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大众中国CEO海兹曼教授 立足中国造消费者用得起的新能源车

 SUV大咖 2020-07-11

“咖嫂的店”全场打折!打到你骨折!

今年,6月1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于德国柏林正式签署合资企业协议,合作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资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移动出行服务,这一家合资企业的成立直接影响了大众集团以及江淮汽车在国内的整体发展。事隔五个月,第十五届广州国际车展开幕前一天,大咖有幸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对话,那么就随大咖一起来了解一下大众与江淮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情况。

海兹曼教授

首先我来说说我们新能源发展的整体方向,在去年我们宣布,至2025年,我们将会为中国市场带来至少15款新能源车。按照我们集团“Roadmap E”电动化战略的要求,我们预计会在2020—2025年之间总共为中国市场带来超过20款新能源车。也就是说,2020年左右我们能够为中国市场带来15款新能源车,2020—2025年会增加20款新能源车,总计,到2025年我们将会在中国实现40款新能源车的本地化生产,这意味着我们的步调是:每年都会有5款本地化的生产的新能源车提供给中国客户。

在电动化方面,根据刚才我所介绍的这些车型落地的安排,需要大量资源配备,至2025年,我们在电动化方面总计将会投入约100亿欧元来实现上述车型的量产。除了我们在中国的两大合资企业之外,我们在中国的第三个合资企业,也就是与江淮的合资企业,也正在顺利地推进,大众与江淮合作投资的纯电动车将于2018年上半年正式投产,并将在同年下半年发布。未来江淮大众合资公司将推出全新品牌,该品牌下首款新车为SUV车型。

大咖

刚才海兹曼教授提到了,到2025年有40款是在中国投放的本地生产的新能源车型。这40款车型大致有没有一个在三家合资公司的分布?就是这三家合资公司大概投放哪些款型?这些本地化生产的车型,它的核心,像“三电”技术等是不是都是用中国本土供应商的技术?

海兹曼教授

在我们所规划的40款以上新能源车的投放当中,大部分来自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小部分是来自于我们的第三家合资企业 ---- 与江淮的合资企业。“三电”系统我们将会进行本地采购,但是我们的电池系统,包括电芯,包括模组,包括整个电池管理系统,都会与竞争对手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化,在这三个方面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招投标工作,来为本地化的采购和量产做好准备。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电芯方面,我们肯定的,会通过本地采购的方式来解决。

大咖

谈到电池的本地化采购问题,想问一下关于电池的本地化生产大众是怎么考虑的?当然了,肯定还是本土的电池,会不会说像本地化生产大众变速箱一样本地化生产电池?

海兹曼教授

我们部署大致是这样的:如果是涉及到纯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该电池管理系统的装配,将会在靠近我们整车厂的位置来进行就地组装。当然,我们也可以考虑通过“厂中厂”的方式来供应电池系统给我们的整装线使用; 也可以考虑在我们整车厂的附近,就近的位置来供应这些电池系统。这是因为:电池本身比较大,而且也比较沉,再加上我们总体的用量又比较大,还是要确保能够就近解决供应的问题。明年我们将会进行第一期相关的电池系统的工作,由我们的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合资企业来主抓这件事。对于下一阶段MED平台的电池,也就是在电动车平台上的电池,我们已经在准备开展相关的招投标,确保最终能够得到性价比较好的电池。

大咖

刚才海兹曼教授说到三电系统和其它的几个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能不能说一下具体的差异指的是什么呢?

海兹曼教授

首先,我们着眼于MEB平台的纯电动车,要确保下一代的纯电动车能够具备长续航里程的这一优势,比如:在正常的驾驶工况下,能够实现400到600公里的续航里程。而讲到在成本上的差异化,我们在成本上将会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为我们在新的电动车的设计上,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成本。所以,在工程设计上就围绕成本的优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在设计当中,我们已经是及早地注意到了成本以及成本的优化,再加上我们在总体的规模效应方面的优势,在招投标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个更好的报价,两者相结合,将确保我们在成本方面能够有明确的成本优势。

大咖

江淮大众合资的新能源项目是否会与原来大众新能源项目(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有所冲突?大众集团是如何去权衡?

海兹曼教授

我们锁定的是不同的目标群体,通过这个方式来确保不会有互相的明显的影响。在这两个项目上,我们都是深思熟虑的目标定位,所以我相信最终会实现多方共赢。比如说我们通过江淮的合资企业,今后将会投放的车型,车型本身就会与江淮集团的车型会有差异化,并且也会寻找不同的细分市场去进行发展。因此,对于江淮集团的影响将会比较正面。


大咖

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于100亿欧元做新能源车的事,我一直有点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们有这么大的动作和态度的转变,在一般人理解上,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新能源车战略没有那么踊跃,到底是什么原因有这么大改变,是因为市场变化了,还是你们观念变化了,还是你们对中国政策需求判断有变化?

海兹曼教授

我觉得100亿欧元的投资是比较顺理成章的。前面介绍过,在2025规划当中,我们将会在中国投放40款甚至40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并且在总销量方面要站在150万辆的关口,这就很容易推算出来我们需要的资金投入,因为这些新能源车的生产、工艺上、研发以及员工培训、供应商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等都需要资金去支撑,一百亿欧元的投资规模主要是来支持我们新能源车的投放。

另外说到在中国市场,您可能有一种印象,大众在新能源车方面部署得比较慢,我这里做一下解释。中国电动车市场以往都是靠补贴在实现发展。但是补贴本身是靠不住的。对于大众汽车集团来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在没有补贴的前提下,仍旧是能够实现薄利、微利。我们在中国要投放如此之多的新能源车,也就是2025年投放150万辆,确实有相当大的挑战,因为必须在续航里程,在成本方面以及在充电方面要能够得到广大车主的认可,并且在利润方面也要得到保证。

大咖点评

江淮大众是大众集团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布局,它有别于大众原有的新能源车系,它将是大众新能源技术与本土技术以及市场的结合体,也将会根据中国消费市场推出品质更高属于中国消费者的新能源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