态运营和创新体系探索---以深投控为例

1、科技园区为中心的复合型产业生态的构建逻辑

2、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运行机制

3、产业园区平台的价值和运作方式

4、集团化科技金融系统构建

5、集团化运作产业生态的资源系统扩张

6、从产业园区运营向产业运营的转型

二、科技产业园区运营实践分享--以深圳湾产业园区为例

1、深圳湾园区发展过程

2、园区运营逻辑梳理

3、园区产业导入的方向和方法

4、园区产业体系的实操落地

5、具备实效的园区服务平台搭建

6、园区产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三、产业招商实战经验分享

1、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实际市场环境

2、经济压力和市场警报中的园区招商运营应对策略
3、从招商到选商的客户策略,如何在低迷市场中保持客户量
4、去广告去中介化,客户从哪里来
5、矩阵式的招商管理团队管理机制,如何发挥团队效率
6、园区价值体系传递,如何促进产业客户成交
7、园区日常租后管理的实际困难和产业运营理念如何平衡

四、案例解析

主题授课四

传统地产转型产业综合体探索与实践

金伟老师,现任金地威新产业发展公司 招商运营总监,曾任久江投资集团产业地产事业部经理;联东集团联东U谷嘉定/宁波/南通项目招商总监;十余年项目一线招商运营工作经验,深谙政府、企业及园区三方痛点与诉求,对产业园区定位、招商及运营有深刻研究及完备的思路逻辑。

课程大纲:

一、金地威新起源

二、产业逻辑

三、商业模型

四、招商运营实践

案例一: 苏州工业园

政府主导|华东地区首座引领城市发展与革新的城市共生体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古城以东东临上海,西靠太湖,南接浙江,北枕长江;行政面积278平方公,启动于1994年,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已成功跻身为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之一。
开发建设做到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建地下、后建地上”,创立之初,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编制了高标准的总体发展规划,建立一系列刚性约束机制保证规划实施始终如一,实现“一张规划图,管它到结束”,体现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案例二: 天安云谷

 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典范

坂田天安云谷位于坂雪岗科技城内,项目分六期开发,一期项目2014年底建设完成,2015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至今已吸引450+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办公,包括华为、艾比森、世强电讯等知名企业。在此基础上,二期项目全面升级,占地面积增加至8.6万m²,总建面82万m²,有机组合多元业态,其中建成三栋产业研发大厦,为企业及人才提供愉悦的办公体验。同时天安云谷的城市更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地区产值的提升、人口结构的优化,带动了物业资产增值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创造了政府、村集体、产业、民生等多方共赢。

案例三: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机制创新|集体土地之上,绿色低碳高科技产业园之轻资产运营能力构建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是中关村区域引进科技园创办理念的示范园区。现在是集总部基地、高科技产业研发基地、加速器及企业孵化基地、高新科技成果展示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生态型综合园区。引入国际前沿的环保建设体系,建立绿色低碳的高科技产业园典范。由于身份的特殊,在集体土地上自主建设、自主经营,过程中将农民的身份转向了股东,完成集体所有制向社区股份制的过渡。曾经满地都是垃圾和低端产业的土地,一步步实现了向科技园区的转化。

案例四: 深圳湾生态科技园

科研社区|深投控旗下标杆案例,近年企业入驻率连续排名深圳第一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是广东省、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项目,位于南山高新南区核心地带白石路与沙河西路交汇处,发展定位为高科技上市公司总部和研发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平台、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园、深圳高新区南区配套服务中心,按照国际一流水准,打造深圳新时期标志性产业园区和深圳质量精品。项目占地2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计容面积121万平方米,包括97万平方米研发办公、11万平方米人才公寓、6万平方米高端酒店、6万平方米商业。项目2017年底全面建成投入。

案例五: 金地威新闵行科技园

地产转型|金地集团上海区域产业板块最新布局与实践,开园当天实现去化80%

金地威新闵行科创园地处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大紫竹科技创新功能区,隶属大张江区域,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研发基地,是金地集团在上海区域产业板块的最新布局与实践。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5大重点产业,打造自主创新、产学研一体、互动循环的新型高科技产业发展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创新资源与产业生态平台。 园区采用全自持运营模式,基于集团的实力与创新,园区实现开园当天招商去化80%。

翻转课堂+项目研讨

老师和同学一起,在集中授课中强化吸收,在特定的主题下,从项目探讨、操盘经验和资源互补中产生链接,集中交互,结合自己操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新思考操盘策略和关键节点。


详细咨询专属负责人
授课地点:深圳
线下课授课时间:2020年8月7—9日

报名联系人:

马旭光 1326168208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