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南朝士族的灭亡,侯景之乱只是导火索

 思明居士 2020-07-11

公元548年在受到东魏打击后,侯景带八百残兵进入南梁。梁武帝萧衍收获一枚定时炸弹。侯景最初也想融入南方士族统治集团,他向梁武帝请求和高门大族的王、谢通婚,但是遭到拒绝。后南梁又想卖侯景换回被俘的宗室萧渊明,此事被侯景知晓后,侯景决心再次叛变。侯景将根据地寿阳打造成一个大军营,同时勾结临贺王萧正德。同年八月侯景侯率八千士兵在寿阳起兵,以清君侧诛杀朱异等人为借口。侯景九月出寿阳,十月二十日飞渡长江,二十五日围台城,此时的侯景部队滚雪球似的增长到十万人。台城兵尽粮绝,终于在次年三月被攻破,梁武帝萧衍活活饿死。文武官员三千多人被侯景屠杀殆尽,原先十多万人的建康城只剩两千多活人。至此南方建业的士族集团宣告灭亡。

论南朝士族的灭亡,侯景之乱只是导火索

侯景之乱

一个北方来的鲜卑化羯人,一个坡脚将领,竟然完成了前秦天王苻坚都未完成的大业,率兵打进了建康城。 南方士族集团的毁灭,表面是侯景之乱的意外,或者是诸侯王互相观望勤王不利。实际原因却是士族集团的集体腐化堕落,就跟清末的八旗子弟一样,烂泥扶不上墙,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南梁武帝萧衍享国将近五十年,南方承平日久,自以为国泰民安。就在这盛世的虚幻中却处处显露衰亡的影子。

勤于政务,孜孜无怠。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然仁爱不断,亲亲及所爱愆犯,多有纵舍,故政刑弛紊。-《南史》

论南朝士族的灭亡,侯景之乱只是导火索

佛国-南梁

这是《南史·梁武帝萧衍本纪》 关于萧衍的记载。鉴于刘宋、南齐的宗室互相残杀,同时也为了得到士族的支持。萧衍对自己的宗室和士族是无限制的宽容,老年的萧老头更是在贵族间充当老好人。以至于贵戚无所忌惮,刑法松弛紊乱。以临贺王萧正德为例:萧正德是萧衍的弟弟萧宏的儿子,因当时萧衍没儿子所以过继给了萧衍。这个萧正德穷凶极恶,号京城四恶之首,杀人越货,盗墓杀牛,无恶不作。 后来萧衍又有儿子了,继承权自然没萧正德什么事。但是这个萧正德却不这么想,他怀恨在心,后来这个小子竟然叛国投奔了北魏。但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怎么会在他国受到礼遇呢?

论南朝士族的灭亡,侯景之乱只是导火索

萧衍

在北魏被冷遇后,无耻的萧正德竟然还有脸再次叛北魏回归南梁。神奇的是萧衍都没责备他,就给他恢复了爵位,还任命他为征虏将军。但是萧正德并不知悔改,照样作恶,后面又勾结侯景,最终倾覆南梁,自己也被侯景所杀。萧正德不是个案,《南史·梁宗室传》记载:“时勋豪子弟多纵恣,以淫盗屠杀为业,父祖不能制,尉逻莫能御。”权贵、二代的腐烂已经到了极点;国家法度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刑法如同虚设。

论南朝士族的灭亡,侯景之乱只是导火索

南梁地图

除了政刑驰紊,南梁也走向了西晋的奢靡之风。奢靡就需要钱,权贵自己也不劳动,钱都是通过盘剥老百姓而来。南史记载萧衍非常节俭,穿的是布衣、一床被子盖两年、一顶帽子戴三年,后宫也是朴素无华。梁武帝自我感觉良好,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和后宫都不曾吃国家的粮食。他和后宫没有一个人种田,他们不吃国家的,难道是天上掉的?萧衍个人生活节俭没有丝毫用处,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地方官吏人人都竞相攀比。各地的守宰不是比谁爱民如子,而是比谁更贪婪,更残暴。他们敛到钱财后就竞相奢靡成风。露台之资(建个露台的钱,相当于十个中产之家的财产)不够一顿饭钱。地方官吏每天就知道横征暴敛,根本不管百姓死活。以至于看起来太平无事的南梁实际人口在逐年减少。比如那个侯景之乱的主要责任人朱异,他自称自己是寒族,但却穷奢极欲,他家装修的豪华壮丽;他的厨房每个月要倒掉几十车的腐烂珍馐美味;他的仪仗队可以从他家排到城门口。

论南朝士族的灭亡,侯景之乱只是导火索

乌衣巷

别看这些贵族和官吏欺负老百姓有一套,但是他们自己却是个十足的废物。有一个最搞笑的例子:首都建康县的县令王复,见到马的嘶鸣后,吓得直哆嗦,说道:这哪里是马,分明是老虎。估计这个王复见到真老虎得吓死。一个管理京县的县令竟然会怕马?可想而知当时南梁的士族都是什么素质。这些人肩不能担,手不能提,连马都上不去。据颜氏家训记载,南梁的士族宽衣大帽,涂脂抹粉,出门坐车,进门人扶。一个个都弱不禁风,走路都大喘气。所以侯景之乱的时候这些人往往只能坐着等死。

论南朝士族的灭亡,侯景之乱只是导火索

南朝四百八十寺

萧衍天天吃斋念佛,看起来是个人畜无害的老头,实际却巨大的伤害了百姓。他废铜钱,铸造铁钱。铁很容易得到,所以民间四处造假钱。铁钱堆积如山,巨大的通货膨胀刮空了每一户平民之家。然而萧衍却拿着这些铜去建造佛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个腐朽糜烂的政权,建再多的寺庙有什么用?每建一座寺庙就腐烂一层,直到烂到坍塌为止。一个落魄的异族将领,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南方之地,只靠千人起事最后竟然能灭了庞大的南梁,这不是侯景的奇迹,而是底层人民反抗腐朽堕落的上层阶级的奇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只是差一个时机而已,所以南朝士族的灭亡是迟早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