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噎膈 20、呃逆 21、腹痛 22、泄泻

 朱江明 2020-07-11

十九、噎膈

噎膈

   噎膈是以吞咽困难,饮食受阻于食管,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为主症的病证。噎即噎塞,指吞咽不畅或困难;膈即格拒,指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噎可单独为病出现,亦可为膈之前驱,但临床多噎膈并见。多因情志失和,饮食所伤,年老体弱,脏腑失调,以致津血枯槁,气血痰瘀互结填塞胸膈,阻于食道而成。

   【范围】

  西医学中食管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狭窄、食管炎、食道贲门弛缓症等相当于噎膈病,消化系统食管的其它疾病在临床上若出现以本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因素 长期食用腐烂变质(霉变)的食品,或腌制熏烤之物,其中之毒邪可直接刺激食管损伤络脉,同时亦可伏于体内,久留而致恶变;进食过热、过快,食物粗糙、质硬可直接刺激食管,损伤络脉,久则食管受损;恣食大量辛香燥热之品,如胡椒、槟榔、烟丝等,燥热伤津耗血,使食管干涩失于濡润;嗜食生冷、肥甘、炙煿、膏粱、鱼腥、乳酪之品,助湿生痰,化热伤津凝痰,同时又易耗伤阴血,食道失于滋润;嗜饮烈酒无度,尤喜热饮,可损伤脾胃,蕴毒体内,并直接刺激食管,酒能助湿生热,郁热伤津液,灼液为痰,顽痰滞留于食管,使之狭窄,而发为本病。

   2.情志因素 思虑过度则气结脾伤,络脉痞涩,气血津液不能周流,继而变生郁阻、痰结,气结与痰相搏,阻于食道,故吞咽困难;喜怒伤肝,肝郁气滞,气郁日久可致津液、血液运行不畅而成痰、瘀、气结,顽痰瘀血互结,滞涩于食道,妨碍饮食而发本病。

   3.正气虚亏房劳太过,纵欲太甚,真精亏耗,致使阴津耗伤,精血枯涸,燥热结于下,食管失滋润而干涩,则为本病。年高体虚或久病失治,均可使气血亏乏,精血渐耗,食管失养,发为本病。

   二、病机

   1.发病噎膈多以缓慢发病,但多渐进性加重,部分病人可恶化发展。

   2.病位在食管,与脾胃、肝肾、气血津液关系密切。

   3.病性 本虚标实,虚为津涸、血亏、阳气虚;实为气结、顽痰、瘀血、燥热、邪毒。

   4.病势初起多以标实为主,中期为虚实夹杂,晚期则以本虚为主。

   5.病机转化初起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滞、痰浊、瘀血、燥热内生,毒邪凝滞形成痰气交阻,痰热胶结,继而气滞血瘀,毒热内结,形成气、痰、瘀、热、毒互结,亏耗阴津,导致正虚邪实,使阴津枯槁,精血耗竭,进一步发展则阴损及阳,气虚阳微。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初起吞咽食物时,仅自觉胸骨后有梗噎难下之感,久则饮食难下,甚则食入即吐,体逐渐消瘦。

   2.x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食管内镜检查等可确定病变的性质及部位。

   二、鉴别诊断

   1.梅核气 多见于性格内向或女性病人,或患虚火喉痹者,症见咽中似有物梗塞不适,吐之不出,吞之不下,但饮食如常,不发生吞咽困难和饮食格拒不下症状,不妨碍进食,无明显消瘦。

   2.反胃 无吞咽困难、梗阻症状,进食不困难,症见呕吐宿食,呕吐物酸臭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噎膈则以吞咽困难,妨碍进食为症状。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本病主病位在食道,与脾、胃、肝、肾有关。吞咽困难,梗阻不顺,胸膈痞闷,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者,病在食道、胃与肝;食物难下,艰涩不顺,形体消瘦,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者,病在食道、肝与肾;病变日久,吞咽困难日重,呕吐清水,面白肢冷,面浮肢肿者,病在食道、脾与肾。

   2.辨虚实病初多实,继则虚实夹杂多见,终致气衰阳微,正气大虚。吞咽梗阻不顺,胸脘痞闷,痰多食少,苔腻脉滑者,证属痰气阻隔;饮食难下,呕吐物色如赤豆汁,胸膈疼痛,肌肤枯燥,舌紫有瘀点、瘀斑,脉细涩者,证属瘀血阻膈;食入不下,入而复出,形体消瘦,口干咽燥,烦热便干,舌红少津,脉细弦数者,证属津亏热结;水饮不下,呕吐粘液,畏寒肢冷,面浮肢肿,舌胖脉弱者,证属气虚阳微。

   3.辨在噎在膈噎以食物吞咽受阻为特征,或食物尚可咽下。膈是由噎逐渐发展而成,饮食物格拒不下,由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到不能咽下流质食物,胸骨后疼痛,大便不通,以及神衰消瘦、面容憔悴等全身衰竭表现。

   二、治疗原则

   总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初期治标实为主,用行气、化痰、祛瘀、散结、清热、解毒之法,并以滋阴润燥之法辅之;晚期正气大虚,当以补虚扶正,法宜滋阴养血,温补脾肾,兼用攻邪之法;虚实夹杂者,当攻补兼施,权衡用药。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意顾护胃气。

   三、分证论治

   1.痰气阻膈

   证候吞咽梗噎,胸膈痞满,泛吐痰涎,病情可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痰气郁结交阻,闭塞胸膈,食道气机不利,故见进食时吞咽梗噎,胸膈痞满,泛吐痰涎;情绪稳定时,气机得以暂时顺畅,痰气郁结交阻之势可减轻,病情可暂时缓解,情绪激动时,痰气郁结交阻之势则加剧,病情加重;舌象、脉象均为痰气阻膈之征。

   治法 开郁、化痰、润燥。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启膈散加减。药用沙参、丹参、茯苓、贝母、郁金、砂仁,、荷叶蒂、杵头糠。

   方中沙参味甘性微苦寒,养阴生津益胃滋而不腻,同时沙参还有化痰之功,贝母解郁化痰而不燥,共为君药;茯苓补脾租中,砂仁、郁金、丹参开郁行瘀,顺气宽膈,和胃理气,共为臣药f荷叶蒂宣畅胃气,杵头糠益胃降逆,两药一升一降,则升清和胃,化浊行滞,开启胸膈,两药为佐使药。

   (2)加减阴津伤者,加玄参、石斛、生地、天花粉、麦冬、蜂蜜以养阴生津润燥;气虚者,加西洋参;痰重者,加全瓜萎、陈皮、法半夏}气郁较甚者,加莱菔子;热毒者,加白花蛇舌草。

   (3)临证参考本证为发病初期,仅表现为吞咽梗噎感,较少出现饮食不下,病人的饮食与身体状况较好,应抓紧机会,尽早治疗。

   2.瘀血阻膈

   证候饮食难下,食入即吐,吐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9肌肤枯燥,形体消瘦,舌质暗红,有紫点、紫斑,脉细涩。

   证候分析瘀血内结,阻于食管,食管狭窄,闭阻难通,则饮食难下,食入即吐;食管络脉受损,则吐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长期饮食难入,化源告竭,机体失养则肌肤枯燥,形体消瘦;舌质为瘀血之征,脉象为阴亏血瘀之征。

   治法 散瘀破结,滋阴养血。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通幽汤加减。药用红花、生地黄、熟地黄、升麻、桃仁、槟榔、炙甘草。

    方中用当归、桃红、红花以养血活血散瘀破结,共为君药;生地、熟地滋阴润燥,可使活血散瘀不伤阴为臣药;升麻少量以升阳提气,使药力达食管,槟榔味苦辛性温,能破积结,少佐之可使桃仁、红花散瘀破结之力增加,同时升麻、槟榔一升一降,调畅气机,促进气血流通,两药共为佐药;炙甘草健脾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药。

   (2)加减瘀血甚者,加乳香、没药、廑虫、水蛭、蜣螂、三七以散瘀通络;瘀痰互结者,去炙甘草,加海藻、昆布、牡蛎、瓜蒌、贝母、制半夏以软坚散结;吐物如赤豆汁重者,加仙鹤草、白及;食入即吐者,可先服玉枢丹以开膈降逆,随后服药,夹热毒者,加玄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天花粉;津亏血虚者,加白芍、石斛、芦根、山药;气虚者,加西洋参。 .

   (3)临证参考本证由于格阻而致药食难进,故开膈降逆为首要任务,对不能进食者应补充液体。 .

   3.津亏热结

   证候 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舌质光红,有裂纹,少津而干,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 痰气瘀毒交结阻塞食管,使食管狭窄,同时气、痰、瘀生毒化热生火,耗津伤血,食管失滋润而干涩,故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饮食不入,生化乏源,机体失养,久则形体消瘦;津亏血虚则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肠失滋润则便干结;舌象、脉象均为津亏热结之征。.

   治法 滋阴生津,清热散结。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五汁安中饮。药用韭汁、牛乳、生姜汁、梨汁、藕汁。

   方中韭菜汁辛温散瘀而益胃,牛乳甘温养血而润胃肠之燥,梨汁润燥消痰,藕汁益胃消瘀,生姜汁散寒痰,诸药合用有养荣散瘀润燥功用。

   (2)加减津亏重者,加鲜芦根汁、甘蔗汁;血燥者,加阿胶烊化冲服;便秘者,加蜂蜜;热甚伤津口渴较重者,加玄参、天花粉、五味子、麦冬、知母以养阴清热;胃阴不足者,重用石斛;热结偏重,加知母、盐黄柏、童便。

   (3)临证参考本证虽以热结为主,但津血已耗伤,故温燥药不宜用,苦寒药也要少用,宜用甘寒濡润之品及酸甘化阴之品。

   4.气虚阳微

   证候 水饮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沫,形瘦神衰,畏寒肢冷,面浮足肿,舌淡胖,舌质紫,苔白滑,脉弱。

   证候分析 噎膈后期,阴损及阳,脾胃阳虚,饮食无以受纳和运化,浊气逆上,故水饮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沫;长期生化乏源则形瘦神衰;脾肾衰败,阳气衰微,气化无权,则畏寒肢冷,面浮足肿;舌象、脉象均为气虚阳微之征。

   治法 益气回阳,降逆开膈。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生脉散加味。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石斛、姜半夏、旋覆花、代赭石、韭汁。

   方中人参甘温补元阳之气,并生津止渴为君药;以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使人参益气回阳,不伤阴为臣药;佐以石斛养胃阴生津,山萸肉养肾阴,旋覆花、代赭石降逆和胃,姜半夏降逆止呕散结,并佐养阴药之滋腻,使补而不腻,韭汁散瘀血而益胃。诸药合用益气回阳,降逆开膈,补而不腻,散而不伤正。

   (2)加减食欲不佳者,加砂仁、陈皮。

   (3)临证参考本证为晚期,有阴阳俱竭之势,病人汤水难下,药物更难入,治疗上可在服汤药同时,使用相应注射液治疗。

噎膈方剂;

1痰气交阻:吞咽梗阻,胸膈痞满。情绪舒畅时稍可减轻。口干咽燥。舌质偏红

启膈散;沙参9克 丹参9克 茯苓3克 川贝母4.5克(去心) 郁金1.5克 砂仁1.2克 荷叶蒂二个 杵头糠1.5克 

【辨证加减】

1.若嗳气呕逆明显者,酌加旋覆花、代赭石等,滴入姜汁,或以入乳磨沉香冲服以降逆和胃;

2.若泛吐痰涎,加法半夏、陈皮,或噙化玉枢丹以和胃化痰;

3.若气郁化火者,加大黄、莱菔子等,以通腑降浊,利气化痰,俣不可多服、久服,以免更劫其阴。 

1.阴津伤者,加玄参、石斛、生地、天花粉、麦冬、蜂蜜以养阴生津润燥;

2.气虚者,加西洋参;

3.痰重者,加全瓜蒌、陈皮、法半夏;

4.气郁较甚者,加莱菔子;

5.有热毒者,加白花蛇舌草。 

1.兼胸膈痞满,嗳气,或呕吐痰涎及食物,舌偏红,苔薄腻者,为痰气交阻重症,加全瓜蒌、陈皮、枳壳、

   天竺黄、麦冬、玄参等。

2.兼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者,为津伤肠燥可去砂仁壳,加全瓜蒌、玄参、生地黄、麦冬、白蜜等以生津润燥。

3.兼脘腹痞胀,嗳气酸馊,舌苔腐腻者,为积食不消,加莱菔子、麦芽、谷芽、连翘等以消食散结。

4.夹瘀血内结,兼见胸膈刺痛,食不得下,皮肤粗糙,大便坚如羊粪,或吐出物如赤豆汁,面色晦滞,舌红少津或青紫,   脉细涩者,酌加桃仁、红花、三七、赤芍、蜣螂、刘寄奴、五灵脂、牛乳等;或改用通幽汤加减。

5.如确诊为食管癌、贲门癌,可酌加白花蛇舌草、山慈菇、斑蟊、马钱子等。

2痰多可化服玉枢丹

【组成】山慈菇(三两)红大戟(一两半)千金子霜(一两)五倍子(三两)麝香(三钱)雄黄(一两)朱砂(一两)  

3.五汁安中饮 【组成】牛乳60毫升 韭汁 生姜汁 藕汁 梨汁各10毫升 

4.烦渴咽燥,噎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吐物酸热。

竹叶石膏汤(方药】竹叶二把(15克)石膏一斤(30克)半夏半升(洗)(9克)麦门冬一升(去心)(15克)

                  人参二两(6克)甘草二两(3克)粳米半斤(15克))+大黄

5.痰热郁结:症见吞咽梗阻,胸脘痞闷,按之疼痛,舌苔黄腻,脉滑而数等。

小陷胸汤加减;黄连3克 半夏12克 栝蒌实18克(另包)

 1.若兼胁肋疼痛者,加郁金、柴胡以疏肝止痛;

 2.痰稠难咯者,加胆南星、川贝以加强清热化痰之力;

 3.若痰热蕴肺,胸闷气急者,加葶苈子、杏仁以宣肺泄热。

6.痰瘀互结证:症见吞咽困难,泛吐粘痰、胸背疼痛,固定不移,形体消瘦,舌质紫暗等。治宜化痰软坚,活血散瘀。

桃红饮加减;桃仁9克 红花9克(后下)归尾9克 威灵仙9克 川贝9克 昆布9克 海藻9克 川芎9克,合启膈散治噎膈 

 1.痰多,加竹沥、海浮石。

 2.呕吐痰涎,加莱菔子、生姜汁。

启膈散;沙参9克 丹参9克 茯苓3克 川贝母4.5克(去心) 郁金1.5克 砂仁1.2克 荷叶蒂二个 杵头糠1.5克

1.若嗳气呕逆明显者,酌加旋覆花、代赭石等,滴入姜汁,或以入乳磨沉香冲服以降逆和胃;

2.若泛吐痰涎,加法半夏、陈皮,或噙化玉枢丹以和胃化痰;

3.若气郁化火者,加大黄、莱菔子等,以通腑降浊,利气化痰,俣不可多服、久服,以免更劫其阴。 

【辨证加减】

1.阴津伤者,加玄参、石斛、生地、天花粉、麦冬、蜂蜜以养阴生津润燥;

2.气虚者,加西洋参;

3.痰重者,加全瓜蒌、陈皮、法半夏;

4.气郁较甚者,加莱菔子;

5.有热毒者,加白花蛇舌草。 

6.发病初期,仅表现为吞咽梗噎感,较少出现饮食不下,病人的饮食与身体状况较好,应抓紧机会,尽早治疗。 

1.兼胸膈痞满,嗳气,或呕吐痰涎及食物,舌偏红,苔薄腻者,为痰气交阻重症,加全瓜蒌、陈皮、枳壳、天竺黄、麦冬、玄参等。

2.兼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者,为津伤肠燥,可去砂仁壳,加全瓜蒌、玄参、生地黄、麦冬、白蜜等以生津润燥。

3.兼脘腹痞胀,嗳气酸馊,舌苔腐腻者,为积食不消,加莱菔子、麦芽、谷芽、连翘等以消食散结。

4.夹瘀血内结,兼见胸膈刺痛,食不得下,皮肤粗糙,大便坚如羊粪,或吐出物如赤豆汁,面色晦滞,舌红少津或青紫,脉细涩者,酌加桃仁、红花、三七、赤芍、蜣螂、刘寄奴、五灵脂、牛乳等;或改用通幽汤加减。

5.如确诊为食管癌、贲门癌,可酌加白花蛇舌草、山慈菇、斑蟊、马钱子等。

3瘀血内阻:饮食难下,或虽下而复吐出。甚或呕出物赤豆汁。胸膈疼痛,固定不移。

 通幽汤 【组成】桃仁9克 红花9克 生地9克 熟地9克 当归9克 升麻6克 炙甘草6克

加减

1.腹胀明显者,加瓜蒌、川楝子、枳壳。

2.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番泻叶。

3. 气虚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

4. 疼痛剧烈者,加三棱、莪术、乳香、没药。 

5.噎膈加减:本方可加三七、丹参、赤芍、蜣螂,以祛瘀通络。

6. 若瘀阻显著者,酌加三棱、莪术、炙穿山甲,或加入急性子同煎服,以增其破结通络之力。

7. 若呕吐较著,痰涎较多,宜加海蛤粉、法半夏、瓜蒌等,以化痰止呕。

8. 如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可含化玉枢丹,或用烟斗盛药,燃点吸入,以开膈降逆,随后再服药。

1. 瘀血甚者,加乳香、泻药、土鳖虫、水蛭、蜣螂、三七以散瘀通络;

2. 瘀痰互结者,去炙甘草,加海藻、昆布、牡蛎。瓜蒌、贝母、制半夏以软坚散结;

3. 吐物如赤豆汁重者,加仙鹤草、白及;

4. 食入即吐者,可先服玉枢丹以开膈降逆,随后服药;

5. 夹热毒者,加玄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天花粉;

6. 津亏血虚者,加白芍、石斛、芦根、山药;

7. 气虚者,加西洋参。 

8. 如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可先服玉枢丹

4气虚阳微:水饮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沬。精神疲惫,面浮足肿,腹胀。面色苍白,形寒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补气运脾汤【组成】党参15g,白术、茯苓各9g,甘草6g,黄芪15g,陈皮、砂仁各3g,半夏曲9g,生姜、大枣各3g。

【辨证加减】

 1. 胃虚气逆呕吐不止者,宜加旋复花、代赭石等以和胃降逆。

 2. 气阴两虚者,宜加石斛、麦冬、沙参之类滋养津液。

 3. 气逆不已,食不能下者,可酌加旋覆花、代赭石、丁香、柿蒂、沉香等,以降逆止噎。

 4.兼痰涎多者,可酌加砂仁、木香、白芥子、白附子等,以化痰逐饮。

 5.阴阳两虚者,可酌加沙参、麦冬、玄参、五味子,以益阴和阳。

附:反胃(食入之后,停留胃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温中健脾,降气和胃  

丁沉透膈散【组  成】丁香6g,沉香4g,砂仁6g,木香10g,白术15g,香附10g,厚朴6g,白豆蔻10g,神曲12g,半夏                       lOg,旋覆花10g,代赭石30g。呃逆,加柿蒂、生姜;腹泻,加乌药、炮姜;泛酸,加吴茱萸、

                       瓦楞子;寒胜甚者,可加大建中汤或理中丸。

5阴津枯槁证:食入格柜不下,入而复出,甚则水饮难进。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形体消瘦,皮肤干枯。

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9克 生扁豆4.5克 天花粉4.5克

1.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2.咳嗽较甚者,加川贝、杏仁等

3.伴咯血者,加仙鹤草、白及、阿胶等;

4.大便燥结,加全瓜蒌、火麻仁;

5.胃津伤而口渴甚者,可兑入犁汁而服。

6气滞血瘀证:症见吞咽困难,胸膈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 或痛引两胁,喛气不舒或食入即吐,舌质紫暗

血府逐瘀汤;当归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土鳖虫、九香虫;

 5.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棱、莪术、大黄或水蛭、土鳖虫等;

 6.血瘀经闭、痛经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7血瘀津枯证:症见食入即吐,饮水不下,大便干结,咽喉干燥,胸膈刺痛,知红少津,或舌色青紫,脉细涩

桃红四物汤加减;酒当归9克 生地9克 赤芍6克 沙参9克 麦冬9克 石斛9克 桃仁6克 红花6克 

 1.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脉;

 4.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等以血安胎。

8.热盛阴伤证:症见烦渴咽燥,大便秘结,噎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吐物酸热,若黄燥,舌质红而少津,脉大有力

竹叶石膏汤加大黄;竹叶20克 石膏48克 半夏12克 麦门冬24克 人参9克 炙甘草6克 大黄5克 粳米12克(包)

1.若胃阳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十,可加石斛、花粉。

2.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花粉、知母。

9.中气不足,清阳下陷证:症见噎食不下,肢体倦怠,动则气喘,脉大无力,舌淡苔薄等。

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5克 归身1.5克 生姜2片 红枣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克  远志2克、菖蒲3克

10..脾虚血亏证:症见胸脘膈塞,饮食不下,面色萎黄,心悸不寐,舌淡苔白,脉沉细等。

归脾汤加减;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炒酸枣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黄芪3克  远志3克  木香1.5克

           当归3克龙眼肉3克  生姜3片  红枣3枚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鲁”字牌,山东济南中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六神丸(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九芝图牌,苏州雷允上制药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10粒,每日2次,含服或温开水送服。

   (3)紫金锭(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0.6~0.5g,每日2次,温开水磨服。

   (4)梅花点舌丹(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李时珍、同仁堂、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每次3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5)西黄丸(“鲁”字牌,济南中药厂;“远”牌,山西中药厂;傅山牌,太原中药厂):1次3~6g,1日1次,温开水送服。

  (6)生脉注射液(华西牌,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戎州牌,四川宜宾制药厂):40~80ml加入250ml液体中静滴,每分钟40~60滴,每日1~2次。适用于噎膈晚期气虚阳微,汤水难下者。

   (7)脉络宁注射液(桂冠牌,南京金陵制药厂):每次20ml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500ml内静脉点滴,每日1次。用于噎膈之瘀血阻膈及津亏热结者。

   2.单验方

   (1)守宫酒:活守宫(壁虎)5~6条,浸入白酒500ml中7日。每次饮酒lOml,每日2次。适用于早、中期食管癌有吞咽困        难者。

   (2)八仙膏:藕汁、姜汁、梨汁、萝卜汁、甘蔗汁、白果汁、竹沥、蜂蜜各等分,和匀蒸熟,任意食之。适于噎之吞        咽困难,饮食难下。

   (3)八角金盘汤:八角金盘lOg,八月札30g,石见穿、急性子、半枝莲各15g,丹参、青木香、生山楂各12g,水煎服        ,每日1剂。适用于邪毒热盛,气滞血瘀的噎膈。

   (4)硼砂60g,沉香lOg,火硝30g,礞石15g,冰片lOg,硇砂lOg,共研细末,每次含化19。适于噎膈之吞咽梗阻,食        入困难。

   (5)硇砂1.5g,硼砂6g,冰片1g,共研细末,如黄豆大小,每次噙化1丸。用于噎膈之吞咽困难者。

   (6)山慈姑120g,洗净剖开,入水浓煎后加蜂蜜120g,熬成膏状液。每次15ml,每日服3次。用于治疗噎膈。

   3.食疗方

   (1)鹅血或白鸭血:将鹅或鸭颈宰断后即口含颈部,饮其热血,5日1次。用于治疗噎膈。

   (2)鲜无花果500g,瘦肉lOOg,加水共炖半小时,吃肉喝汤。适用于各证候噎膈。

   (3)噎膈膏:人参、牛乳、人乳、甘蔗汁、梨汁、芦根汁、生姜汁、荸荠汁、桂圆肉汁,熬膏蜜收。治噎膈。

   (4)枸杞子50g,粳米lOOg,蜂蜜适量,以枸杞子与粳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待煮熟后,加入蜂蜜调味食用,每        日三餐温热服食。适用于食道癌术后及放、化疗期间出现噎膈者。

  4.药物外敷及局部用药

   (1)金仙膏(又名天郁消积膏):由苍术、白术、川乌、生半夏、生大黄、生五灵脂、生延胡索、枳实、当归、黄芩、        巴豆仁、三棱、莪术、连翘、防风、芫花、大戟等百余种中药制成的药膏,外敷病处或选穴外贴。

   (2)蜣螂1个,贝母9g,青黛6g,玄明粉6g,木香3g,沉香3g,朱砂3g,牛黄1.5g。上药共研细末,以万年青捣汁加        陈酒和团备用。外搽胸部,每日1次。用于噎膈疼痛者。

   (3)硼砂lOg,枯矾15g,冰片45g,95%酒精500ml。先将冰片溶入酒精内,后再投入硼砂、枯矾即可(放置时间越久越        好)。在疼痛部位擦用。每日视疼痛次数而定。 

其它治疗

   1.开道散

   硼砂60克,沉香10克,火硝30克,砾石15克,冰片10克共细末,每次含化工克《浙江中医学院方》。

   2.硇砂1.5克,硼砂6克,冰片1克,共研末为丸,如黄豆大,每噙化一丸。

  上述二方,适用于噎膈的格拒不通,甚至于滴水难下者,具通关开道的作用。

   3。石打穿、半枝莲、龙葵、蜀羊泉、白花蛇舌草、蛇莓、黄药子、鬼针草、山豆根等,任选1-3种,每次15-30克,        加入辨证论治方中或单独煎服。适用于噎膈各种类型。

   4.蝼蛄、蜣螂各七个,广木香10克,当归15克,共为细末,用黑牛涎半碗和药,黄酒送下。适用于噎膈之瘀血内结          者。

   5.韭汁、牛乳各等分,调匀,频频呷服,适用于阴津枯槁证。

 5.针灸 ’

  (1)取穴脾俞、胃俞、中脘、章门、内关、足三里。毫针刺,补法,配合灸法。用于噎膈脾胃虚寒者。

   (2)取穴 中脘、期门、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用于噎膈肝胃不和者。

   (3)取穴期门、太冲、阳陵泉、支沟、中脘、丰隆。毫针刺,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用于噎膈痰气交阻者。

   (4)取穴 内关、膈俞、膈关。毫针刺,平补平泻,每日1次。用于噎膈梗阻·吞咽困难者。

   (5)取穴天突、启膈(胸锁乳突肌前缘正中点)、廉泉、中脘、足三里。天突穴深刺2~3寸,均缓慢进针,得气后捻转,中等强度,留针15分钟。用于噎膈梗阻,吞咽困难者。

   (6)取穴天鼎、天突、膻中、合谷、胸堂(两乳连线与胸骨相交处)。毫针刺,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用于噎膈中晚期。

   (7)取穴天鼎(双)、止呕(廉穴与天突连线中点)、巨阙、上脘、中脘、内关、足三里,厥阴俞、膈俞、脾俞。毫针刺,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用于噎膈中晚期。

   【转归与预后】

   一、转归 .

   初起在噎,正气未大虚,邪结未深,及时治疗,可获痊愈。若不愈,则随病情发展,形成痰气阻滞,痰热、瘀血、热毒胶结,成虚实夹杂证,若能有效综合治疗,有好转可能。病情进一步发展,由噎发展为膈,则脾肾衰败,阴津枯涸,精亏血虚,阴损及阳,阴竭阳消,为不治之证。

   二、预后

   本病预后不佳,若病情始终停留在噎证的阶段,不向膈证发展,一般预后尚好;若由噎转膈者,可危及生命,预后极差。此时的治疗,仅能改善部分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存活时间。

   【护理与调摄】

   一、护理

   1.情志护理

   患者常因症状时时出现或病情加重而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导致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使病情恶化,故需做好精神护理,鼓励患者振奋精神,心胸开阔,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

   2.饮食护理

   宜细软、多汤汁,选用乳类、肉糜、碎菜、果汁、米汤等,忌辛辣煎烤之品,多用牛乳、甲鱼、淡菜、银耳、鸡蛋、豆制品等。脾胃受伤者宜进藕粉、汤、豆浆、薏米粥。

   3.给药护理

   进药后恶心呕吐者,服药后将生姜汁滴2--3滴在舌面上。汤药宜煎取浓汁,少量频频饮服或分次少量冷饮,或在服药前、服药时、服药后指压内关穴。

   二、调摄

   噎膈已成,治疗困难,患者应正视现实,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安排好生活,每天有足够的休息与睡眠时间,以保持体力,并根据自身状况适当活动,老年人宜静养。饮食宜加工烹调为细软、易吞咽、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并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补充,采用少食多餐方式,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并根据病人吞咽困难情况,配以清淡、流质饮食、半流质或匀浆饮食,如牛奶冲鸡蛋、藕粉冲鸡蛋、面糊冲鸡蛋、碎烂面条、豆浆等,常饮各种新鲜水果汁。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防外邪侵袭,注意随气候寒暖而添减衣服。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少吃或不吃含亚硝酸盐过多的食物,如酸菜、泡菜、腌鱼、腌肉、熏肉等,不吸烟,少饮烈性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过于粗糙、坚硬或太烫的食物,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有防癌作用食品,和大蒜、猕猴桃、白屈菜等。

   对噎膈病高发区的居民要调整生活方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年龄在30岁以上者,出现吞咽梗噎不顺、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定期检查。食管炎、白斑、息肉、憩室、瘢痕性狭窄及贲门失弛缓症、裂孔疝等疾病,应及早发现并加以治疗。保持情绪开朗,遇事不怒不急躁,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注意口腔、咽部卫生。根据自身体力与爱好,适量从事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如晨起慢跑、广播体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养生气功等。

   二、康复

   1.避免精神刺激和精神创伤,精神愉快饮食得当是缓解本病的关键。

   2.坚持治疗,以巩固疗效,防止病情恶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生活有规律,禁食刺激性食物,少食肥甘,饮食不宜过热,忌烟酒,不偏嗜某类食物,应经常调换口味。

   4.节房事,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

   【医论提要】

   病名方面,《内经》最早提出隔证之名,《素问·阴阳别论》日:“三阳结谓之隔”。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首次以“噎”称本病。“噎膈”之病名则是由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首先提出的。

   病因分类方面,巢元方将噎膈分为气、忧、食、劳、思五噎(《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和忧、恚、气、寒、热五膈(同书《五鬲气候》),对后世启迪良深。金代张子和不主张强分五膈、十膈、五噎,认为‘‘其派既多,其惑滋甚”(《儒门事亲·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力宗三阳热结之说。

   证候方面,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十六卷》“噎塞论”引《古今录验》对五噎的证候,作了如下描述:“气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胁苦痛;忧噎者,天阴苦厥逆,心下悸动,手足逆冷;劳噎者,苦气膈,胁下支满,胸中填塞,令手足逆冷,不能自温;食噎者,食无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畹目)ic。,,明代孙一奎对噎与膈的区别阐发得较具体详明,他在《医旨绪余·噎膈翻胃辨》中说:“夫饮食入于噎间,不能下噎,随即吐出,自噎而转,故日噎。膈,是膈膜之膈,非隔截之谓也。饮食下噎,至于膈间,不能下膈,乃徐吐出,自膈而转,故日膈。” 清.弋林佩琴不仅指明噎与膈的临床表现不同,而且进一步阐明了噎与膈的病机亦有异,如《类证治裁.噎膈反胃论治》说:“噎者咽下梗塞,水饮可行,食物难入,由痰气之阻于上也。膈者胃脘窄隘,食下拒痛,由血液之槁于中也。”

   鉴别诊断方面,明代赵献可《医贯·噎膈》篇较详细地分析了本病与反胃及关格的鉴别。如说t“噎膈、翻胃、关格三者,名各不同,病原迥异,治宜区别,不可不辨也。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翻胃者,饮食倍常,尽入于胃,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关格者,粒米不饮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此论不仅将三者从病名、症状表现上加以区分,而且从病原、治疗上加以鉴别。赵献可还提到“惟男子年高者有之,少无噎膈”,可见他对本病已有更深入的认识。

   病位方面,清代医家已认识到噎膈病在食道。如何梦瑶《医碥·反胃噎膈》指出:“咽管干涩,食不得入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中也提到:“脘管窄隘,不能食物,噎膈渐至矣。”确属难能可贵。

   病因病机方面,从《内经》时代开始到明以前的方书中,几乎一致认为噎膈的病因是忧思恚怒等精神因素,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宋代张锐的《鸡峰普济方》亦强调日:“此病缘忧思恚怒,动气伤神,气积于内,气动则诸证悉见,气静则诸候稍平。此乃神思间病也。”自明代以后,医家对噎膈的认识由单一的精神因素致病,逐步补充了饮热酒与顽痰、死血等病因病机理论,明代皇甫中的《明医指掌》说:“如好酒之徒患此者,必是顽痰。”《古今医统》说:“食下有碍,觉屈曲而下,微作痛,此必有死血有痰。”病机方面,元代朱丹溪在《脉因证治·噎膈》中云:“大概因血液俱耗,胃脘亦槁”。清代高鼓峰《四明心法·膈症》认为此证“其肠胃必枯槁干燥,……是胃阴亡也”。张璐《张氏医通·噎膈》则认为此证初起不一定是津液干枯,“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噎膈》对噎膈的病因病机总结得较为全面,认为噎“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有五种,总归七情之变,由气郁化火,炎旺血枯,津液成痰,痰壅而食不化也。……有因

 色欲过度,阴火上炎,遂成膈气,宜作死血治。”尤怡《金匮翼·膈噎反胃统论》指出:“噎膈之病,有虚有实,……不可不辨也”,可谓提纲挈领,对辨证颇多帮助。

   论及噎膈的病因病机就不可忽略“三阳结”之说,虽然它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考察,但这里还要陈述之以供参考。《素问·阴阳别论》首先提出“三阳结谓之隔”,后世对此病机多从不同侧面加以理解和发挥。金代张子和的《儒门事亲·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云:“三阳者,谓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热结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后不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既结则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中则认为“三阳结”之说,是指邪结小肠与膀胱,而与大肠无关。认为邪结小肠则阳气不化,邪结膀胱则津液不行,下不通则上不运,故为隔塞之病。赵献可则认为三阳结热当责之于肾,他在《医贯·噎膈论》中日:“盖肾主为液,又肾主大小便,肾与膀胱一脏一腑,肾水既干,阳火偏盛,熬煎津液,三阳热结,则前后闭涩。下既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道,上冲吸门喉咽,所以噎食不下也。”

  治法方面,张锐的《鸡峰普济方》提出:“调顺阴阳,化痰下气”的治疗原则,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朱丹溪《脉因证治.噎膈》则提出“润养津血,降火散结”的治疗大法,着重润胃肠之干槁,很有见地。张景岳对本证的证治注重脾肾,其《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云:“且凡人之脏气,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而肾为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饮停膈不行,。或大便燥结不通,岂非运化失职,血脉不通之为病乎?而运行血脉之权,其在上者,非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肾而何?”赵献可认为,治疗本病“直须以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久服可挽于十中一二”(《医贯·噎膈论》),以滋养肾水为主,实为治本。张璐的“逆气”说为临床使用和胃降冲一法,提供了理论根据。李用粹用化痰行瘀之法治本病,后世亦值得效法,他在《证治汇补·胸膈门·噎膈》中日:“……膈气,宜作死血治,二陈加当归、桃仁、香附、砂仁、白术、沉香、韭汁、姜汁治之。”清代汪文绮在《杂症会心录》中主张“养血益气以通肠胃,补阴助阳以救本元”的治法,不失为调治噎膈证,延长生命之津梁。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中提出,“治宜调养心脾,以舒结气,填精益气,以滋枯燥”的治法。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噎膈反胃关格源流》亦有“治法始终养血润燥为主,而辛香燥热之品,概勿轻下”的告诫。清代吴静峰著《医学噎膈集成》是噎膈病的唯一的专著,其中《噎膈翻胃治法论》篇日:“考噎膈、翻胃之医案,治疗原有后先,首在解郁,次在补水,三在引上焦之液以下行”,可谓治疗分先后的佳论,而且他在本书中列述了80余种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剂,可资可鉴。

   预防和养生方面,吴静峰在这本专著的序中指出:“节饮食以调脏腑,戒酒色以养精神,除烦恼则气自平,谢事务则心不劳”,注重养生、预防和辅助药物治疗,堪称经验之谈,可师可法。

   总之,对噎膈病,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颇多发挥。此病病位在食道与胃脘,与肝、肾、脾关系密切,其发病以正虚为本,气滞、痰凝、瘀阻、火郁为标。对我们今天认识和治疗噎膈病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医案选粹】

 案一

   一人年逾六十,形色紫,平素过劳好酒,病膈。食至膈不下,则就化为脓痰吐出,食肉过宿吐出,当不化也;初卧则气壅不安,稍久则定。医用五膈宽中散、丁沉透膈汤,或用四物加寒凉之剂,或用二陈加耗散之剂,罔效。汪诊之,脉皆浮洪弦虚,日:“此大虚证也。医见此脉,以为热证而用凉药,则愈助其阴而伤其阳;若以为痰、为气,而用二陈香燥之剂,则益耗其气而伤其胃,是以病益甚也。况此病得之酒与劳,酒性酷烈,耗血耗气,莫此为甚,又加以劳伤其胃,且年逾六十,血气已衰,脉见浮洪弦虚,非吉兆也。宜以人参三钱,白术、归身、麦冬各一钱,白芍八分,黄连三分,干姜四分,黄芩五分,陈皮七分,香附六分,煎服五帖,脉敛而膈颇宽,饮食亦进矣。”

  (选自《石山医案》)

案二

   江右太学方春和,年近五旬,多欲善怒,患噎三月,日进粉饮一钟,腐浆半钟,且吐其半,云脉细软,此虚寒之候也。用理中汤加人乳、姜汁、白蜜、半夏,一剂便减;十剂而进糜粥。更以十全大补加竹沥、姜汁,四十帖诸症皆愈。

   (选自《里中医案》)

案三

   王御君九仲君,因惊恐受病,时方晚膳,即兀兀欲吐而不得出,遂绝粒不食,而起居自如,后向醇酒膏粱,略无阻碍,惟谷气毫不可犯,犯之辄吐。医不知为何病,补泻杂陈,牛黄狗宝,虎肚猫胞,总无一验。数月来,湿面亦得相安。延及八月,偶遇一人,谓言此病非药可除,合用生鹅血乘热饮之,一服便安。此虽未见方书(生鹅血能化坚癖),揆之于理,谅无妨碍。一阳之夜,遂宰一鹅,取血热饮,下咽汨汨有声,忍之再三,

少频呕吐瘀血升许,中有血块数枚,是夜小试稀糜,竟不吐,其后渐能用饭,从少至多,不借汤药而安(此即血膈症)。

   (选自《张氏医通》)

案四

   癸亥10月13日:李,55岁,大凡噎证,由于半百之年,阴衰阳结。古来纷纷议论,各疏所长,俱未定宗。大抵偏于阳结而阴衰者,宜通阳气,如旋复代赭汤、进退黄连汤之类;偏于阴衰而阳结者,重在阴衰,断不可见一毫香燥,如丹溪之论是也。又有食膈宜下,痰膈宜导,血膈宜通络,气膈宜宣肺;呕吐太过而伤胃液者,宜牛转草(即牛反刍之草)复其液;老僧、寡妇,强制太过,精气结而成骨,横处幽门,宜鹅血以化之;厨役受秽浊之气伤肺,酒肉胜食气而伤胃,宜化清气……不可胜数。按此症脉沉数有力而渴,面色苍而兼红,甫过五旬,须发皆白,其为平日用心太过,重伤其阴,而又伏火无疑。议且用玉女煎法。

  煅石膏八钱,麦冬(不去心)六钱,牛膝三钱,旋覆花(新绛纱包)三钱,大熟地六钱,白粳米一撮,知母二钱,炙甘草三钱

 每早服牛乳1茶碗。

   (选自《吴鞠通医案》)

案五

   梅林骆氏妇,予妻婶也,年49,身材略瘦小,勤于女工,得膈噎证半年矣,饮食绝不进,而大便结燥不行者十数日,小腹隐隐然疼痛,求予治。诊之,六脉皆沉伏。予以生桃仁七个令细嚼,杵生韭汁一盏送下。片时许,病者云:胸中略见宽舒。以四物汤六钱,加瓜蒌仁一钱,桃仁泥半钱,酒蒸大黄一钱,酒红花一分,煎成正药一盏,取新温羊乳一盏,合而服之。半日后,下宿粪若干。明日腹中痛渐止,渐可进稀粥而少安。后以四物汤出入加减,合羊乳汁,服五六十帖而安。

   (选自《医学正传》)

  【现代研究】

   中医学之噎膈病主要涉及西医学的食管癌及贲门癌。现将近10年中医对此病的研究进展综述于下:

   一、基础研究 ,

   施边镇对125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舌象改变及临床诊断资料分析发现:病人出现净舌、镜面舌、胖舌、齿痕舌与裂纹舌,苔白腻、黄腻、剥脱或腐苔,及舌下大络脉异常、小络脉曲张等的机率,均明显高于其它肿瘤患者(陕西中医,1990,11<8>:340,---.341)。姜平观察到,本病的中医分型与病变发展程度相一致,早期多为痰气交阻,中期多为津亏瘀结,晚期多为气虚阳微(辽宁中医杂志,1994,21(4):145~146)。

   二、防治癌前病变的研究

   西医学认为食管癌的发生与食管上皮的增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食管上皮的重度增生是食管的癌前病变。张金生将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抗癌乙片(黄药子、拳参、北豆根、夏枯草、败酱草、白鲜皮)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服抗癌乙片和安慰剂片,结果抗癌乙片组共统计重度增生患者822例,食管癌发病9例,食管癌发生率1.1%;安慰剂组共统计重度增生患者826例,食管癌发病24例,食管癌发生率为2.9%。食管癌发生率前者比后者降低62.1%。动物实验也证明抗癌乙片可明显抑制大鼠食管上皮的增生癌变(中医杂志,1990,(10>:28)。侯浚将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患者6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复方苍豆丸(苍术、山豆根、绿茶),每日服79,每次服3周,休息1周,连服2年,对照组服安慰剂。2年后复查,治疗组食管癌变率1.5%,对照组为4.2%,两组比较差别非常显著(P<o.005),治疗组重度增生好转率为79.5%,对照组为50.2%,两组比较显著差异(P<o.01)(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lO(10>:604)。侯浚采用食道脱落细胞学拉网检查,确诊重度增生278例,其中重度增生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分4个小组)234例,其中重度增生8例;对照组44例,重度增生2例。治疗组服用复方党参丸(党参、赤芍、核黄素,3药共研细末),按L。(23)正交设计配伍成4种含量水丸,4个治疗小组各服1型,每月连服3周,停服1周,治疗2年,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细胞好转率分别为71.7%、50%,癌变率为2.8%、1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o.Ol及P<o.05),表明本品对阻断食管癌前病变有一定疗效(中国医药学报,1992,<2>:11)。

   三、中医药治疗研究

   金文用食道通(菝葜、乌梅、古文钱、天萝水、盐胆水、血竭)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引起的食道完全梗阻200例,近期有效率91%,平均服药后开通时间为15.05土1.05小时,平均生存期11.4±o.7个月,对照组用MOFⅢ加扶正抗癌汤治疗40例,自然开通时间120±4.5小时,平均生存时间为4.2土0.6个月(新中医,1990,(8>:34~36)。席军书用通关口服液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梗阻100例,其中食管癌72例,贲门癌28例,结果显效45例,有效5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用药前后行食管造影对比观察67例,食管狭窄有不同程度扩张(管径狭窄处增宽0.5~1.0cm)61例,无效6例(中成药,1994,(5>:27)。朱昌国用天夏开道汤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吞咽梗阻38例。该方含天龙3g,生半夏15~30g,生南星、急性子、枳实、郁金、贝母、茯苓、路路通各12g,黄药子、旋覆花、降香各9g,威灵仙5g,生薏苡仁30g,橘皮、橘络各6g,半枝莲、太子参各15g,代赭石30g。津伤阴亏加生地、石斛;血虚加枸杞子、当归;肝郁甚加醋炒柴胡、香附、八月札;胸骨痛甚加延胡索及失笑散;呕血加参三七、云南白药。结果显效(咽下通畅,可进干食或硬食,X线查原病灶好转,存活长于3年)9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3.6%(江苏中医,1995,<10>:9~10)。范准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食道癌吞咽梗阻51例,结果显效(维持吞咽进食顺利长于2个月)26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陕西中医,1996,17<11>:488)。方卫东用化积散治疗食道癌咽下困难21例,结果症状消失13例,好转6例,无效2例(湖北中医杂志,1997,(1>:30~31)。陈建宗用自制硼砂方治疗食道癌吞咽梗阻32例,1个月为1疗程,结果显效(症状消失,顺利进食长于2个月)8例,有效15例,无效9例(辽宁中医杂志,1997,24(5):212)。杨云乾用健脾滋肾汤治疗本病中晚期患者78例,病程均在0.5~2.5年,20日为1个疗程,用6个疗程,结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病灶缩小一半以上,病灶基本稳定,观察长于1个月)9例,有效58例,无效11例(陕西中医,1995,(1):3)。徐家龄用开道散治疗食管癌50例,药用硇砂、硼砂、干蟾皮各1.og,人工牛黄、玉枢散各1.5g,蜈蚣1条,冰片0.3g,共为细末。另辨证论治分5型: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旋覆花、茜草、桃仁、红花、黄药子、蜈蚣、半枝莲;肝郁化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夏枯草、败酱草、莲子心、白花蛇舌草;瘀血痰阻用血府逐瘀汤加旋覆花、茜草、贝母、胆南星、全蝎、干漆;气血两虚用八珍汤加沙参、丹参、旋覆花、半夏、石斛、砂仁。结果显效(进食时噎膈明显好转或消失,复查CT或食道钡餐透视肿块明显缩小,体重增加)11例,有效34例,无效5例(中医药学报,1995,<2>:56,37)。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张文杰用灵仙代赭汤治疗食道癌108例,本组均经手术、放疗、化疗、激光等两种以上方法治疗,再用下方治疗。药用:太子参、枸杞子、猪苓、茯苓各15g,生黄芪、生薏苡仁、代赭石(先煎)、白花蛇舌草各30g,威灵仙、莪术、法半夏、枳实各10g,生甘草59。食入梗阻,吞咽困难,加急性子、礞石、磁石、黄药子;痰多粘滞,咯之不爽,加瓜萎、贝母、桔梗、远志;恶心呕吐、呃逆加陈皮、竹茹、刀豆壳;胸骨疼痛加延胡索、罂粟壳。结果缓解率4.63%,有效率43.51%,稳定率90.74%,恶化率9.26%(河南中医,1994,14<6):352)。王希胜用MFV化疗方案配合中药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80例,中药用旋覆代赭汤加莪术15g、蜈蚣2条(研粉冲服)、三七粉6g(冲服)。结果有效(主症改善,进食顺利,疼痛缓解,免疫学检查有不同程度改善)54例,稳定10例,无效12例,死亡4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3>:9~10)。张明用益气消积汤合化疗治疗食道癌52例。该方含党参、蝉蜕、白花蛇舌草、山慈姑、半枝莲、徐长卿、牡蛎各30g,茯苓、炒白术、威灵仙各15g,砂仁、白豆蔻、川楝子、延胡索、鸡内金、鳖甲各10g,麝香0.1g(冲服)。疼痛甚加蚤休、蜈蚣、白芍;腹胀甚加厚朴、槟榔;恶心口苦加薏苡仁、蒲公英;声音嘶哑加桔梗、木蝴蝶;咳嗽、咯痰加川贝、杷叶;苔腻加泽漆、蚤休。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化疗鳞癌用DPV或DBV方案,腺癌用FAM方案。结果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20例,轻微缓解8例,无效11例(实用中医药杂志,1996,<2):27)。周军丽用中药加微波及局部化疗治疗食道管28例,药用太子参15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20g,天冬、山豆根各12g,红花、土鳖虫各6g,佛手10g,威灵仙30g。日1剂,水煎分4次服,30 日为1个疗程。结果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5例,微效4例,稳定1例,随访超过1年,存活27例,死亡1例,见吞咽梗阻6例,重复治疗仍有效(河南中医,1996,16(6>:365)。白林用小柴胡汤合并放疗治疗食管鳞癌17例,药用柴胡、黄芩、人参、半夏、大枣、甘草各10g,生姜6g,日1剂,水煎服,连服28~48日。与对照组17例,均用钴60照射体表食管外。结果生存1年者分别为12例、8例,加服中药组血象下降者少于对照组(P<o.05),服中药者未见毒副反应(国医论坛,1997,<2>:10)。王福林用中药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54例,用通幽汤加减,滴水不下加威灵仙、醋煎硇砂;胸膈胀痛甚加川楝子、延胡索;呕吐粘痰加白芥子、青礞石。日1剂,水煎服,2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与对照组48例均用FP方案化疗。结果两组分别完全缓解12例、6例;部分缓解33例、20例,稳定5例、13例,进展4例、9例,总有效率83.3%、54.2%,中位生存期22个月、15个月,见毒副反应19例、42例,各项指标加服中药组均优于对照组(P<o.05)(中国中西医结

 合杂志,1997,17(4>:253)。

 二十、呃逆

呃逆

   呃逆是指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疾病。

   【范围】

   西医学中膈肌痉挛、胃炎、胃扩张、胃肠神经官能症以及胃肠手术后出现以呃逆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因素过食生冷,或过服寒凉药物,寒气蕴结中焦;或进食过快或过饱,使食滞于胃,中焦气机壅滞;或过食辛热煎炒之物,或醇酒厚味,或滥用温补之剂,燥热内生,胃火炽盛,腑气不行,以上诸因素均可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膈间之气不利,动膈冲喉而成呃逆。

   2.情志因素忧愁思虑过度,以致精神抑郁,久则脾胃气机郁结不畅;或恼怒太过,则肝气过盛,疏泄太过,横逆乘脾犯胃,致脾胃气机动乱,郁结不畅,均可致气机升降失常,膈间之气不利,上逆动膈冲喉而成呃逆。

   3.六淫因素风寒之邪犯胃,或寒邪直中胃肠,可致寒遏胃阳,壅滞气机,胃气失和,寒气上逆,膈间之气不利,动膈冲喉而成呃逆。

   4.正气亏虚 素体虚弱,或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之后耗损中气;或热病,或吐下太过,耗损胃阴;或久病及肾,肾气亏虚,失于摄纳,虚气上冲,均可致胃失和降,膈间之气不利,动膈冲喉而成呃逆。

   5.痰饮血瘀 由饮食、情志、六淫外袭、正虚等因素,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形成痰饮,停留于胸膈胃脘,致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常,痰饮随逆气扰膈,膈间之气不利,动膈冲喉而成。或因气虚血运无力;或气郁而血行迟缓,形成血瘀;或久病入络;或胸腹部手术后伤及络脉,形成脉络瘀阻,瘀血扰膈,膈间之气不利,动膈冲喉而成。

   二、病机

   1.发病一般发病急骤,亦有发病缓慢者。

   2.病位在膈,与胃、肺、肝、脾、肾关系密切。

   3.病性为本虚标实。虚为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实为寒邪、胃火、食滞、气郁、痰饮、瘀血。

   4.病势病之初以实为主,涉及肺、胃,日久则为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可逐渐波及肝、脾、肾,并气血阴阳受损。

   5.病机转化 呃逆的病机转化决定于病邪性质与正气强弱。寒邪为病者,主要是寒邪与阳气抗争,阳气不衰则寒邪易于疏散,反之寒伤阳气而出现虚寒之证。热邪为病者,易于损耗津液而转化为阴虚证。气郁、食积、痰饮、瘀血为病者,皆能伤及脾胃兼夹脾胃亏虚。脾胃虚寒与胃阴不足证,使正气亏损较重,这样,反过来又更易感邪,而成虚实夹杂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突然起病,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症,并可伴见胃脘不适、口中异样感觉等胃肠道症状和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

   2.胸部X线检查、胃肠X线钡餐检查、腹部B超检查、头部CT检查、脑电图检查及血、尿各项相关检查,有助于确诊。

   二、鉴别诊断

   1.干呕以声出而无物吐出,其声长短不一为症状表现。其势较急,呈不规则性发作。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呃逆不同。

   2.嗳气 《内经》称为噫,俗称“饱嗝”,是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其声一般较长,浊气排出后胃中有舒服感为临床特征。其势较缓,常与饱食、情绪有关,而并非喉间呃呃有声,不能自止。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生理病理健康人受精神刺激后或快速吞咽干燥食物而同时较少饮水,或吸入冷空气,可发生一时性呃逆,经饮热水,或闭气一时,或用分散注意力方法可自行消失者,为生理现象,无需治疗;若呃逆时常反复发作,同时伴有其它症状者,为病理现象,当予治疗。

   2.辨虚实寒热虚者呃声时断时续,呃声低长,气出无力,脉虚弱。实者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脉弦滑。寒者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减,遇寒甚,苔白滑。热者呃声响亮,声高短促,胃脘灼热,口臭烦渴,面赤,便秘溲赤,苔黄。

   二、治疗原则 

  对呃逆总以降逆、平呃、和胃为治疗原则,并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

   三、分证论治

   1.胃中寒冷

   证候呃声沉缓有力,得热则减,遇寒愈甚,胃脘不适,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迟缓。 ‘

  证候分析寒积中焦,胃气为阴寒所阻遏,胃失和降,上逆扰膈,动膈冲喉而成呃逆,呃声沉缓有力;寒得热则散,得寒则增其势,故得热则减,遇寒愈甚;寒积胃脘故胃脘不适,口不渴及所见舌、脉象。 

  治法 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丁香散加减。药用丁香、柿蒂、炙甘草、高良姜。

   方中丁香辛温散寒暖胃,下气降逆止呃为君;辅以柿蒂味苦,下气降逆止呃为臣,两药相合,以性而言,有寒热兼济之妙,以味而言,有辛开苦降之能,二药并力协作,和中降逆止呃,温中暖胃散寒之力大增;佐以高良姜温散寒邪;使以炙甘草,健脾胃益气,调和诸药。

   (2)加减兼气虚者,加党参、生姜、黄芪、白术之属;兼表寒邪者,加苏叶、藿香、生姜、荆芥、防风;寒偏重者,加吴茱萸、肉桂;兼痰湿者,加制半夏、厚朴、枳实。

   (3)临证参考本证为寒呃,故丁香、柿蒂、为止呃之必用药物。

   2.胃火上逆

   证候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胃中积热化火,胃火上冲,发为呃逆,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阳明热壅,故口臭烦渴,喜冷饮,尿黄便秘及所见舌象、脉象。

   治法 清胃泻火,降逆止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安胃饮加减。药用柿蒂、竹茹、黄芩、石斛、陈皮、山楂、麦芽、木通、泽泻。

   方中柿蒂性凉味苦,专功降逆止呃,为君药;辅以竹茹清热和胃,降逆止呃,黄芩苦寒下气,清胃泻火,为臣药;石斛养胃生津,既可助黄芩、竹茹清热,又能养阴以升清,清升浊降,呃逆自平,陈皮理气除痰湿,山楂、麦芽行气导滞,木通、泽泻行水泄热,使热邪有出路,共为佐使药。

   (2)加减胃火炽盛者,加生石膏;肠道燥热,大便秘结者,加小承气汤或加生大黄一味,以通腑泻热,导气下行。

   (3)临证参考本证竹茹、胆南星、枇杷叶、柿蒂为常用药,并加石斛以养阴升清,清升浊降,则呃逆自平。 

  3.饮食停滞

   证候呃声壮实有力,酸腐之味随呃而出,嗳腐吞酸,脘腹胀满,苔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 脾胃不能健运,食物内阻,中焦气逆上冲,故呃声壮实有力,酸腐之味随呃而出;食物内积化腐,气机升降不利则嗳腐吞酸,脘腹胀满;舌、脉均为伤食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枳枳实导滞丸加减。药用神曲、大黄、枳实、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方中神曲消食导滞,化胃中食滞为君药;辅以枳实、大黄消积导滞通腑为臣药;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化积,淡渗利湿,共为佐使药。

   (2)加减兼恶心者,加制半夏、陈皮;肉食油腻停滞者,加炒山楂。

   (3)临证参考本证要消食导滞与降逆和胃相结合,嗳腐明显者,以消导为主;呃出酸腐气味不明显者,以降胃为主;食滞于上者,可用涌吐法;食停于下者,可用本法。本方偏于攻逐,大便畅通后停药,改投保和丸以缓调。

   4.肝气犯胃

   证候呃逆连作,多因抑郁恼怒而发,脘胁胀满,嗳气频频,苔薄,脉弦。

   证候分析 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上冲扰膈,故呃逆连作;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胁为肝之分野,抑郁恼怒肝失条达,肝气横逆,肝胃不和,故脘胁胀满,嗳气;舌苔、脉象均为肝气郁结之象。

   治法理气解郁,降逆止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五磨饮子加减。药用旋覆花、槟榔、沉香、乌药、枳实、木香。

   方中旋覆花下气降逆为君药;辅以沉香味辛走散,行而不泄,能化气降气,调诸气郁结不伸,逆而不顺,槟榔破泄降气,善降至高之气而直下降泄,破滞行气之力较强,两药合用降逆行气之力得以加强,共为臣药,并助旋覆花下气降逆之力;乌药辛温香窜,辛开温通,可通理上下诸气,木香善调滞气而行气止痛,尤善调胃肠气滞,枳实性味苦寒,破气消滞,三药共为佐使药。

   (2)加减夹寒邪者,加丁香、柿蒂,或改用丁香柿蒂散;夹痰湿,脘闷苔腻者,加制半夏、白术、茯苓;气郁化火者,症见呃声响亮,心烦易怒,胁痛,苔薄黄,脉弦数,

   治宜辛开苦降,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3)临证参考本证由气逆上犯引起,故旋覆花、沉香、槟榔、厚朴、枳实、陈皮之顺气、降气之品须选用。

   5.痰饮内阻

   证候呃逆连作,多因饮冷而发,脘闷恶心,痰多,头晕,苔白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痰饮内停阻碍胃气升降,若饮冷则痰饮更盛,气滞加重则呃逆连作;痰饮内聚中脘则脘闷恶心,痰多;中焦气机受阻,清阳不升,则头晕;舌、脉之象均为痰饮内阻之象。

   治法降逆化痰,和胃止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旋覆代赭汤加减。药用旋覆花、代赭石、人参、炙甘草、制半夏、生姜、大枣。

   方中旋覆花下气降逆消痰,代赭石质重,下坠痰涎,平胃中冲逆之气,二药相配,一轻一重,共成和降之功为君药;辅以半夏化痰散结降逆,生姜温中和胃;佐以人参补中健脾益气以顾其虚;甘草、大枣甘缓和中,共为使药。

   (2)加减痰盛者,加竹沥;气滞者,加乌药、木香;痰郁化热者,去人参,加黄连、栀子、竹茹以清热化痰。

   (3)临证参考本证重在涤痰蠲饮,痰饮去则胃气自降而呃逆可止,但在痰饮除后,应选用健脾益胃药物,绝生痰之源以善后。

   6.瘀血阻滞

   证候 呃逆久而不止,胸腹刺痛有定处,口渴漱水不欲咽,舌有瘀斑,脉弦或弦涩。

   证候分析 瘀血阻络,络脉不畅,气机郁滞,扰膈而呃逆久而不止;血瘀于胸腹则刺痛有定处;口渴漱水不欲咽,舌有瘀斑、脉弦涩均为血瘀所致。

   治法 活血化瘀,降逆止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生地、枳壳、柴胡、甘草、桔梗、牛膝。 

  方中川芎、桃红、红花、赤芍活血化瘀为君药;辅以当归活血化瘀兼和血,生地滋阴养血活血,两药可入肝柔肝,使活血而不伤血,共为臣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柴胡疏肝解郁,升举清阳,枳壳理气疏肝,两药合用,使理气散结之力尤著,则肝气疏达,瘀行郁解,牛膝活血行血逐瘀通脉,能引血下行,桔梗入肺经,与枳壳同用,则一升一降,宽畅胸中气机,使气行而血行,同为佐药;甘草调诸药而缓急,为使药。

   (2)加减体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若见脘腹刺痛者,可改用膈下逐瘀汤。

   (3)临证参考本证应根据刺痛部位灵活选用《医林改错》中不同逐瘀汤。

   7.脾胃虚寒

   证候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脘腹不适,喜暖喜按,体倦肢冷,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脾胃阳虚,虚气上逆,扰膈而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脾胃虚寒,中阳不振,则脘腹不适,喜暖喜按,食少便溏;清阳不能外达则体倦肢冷;舌苔、脉象均为脾胃虚寒之象。

   治法温补脾胃,降逆止呃。 .

   方药运用 ’

  (1)常用方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附子、刀豆、炮姜、丁香、柿蒂、人参、白术、炙甘草。

   方中重用刀豆,本品味甘性温,能温中下气,益肾补元,善治呃逆,附子、炮姜大辛大热,温运中焦阳气,以散寒邪,三药共为君药;丁香味辛性温,能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柿蒂降逆止呃,两药同助刀豆温中止呃,人参补气健脾,助附子、炮姜以振奋脾阳,三药共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促进脾阳健运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兼补脾和中。

   (2)加减兼恶心呕吐者,加陈皮,炮姜改生姜;肾阳虚者,加肉桂、山萸肉、补骨脂。

   (3)临证参考对临床上出现本证的病人应详审是单纯的脾胃虚寒引起的呃逆证,还是由于其它疾病导致脾胃虚寒而进一步弓}起的呃逆证,若是后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8.胃阴不足

   证候呃声急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渴,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胃中阴津不足,胃失濡润,难以和降,气逆上扰于膈,故呃声急促不连续;胃之阴津不足,不能上承于口故口干舌燥,烦渴;不能下达于大肠,肠道津亏故大便干结;舌脉之象均为阴虚之征。

   治法养阴生津,降逆止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益胃汤加减。药用麦门冬、生地黄、石斛、沙参、玉竹、冰糖、柿蒂。

    方中以生地、麦冬味甘性寒,清热凉血,滋阴润燥,甘凉益胃阴,为主药;辅以石斛养胃阴生津;佐以沙参、玉竹甘凉生津以加强生地、麦冬复胃阴之力,冰糖甘润生津养阴,柿蒂性平,同养阴药相配以降气止呃。

   (2)加减有虚火者,加竹茹、枇杷叶;有痰者,加天花粉、贝母;兼气虚者,加人参、知母、黄芩、山药;大便干燥者,加蜂蜜,重用当归;肝肾阴虚者,加白芍、枸杞子、山萸肉。 ,

   (3)临证参考应注意是单纯胃阴不足,还是其它疾病引发的胃阴不足进一步导致的呃逆,若是后者,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临床上老年正虚者,久患重病,病至晚期,或急危患者,突然出现呃逆,其声或短促,低沉难续,持续难止,或声远而长,半刻一声者,多见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食欲极差,或头汗如油,面黑如垢,二便失禁,脉沉细欲绝,为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危候。

呃逆方剂;

  A 实证 

 1胃中寒冷: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中不渴,食少

丁香散 【组成】丁香5克(冲粉服) 杮蒂5克 高良姜5克 炙甘草3克

加减:

 1. 里寒较甚、四肢厥冷,加吴茱萸、肉桂以温阳散寒而降逆。

 2. 挟有痰滞,脘闷嗳腐、泛吐痰涎,加厚朴、半夏、枳实、陈皮、麦芽等以行气祛痰导滞。

 3. 兼气机阻滞,胃脘闷胀,呃逆频作,加木香、旋复花、代赭石以增其理气降逆,和胃止呃之力。

 4. 兼气虚者,加党参、生姜、黄芪、白术之属;

 5. 兼表寒邪者,加苏叶、藿香、生姜、荆芥、防风;

 6. 寒偏重者,加吴茱萸、肉桂;

 7. 兼痰湿者,加制半夏、厚朴、枳实。

寒盛气虚证:寒呃日久,或久病呃逆,因于寒者,呃声沉缓而细,或形寒气怯,舌苔薄白,

丁香杮蒂散加橘皮;丁香6克 杮蒂9克 人参3克 橘皮6克 生姜6克 

1.若兼气滞痰阻者,可加半夏、陈皮以理气化痰;

2.胃气不虚者,可减去人参;

3.若胃寒较甚者,酌加吴茱萸、干姜等以增温中祛寒之力;

4.若兼气滞胸脘 胀满者,加陈皮、木香等以理气除满。 

胃寒气逆,阳气郁遏证:症见呃呃连声,四肢欠温(或厥冷)。

橘皮汤;橘皮12克  生姜24克

寒邪凝滞,阴浊上逆证:症见呃声不止,胸膈满闷,脉沉弦,苔白腻。

橘皮干姜汤合二陈汤加减;半夏6克 陈皮3克 茯苓9克 炙甘草2.4克 橘皮3克 通草1.5克 干姜3克 

                        桂心1.5克(粉,冲服) 人参3克 生姜6克 红枣2枚

1.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

9.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

11.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13.苔腻,痰湿盛,加川朴燥湿化痰。

14.痰多气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肃肺降逆。

2 胃火上逆:呃声响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脉滑数

竹叶石膏汤或小承气汤加减;竹叶20克 石膏48克 半夏12克 麦门冬24克 人参9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包) 

                          大黄12克 炙厚朴6克 枳实3克 

1.若胃阳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花粉。

2.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花粉、知母。 

呃逆证加减:

1. 可加杮蒂降逆平呃。

2. 热郁气滞,脘腹痞满难消可加槟榔、莱菔子,破积消痞。

3. 兼呕吐者,加竹茹清热和胃降逆。

4. 烦渴引饮(热盛伤津),重用石膏,加知母、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小承气汤;大黄12克 炙厚朴6克 枳实3克 

1. 热郁气滞,脘腹痞满难消可加槟榔、莱菔子,破积消痞。

2. 兼呕吐者,加竹茹清热和胃降逆。

3. 烦渴引饮(热盛伤津),重用石膏,加知母、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竹叶石膏汤;竹叶20克 石膏48克 半夏12克 麦门冬24克 人参9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包) 杮蒂9克 

1.若胃阳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花粉。

2.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花粉、知母。

呃逆证加减:

1. 热郁气滞,脘腹痞满难消可加槟榔、莱菔子,破积消痞。

2. 兼呕吐者,加竹茹清热和胃降逆。

3. 烦渴引饮(热盛伤津),重用石膏,加知母、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小承气汤【组成】大黄12克(酒洗) 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

若胸膈烦热,大便秘结用

凉膈散;连翘6克 酒大黄3克 芒硝3克 甘草3克 栀子1.5克 黄芩1.5克 薄荷1.5克 竹叶7片 生蜂蜜1匙 

 1.若上焦热重,心胸烦热者,重用栀子,加天花粉。

 2.心经热盛,口舌生疮者,加黄连、地骨皮。

 3.咽喉红肿痛甚,壮热,烦躁欲饮,大便不燥者可去芒硝、大黄,加石膏、桔梗、山豆根、板蓝根。

 4.吐衄不止,加鲜茅根、鲜藕节。

 湿热中阻证:症见脘痞懊 ,小便不利,舌苔黄腻。

泻心汤加减;大黄6克  黄连3克 吴茱萸3克 栀子3克 黄芩3克  黄芩3克

热伤气阴证:症见口渴喜饮,呃而纳呆,舌红少津,脉数而弱。

橘皮竹茹汤;橘皮48克  生姜24克  竹茹48克  红枣30枚  人参3克  甘草15克

1.若胃阴不足较甚,口干舌红少苔者,可加石斛、麦冬等以滋阴养胃,或合麦门冬汤加减;

2.胃热呕逆而气虚不显者,可去人参、甘草、红枣,加丁香、杮蒂以加强降逆止呃之力;

3.热较甚,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者,宜加黄连以清泄胃热。 

 3 气机郁滞

:顺气降逆  五磨饮子 【组成】木香 沉香 槟榔 枳实 台乌药各等分【用法】白酒磨服。

气逆痰阻(呃逆连声。胸胁胀闷。抑郁恼怒则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恶心,饮食不下,头昏目眩

旋复代赭汤;【组成】旋覆花9克 人参6克 生姜15克 代赭石3克 炙甘草6克 半夏12克 红枣12枚 

 1.若气逆较甚,胃虚不甚者,代赭石可重用至20-30克,以增强其重镇降逆之功;

 2.若痰多苔腻者,可加茯苓、陈皮等以化痰和胃;

 3.若腹胀较甚者,可加枳实、厚朴等以行气除满;

 4.若腹痛喜温者,可加干姜、吴茱萸、丁香等以温中祛寒;

 5.若舌红苔黄脉数。有内热之象者,可加黄连、竹茹等以清泄胃热。

呃逆证加减:

1. 气逆痰阻,正气不虚者,可去人参、甘草、红枣以防壅滞气机,加茯苓、陈皮即取二陈汤之意,以化痰和胃,降逆平呃。

2. 胸胁胀闷疼痛,加川楝子、郁金等以增强疏肝解郁之功。

3. 气郁化火、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加栀子、黄连或用左金丸,清肝泻火。

1. 痰盛者,加竹沥;

2. 气滞者,加乌药、木香;

3. 痰郁化热者,去人参,加黄连、栀子、竹茹以清热化痰为。

瘀血阻滞证:气滞日久,瘀血内结证:症见呃逆,其声深重,胸胁刺痛,口干不渴,

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加减: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土鳖虫、九香虫;

 5.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棱、莪术、大黄或水蛭、土鳖虫等;

 6.血瘀经闭、痛经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7. 体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

 8. 若见脘腹刺痛者,可改用膈下逐瘀汤。

饮食停滞证:呃声壮实有力,酸腐之味随呃而出,嗳腐吞酸,脘腹胀满,苔厚腻,脉滑。

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12克 炒枳实6克 炒神曲6克 茯苓3.6克 黄芩3.6克 白术3.6克 泽泻2.4克 

1.若胀满甚者,可加木香、槟榔以增行气消胀之力;

2.纳差者,宜加山楂、鸡内金等消食之品;

3.腹痛明显者,可加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 

加减:

1. 兼恶心者,加制半夏、陈皮;

2. 肉食油腻停滞者,加炒山楂。 

肝气犯胃证:呃逆连作,多因抑郁恼怒而发,脘胁胀满,嗳气频频,苔薄,脉弦。

五磨饮子加减;旋覆花5克 槟榔5克 沉香5克 乌药5克 枳实5克 木香5克

加减:

1. 夹寒邪者,加丁香、杮蒂民,或改用丁香芾蒂散;

2. 夹痰湿,脘闷苔腻者,加制半夏、白术、茯苓;

3. 气郁化火者,症见呃声响亮,心烦易怒,胁痛,苔薄黄,脉弦数,治宜辛开苦降,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B 虚证 

1脾胃阳虚:呃声低沉无力,饮食少思。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困怠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理中丸【处方】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1.如果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肉桂12克

 2.心悸者加茯苓6克

 3.呕吐者去白术,加生姜9克

 4.口渴者,白术加至14克

 5.腹中痛的加人参至14克

 6.寒冷的加干姜至14克

 7.腹满的去白术,加附子5克

 8.若脾肺虚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苓、细辛、五味子以温中化饮止嗽;

 9.寒湿发黄;阳虚失血,加黄芪、当归、阿胶以益气养血摄血;

 10. 兼食滞者,可稍佐陈皮、谷芽、麦芽、楂曲之类以理气化滞。

 11.兼喘满浮肿,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以温阳化气利水。

呃逆证:

1. 本方治胃阳虚之呃逆,应加吴茱萸、丁香,温胃透膈以平呃。

脾胃气虚证:症见食纳不佳,呃逆连声,声轻浅短,脉虚、舌淡苔少。

香砂六君子汤;木香2克(后下) 砂仁2.5克 人参3克(焗服) 白术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陈皮2.5克 半夏3克

             生姜3片 红枣2枚  

中气大亏证:症见气短懒言,呃声低弱,难续,体倦乏力,脉虚弱。

补中益气汤加减 ;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5克 归身1.5克 生姜2片 红枣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克

2 胃阴不足:呃声急促。气不连续。口干舌燥,烦躁不安。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脉细数

益胃汤(【组成】沙参9克 麦冬15克 冰糖3克 细生地15克 炒玉竹4.5克 杮蒂9克 

1.汗多,气短,兼有气虚者,加党参、五味子(或与生脉 散合用)以益气敛汗;

 2.食后脘胀者,加陈皮、神曲以理气消食;

 3.呕逆甚者,加枇杷叶、半夏(少量)、杮蒂以降逆和胃。

 呃逆加减:

1. 有虚火者,加竹茹、枇杷叶;

2. 有痰者,加天花粉、贝母;

3. 兼气虚者,加人参、知母、黄芩、山药;

4. 大便干燥者,加蜂蜜,重用当归;

5. 肝肾阴虚者,加白芍、枸杞子、山萸肉。

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18克,竹茹12克,人参6克,甘草6克,大枣12枚,生姜15克(原方大枣为30枚)

肝肾阴虚,相火挟火冲气上逆证:症见呃逆声短无力,腰膝酸软。

大补阴丸加减;盐知母12克 盐黄柏12克 酒熟地18克 炙龟板18克 猪脊髓一条 生姜3片

1.阴虚较重者,加麦门冬、麦门冬以润燥养阴;

 2.阴虚盗汗者,加地骨皮以退热除蒸;

 3.咯血、吐血者,加仙鹤草、旱莲草、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4.遗精者,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潼蒺藜以固精止遗。

胃中虚火上逆证:症见呃逆,咽喉不利,口渴舌尖红,脉虚数。

麦门冬汤加减;麦门冬15克  半夏24克  人参9克  甘草6克  粳米9克  红枣12枚

1.阴伤甚者,加沙参、玉竹等;

2.咳逆较甚者,加百部、款冬花等;

3.呕吐较甚者,加竹茹、生姜等;

4.方中用西洋参代人参,则益气养阴之功更佳。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胃中寒冷

   藿香正气软胶囊(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每次2-'-,4粒,每日2次,口服。用于外感风寒引起之胃寒呃逆。

   (2)胃火上逆

   ①大黄清胃丸(青松牌,本溪市中药厂;锦塔牌,锦州市中药厂):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呃逆属胃火炽盛,症见口燥舌干,大便燥结者。

   ②三黄片(赵都牌,河北省邯郸地区制药厂;安药牌,河北省安国制药厂):每次4片,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呃逆属三焦热盛,症见胃热心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者。

   (3)饮食停滞

   ①保和丸(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长安牌,西安国药厂;双鹿芝灵牌,兰州中药厂):每次6~9g,每日2次。用于食积停滞,症见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腐吞酸。

   ②枳实导滞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9g,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用于食积气滞,症见脘腹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

  (4)肝气犯胃

   舒肝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肝郁气滞,症见胸胁胀痛,嘈杂暖气泛酸。

   (5)痰饮内阻

   二陈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l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9--15g,每日2次,温开水或姜枣汤送服。用于胸脘胀满,痰多,恶心。

   (6)脾胃虚寒

   附子理中丸(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每日2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寒,症见脘腹冷痛,手足不温。

   (7)胃阴不足

   阴虚胃痛冲剂(曙光牌,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每次1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症见胃脘不适。

   2.单验方

   单验方

   (1)气呃

   ①柿蒂lOg,水煎服。

   ③鲜枇杷叶50g,刷去毛,水煎服。

   ③刀豆(取老而绽者)每服9g,开水下。

   (2)寒呃

   ①丁香、高良姜、荜澄茄等份为末,每服6g,水煎,加醋少许服。

   ②半夏lOg,生姜20g,丁香lOg,水煎服。

   (3)热呃

   ①丁香lOg,柿蒂lOg,连翘15g,黄连lOg,水煎服。

   ②竹茹15g,陈皮10g,柿蒂lOg,石膏20g,水煎服。

   4)瘀呃

   桃仁log,红花15g,水煎服。

   (5)虚呃

   ①荔枝7个,连壳烧灰为末,开水送服。

   ②丁香79,柿蒂lOg,人参209,水煎服。

   (6)久呃

   ①韭菜子(生或炒均可)研末,每服9g,开水送下。

   ②刀豆子烧存性,开水调服6g。

   3.食疗方

   (1)实热呃

   ①柿蒂饮:柿蒂10个,煎水饮用。

   ②萝卜汤:萝卜半个,切块或丝,煮汤。

   ⑧鸡蛋黄:鸡蛋煮熟。破鸡子去白,吞鸡蛋黄数枚。

   (2)寒呃

  川椒(去子及闭口者)120g,炒,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10丸,醋汤送下。

   (3)虚寒呃

   ①丁香姜末粥:大米30g,丁香末6g,姜末6g,以米加水如常法煮粥,粥熟时加入丁香末、姜末,趁热温服。

   ②核桃姜汤:核桃研碎,生姜汤送下。

   (4)阴虚呃

   甘蔗汁,服300ml左右,日3次。

   (5)久呃

   ①荔枝7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

   ②生姜捣汁lOOm|,加蜜I匙,温热服。

   4.药物外敷及局部用药

   (1)久病呃逆,姜汁、蜂蜜和匀,擦背。

   (2)丁香、沉香、吴茱萸各15g,姜汁、蜂蜜各15ml。将前3味药混合研为细末,加入姜汁、蜂蜜调匀如膏状后装瓶备         用。用时取药膏适量,敷于神阙穴,外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用治寒呃。

   (3)芒硝、朱砂适量,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清水调成糊状,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日1次。用治热呃。

   (4)乳香、硫黄、艾叶各15g,共研细末,用好酒100ml,煎沸,乘热气嗅之。外用捣生姜擦胸前。用治虚寒呃逆。

   (5)熟地、石斛、知母、黄柏各1 00g,麻油熬,黄丹收,敷于神阙穴。用治阴虚呃逆。

  (一)单方验方

   1.胃寒呃逆

   (1)毕澄茄、高良姜各等分,研末,每7克,水煎入醋少许服用(《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2)花椒微炒,去目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15丸,醋汤下(《万病回春》)。

   (3)刀豆子(炙存性)研细末,每服3克,以酒送下(《兰台轨范》)。

   (4)半夏9克,生姜20克,丁香9克,水煎服(《实用中医内科学》。罗国钧编)。

   2.胃热呃逆

   (1)刀豆子三枚(用竹刀切碎),枇杷叶6克,水煎服(《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2)柿蒂9克,丁香3克,黄连6克,水煎服(《实用中医内科学》.罗国钧编)。

   3.病深及肾 .

   吴茱萸酢炒热、橘皮、附子各等分为末,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70丸,姜汤送下。(《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呃门》)。

   4.顽固性呃逆

   韭菜子(生或炒均可)研末,每服9克,开水送下(《实用中医内科学》.罗国钧编)。

   (二)外治法

   1.导引法 .

   口含开水,并将手指掩塞耳鼻,然后吞下开水,稍等片刻放开手指,如一次不效,

   可行2,-,-3次(《中医外洽法》曹欣荣、詹永康编)。

   2.取嚏法

   取纸捻通鼻取嚏即止,重症牙皂一条去子研细末,用少许吹鼻取嚏,可治偶然呃逆(同上)。

   3.指压内关穴法

   呃逆频作时,患者以左手拇指紧压右手内关穴10分钟(同上).

   4.药物外敷及局部用药

   (1)久病呃逆,姜汁、蜂蜜和匀,擦背。

   (2)丁香、沉香、吴茱萸各15g,姜汁、蜂蜜各15ml。将前3味药混合研为细末,加入姜汁、蜂蜜调匀如膏状后装瓶备用。用时取药膏适量,敷于神阙穴,外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用治寒呃。

   (3)芒硝、朱砂适量,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清水调成糊状,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日1次。用治热呃。

   (4)乳香、硫黄、艾叶各15g,共研细末,用好酒100ml,煎沸,乘热气嗅之。外用捣生姜擦胸前。用治虚寒呃逆。

   (5)熟地、石斛、知母、黄柏各1 00g,麻油熬,黄丹收,敷于神阙穴。用治阴虚呃逆。

   5.针灸和拔罐

   (1)针灸

   实呃取穴:膈俞、内关。寒呃加中脘;热呃加内庭;痰呃加丰隆、行间;瘀呃加期门。中脘穴用隔姜灸,余穴均施泻法。内关、膈俞应以气至法激发针感至胸前。

   虚呃取穴:胃俞、膻中、内关、足三里。阴虚呃加三阴交;虚寒加关元。胃俞、足三里用补法,膻中以艾卷雀啄法灸之;内关平补平泻;三阴交用补法;关元用隔姜灸。

   (2)拔罐

   取穴:膈俞、肝俞、胆俞、脾俞、期门、中脘、膻中。先在背部俞穴拔火罐4~6个,然后再拔腹部腧穴,留罐15~20分钟。

   【转归与预后】

   偶发呃逆多属症轻正实,治疗及时、得法则多向愈。若延误病情或失治,则可出现气滞痰阻、肝郁脾虚、痰热上蒸、血瘀气滞、瘀痰互结等复杂证候,一般治疗取效较缓慢。虚证治疗及时、得法则亦多向愈。危重病证中出现顽固呃逆,多属病情恶化之表现。

   【护理与调摄】

   一、护理

   1.按内科一般常规护理,持续不解者可予二级护理。

   2.辨证施护

   (1)属寒呃者可用温开水缓慢饮用,属热呃者可用冰开水或冷饮缓慢服用。

  (2)饮食应进易消化的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半流质或流质,宜少食多餐,忌辛辣、厚味、煎炸等食品,饮食不宜冷热不均。

   二、调摄

   保持精神舒畅,避免情志刺激,注意避免外邪侵袭,饮食宜有规律,有节制,不偏食偏嗜,病情发作时应进食米粥、面片之类,并加姜汁适量,忌肥甘厚味。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1.注意情志平和,使心情舒畅。

   2.平时饮食不可太热、太冷、过饱,禁忌刺激性过强之品,更不可酗酒。

   二、康复 .

   对于易生呃逆的病人在呃逆治愈后,可以常在所食的粥、面、菜中加少许姜汁,并常食竹笋、绿豆芽、苦瓜、橘子、萝卜等蔬菜水果。

   【医论提要】

   病名方面,《内经》无呃逆名,但其记载的“哕”即本病,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日:“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元代以前本病曾被称为“哕逆”、“咳逆”、“口宛”、“吃逆”。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呃逆论》中说:“呃,病气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之名也。”首次将本病形象地称为“呃”。明代才将本病病名逐渐统称为“呃逆”,如虞抟《医学正传·呃逆》,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

   本病的证候分类方面,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本病概括为3种类型,取其药方结合病人的病情、体质辩证地使用。 一日实证,即“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二日寒证,即“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三日虚热证,即“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为后世研究本病奠定了基础。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呃逆论》将本病分为外感呃逆与内伤呃逆两类,亦有一定参考价值。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认为:“呃逆之大要,亦为三者而已,一日寒呃,二日热呃,三日虚脱之呃。”

   病因病机方面,《内经》已有论述,如《灵枢·口问》说:“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阐明了胃气上逆而致呃逆的病机。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呕吐哕逆》首次论及痰呃。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哕逆论证》中指出:“大抵胃实即噫,胃虚即哕,此由胃中虚,膈上热,故哕。”《活人书·款逆》说:“凡欬逆多有先热而吃生冷,或凉药多,相激而成,盖阴阳二气相搏”,“欬逆”即指呃逆,本论阐述了因冷热不适,或过服寒凉药物,而致寒热相激,阴阳二气相搏,使胃失和降,气逆上冲而致呃逆之证的病变过程。金元时期,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哕》说:“至于哕者,则又热气壅郁,气不得通而成者也”,指明因热致呃的病机。《丹溪心法·呃逆》认为:“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亦有热呃,亦有其他病发呃者,视其有余不足治之”,立论简明扼要。明代虞抟《医学正传·呃逆》日:“人之阴气,以胃为养,胃土伤则木侮之矣,谓之土败木贼也。阴为火乘不得内守,木夹相火之势,故其气直冲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阴弱也,虚之甚也,病者见此,似为危证”,重点阐释了土虚木贼,胃阴不足而致呃逆的病理机制。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有“呃逆证……虽其中寒热虚实亦有不同,然致呃之由,总由气逆于下,则直冲于上,无气则无呃,无阳也无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气也”,所言切中病机,即导致呃逆的病因虽多,但总不外乎胃气上逆。清代《医方集解·理气之剂》在丁香柿蒂汤项下云:“此病(呃逆)有因痰阻气滞者,有因血瘀者,有因火郁者,有因胃热失下者,此皆属实。有因中气大虚者,有因大下胃虚阴火上冲者,此皆属虚”,此病机分类较全面。叶天士在本病病机上强调“肺气郁痹”,如临证指南医案·呃》日:“肺气郁痹及阳虚阴浊上逆,亦能为呃”,论述较为透彻。

  辨证方面,李中粹《证治汇补·呃逆》指出:“火呃,呃声大响,乍作乍止,燥渴便难,脉数有力;寒呃,朝宽暮急,连续不已,手足清冷,脉迟无力;痰呃,呼吸不利,呃有痰声,脉滑有力;虚呃,气不连续,呃声大转,脉虚无力;瘀呃,心胸刺痛,水下即呃,脉芤沉涩”,这段描述较为详尽地提供了本病的辨证要点。

  治法方面,早在《内经》中就记载了三种治疗呃逆的简易方法,《灵枢·杂病篇》云:“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这些治法有一定道理。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提出本病治法:“寒呃可温可散,寒去则气自舒也;热呃可降可清,火静而气自平也;惟虚脱之呃,则诚危殆之证”,可谓要言不烦。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呃逆》中有对本病治法的系统论述,如“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气逆者,疏导之;食停者,消化之;痰滞者,涌吐之;热郁者,清下之;血瘀者,破导之;若汗吐下后,服凉药过多者,当温补;阴火上冲者,当平补;虚而夹热者,当凉补。”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呃》则认为:“每以开上焦之痹,及理阳驱阴,从中调治为法。”有关治疗本病的方药,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对“干呕、哕,若手足厥者”之胃寒气闭之呃逆,用橘皮汤通阳和胃;对胃虚有热之呃逆,用橘皮竹茹汤清热补虚,降逆和胃。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呕吐哕逆》总结了治疗呃逆的10个方剂,首次揭示了痰呃的证治,提出治疗“膈间有水痰”所导致的呃逆,宜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消痰利水,而且该篇还载述有关灸法止呃,如日:“哕灸承浆七壮如麦大”,“又灸脐下四指七壮”等。《外台秘要·卷六》收集了治“呕哕方四首”、“哕方七首”、“杂病呕吐哕方三首”等,丰富了本病的治疗。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呃逆》提出:“有渴而饮水太过,或水热结胸而发呃者,宜小陷胸汤,或小青龙汤去麻黄加附子,治寒水相搏发呃,大妙。”程国彭《医学心悟·呕吐哕》认为:“呃逆之症,气自脐下直冲上,多因痰饮所致,或气郁所发,扁鹊丁香散主之;若火气上冲,橘皮竹茹汤主之;至于大病中见呃逆者,是土败木贼为胃绝,多难治也。”清代《医方集解·理气之剂》用丁香柿蒂汤治疗本病。

  预后方面,早在《素问·宝命全形论》就谓:“病深者,其声哕”,揭示了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见呃逆之症,临床所见这种情况下的呃逆,往往为预后不良之兆。宋代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呕吐翻胃噎膈门·咳逆论治》指出:“大抵老人、虚人、久病人及妇人产后,有此症者,皆是病深之候,非佳兆也”,发挥了《内经》的理论,可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参考。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呃逆》以脉象判断本病的预后,如日:“脉浮而缓者,易治。弦急,按之而不鼓者,难治。脉急,或促或微,皆可治。脉代者危。右关脉弦者,木乘土位,难治。”单以脉象来测其预后,虽不全面,但亦不可忽视它的临床价值。

 【医案选粹】

 案一

  李恩高,病呃逆,诊脉五至和平,颜色举动皆如常,无据可察。问起自何时,彼云半夏睡寐,忽然呃逆而醒,由此呃呃不止。余思故寒格新谷。必起于食饮之后,今起于卧寐,非故寒可知,颜色饮食俱如常,又无他病,非食滞、虚弱亦可知。细问其口虽不渴,腹中却喜茶,举动轻捷,必是内有火使然,与安胃饮加石膏,连进三剂无效。细思腹中喜茶,愈饮愈快,必是血虚有火,冲凉药三剂不效者,即经所谓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此证是也。改投玉女煎,倍用熟地,二剂呃止,呃止后仍喜茶饮,此属内水不足,与左归饮,十余剂全安。

   安胃饮

 陈皮 山楂 麦芽 木通 泽泻 黄芩 石斛

   (选自《瞻山医案》)

案二

   尤,积饮有年,呕吐酸水腻浊,甚至一二斗,必须倾囊而止。自言喜得小便则适,交春其病转剧,肢麻呃逆,脉弦而迟,胃阳式微,肝木肆横。先以吴茱萸合半夏汤,服得稍平。然察色按脉,正气日馁,几至厥象,殊属险途,勉拟方。

   人参姜夏茯苓蔻仁陈仓米熟附干姜白芍丁香

   二诊:连进温中镇逆,呃逆不止,间有神志失守,语言无序,脉濡少力,起卧不安。气藏丹田,肾可纳气,倘引动真气,阳升厥脱奈何?考之古训,上中不效,须究下焦。宗景岳摄固立方,吸气归原之旨。

   人参 干姜 龙齿 紫石英 沉香 牛膝 熟地 茯神 炙草 五味子 丁香 柿蒂

    (选自《黄氏纪效新书》)

案三

   邑西和寨王姓妇,年二十余。因天癸正行,偶逢大怒,经血遂止。至三个月时忽然鼻孔流血,复加呃逆,五日连声不断,饮食难进,奄奄待毙。他医作气上冲逆治之,均以木香饮顺气之类,无验。迎余往疗,诊得肝脉沉滞且数。此肝气郁结生热。肝为藏血之脏,肝郁而经血不下。肝热上冲呃逆者亦属火证,治先解肝郁,并凉肝血,使血下行,天癸一见,诸症尽扫,有何病魔之不除也。余用通经转逆汤,服二帖呃逆,鼻血皆愈,饮食大进,后又服五帖,经水始下,而获十全。

   通经转逆汤

 当归尾12g 生地12g 丹皮lOg 红花6g 京白芍lOg 川芎10g 三棱lOg 莪术lOg 栀子lOg 龙胆草6g 茜草lOg 生蒲黄12g 香附12g 牛膝lOg 通血香6g 甘草6g 水煎服

   (选自《湖岳村叟医案》)

  【现代研究】

   呃逆为临床常见病,西医学中的膈肌痉挛相当于此。现将近10年有关的治疗研究介绍如下:

   一、药物疗法的研究

   张兴斌用呃畏一二汤(丁香、代赭石、半夏、陈皮)随证加减,治疗32例均获显效(中医杂志,1989,<4>:21)。毛培镐用止呃汤治疗呃逆26例,药用公丁香5g,柿蒂、半夏各10g,党参、赭石各15g,姜竹茹、旋覆花、枇杷叶各12g,陈皮、桔梗、炙甘草各6g。胃中寒冷加干姜、吴茱萸;胃火上逆去党参,加沙参、竹叶、麦冬、枳实、莱菔子;气机郁滞加娑罗子、八月札、沉香。呃逆止后,改用浓缩香砂六君子丸,每10粒,每日2次,口服,用10日~15日。对照组13例,用硫酸阿托品片0.3mg,普鲁本辛片15mg,香砂六君丸10粒,均日3次口服,均3日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26例、10例,无效0例、3例,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1)(中级医刊,1996,<5>:53"--54)。

   二、非药物疗法的研究

   1.针灸常玲取双侧膈俞穴,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以抵横突为宜,治疗30例,其中29例治愈(中国针灸,1992,<1>:26)。刘云取间使穴,男左女右,病情严重者取双侧,用“杨氏泻针手法”治疗30例,皆愈(中国针灸,1992,<1>:27)。胡子成在第3~4颈椎旁开0.3寸处向人迎方向直刺1~1.5寸,用泻法,治疗60例,均1次痊愈(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4>:39)。蔡国伟针刺缺盆穴治疗顽固性呃逆68例,全部治愈 (针灸学报,1990,(2>:11)。王耀民直刺素修穴,捻转手法强刺激,治疗23例皆愈(河北中医,1991,(2>:18)。陈素华用针刺加温和灸治疗呃逆103例,陈氏先刺内关,后刺膻中,留针20分钟,加温和灸,日1次,3次为1疗程。不愈者,选中脘、足三里、膈俞;胃寒加灸梁门;胃热针泻陷谷;阳虚灸气海、关元;阴虚针刺太溪、三阴交;肝气横逆针泻期门、太冲。结果痊愈86例,显效14例,无效3例(上海针灸,1992,

<4>:27)。王金海针刺安胃穴治疗呃逆153例,王氏取患者仰靠坐位或仰卧位,鼻尖正中直上1寸,旁开0.3~o.4寸处取穴,取28号1寸毫针直刺0.2.--.0.3寸,若斜刺0.4寸,捻转约15秒,以患者流泪为度,若无泪时,用棉绒等物刺激其鼻孔以取嚏,留针1小时,令患者闭目养神,日1次。治疗l~3次,治愈144例,无效9例(辽宁中医杂志,1993,<1>:39)。王常元取上脘、中脘(可强刺激2~3次,有滞针感为佳)、内关、足三里。配穴:膈俞、胃俞、公孙。背部俞穴斜刺0.5---0.8寸,余穴均双侧,直刺1~2寸,留针20.--,30分钟,10分钟行针1次。结果86例顽固性呃逆,治愈79例,好转6例,无效1例(中国针灸,1996,(1>:19~20)。

   2.穴位注射徐英男用穴位注射治疗呃逆105例,本组取双侧膈俞、胃俞、足三里、内关穴,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套4.5号针头,抽取普鲁卡因注射液80mg(先皮试)、维生素B。注射液100mg,每穴注射lml,对照组65例行单纯针刺法,取上述穴位加合谷,辨证取穴,捻转补泻法,隔10分钟行针1次,留针20~30分钟,均3次为1疗程,治疗1~3个疗程。两组分别痊愈7s例、8例,显效20例、18例,好转8例、32例,无效

 2例、7例,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o.005)(黑龙江中医药,1993,(5>:45"--46)。

二十一、腹痛

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凡外邪侵袭、劳倦内伤、饮食积滞、痰瘀内停等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腹痛。

   【范围】

   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西医学中肠痉挛、神经官能性腹痛、消化不良性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核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至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胆囊炎、肾绞痛、膀胱炎等所致腹痛,可参照相应章节的病证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六淫侵袭感受寒邪内侵腹中,伤及中阳,凝滞气机,经脉气血运行受阻,络脉绌急,不通而痛;夏月酷暑,外感暑热之邪,暑热夹湿,内结于腹中肠间,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

   2.情志因素七情过极,脏腑气机逆乱,气化失常,使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气病及血,血行不畅,血瘀络脉闭阻不通而痛。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使食物内停于肠道滞而不化,腑气阻滞不通,或食物停积不化,酿成湿热结于肠,腑气不通;或过食生冷瓜果、饮料,中阳受戕,运化失司,寒积于中,使气机不和运行受阻,腹部脏器之经脉气血运行失畅;恣食辛辣之品,助阳生火,或过食膏粱厚味,助湿生热,致火热、湿热之邪壅遏肠道,气机阻滞不通。以上因素均可引起腹痛。

   4.劳逸失度劳力、劳神、房劳过度,日久则阴血不足,精气衰少,腹部经络血脉失养,不荣而发生疼痛。

   5.正虚 由于禀赋不足,素体阳虚,中阳衰惫,阴寒内盛,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失其温煦、濡养,引起疼痛。

   6.其它多由腹部手术以致经络受损,脏器之间粘连,使局部气血流行不畅或瘀滞不通,不通而痛。

   二、病机

   1.发病一般来说,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等引起的不通而痛多起病较急;而正虚及劳逸失度引起的不荣而痛多起病较缓,常反复发作,术后瘀血引起的腹痛多持续不解。

   2.病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与大小肠及肠间经脉、脾、胃、肝、胆关系密切。

   3.病性不外虚、实及虚中夹实三类。实者为寒邪内阻,湿热积滞,气滞血瘀f虚者为中虚脏寒;虚中夹实者为正虚而感邪。

   4.病势病之初多为实证,日久可向虚实夹杂证、虚证发展。

  5.病机转化因不通而痛的实证,日久不解,损伤正气,可以形成不荣而痛的虚证,同时虚证腹痛又可因复感诸邪,或痰浊、瘀血、食积、湿热等内留转为虚中夹实。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2.根据腹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放散与转移、范围、过程及诱因、病史和其它伴随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确诊。

   3.腹部查体及必要的理化检查有助于确诊。

   二、鉴别诊断

   1.胃脘痛二者鉴别要点在发病部位的不同。胃居上脘,疼痛部位在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而腹痛疼痛部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

   2.蛔厥 突发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并向背部放射,常常突发突上,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常为胆汁,也可吐出蛔虫,间歇期呈隐痛或完全不痛。多见于青少年,初次发病者多,反复发作者少,有吐蛔、驱蛔史。腹部查体多无阳性体征。便常规检查、肝胆B超检查、静脉胆道造影、钡餐十二指肠造影有助于确诊及鉴别。腹痛的疼痛部位与蛔厥不同,不难鉴别。

   3.脾心痛突发上腹剧痛,并向肩背部放射,疼痛持续剧烈如刀割样,病人常自觉L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早期多伴恶心、呕吐,但吐后腹痛不缓解,腹部疼痛程度与区吐频度相一致。多于暴饮暴食后急骤起病。查体可见上腹部压痛、反跳痛、黄疸,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脐周围皮肤呈淡蓝色或棕褐色瘀斑,或侧腹部皮肤呈淡蓝色或棕褐色瘀斑。血常规、血、尿淀粉酶测定、胰蛋白酶含量测定、B超检查、X线腹平片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而腹痛无向肩背部放射的表现,不难与脾心痛鉴别。

   4.胆石症右上腹季肋处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向右肩或右肩胛下角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寒战、黄疸等症状。胆石症很少有痛及脐腹和小腹者,与腹痛不难鉴别。胆囊B超检查,X线胆道造影检查有助鉴别。

   5.肠痈初起为上腹部或脐周围疼痛,呈钝痛、胀痛,数小时至24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此时疼痛呈持续性,并逐渐加重,早期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查体右下腹麦氏点或其附近的局限性固定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血常规、腹部B超、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6.尿石症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向小腹、外阴及大腿内侧放射、伴腰酸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多突然发作,但有反复发作病史。查体肾区叩击痛或少腹有压痛。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及白细胞。x线腹平片或肾盂静脉分泌造影及肾、膀胱系B超有助于鉴别。

   7.胸痹心痛不典型者发病可以出现腹痛症状,但逐渐出现心前区疼痛表现,严重者可伴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病人有胸痹心痛病史,服用治疗胸痹心痛的药物后腹痛症状可消失。心电图检查、心肌酶检查有助于鉴别。

   8.腹腔内肿瘤癥积腹痛固定不移,并可于疼痛部位触及包块。多见于中老年人。腹部B超、CT、MRI检查及内窥镜检查有助于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慢性腹痛急性腹痛起病急骤,疼痛剧烈,病程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需紧急处理;慢性腹痛起病缓慢,疼痛缠绵,或痛势不甚,病程长,可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常反复发作。

   2.辨病位 外感六淫之邪、内伤饮食之初起所致腹痛,痛在脐腹,病位多在肠胃;痛在少腹,伴有肝气郁结之象,因情志而致或触发者,病位多在肝;腹痛绵绵,痛在小腹者,病位在肾、脾。

   3.辨病性痛势急剧,呈暴痛拒按,伴腹胀、呕逆者,属实;痛势隐隐,或久痛,喜按或可按者,属虚;疼痛急迫阵作,口渴身热,喜凉,便秘或大便秽臭者,属热;疼痛拘急,腹鸣切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者,属寒;疼痛时轻时重,攻冲走窜,伴胸胁不舒,嗳气腹胀,得矢气而后快,每因情志变动而疼痛加重,属气滞;疼痛呈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甚者可扪及包块,舌质隐青,或有瘀点、瘀斑者,属血瘀;疼痛欲便,便后痛减,伴嗳腐苔腻者,属食积。

   二、治疗原则

   腹痛以“通”立法,但决非单指攻下通利,而是根据寒热虚实不同,分别施以“实者攻之”,“虚者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滞者通之”,“积者散之”。同时注意通补关系。“不通而痛”,为实证疼痛的病机,治当通利祛邪;“不荣而痛”为虚证疼痛的

   病机,治当温补扶正。

   另外,对于急性腹痛诊断尚未确定者,当禁食、胃肠减压,严禁滥用止痛剂、泻剂、灌肠或注射刺激肠道蠕动的药物。应静脉补充水、电解质、营养,有厥脱征象或有厥脱者,应积极抗厥脱治疗,若有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三、分证论治

   1.寒凝腹痛

  证候腹痛,痛势急暴,遇冷则重,得温则痛减,口淡不渴,怕冷蜷卧,小便清利,大便溏,苔白或白腻,脉沉紧或沉弦。

   证候分析外受寒邪或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于腹,使寒凝于腹内,腹中阳气不通,气血不畅络脉被阻,故腹痛,痛势急暴;遇冷助寒收引则痛势加重,得温暖则阳气通,寒气散,故痛势缓而减;阳气不能外达则怕冷蜷卧;寒为水之性,寒盛故口不渴;小便清,大便溏皆为寒凝内阻之象;苔白为寒,白腻为寒湿,脉象为寒凝内阻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炮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砂仁、木香、甘草。

   方中炮附子辛热温通,能温经逐阴散寒,干姜味辛性热,散脾胃之寒湿,暖中焦,能走能守,祛体内寒邪,两药合用相须配对,协同并用,使温中散寒的作用大为增强,共为君药;气充则阳生,故以人参补中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两药合用相须配对,协同并用,使健脾益气作用增强,共为臣药,且人参与君药为相使合用,辛甘扶阳,人参得君药使补而能行,大气周流,君药得人参使行而不过,中气畅达,有相补相助之意,使阳气充足,寒邪祛除;砂仁性温,有温中调气作用,木香辛散,苦降温通,理三焦,尤善行肠道气滞,两药合用,芳香理气,使被寒邪遏阻之气机得以畅行而痛止,同时亦可防止人参、白术益气补中作用的呆滞、滋腻弊病的产生,两药共为佐药;甘草甘平,能缓和附子、干姜之热性,以防伤阴,与人参、白术同用,能缓和补力,作用持久,同白术与甘草相配,能促进白术健脾作用发挥,并和缓其刚燥之性,还有缓脾止痛之功,并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则寒邪除,疼痛止。

   (2)加减服药后疼痛仍不缓解者,加高良姜、荜茇、乌药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寒湿偏盛,伴见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倦怠身重,苔白腻者,加姜半夏、厚朴、藿香、苍术、吴茱萸以温中散寒,化湿降逆;兼风寒表证者,加桂枝、紫苏、白芷、防风,去人参、干姜以散表寒;夏暑之季感邪者,加香薷、藿香、苍术、佩兰等以芳香化湿;若大便不溏反秘结或大便不通者,此为寒邪夹积滞,加大黄以荡除积滞。

   (3)临证参考本证还可用天香正气散合良附丸或高良姜汤治疗。附子为本证必用药,医者可依地域及患者体质的不同而增减剂量,一般为15~30g,大剂量可重用至50g以上。但应注意,附子应先煎久煎以减其毒性,一般应煎60分钟以上。

   2.热结腹痛

   证候 腹痛腹胀,硬满拒按,身热,口干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干或黄腻、或焦黄起刺,脉洪数或弦数、或沉实有力。

   证候分析 本证常由平素嗜食厚味醇酒辛辣烤炙,外受暑季湿热熏蒸,致肠道积热,热郁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腹痛腹胀,硬满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热积滞壅于肠胃,灼伤津液,故口干渴,身热,尿黄赤;舌苔、脉象均为肠胃实热之象。

   治法 清热通腑。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调胃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芒硝、炙甘草。

   方中大黄苦寒,清热泻火,破积滞荡涤肠胃而通结为君药;芒硝咸寒,咸能软坚,寒能泻热,消除病因,芒硝善于润肠燥,软坚结而泻下通便为臣药,两者相须而用,起到清热通腑之功,并能除血分中之热邪;炙甘草甘缓和中,益气养胃,以缓大黄、芒硝之苦泄,使药力缓缓下行,为佐药。诸药合用,清热泻火通腑,则可泄尽肠胃中无形热结。

   (2)加减湿热者,伴见口渴不欲饮,身热,苔黄腻,加薏苡仁、豆豉、黄芩、栀子以清化湿热泻火;暑湿之季发病者,可用黄连香薷饮;肝郁化火引起者,加金铃子散。

    (3)临证参考本证腑通热结除疼痛止即应停用攻下,改投调理肠胃之剂,不可连用攻下而损伤正气。

   3.虚寒腹痛

   证候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得温则舒,按之痛减,气短怯寒,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 中阳虚寒,脾阳不振,气血不能温养脏腑,腹部经脉失于温养,络脉不和,不荣而痛,故腹痛绵绵;正邪交争,正胜则痛止,邪盛则痛作,故时作时止;寒得温则散,故按之温之痛减;气短怯寒,神疲乏力乃阳气虚之征;中州阳气不足,不能温化寒湿,则大便溏薄;舌苔、脉象均为虚寒之象。

   治法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小建中汤加减。药用饴糖、芍药、肉桂、炙甘草、大枣、生姜。

   方中饴糖甘温,入脾胃肺经,能温脾补虚以建中气,和缓里急而止痛,其用量重为君药;芍药酸寒,酸以收阴,阴收则阳归附,能收阴气而健脾敛中州阳气,倍用芍药,意在养血敛阴,启阴精以生阳气,与甘温之饴糖相合则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故芍药为臣;炙甘草甘温,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与饴糖合则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增强,与芍药合用则酸甘化阴,抑木扶土,又能缓急止痛,肉桂大辛大热,气味俱厚,散寒温阳,温煦气血,与饴糖合,辛甘生阳,助饴糖温中补虚,散寒止痛,且肉桂性能杀木,合芍药以制肝,防寒夹木势来侮土,故可退寒邪,共为佐药;生姜昧辛温,大枣味甘温,甘辛相合能健脾胃而和营卫气血,使经脉通畅,阳气所达,寒邪自除,为使药。

   (2)加减气虚偏重者,伴见倦怠懒言,头晕目眩,舌质淡,体胖大,有齿痕,加炙黄芪、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血虚者,伴见面色萎黄或面色咣白,心悸,加炙黄芪、当归;服药后腹痛仍不缓解,方中加熟附子、干姜,去生姜;若伴有恶心呕吐者,用千金吴茱萸汤。

   (3)临证参考:阳气虚寒,气血不畅,络脉不和之腹痛,日久可致虚中夹实,络脉郁滞,治疗可温中补虚,通络止痛并举,药选丹参、檀香、九香虫等。

   4.气滞腹痛 ‘

  证候腹胀闷痛,痛无定处,痛引两胁或少腹,嗳气、矢气则舒,情绪变动而发作,舌苔薄白或白,脉弦。

   证候分析气机郁滞,升降失司,故腹胀闷痛;病在气分,气聚则痛而见形,气散则无痕迹,故痛无定处;肝主疏泄,气机郁滞则疏泄之职失司,肝郁气滞则有痛引两胁或少腹,嗳气、矢气后则气滞有所通畅,故痛势稍减;情志变动则加重气滞,故疼痛发作;舌苔、脉象均为气机郁滞之象。

   治法行气解郁。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木香调气散加减。药用木香、香附、乌药、枳壳、青皮、陈皮、厚朴、川芎、苍术、砂仁、桂枝、甘草。

   方中木香辛散苦降,芳香而燥,可升可降,通理三焦,擅长于调中宣滞,行气止痛,香附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芳香走窜,为理气良药,利三焦,解六郁,专属开郁散气,乌药辛开温散香窜,能顺气畅中,并上可入肺脾,下可入肾与膀胱,既可行脾胃气滞,又可疏肝理气解郁,三药合用能增强理气行滞之功,共为君药;枳壳苦泄辛散,破气导滞除胀,青皮辛散温通.苦泄下行,能疏肝胆,破气滞,陈皮辛苦性温气芳香,可降气宽膈,治七情之郁,厚朴疏利气机,行气除胀.四药辅君药加强理气解郁之功,共为臣药;佐以苍术燥湿健脾,砂仁温中醒脾,和气化湿,桂枝辛散温通,入肝能杀肝木,并可调和气血,川芎行气活血,开郁行散;使以甘草制约方中辛香温燥药伤阴。和诸药。

   (2)加减肝郁较重,痛连两胁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舒肝解郁理气止痛;内有郁热,舌红苔黄者,加黄芩、栀子、知母、黄柏。

   (3)临证参考本方药多辛香温燥,不宜久服,有阴虚症状者更不宜用。本证在临床上还可选用枳朴香砂汤。因恼怒伤肝引起腹痛者,可用柴胡清肝饮;气结痰凝者,用二陈四七汤;气结便秘,脉数者,用厚朴大黄汤。

   5.血瘀腹痛

   证候腹痛拒按,呈刺痛,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

    证候分析瘀血阻滞腹部血脉故腹痛,呈刺痛,痛处固定;血瘀为有形之实证故痛而拒按,经久不愈;舌、脉均为血瘀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用五灵脂、当归、红花、桃仁、川芎、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香附、枳壳、甘草。

  方中五灵脂甘温,专入血分,长于通利血脉,散瘀止痛,炒则去其恶臭,为君药;当归味辛,入血分,补血活血,桃仁活血祛瘀力较强,红花专入血分,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桃仁与红花相须配对后祛瘀之力大增,治疗一切血脉瘀滞,皆为臣药;川芎、赤芍、丹皮活血化瘀,助主药增加活血化瘀之功,乌药、延胡索、香附、枳壳行气助活血药达病所,同时延胡索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止痛功效,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中当归配桃仁,两药合用,相使配对,有祛瘀通闭而不伤血,养血补虚而不碍瘀之妙;当归配川芎,两药相使配对,可增强活血祛瘀,养血和血之功,当归之润可制川芎辛燥,川芎辛燥又可防当归之腻,祛瘀而不伤气血,诸药合用活血祛瘀而不伤气血,瘀血除则疼痛止。

   (2)加减病人少腹疼痛为主者,改投少腹逐瘀汤。

   (3)临证参考本证以术后脉络损伤、粘连作痛多见,医者可根据病情酌用王清任的诸逐瘀汤化裁治疗。

   6.食积腹痛

   证候 腹胀痛拒按,恶食嗳腐,大便或秘或痛而欲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实。

   证候分析 食积停滞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腹胀痛;食积为有形之实邪故拒按;食积停于肠中不化故嗳腐恶食;腑气不通,升降失调则大便秘,痛而欲泻乃食积下行之象,泻后肠中食积减,故腹痛亦缓;舌苔、脉象均为食积之象。

   治法 消食导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枳壳化滞汤加减。药用枳壳、厚朴、砂仁、陈皮、神曲、麦芽、莱菔子。

   方中枳壳苦泄辛散,破气导滞除胀,逐宿食,通便闭为君药;厚朴疏利气机,行气除胀,砂仁行气化湿,温中醒脾,陈皮宽膈降气,三药助枳壳行气导滞为臣药;神曲消食健脾,麦芽消食和中,莱菔子消食下气,三药合用可以加强消食化滞之效,共为佐药。诸药合用行气导滞,消食积,畅气机,积滞得下而痛除。

   (2)加减大便秘者,加大黄以通腑荡积;食积日久有化湿生热之象者,改投枳实导滞丸。

   (3)临证参考本证积滞在肠中,故应通腑荡积,食积去则腹痛自止。

腹痛方剂;

1寒邪内阻:腹痛急暴。遇冷则甚,得温则缓。怕冷,踡卧,口不渴。大便或溏薄,或秘结

良附丸(【处方】高良姜500g 香附(醋制)500g )

天香正气散加减;干姜5克 紫苏5克 乌药5克 香附5克 高良姜5克 木香5克 延胡索5克 陈皮5克

1.蛔虫或大便有蛔病史,可加服乌梅丸,以安蛔止痛。

2. 夏报感受寒湿,伴见恶心呕吐,胸闷,纳呆,身重,倦怠,舌苔白腻者,酌加藿香、苍术、厚朴、白豆蔻、半夏等,以化寒湿,降逆和中。

 变证 

1。阴寒腹痛:症见腹痛拘急,四肢不温喜按喜温,脉沉细,舌淡苔白等。治宜温中理脾。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方中附子   回阳,干姜温中,白术健脾,党参、甘草补脾益气,加木香行气止痛。

2.肾阳不足,寒邪内侵;症见脐中剧痛难忍,喜温喜按,四肢厥逆,脉沉细而迟等。治宜温通肾阳,以祛寒邪。方拟通脉    四逆汤加味。方中重用附子以温通肾阳,干姜、甘草温脾阳而和中。加乌药理气止痛。.

3.寒袭下焦,疏泄失常。症见少腹拘急冷痛,肢冷,苔白,脉沉迟等。此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所致。治宜暖肝散    寒。方以暖肝煎加减,如寒甚者加吴萸、干姜、附子等或用当归四逆汤加减亦可。 .

4。内外皆寒。症见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而又有身体疼痛,或恶寒等。治宜温经散寒,方用乌头桂枝汤加减。方中乌头温    里,祛内寒而腹痛得止。桂枝汤解表以治外寒之身痛恶寒。可加香附、紫苏之类以理气散寒止痛。

5。寒邪上逆,症见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等。治宜温中降逆。方以附子粳米汤。方中附子温阳以祛寒,半夏降逆   止呕,粳米、大枣、甘草以和中。

阴寒腹痛证:症见腹痛拘急,四肢不温喜按喜温,脉沉细,舌淡苔白等。

附子理中汤加味;炮附子9克 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木香5克 砂仁5克 干姜9克   

加减:

1. 服药后疼痛仍不缓解者,加高良姜、荜茇、乌药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2. 寒喜暖湿偏盛,伴见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倦怠身重,苔白腻者,加姜半夏、厚朴、藿香、苍术、吴茱萸以温中散寒,   化湿降逆;

3. 兼风寒表证者,加桂枝、紫苏、白芷、防风,去人参、干姜以散表寒;

4. 夏暑之季咸邪者,加香薷、藿香、苍术、佩兰等以芳香化湿;

5. 若大便不溏反秘结或大便不通者,此为寒邪夹积滞,加大黄以荡除积滞。

肾阳不足证:寒邪内侵证:症见脐中剧痛难忍,喜温喜按,四肢厥逆,脉沉细而迟等。

通脉四逆汤加味;炙甘草6克 生附子8克 干姜9克(强人12克) 乌药9克

 1.面色赤者加葱九根

 2.腹中痛者,去葱,加白芍6克;

 3.呕吐者,加生姜6克;

 4.咽痛者,去白芍,加桔梗3克 如果利止而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9克。

寒袭下焦,疏泄失常证:症见少腹拘急冷痛,肢冷,苔白,脉沉迟等。此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所致。

暖肝煎加减;当归6克 茯苓6克 枸杞子9克 小茴香6克 肉桂3克(粉,冲服) 乌药6克 沉香3克 生姜5片

1.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附子等以增其温里祛寒之功;

2.腹痛甚者,加香附以行气止痛;睾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以加强疏肝理气之效。

内外皆寒:症见腹中冷痛拘急冷痛,手足逆冷,而又有身体疼痛,或恶寒等。

乌头桂枝汤加减;乌头10克(包)桂枝9克 白芍9克 甘草6克 香附6克 紫苏6克生姜9克红枣12枚蜂蜜100克(包)

寒邪上逆,症见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等。

附子粳米汤;炮附子5克  半夏12克  甘草3克  红枣10枚  粳米12克 

寒积用大黄附子汤,【组成】 大黄(9克) 附子(12克) 细辛(3克) 

还可用附子理中丸(处方】 附子(制) 100g 党参 200g 白术(炒) 150g 干姜 100g 甘草 100g )

和乌梅丸(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

若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暖肝煎(〖组成〗 当归二三钱(6~9g) 枸杞三钱(9g) 小茴香二钱(6g) 肉桂一二钱(3~6g) 乌药二钱(6g) 沉香一钱(或木香亦可)(3g) 茯苓二钱(6g))(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

若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而又身体疼痛--乌头桂枝汤(组成:乌头12·5g,桂枝23·4g,白芍23·4g,甘草15·6g,大枣15g,生姜23·4g,蜂蜜1斤)(内外皆寒)

若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组成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15克

)(寒邪上逆)

2湿热壅滞:

通腑泄热  大承气汤 组成】 厚朴(15-20克) 炒莱菔子(15-30克) 枳壳(15克) 桃仁(9克) 赤芍(15克) 大黄(9-15克) 芒硝(9-15克)

腹痛剧烈,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用大柴胡汤,组成;柴胡(12克) 黄芩(9克) 芍药(9克) 半夏(9克) 生姜(15克) 枳实(9克) 大枣(4枚) 大黄(6克)

3饮食积滞:

消食导滞  枳实导滞丸 [组成] 大黄9 枳实9 神曲10 云苓8 黄芩6 川连6 白术8 泽泻6

轻症用保和丸,处方:山楂180克神曲60克半夏茯苓各90克 陈皮连翘萝卜子各30 克

4肝气郁滞 

 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6克) 陈皮(6克) 川芎(4.5克) 香附(4.5克) 枳壳(4.5克) 芍药(4.5克) 炙甘草(1.5克)  

 腹痛肠鸣泄泻用痛泻要方 组成; 白术炒,三两(90g) 白芍药炒,二两(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防风一两(30g)

少腹绞痛,阴囊寒疝用天台乌药散

组成: 天台乌药(12g) 、木香(6g) 、小茴香(6g) 、 青皮(6g)、高良姜(9g) 各半两 , 槟榔二个(9g) 、川楝子十个(12g)、巴豆七十粒 (12g)。用法: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巴豆及麸皮不用,合余药共研为末,和匀,每服一钱(3g)

5瘀血内停 

少腹逐瘀汤 

  组成: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

 若有寒像 用膈下逐淤汤

 【组成】灵脂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6中虚脏寒: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喜按。饥饿及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减

小建中汤加味;桂枝9克 白芍18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红枣12枚 麦牙糖70克(另包)

加减;

 1.寒重者,加花椒温中散寒;

 2.便溏者,加白术健脾除湿;

 3.气滞者,加木香行气除胀;

 4.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补中益气;

 5.血虚者,加当归温养补血。 

  方中生姜可改用干姜,再加党参、白术等,以增其温中益气健脾之力。若腹中攻痛不解,可加吴萸、

   川椒、乌药等,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1.气虚偏重者,伴见倦怠懒言,头晕目眩,舌质淡,体胖淡,体胖大,有齿痕,加炙黄芪、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2. 血虚者,伴见面色黄萎黄或面色苍白,心悸,加炙黄芪、当归;

3. 服药后腹痛仍不缓解,方中加熟附子、干姜,去生姜;

4. 若伴有恶心呕吐者,用千金吴吴茱萸汤。

5.可温中补虚,通络止痛并举可加丹参、檀香、九香虫等。

若虚寒腹痛较重,呕吐肢冷脉微--

大建中汤;炒蜀椒5克 干姜12克 人参6克半夏6克 乌药6克 砂仁5克 陈皮3克  饴糖50克(包)

 1.腹痛胀满者,加厚朴、砂仁;

 2.寒甚而头痛目眩者,加吴茱萸;

 3.恶寒重者,加附子;

 4.呕吐甚者,加半夏。生姜;

 5.口干者,加白芍;手足麻痹者,加桂枝。

脾肾阳虚证:症见腹中冷痛,怯寒肢冷,下利清谷,脉沉细等。

桂附理中汤加减;炮附子9克 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肉桂3克(粉,冲服)  干姜9克                     

血虚腹痛证:症见腹中隐痛,面色萎黄,心悸眩晕,脉细无力,多有思虑过度或失血过多的病史。

四物汤加味;酒当归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白芍12克 炙甘草12克 黄芪15克

 1.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等以补气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等以温通血脉;

 4.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等以血安胎。                

若腹痛自利,肢冷脉沉迟者--附子理中汤

熟附子9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补骨脂15g,肉豆蔻6g,五味子,吴茱萸3g,厚朴10g,山药30g,干姜6g,砂仁6g,黄柏炭9g,陈皮10g,甘草6g。

还可用温脾汤,

组成大黄(15克) 当归(9克) 干姜(9克) 附子(6克) 人参(6克) 芒硝(6克) 甘草(6克)

补中益气汤,

组 成:黄芪15克、人参(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枣6枚。

加减:

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子。

3、肺热咳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藁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痛-加白芍、甘草。

12、热痛-加黄连。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湿胜-加苍术。

17、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8、阴虚-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药。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黄,天寒加干姜。

21、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益智。

变化方:

1、除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名调中益气汤,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短气,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调中益气汤,治气虚多汗,余治同前。

3、加苍术倍分,半夏﹑黄芩各三分-名参术益胃汤,治内伤劳倦,燥热短气,口渴无味,大便溏黄。

4、去白术,加草蔻、神曲、半夏、黄柏-名升阳顺气汤,治欱食劳倦所伤,满闷短气,不思食,不知味,时恶寒。

5、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阳汤,治妇人经水不调,或脱血后食少水泻。

6、加黄柏、生地-名补中益气加黄柏生地汤,治阴火乘阳发热昼甚,自汗短气,口渴无味。

7、加白芍、细辛、川芎、蔓荆-名顺气和中汤,治清阳不升,头痛恶风,脉弦微细。

8、加羌活、防风、细辛、川芎-名调荣养?汤,治劳力伤寒,体热,恶寒,微渴,汗出,身痛,脉浮无力。

煎服法:姜三斤,枣二枚,煎。

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三两(12克)、桂枝三两(9克)、 芍药三两(9克)、 细辛三两(3克)、 通草二两(6克)、 大枣二十五枚(8枚、擘[bo])、 炙甘草二两(6克)。

黄芪建中汤配方:黄芪30克、白芍18克,桂枝、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擘)、胶饴(饴糖)30克。

气滞证:脘腹或胁下胀痛。痛处游走,或攻窜不定。痛引少腹。胸闷喛气。恼怒忧虑而作,舌苔薄,脉弦或弦细。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克 醋香附6克 川芎4.5克 白芍4.5克 枳壳4.5克(麸炒) 炙甘草1.5克 香附4.5克 

1.若胁肋疼痛较甚者,酌加当归、郁金、乌药等以增强行气活血之力

2.;若肝郁化火,口渴舌药,脉象弦数者,酌加山栀子、黄芩、川楝子等以清肝泻火。 

腹痛加减:

1.胁肋疼痛明显,加川楝子、延胡索以增其疏肝止痛之力;

2. 窜痛明显,攻冲不定,加木香、乌药、沉香、郁金。

3. 以助理气止痛之功;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荔枝核、小茴香等以温化少腹之气。

4. 腹痛,肠鸣,便溏者,加白术、陈皮、防风等,即取痛泻要方之意。

若腹胀闷痛,痛无定处,痛引两胁或少腹,嗳气、矢气则舒,情绪变动而发作,舌苔薄白或白,脉弦。

木香调气散加减;木香(另研)1.5克 乌药 香附 枳壳青皮(各3克 砂仁1.5克 厚朴 陈皮各3克 官桂0.6克 抚芎

                苍术各3克 甘草0.9克

加减:

1. 肝郁较重,痛连两胁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舒肝止痛;

2. 内有郁热,舌红苔黄者,加黄芩、栀子、知母、黄柏。

血瘀证:腹痛如针剌,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腹部胀满。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少腹逐瘀汤加减;炒小茴香7粒 炒干姜0.5克 延胡索3克 没药3克 川芎3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炒五灵脂6克

               蒲黄10克 当归9克

 1.少腹胀甚,加莪术、青皮、木香;

 2.少腹疼痛拒按,加姜黄、三棱、莪术;

 3.虚寒甚,加附子。 

加减。

1. 若无寒邪凝滞之征,本方可去肉桂、干姜,加香附,枳壳、木香等以理气止痛(即气行则血行之谓)。

2. 跌仆创伤成瘀者,加红花、泽兰以散瘀破血。

3. 术后络脉损伤,粘连作痛者,可加蜣螂(焙微黄为末另服),或加丹参,王不留行等,以通络逐瘀。 

瘀结于腹证:症见腹中或胁下积块,疼痛拒按,或腹大坚满,舌质紫黯,脉沉涩等。治宜消瘀散结。

膈下逐瘀汤加减;五灵脂6克 川芎6克 牡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延胡索3克 甘草9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香附6克 枳壳6克 当归9克 

 1.临床见瘀血重痛剧,加乳香、没药、全蝎、蜈蚣等;

 2.刺痛,加川芎、三棱、莪术;

 3.寒证,加桂枝、干姜等;

 4.湿热证,加茵陈、黄芩、泽泻、茯苓、薏苡仁等。

 加减:病人少腹疼痛为主者,改投少腹逐瘀汤。

湿热积滞证:腹痛突然,持续加重,或阵发剧痛。腹部胀满,拒按。口中干苦,身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调胃承气汤;大黄12克 炙甘草6克 芒硝12克

腹痛加减:

1. 湿热者,伴见口渴不欲饮者,身热,苔黄腻,加薏苡仁、豆豉、黄芩、栀子以清化湿热泻火;

2. 暑湿之季发病者,可用黄连香薷饮;

3. 肝郁化火引起者,加金铃子散。

4.下后改用调理脾胃之剂善后。

热积成痈证:小腹右侧急痛拒按,连及脘腹,压痛点始终在小腹右侧),或见发热呕吐,腹壁拘急或口渴喜冷饮,。

黄牡丹皮汤加;大黄12克  牡丹皮3克 桃仁8.5克 冬瓜仁12克 败酱草10克 红藤10克 连翘10克 芒硝8克(包)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寒凝腹痛

 苏合香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外感寒邪引起的腹痛。

   (2)虚寒腹痛

   ①附子理中丸(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大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每次69,每日2~3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②附桂理中丸(傅山牌,太原中药厂;健民牌,武汉健民制药厂):大蜜丸每次1丸。(99),水蜜丸每次69,1日2~3次,开水送服。用于中寒腹痛.呕吐泄泻,手足厥冷。

    ③纯阳正气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药厂):每200粒重3g,1次1.5--3g1日1~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暑天感受暑湿,腹痛吐泻,胸膈胀满,头痛恶寒,肢体酸重。

    ④藿香正气软胶囊(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每次2~4粒,每日2次。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引起的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3)热结腹痛

   ①牛黄清火丸(长白山牌,长春市中药制药厂):每次l丸,1日2次。清热通便解毒,还可用于头晕目眩,口鼻生疮,痄腮红肿,大便秘结。

   ②牛黄解毒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回生牌,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1日2~3次,温开水送服。还可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便秘等症。

   ⑧栀子金花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1次9g,1日1次,温开水送服。还可用于口舌生疮,头痛目赤,大便秘结,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4)气滞、食积腹痛

  ①木香槟榔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Et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每次3~6g,1日2~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肠胃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②大山楂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回生牌,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每次1~2丸,每日2~3次口服。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⑧保和丸(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傅山牌,太原中药厂):每次6~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食积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饮不食。

   ④开胸顺气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每次3~9g,1日1~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停食停水,气郁不舒,胸胁胀满、脘腹疼痛。

   ⑤木香顺气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回生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每次9g,1日2次,饭前温开水服。用于胸闷腹痛,气郁不舒,食积呕吐。

   ⑧枳实导滞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9g,1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

   ⑦逍遥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

   ⑧越鞠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每次6~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⑨槟榔四消丸(回生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用于食积痰饮,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秘结。每次6g,1日2次,温开水送服。

   (5)瘀血腹痛

   ①大黄廑虫丸(回生牌,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鲁”字牌,济南中药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大蜜丸,每次1~2丸,水蜜丸每次3g,小蜜丸每次3~6g,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黑黯,潮热赢瘦。

   ②止痛紫金丸(回生牌,天津市达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瘀血作痛。

   ③失笑散(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九芝图牌,江苏苏州雷允上制药厂):布包煎服,每次6~99,1日2次。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

   2.单方验方

   1.小茴香9克,乌药6克,水煎服。适用于寒痛。

   2.五灵脂9克,蒲黄9克,研细末,醋、水各半,煮透,连渣服之。适用于血瘀腹痛。

   3。莱菔子15克,广木香5克,共研细末开水炖服。适用于气滞腹痛。

   4。吴茱萸3克,木香2.5克,研末,开水冲服。适用于气滞腹痛。

   5.艾叶5克,香附10克,肉桂3克,水煎服。治虚寒腹痛。

   6.黄芪工5克,甘草6克,水煎服。治气虚腹痛。

   7。蔓荆子15克(炒),研细末,开水送下。适用于热痛。

   8.黄荆树子(晒干) 10克,炒研细末和红糖冲服。适用于食积腹痛。

   (二)外治法

   1.硫黄,吴茱萸各6克,大蒜适量,捣和,涂敷脐中。适用于寒痛。

   2.皮硝30"--'90克,打碎,布包敷于痛处或脐部。适用于因食滞湿热而引起的腹痛。

   3.白胡椒研细末,以少许纳入脐中,外贴胶布。适用于感寒腹痛。

   4。苦瓜藤叶10片,洗净捣烂敷少腹痛处或用栀仁20粒、胡荽菜一两,捣烂外敷少腹痛处。此法适用于腹部热痛。

   (三)针灸疗法

   1。寒邪内积;针中脘、关元,足三里,公孙。隔盐灸神阙。 .

   2。脾阳不振:针刺用补法,并灸。取脾俞、胃俞、中脘、气海、章门、足三里等穴。

   3。饮食停滞;针刺用泻法,取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内庭等穴。

单验方

 (1)寒积腹痛

   ①生姜lOg,大枣6枚,艾叶9g,红、白糖各15g,水煎服。

   ②生姜5片,红糖60g,沏姜糖水加白酒少许,温服。

   ③胡椒12粒,研成细末,开水送服。

 (2)气滞腹痛   陈皮lOg,青皮6g,炒莱菔子15g,水煎服。

   (3)血瘀腹痛

   延胡索15g,当归lOg,水煎服。

 (4)食积腹痛

   ①焦山楂12g,陈皮6g,神曲9g,莱菔子6g,水煎服。

   ②鸡内金3个(炙酥),研成细末,1天分2次服完。

   ③山楂lOg,炒焦成炭,外呈黑色,内深黄色,研细末,加红糖,.开水冲调。待温1次服下。

 (5)热郁腹痛 炒蔓荆子15g,研细末,开水送下。

 (6)治腹痛不可忍 芍药、当归等分为末,每服10g,水2碗,煎成50~lOOml,温服。

 (7)一切腹痛,不论虚实寒热皆效。 小麦秆烧灰,地上出火气,将麻布包之,滚水淋汁,一服立止。

3.食疗方

 (1)寒痛

   ①茴香粥:小茴香10~15g,粳米50~lOOg,红糖15g。先煎小茴香取汁、去渣,入粳米、红糖煮为稀粥。

   ②干姜粥:干姜lOg,粳米lOOg,葱白2茎,红糖适量。先将干姜入砂锅煎半小时,再入葱白、粳米、红糖同煮粥。

 (2)热痛

   ①加味石膏粥:生石膏lOOg,番泻叶5g,粳米lOOg。先将生石膏煎汁,取汁去渣,番泻叶用开水泡,用石膏煎液与粳      米同煮为粥,再调入番泻叶浸泡液,日服2次。

   ②番泻叶饮:番泻叶lOg,开水浸泡后代茶饮用。

   ⑧西瓜汁:取西瓜瓤挤汁,适量频频饮。

   ④加味郁李仁粥:郁李仁10--15g,粳米lOOg,西瓜汁或梨汁适量。先将郁李仁捣烂,水研绞取药汁,或捣烂后煎汁       去渣,加入粳米同煮为粥,兑入西瓜汁或梨汁服用。

 (3)虚痛 姜枣饮;干姜5~10g,红枣10枚,饴糖30g。将干姜、红枣共煎,去渣取汁,再调入饴糖,

         稍煮片刻即可,日分2次调服。

 (4)气滞痛

   ①砂蔻散:砂仁、白蔻、广木香各等份,共研细末,白糖水温冲服,每日3次,每次5g。

   ②荔香散:荔枝核lOg,木香5g,红糖少许。将荔枝核煎取汁,木香研末并与红糖共调入汁中。

 (5)血瘀痛 桃仁粥:桃仁10-~15g,粳米100g。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为稀粥食用。 .

 (6)食滞痛

   ①山楂神曲汤:山楂15g,神曲15g,共煎汤服。

   ②加味曲末汤 神曲15g,谷芽、麦芽各lOg,枳实lOg,共煎汤服。

4.药物外敷及局部用药

 (1)寒痛

   ①艾叶6g,生姜6g,花椒6g,诸药共捣碎,用酒炒,敷于脐上。

   ②食盐60g,炒热,装在布袋内,熨肚脐周围。

   ③花椒30g,葱白1撮,盐30g,麸皮250g,共炒热,布包乘热敷熨痛处。

 (2)食积热痛

   皮硝30-~60g打碎,布包敷于痛处或脐部。

 (3)气滞痛

   莱菔子120g(打碎),生姜60g(切碎),葱连根须5009(切碎),白酒1杯,上药用锅炒热,布包好,遍熨腹部,一般先由      上而下,由左至右,冷则换之。

 (4)急腹痛 取本人头发烧灰存性,研末5g,不拘时酒下,随即以白芥子研末少许,水调封脐中,汗出而愈。

 (5)腹痛,或寒或热或食积、血瘀不辨,药不能施者

 生姜2000g,捣碎炒热,布袱2块各包姜一半,热铺上,候热气蒸熨,冷即易之,勿间断。如姜炒枯,加酒炒,须痛止方已

 (6)热痛 苦瓜藤叶lOg,栀子仁20粒,胡荽末50g,洗净捣烂,敷腹部疼处或脐部。

   4.药物外敷及局部用药

  (1)寒痛

   ①艾叶6g,生姜6g,花椒6g,诸药共捣碎,用酒炒,敷于脐上。

   ②食盐60g,炒热,装在布袋内,熨肚脐周围。

   ③花椒30g,葱白1撮,盐30g,麸皮250g,共炒热,布包乘热敷熨痛处。

   (2)食积热痛

 皮硝30-~60g打碎,布包敷于痛处或脐部。

   (3)气滞痛

 莱菔子120g(打碎),生姜60g(切碎),葱连根须5009(切碎),白酒1杯,上药用锅炒热,布包好,遍熨腹部,一般先由上而下,由左至右,冷则换之。

   (4)急腹痛

 取本人头发烧灰存性,研末5g,不拘时酒下,随即以白芥子研末少许,水调封脐中,汗出而愈。

   (5)腹痛,或寒或热或食积、血瘀不辨,药不能施者

 生姜2000g,捣碎炒热,布袱2块各包姜一半,热铺上,候热气蒸熨,冷即易之,勿间断。如姜炒枯,加酒炒,须痛止方已。

  (6)热痛

 苦瓜藤叶lOg,栀子仁20粒,胡荽末50g,洗净捣烂,敷腹部疼处或脐部。

   5.针灸

   (1)寒痛

   取关元、下巨虚、足三里。关元宜隔姜灸,须大柱重灸至痛缓,亦可先施以热补法,继用泻法,以热补为主,留针期间,艾卷熏灸针柄。下巨虚施泻法,足三里先泻后补,留针时间长短,视疼痛改善而定,30--60分钟不等。

   (2)热痛

 取内关、气海、行间、建里、足三里。均用凉泻法,宜持续运针至痛解。

   (3)气滞痛、血瘀痛、食积痛 ,

   取足三里。气滞加期门,血瘀加地机,食积加天枢。足三里先行泻法,后施补法,泻多于补,余穴采用泻法。

   刺血:取足三里、天枢、厉兑、下脘、承山。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耳针;取大肠、小肠、脾、胃、神门、肝、胆、交感等耳穴。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转归与预后】

   一、转归

   腹痛各证类之间,往往可以相互转化,互相兼夹。如寒痛可以郁而化热,形成热痛;热痛日久不愈,耗气伤阴,可以转为寒热交错之证;气滞痛可导致血瘀痛,而血瘀痛又可影响气机的通畅,形成气滞血瘀痛;食积痛可以夹寒、夹湿热、夹气滞;虚寒痛常夹食积、气滞等;实性腹痛经久不愈,正气暗耗,可转为虚实夹杂腹痛;虚性腹痛也可以兼夹多种邪气,而显现虚实夹杂腹痛。、

   二、预后

  腹痛是临床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通过四诊合参及理化辅助检查而寻找其根本发病原因,加以确诊治疗,一般预后多良好;兼有其它病证的腹痛,反复发作病程长,预后较差;正气日衰,身体赢瘦,腹痛难除,症状复杂者,预后不良。

   【护理与调摄】

   一、护理

   腹痛患者的护理依其轻重缓急和证类不同而采取相应护理方法。腹痛剧烈病人宜禁食,诊断明确腹痛缓解后可以进食流质,逐渐转为半流质、软食,食物以清淡、易消化、营养足够为原则,忌油煎厚味及辛辣刺激食品。虚寒证或其它各证无明显热象者,可给热水袋敷腹部、葱熨法、盐熨法及艾灸神阙、气海、关元等穴止痛。保持大便畅通,便秘者应及时处理。病情观察中注意腹痛之时间、部位、性质、伴发症状、诱发原因及与寒暖、饮食、劳力等的关系等。慎用止痛药,诊断不明者,禁用麻醉性止痛剂。

   如患者突然腹痛剧烈且进行性加重,腹痛部位明确而固定,局部压痛并拒按,腹膜刺激征明显,且扩大蔓延,较快出现厥脱表现,具备外科急腹痛特征,应立刻按外科急腹症护理常规护理,并立即向值班医生报告。

   二、调摄

   1.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注意平素尽量减少情绪波动,防止七情内伤。

   2.注意气候寒暖变化,避免六淫外袭。平时生活起居有规律。

   3.饮食有节,禁烟酒,勿恣食辛辣、油腻、肥腥等,以免湿从内生,以有营养、易消化、无刺激食物为宜。应减少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丰富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食用植物油。

   4.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切勿延误病情。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1.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酗酒。

   2.注意寒温变化,避免外邪入侵。

   3.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因素刺激。

   4.坚持体育锻炼。

   二、康复

   腹痛症状基本消失后,可行食疗康复。常用有砂仁莲子粥、二冬粥、桃仁粥。砂仁莲子粥:适用于脾胃虚寒和肝气不舒引起的腹痛。用砂仁5g,莲子20g,捣碎,粳米lOOg,冰糖适量,加水500ml,煎煮至米烂为度,早晚各服1次,7天为1个疗程。二冬粥:适用于肠道积热引起的腹痛和病后伴有津液不足者。用麦冬15g,天冬15g,捣烂,粳米lOOg,冰糖适量,加水1000ml,煮至米烂。早晚各1次,7天为1个疗程。

 桃仁粥:适用于瘀血腹痛。用桃仁15g捣碎,粳米50g,加水500ml,煮至米烂。每日早晚各服1剂,7天为1个疗程。

   【医论提要】

   病名方面,腹痛的病名首见于《内经》,可见于《灵枢》和《素问》的不少篇章中,如《灵枢·卫气》云:“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素问·气交变大论》谓:“岁土太过,……民病腹痛”。《内经》也将腹痛称为“环脐而痛”。《伤寒论》、《金匮要略》称本病为“绕脐痛”,根据部位和疼痛性质不同也称“少腹急结”、“少腹里急”、“少腹弦急”。《张氏医通》称“当脐痛”,《备急千金要方》、《景岳全书》则统称为“心腹痛”,其中包括“胃脘痛”在内。至明代,医家把胃脘痛和腹痛分开,专立腹痛门,指出“痛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以上,名日腹痛”(《症因脉治·腹痛论》),延用至今。

 证候分类及鉴别方面,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腹痛专立单独病候,并将腹痛分为急腹痛与久腹痛。该书“腹病诸候”日:“凡病急痛,此里之有病”,“由腑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客于腹内,连滞不歇,发作有时,发时肠鸣而腹绞痛,谓之寒中。是冷搏于阴经,令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也”。此论对急、久腹痛的证候及病因描述较详。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干金要方·心腹痛门》中提出注心痛、虫心痛、风心痛等9种心痛名称,其中包括某些上腹部疼痛。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对腹痛分寒热、死血、食积、痰饮、虫等,并对不同腹痛提出鉴别,如“气血、痰水、食积、风冷诸症之痛,每每停聚而不散,惟虫痛则乍作乍止,来去无定,又有呕吐清沫之可验”,对临证鉴别颇有助益。《丹溪心法》对腹痛以寒、积热、死血、食积、痰湿划分。明代秦景明在《症因脉治·腹痛论》中根据脉象、病因、症状把腹痛分为外感腹痛和内伤腹痛,进而又把外感腹痛分为风气腹痛、寒气腹痛、暑湿腹痛、燥火腹痛、痧胀腹痛;内伤腹痛分为热积腹痛、寒积腹痛、食积腹痛、痰积腹痛、酒积腹痛、虫积腹痛、血滞腹痛、血虚腹痛、气结腹痛、气虚腹痛。其分类之细,前所未有。

   病因病机方面,《内经》多从寒热邪气客于肠胃立论。《素问·举痛论》日:“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此外,《素问》“痹论”、“气交变大论”还提出饮食、雨湿、风气、燥气亦可引起腹痛。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认为腹痛的病因为外感六淫、郁于中焦,七情触动、气机郁滞和饮食劳倦、变乱肠胃的三因说。金元时期李东垣虽未专论腹痛,但他在《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篇,明确提出“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辨证方面,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提出虚证和实证的辨证要点,并明确指出攻下后“黄苔”消退与否是验证肠胃积滞是否清除的标志。金元时期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辨证,如谓中脘痛太阴也;脐腹痛少阴也;少腹痛厥阴也。朱丹溪强调暴痛多实,久痛多热。明代张景岳对腹痛虚实辨证尤为精详,暴痛多由食滞、寒滞、气滞;渐痛多由虫、火、痰、血,明确提出“多滞多逆者,方是实证,如无滞运则不得以实论也”,并从喜按与否、痛徐而缓、痛剧而坚以及脉象和痛的部位等方面辨证,发展了腹痛的辨证。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腹痛》中强调,对腹痛的辨证应首先辨其有形与无形,“所谓无形为患者,如寒凝、火郁、气阻、营虚及夏秋暑湿痧秽之类是也;所谓有形为患者,如蓄血、食滞、癥瘕、蚘蛲内疝及平素偏好成积之类是也”。进而审其病之在脏在腑,“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先”,较为完善。

   治法方面,李东垣虽未专论腹痛,但其《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篇中确立的“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腹痛治疗的准则。《丹溪心法》强调对老人、肥人应根据不同体质施治,并提出初痛宜攻,久痛宜消,热痛应以辛开苦降之法治之的治疗原则。明代陶华《伤寒六书·家秘的书》论及治腹痛有三法:“阳邪传里而痛者,其痛不常,当以辛温之剂合之;阴寒在内而腹痛者,则痛无休时,……以热剂温之;..…·有燥屎宿食而痛者,则烦而不大便,腹满而硬痛也,……当以苦寒之剂下之”,颇为简明扼要。龚信的《古今医鉴》提出“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之,是痰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气则顺之,是虫则杀之,临证不可惑也”的治法。虞抟的《医学正传》也提出:“浊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的治法大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腹痛》在治法上强调以“通”为主,但“通”者并非攻下之谓。

   有关本病的治疗方剂,历代医家论述颇丰。汉代张仲景创立了许多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剂,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制定的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的附子粳米汤、治疗“心胸中大寒痛,呕吐不能饮食,腹中寒……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的大建中汤和治疗“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的大乌头煎,以及治疗“心下满痛”的大柴胡汤和治疗“痛而闭”的厚朴三物汤,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还被临床所采用。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中拟定了治心腹痛及腹痛方10多首,如寒热并用,治疗脐下绞痛的温脾汤方,温中补虚的羊肉当归汤方,温中散寒的当归汤、高良姜汤和生姜汤等,均不失为治腹痛良方。王焘《外台秘要》集古人经验于一书,载有治疗心腹痛的方剂20余首,如张文仲的当归大黄汤,范汪的四味当归汤,小品方的茱萸汤和治疗卒腹痛的《古今验录》的芎劳汤、深师的前胡汤、集验葛氏方等,治疗经验逐渐丰富。明代《医方考》则对治疗腹痛的丁香止痛散、三因七气汤、桂枝加大黄汤等有效方剂的组成、功用、配伍、适应症等加以解说,以便于临床应用。张景岳对本病治疗既用内治又用外治,方法灵活。他强调滞在上焦者,当吐之,凡闭结者,下之利之,滞在中焦者,可用排气饮,血积之痛用通瘀煎,阴寒腹痛宜先用葱姜捣烂熨其脐。清代张璐《张氏医通》对腹痛的证候方药论述得颇详备,其谓:感冒而痛,或泻利并作,用十味香薷饮;腹中常热作痛,此为积热,用调胃承气汤;七情内结心腹绞痛选用七气汤;酒积作痛曲蘖丸等,值得后世借鉴。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腹痛治法强调以“通”为主,但“通”者并非攻下之谓,他用吴茱萸汤和四逆汤通阳泻浊;用左金丸和金铃子散清火泻郁;用四七汤和五磨饮子开通气分;用穿山甲、桃仁、归须、韭根之剂宣通营络;用苁蓉、柏子、肉桂、当归柔而通之;至于食滞则消之,鱿扰安之,瘢瘕理之,内疝平之,痧秽之候芳香解之,皆通之谓也。且叶氏治久积腹痛常以丸散为主,以此渐除其疾,颇有见地。《医林改错》、《血证论》对瘀血腹痛的治则方剂更有新的创见。王清任少腹逐瘀汤为治疗瘀血腹痛的名方,唐容川用小柴胡汤加香附、姜黄、桃仁、大黄治疗腹痛亦很绝妙。

   本病的转归及变证方面,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腹痛病诸候》提出“寒中久痛不瘥,冷入于大肠,则便下利”的论点。

   本病的治疗禁忌方面,《丹溪心法》提出“痛忌补气”之说。值得参考,但不可拘泥。

【医案选粹】

 案一

   一友偶患伤寒,将及月余矣。因食糯团子,为食所伤,自用自专,竟服消食降气之剂,有伤元气。此时稍进粥一杯许,则腹左右痛不可忍,必待手按摩之,此痛方止。余到,问目下所服何方?彼云:补中益气汤。正合愚意,然痛不止者何故?盖以多用木香之故也。气多弱而反欲行气,焉有不痛之理。余即以此方去木香一味,加参一钱,服药而痛竞立止矣,食欲大进矣。乃知医之长短,止在药之一二味也。

(选自《医验大成》)

案二

   山西典客宋兄因多餐肉食而兼生冷,微有感冒,胸中饱胀,腹痛便秘,此当温中化滞。而前医概用山楂、神曲、麦芽、腹皮、枳朴消导之剂,殊不知冷食积中,须温方化,过用消克,反伤胃阳而食愈结。医不知此,消导不效,以大黄下之,惟便粪水,又以丸药下之,则冷结不通。计二十El,请治于余。脉细紧,手足清冷,胸结而硬,舌紫苔白。幸肾阳不虚,上结于胸,下结于脏,用苍术、半夏、干姜、附子、白蔻,十剂胸结方开。下注腹痛,加肉桂,日服半硫丸二钱。惟进谷汤,不令清饿,冷秘二十八日,大便微通,初硬后溏。大黄丸得温方化,洞泻数次,然后胸腹大开,后以理中汤加苓、夏、砂仁温胃,匝月方瘥。 

(选自《素圃医案》)

案三

   仲景云:少阴脉沉,小便白。予治赵公著、徐氏子二证,俱内中阴寒之证,少腹痛,痛甚则汗出,此一定无疑之证。余证则一泻而鼻衄,口渴,舌有白苔;一不泻不渴,而唇皮裂卷。至于脉皆浮数,小便皆黄,俱用附、桂、吴萸、黑姜、元胡、牛膝、乳、没而愈。此乃下焦阴寒逼火于上,故见此脉,小便黄者。二人原有此旧疾,凡寒证久郁不散,皆变为火。然此处非比他处,虽有寒火夹杂,仍当用热药以散之,是又不可概以脉浮数,小便黄,鼻衄,唇裂,谓非少阴证也。

(选自《医权初编》)

案四

   盐屋弥右卫门,年逾五旬。昔曾患毒疮,服土茯苓及五灵丹,愈后即腹痛,左有块如梅子者五六枚,右腹有积如竹根,上攻心坎,痛不可忍,上及乳膺,左乳且酸,每日必二次;大便一二旬一度,如羊屎;小便短少,涩疼。曾坐温泉,略觉轻可。今夏更甚,探吐一回,暂宽一时,所吐唯酸水及痰。额汗,头微痛,足冷,胃痛下引命门穴,周回及脐。素有痔疮,行动则肛下脱。此久病正虚,欲成关格之兆。前因毒而过用寒凉,则成积聚。又服升炼之药,则燥肠胃。所以块如竹根,便如羊屎也。阳虚不能下制夫阴,而大肠之传送,膀胱之气化皆不利,故上而吐酸胃痛,下而小便短涩,足冷,脱肛之症作也;阴逆而上潜夫阳,故胸乳胀痛且酸。额汗头痛之症作也。治宜扶上、中二焦之阳,则阴自不上逆。以桂苓术甘汤合疏肝降肺之药三剂而大便通,积痛减。又三剂而硬处皆软,带脉亦宽。见效甚捷,竟不加减又十剂而愈。

(选自《其慎集》)

【现代研究】

   腹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在多种内科疾病中均可出现。近年来开展中医药治疗腹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对腹痛病机认识和辨证治疗上也取得了进展,概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研究

   李寿羚等认为“不通则痛”,指实证疼痛,“不荣则痛”,则为虚证疼痛。腹痛喜温按一般属虚,多系脾胃气虚之证,而临床上此证每兼见血气涩滞,仔细腹诊会发现一局部压痛点存在,治当温中益气,运行血气,常可提高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3>:35)。潘国栋认为仲景治腹痛,辨证详尽,处方严谨,用药精当,归纳为20法:泻热逐水法,用大陷胸汤;清热涤痰法,用小陷胸汤;通便泻热法,用大承气汤,或厚朴三物汤;和解少阳法,用小柴胡汤;清热散寒法,用黄连汤;健脾祛湿法,用四逆汤、理中汤;扶阳镇水法,用真武汤;温中涩肠法,用桃花汤;通阳化湿法,用四逆散;温中健脾法,用小建中汤;养血平肝法,用奔豚汤;和解攻里法,用大柴胡汤;温中散寒法,用大建中汤;散气降逆法,用附子粳米汤;温阳通便法,用大黄附子汤;破积散寒法,用大乌头煎;养血散寒法,当归生姜羊肉汤;和营温里法,用抵当乌头桂枝汤;泻热逐瘀法,用大黄牡丹汤;安胃杀虫法,用乌梅丸(黑龙江中医药,1994,<2>:26一--28)。孙炜华认为《金匮要略》治腹痛有10法:温中散寒止痛法,用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建中补虚止痛法,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和解通下止痛法,用大柴胡汤;行气下积止痛法,用厚朴三物汤;温里攻下止痛法,用大黄附子汤;破气行血止痛法,用枳实芍药散;活血化瘀止痛法,用下瘀血汤、土瓜根散、红花酒、大黄牡丹汤;养血补虚止痛法,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胶艾汤;调和肝脾止痛法,用当归芍药散;清热降逆止痛法,用奔豚汤(江西中医药,1995,<3>:58~59)。

   二、临床研究

   赵洪章等用七厘散治疗手术与外伤后或腹膜炎引起的肠粘连腹痛50例,服药时间最短为1周,最长为半年,结果临床有效率100%,治愈率为72%(辽宁中医杂志,1993,<3>:36)。杨德明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术后肠粘连108例,药用当归30g,白芍30g,细辛8g,桂枝lOg,通草5g,炙甘草15g,酒大黄lOg。加水800ml,煎至300ml左右。每次50ml,每天5~6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腹痛控制后,可继续服药2~3个疗程,以进一步巩固疗效。结果63例完全控制,4l例基本控制,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3%(国医论坛,1995,(1>:13)。

   马璋等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腹痛200例。除予西药对症外理外,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若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若肝气犯胃,用自拟平肝和胃饮(代赭石、清半夏、陈皮、旋覆花、山药);气滞夹瘀者,用柴胡疏肝散加乳香、没药、丹参、桃仁;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加桃仁、红花、丹皮、苏木;虚寒气滞者,用附子理中丸或小建中汤加减治之;湿邪重,用平胃散或藿香正气散加减;伴发热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1周至半个月,症状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为治愈。结果治愈183例,占91.5%,总有效198例,占99%,无效2例,占1%(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3>:165,----166)。

二十二、泄泻

泄泻

  泄泻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湿盛内阻,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范围】 

  西医学中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食物中毒、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等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湿邪,或汗出入水,或坐卧湿地,则寒湿内侵,困遏脾阳,脾失健运,或感受暑湿、湿热之邪,壅遏脾胃,下迫大肠,均可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小肠泌别失司,大肠传导功能紊乱,以致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并入大肠而发为本病。

   2.饮食因素进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使脾胃受伤,或贪吃过量,食滞不化,宿食内停,损伤脾气,或恣食膏粱肥甘厚味,饮酒无度及嗜食辛辣香燥之物,致湿热蕴积于脾胃、肠道,或恣啖生冷瓜果等食品,寒食交阻,寒气客于胃肠,以上因素均可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肠道泌别、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本病。

   3.情志因素肝为刚脏,性喜冲和条达,若忧郁忿怒,精神焦虑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乘脾犯胃;或思虑过度,脾气受伤,土虚木贼,均可使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常,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形成本病。

   4.脏腑虚衰调摄失宜,或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脾失升运,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水谷不能腐熟,运化失常,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阻碍气机,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大肠遂成本病。

   二、病机

   1.发病外邪致病和饮食因素引起的泄泻多起病急,呈急性发病,而情志因素和脏腑虚衰引起的泄泻多起病缓,呈慢性发病。

   2.病位在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

   3.病性急性泄泻为实证,包括寒湿、湿热、食滞;慢性泄泻属本虚标实证及虚证,脾胃不足、命门火衰为本虚,湿邪为患是标,并夹它邪。

   4.病势急性期属实证,以湿邪为主,久不愈由急转慢,慢性期属虚实夹杂及虚证,以脾胃虚弱、命门火衰为主,兼夹湿邪及其它邪。

   5.病机转化泄泻的病机转化,决定于脾胃功能的强盛与否和湿邪的程度。急性泄泻属实,慢性泄泻属虚或虚实夹杂。虚实之间常因脾虚与否及湿盛程度而转化,如急性泄泻失治或停药过早,病未根治,可使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病机由实转虚,形成慢性泄泻,久泻脾虚,则易感湿邪,或被饮食所伤,而呈急性发作,表现为虚中夹实。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4.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二、鉴别诊断

   1.痢疾 以大便次数增多,每次量少,大便中杂有脓血或脓血并见为主要表现,腹痛多伴里急后重,排便涩滞难下,虚坐努责。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或粪便检查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泄泻以大便稀溏,甚或如水样,次数多为主,二者不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

   2.霍乱 以剧烈频繁的呕吐、泄泻并见为特征,呕吐物呈稀黄水或米泔水样,无里急后重,有饮食不洁史或病人接触史,呈地区流行。剧烈吐泻后,迅速出现皮肤松弛,目眶凹陷,下肢痉挛转筋,可伴心烦口渴,精神萎靡,少尿或尿闭,吐泻物标本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阴性霍乱弧菌,快速培养或血清凝集试验阳性。泄泻一般无此凶险症状,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性泄泻与慢性泄泻 急性泄泻又称暴泻,突然起病,腹泻如倾,次频量多,泻下多水,或肠鸣腹痛,或不鸣不痛,可伴津伤气脱,病程在3周以内。慢性泄泻又称久泻,起病缓慢,腹泻间歇发作,伴倦怠乏力,泄泻经久反复,并因情绪因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病程超过3周。

   2.辨寒热虚实粪质清稀如水样,完谷不化,腹痛畏寒,喜温者为寒。粪便色黄褐而臭秽,肛门灼热,泻下急迫,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者为热。病势急,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为实。病势缓,病程长,腹痛不甚喜按,神疲肢冷,小便利,不渴者为虚。

   3.辨泻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样,秽腥者,多寒湿证。大便稀溏,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者,多为湿热证。大便溏垢,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者,多为伤食证。

  二、治疗原则 .

   以健脾祛湿为基本治疗原则。急性泄泻治宜健脾、燥湿、化湿、消导、分利诸法;慢性泄泻治宜温补、升提;虚实夹杂者,宜补脾与祛邪兼顾;寒热错杂者,温清同用;久泄不止者,宜固涩。

   治疗时须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邪留寇;慢性泄泻不可妄投分利,以免耗劫阴液;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甘能生湿满中;久泻伤阴,切忌妄投腻补之品,恐阻遏脾阳。

   三、应急措施

 暴泻不止,耗伤气阴,成为危候,此时当急救为先,综合处理。

   1.对出现津伤气脱病人,先灸关元、气海、天枢、足三里、神阙数十壮;并同时静点生脉注射液。

   2.对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用5%葡萄糖盐水1000ml加入15%氯化钾lOml作静点,1日液体滴入量不少于3000ml。

   3.厥脱者,先静脉推注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待血压回升并稳定后,改为静点。

   四、分证论治

   1.寒湿困脾

   证候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食少畏寒,或可兼见头痛、恶寒、肢体疼痛等表证,舌苔白滑,脉濡缓。

   证候分析寒湿困脾,脾失健运,中阳不振,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职,使饮食物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故大便清稀或如水样;寒湿内盛,肠道气机受阻,且寒主收引,故腹痛肠鸣;脾阳被遏则畏寒,健运失职则食少;若风寒湿束于肌表,营卫被遏,则头痛恶寒,肢体疼痛;舌苔、脉象均为寒湿之征。

   治法 散寒化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白芷、苏叶、桔梗、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大腹皮、厚朴、炙甘草、生姜、大枣。

   方中霍香辛温散寒,气味芳香,能醒脾快胃,振奋清阳,祛秽浊湿邪而助脾胃正气,理气和中,以升清降浊,为主药;辅以苏叶、白芷、桔梗辛香发散,芳香化湿浊,散寒,助藿香芳香化湿散寒,半夏、陈皮、厚朴燥湿健脾,行气化湿,和胃调气;佐以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大腹皮行气利湿,生姜、大枣辛宣和胃;使以甘草益中焦,和诸药。

   (2)加减有发热恶寒表证者,加防风、荆芥;便如泻水、次数多、小便不利者,加薏苡仁、车前子、砂仁;畏寒明显者,加草豆蔻、吴茱萸、砂仁。

   (3)临证参考本证切勿妄投收涩、补益之剂。若以水泻为主者,改用胃苓汤。

   2.肠道湿热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发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湿热侵淫,伤及胃肠,阻滞气机,传化失常,湿热下注,故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热在肠中,故粪色黄褐而臭秽,肛门灼热;邪热下迫,则小便短赤;湿热蕴蒸,

   可见发热;舌苔脉象均是湿热内蕴之征。

   治法 清热化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药用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方中重用葛根,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而止下利为主药;辅佐以黄芩、黄连苦寒,以清里热,坚肠胃,并燥肠胃之湿;使以甘草甘缓和中,使黄芩、黄连苦寒不伤正,协调诸药。

   (2)加减恶心呕吐者,加半夏、枳壳、竹茹以和胃降逆;有发热、头痛等风热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热偏盛者,伴身热口苦,加马齿苋、秦皮、白头翁、黄柏、连翘以清热解毒燥湿;湿偏盛者,加厚朴、苍术、茯苓、滑石、薏苡仁、车前子;兼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病发于炎暑盛夏之时,夹暑湿者,加藿香、香薷、佩兰、荷叶、青蒿、扁豆等清暑化湿之品;腹痛腹胀者,加白芍、木香以理气缓急;苔黄厚腻,泻下垢浊,口臭甚者,加枳实、大黄通因通用。

   (3)临证参考本证禁投固涩止泻之剂,恐变生它证,难于治疗,对湿热较重且体实者可通因通用,但宜中病即止。

   3.食滞胃肠

   证候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伴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食滞胃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传化失司,气机阻滞,水谷停为湿滞,形成泄泻。食滞于胃肠,故腹满胀痛;食物不化而腐败,故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不消化食物;内有积滞,则泻后痛减;脾胃不和,纳少化迟故纳呆,嗳腐吞酸;舌苔、脉象均为宿食停滞之征。

   治法 消食导滞,和胃理气。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枳实导滞丸加减。药用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神曲、茯苓、白术、泽泻。

   方中枳实行气除胀,消积导滞,能逐宿食,大黄苦寒通腑,泻热降浊通便,两药相配则使胃肠食滞得清,腑气得通,共为主药;辅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佐以白术、茯苓、泽泻、神曲健脾化食滞,淡渗利湿,去食滞而除湿邪。诸药合用,消积导滞,清热化湿,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则食消,湿化,热除泻止。

   (2)加减有呕吐者,加半夏、白蔻仁以和胃降逆化浊;恶寒发热者,加苏叶、藿梗以解表畅中;伤酒食者,加葛花、枳具子。

   (3)临证参考本证因食积引起,故需通因通用,因势利导,以推荡积滞,使邪去正安。

   4.肝气郁滞

   证候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减,胸闷胁胀,嗳气食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 忧思恼怒,气机郁结,肝气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气机失调,运化失常,清气不升,反而下降,而发生腹痛、肠鸣、泄泻;情志不畅则伤肝,肝郁加重故每于情志不畅后而发,泻后气机稍畅,故泻后痛减;肝气郁结,气机郁闭则胸闷胁胀;脾胃受制,则嗳气食少;舌苔、脉象皆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 抑肝扶脾。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痛泻要方加减。药用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方中以白术苦甘性温,健脾燥湿和中,治土虚,为君药;白芍酸微寒,养血柔肝,使肝气条达,缓急止痛,抑肝扶脾,兼益脾阳为臣药;陈皮辛温能利气开胃,炒香则加强燥湿醒脾之效,助白术加强脾胃功能为佐药;防风辛温有香气,能散肝郁,醒脾气,有升阳散风作用,起风能胜湿之功,是脾经药,即引诸药入脾,助术、芍健脾舒肝,又可清阳止泻,是使药。

   (2)加减久泻者,加少许升麻炒之,以升提脾胃下陷之阳气;脾虚食少者,加党参、山药以补脾气;胸胁胀满者,加川楝子、青皮以疏肝止痛;腹胀腹痛甚者,加厚朴、枳实;胃中嘈杂吞酸者,加黄连、吴茱萸;久泄不愈,症见腹胀痛,大便不爽,口干心烦,神疲乏力,舌体胖苔白或黄者为寒热错杂,改用乌梅丸攻补兼施,调和肝脾。

   (3)临证参考本证情绪因素是发病关键,在调理气郁之时,可加入百合、合欢花、石菖蒲等开心窍、畅郁之品;久不愈者,加郁金。 、

   5.脾气亏虚

   证候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迁延反复,伴神疲乏力,纳差食少,食后不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证候分析脾气亏虚则不能升发,水谷不化,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清浊混杂而下故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脾气虚弱,而油腻食品更不易消化,故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脾气虚则神疲乏力;气虚运化失司,则纳差食少,食后不舒;舌苔、脉象均为脾气亏虚之征。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四君子汤,健脾补气为君药;辅以山药、扁豆、莲子肉增强了补脾渗湿作用;佐以砂仁醒脾和胃气,薏苡仁理脾渗湿;使以桔梗,升清、宣利肺气载药上行,借肺之布精以使药达全身。诸药合用补虚、除湿、行滞、调气、和脾胃。

   (2)加减脘腹胀痛嗳气者,加木香、乌药以理气温中;夹湿者,加苍术、厚朴、防风以升阳燥湿;夹湿热者,加黄连、连翘、马齿苋、厚朴以清化湿热;夹食滞者,加焦三仙以消食导滞;久泄不止,中气下陷,症见大便稀薄,完谷不化,饮食不佳,腹中重坠,肛门下脱,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益气升清,健脾止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藿香、乌梅;伴口燥咽干,气短乏力,阴津损伤者,加天花粉、芍药、五味子、黄精。

   (3)临证参考本证以脾气虚为主,多夹湿邪,可在方中加入利湿之品如茵陈、苍术等;同时中焦脾胃虚弱,易致饮食停滞,故可加入一些导滞消食之品;久而不愈者,病必入络有血瘀,故可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如郁金、丹参、赤芍、红花、生蒲黄、乳香、没药等品;久必伤阴,可加入少量养阴之品,但不宜腻补,应略加酸甘化阴或清养气阴之品,如乌梅、芍药、石斛、沙参等;对确有脾阳虚,阴寒内盛之象,最好不用辛温大热之品,如附子、干姜之类,以防此类药进一步耗伤气阴,宜加入辛甘化阳之品,如桂枝、党参、黄芪等,既鼓舞脾胃之气,又不耗伤气阴。

   6.肾阳亏虚

   证候晨起腹痛,肠鸣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致脾运失司,清晨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见晨起腹痛肠鸣泄泻;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故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肾阳亏虚,致脾阳不足,故脐腹冷痛,喜暖;阳虚则外寒,故形寒肢冷;舌、脉均为肾阳亏虚之征。

   治法 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四神丸加减。药用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生姜、红枣。

  方中补骨脂辛苦大温,补肾壮阳,暖丹田,固下元,为君药;五味子酸温补肾,敛精强阴能收肾中耗散之气,且能助脾阳,为臣药;肉豆蔻辛温调中,固脾涩肠兼行气,为佐药;吴茱萸辛热温中止痛,理气开郁兼调肝,性既善上,鼓舞胃气上腾,又善暖下焦,温肝肾,为使药。更以姜、枣为引,辛甘合化为阳,益脾调中。

   (2)加减年老体弱者,加黄芪、党参、柴胡、升麻、白扁豆以健脾益气升阳;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禹余粮、乌梅以涩肠止泻;伴心烦、口干等寒热错杂者,加黄连、肉桂、黄柏(盐炒);伴肾阴虚者,加生地、当归、白芍、山萸肉。

   (3)临证参考本证多是脾肾阳虚最后导致命门火衰,故温补脾肾最为重要,同时应注意补肾阴。

泄泻方剂;

(一)暴泻  

1寒湿内盛: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痠痛

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9克 白芷9克 大腹皮9克 紫苏9克 茯苓9克 陈皮6克 白术6克 厚朴6克 半夏曲6克 桔梗6克 

                甘草3克 生姜15片 红枣15枚

1.如表邪偏重,寒热无汗,可加用香薷,或加重苏叶的用量,以增强祛风解表之力;

 2.若兼食滞,胸闷腹胀,可去甘草、红枣之腻滞,加神曲、莱菔子、鸡内金以消食导滞;

 3.若偏湿重,苔厚垢腻,可用苍术易白术,以增强化湿作用;

 4.如气滞脘腹胀痛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泄泻证加减:

1. 表邪偏重荆芥、防风以增其疏风散寒之力。

2. 腹部腹痛,肠鸣加砂仁、炮姜发温中散寒。 

加减2:

1. 有发热恶寒表证者,加防风、荆芥;

2. 便如泻水、次数多、小便不利者,加薏苡仁、车前子、砂仁;

3. 畏寒者,加草豆蔻、吴茱萸、砂仁。

切勿妄投收涩、补益之剂。若以水泻为主者,改用胃苓汤加减。

【辨证加减】

1.如恶寒发热等症甚者,为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等以增疏风散寒之功。

2.如舌苔厚腻,胸脘痞闷,肢体倦怠者,为湿邪偏重,以苍术易白术,加白蔻仁、佩兰等以增芳香化湿之力。

3.如腹痛肠鸣甚者,为寒滞肠胃,加砂仁、炮姜等以温中散寒。

4.兼脘闷腹胀,纳呆厌食者,为食滞肠胃,去炙甘草、大枣之甘壅,加神曲、山楂等以消食导滞。

5.兼小便短少、腹胀者,为湿阻气滞,加泽泻、车前子、木通等,或改用胃苓汤,以渗湿利水。

6.兼恶心呕吐者,为胃气上逆,重用半夏、生姜,加砂仁等以降逆止呕。

2寒重于湿,损及脾阳证:症见大便泻下,腹胀冷痛,喜热饮食,手足不温,口不渴,苔白,脉沉而迟。

理中汤加味;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1.如果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肉桂12克

 2.心悸者加茯苓6克

 3.呕吐者去白术,加生姜9克

 4.口渴者,白术加至14克

 5.腹中痛的加人参至14克

 6.寒冷的加干姜至14克

 7.腹满的去白术,加附子5克

 8.若脾肺虚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苓、细辛、五味子以温中化饮止嗽;

 9.寒湿发黄;阳虚失血,加黄芪、当归、阿胶以益气养血摄血;

 10.兼喘满浮肿,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以温阳化气利水

3若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腹痛,泻下清稀

纯阳正气丸组成】官桂30克 公丁香30克 青木香30克 生苍术30克 生白术30克 广皮30克 制半夏30克 白茯苓30克 广藿香                30克 花椒15克 红灵丹12克【用法】上药除红灵丹、花椒外,其余生晒,各取净末,将红灵丹加入一并                和匀,用花椒煎汤代水泛丸,如椒目大,约成丸270克。或轧片,每片0.75克,每用6克,

4湿重于寒,困遏脾阳证:症见体重倦怠,脘腹胀满,呕吐恶心,不欲饮食,肠鸣水泻,小便少等,

胃苓汤加减;猪苓2.3克 泽泻3.8克 白术2.3克 桂枝1.5克 茯苓2.3克 苍术(泔浸)3克 姜厚朴1.5克 陈皮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6克 红枣3枚

1.如兼见胸闷泛恶,舌苔罩灰.或天时阴雨湿浊较重的,加用藿香正气丸15克,打碎包煎;

2. 能吞服的更佳,分两次药汁送下:如兼寒象,形寒.舌苔水滑,或由饮冷水果引起的.加草蔻仁;

3. 如水泻次多量多,出现失水现象的,这是下多伤阴,湿多而又伤津.呈现燥湿不能互化之变,药中加用炙甘草。

5 湿热伤中: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肛门灼热。便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数或滑数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葛根12克(包) 炙甘草6克 黄芩9克 黄连9克

 1.腹痛者,加炒白芍以缓急止痛;

 2.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

 3.便血者,加白头翁、秦皮以凉血止痢;

 4.兼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以降逆止呕;

 5.兼食滞者,加焦山楂、焦神曲以消食。

泄泻证加减:

1. 本方治湿热泄泻需要加金银花清热解毒,加茯苓、木通、滑石、甘草以清利湿热。

2. 腹痛甚为湿热阻滞、气机不通,宜加木香理气、白芍和营止痛。

3. 兼食积者,泻下腐 臭难闻,宜神曲、山楂、麦芽以消食导滞。

4. 湿偏重者,脘腹满闷,舌苔微黄而腻宜加连翘、黄柏、马齿苋以加强清热解毒止泻的作用。 

泄泻加减2:

1.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枳壳、竹茹以和胃降逆;

2. 有发热、头痛等风热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

3. 热偏盛者,伴身热口苦,加马齿苋、秦皮、白头翁、黄柏、连翘以清热燥湿;

4. 湿偏盛者,加厚朴、苍术、茯苓、滑石、薏苡仁、车前子;

5. 兼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

6` 病发于炎暑盛夏之时,夹暑湿者,加藿香、香薷、佩兰、荷叶、青蒿、扁豆等清暑化湿之品,

7.腹痛腹胀者,加白芍、木香以理气缓急;

8. 苔黄厚腻,泻下垢浊,口臭甚者,加枳实、大黄通因通用。

本证禁投固涩止泻之剂,恐变生它证,难于治疗,对湿热较重且体实者可通因通用,但宜中病即止。

 【辨证加减】

1.如发热。肛门灼热,泻下不爽,口苦,舌红,苔黄者,为热偏重,加银花、连翘、马齿苋、黄柏等以加强清热之力。

2.如舌苔微黄而腻,脘腹满闷者,为湿偏重,加苍术、厚朴、车前子、薏苡仁等以加强祛湿之力。

3.脘腹胀痛甚者,为湿阻气滞,加木香、槟榔等以理气止痛。

4.夹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山楂等以消食化滞。

5.兼呕吐者,加竹茹、半夏以降逆止呕。

6.如发于炎热盛夏之时,症见泄泻如水,自汗面垢,烦渴尿赤,舌苔薄黄,脉象濡数者。加藿香、香薷、扁豆衣、荷叶等6清暑化湿;如兼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可改用香薷饮合六一散加减。

夏暑之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可用新加香薷饮(组成香薷6克(二钱),银花9克(三钱),

鲜扁豆花9克(三钱),厚朴6克(二钱),连翘6克(二钱)。)合六一散(组方:滑石6份,甘草1份)

7暑湿留连证:症见面赤而垢,烦渴身热腹痛暴泻,痛泻交作,小便短赤,。

香薷饮合六一散加减;香薷10克 白扁豆5克 厚朴5克 滑石18克 甘草3克

 1.若表邪重者,可加青蒿以加强祛暑解表之功;

 2.若兼见鼻塞流涕者,可和葱豉汤以通职解表;

 3.若兼内热者,加黄连以清热;

 4.若湿盛于里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

 5.若湿热积滞较甚而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者,可加木香、槟榔、黄芩、黄连等行气导滞、清热燥湿;

 6.胸闷、腹胀、腹痛甚者,可加木香、砂仁、藿香、枳壳等化湿行气;

 7.若素体脾虚,中气不足者,可人参、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

8 食滞胃肠:腹痛肠鸣,脘腹痞满。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下痛减。喛腐吞酸。泻下伴有不消化之物。

保和丸加减;山楂18克 神曲6克 半夏9克 茯苓9克 陈皮3克 连翘3克 莱菔子3克

1.如食积较重,胀满明显者,可加枳实、厚朴、木香、槟榔等以增强消食导滞之力;

2.食积化热较甚,而见苔黄、脉数者,酌加黄芩、黄连等清热之品;

3.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泻下通便;

4.兼脾虚者,宜加白术、党参、甘草等健脾益气药物。 

泄泻证加减:

1.泻甚加茯苓、车前子以分利湿邪;

2.兼吐者,加半夏、白豆蔻、砂仁以和胃降逆。

3. 若舌苔黄腻,脉滑数为食积化热之象,宜黄连苦寒清热。

4. 若舌苔白腻,脉濡,乃食兼寒湿宜加干姜、苍术温中燥湿。 

【辨证加减】

1.泻甚者,为食滞湿阻较重,加茯苓、车前子等利小便以实大便。

2.胀痛甚者,为食滞气阻,加枳实、槟榔等以通腑导滞。

3.兼恶心呕吐者,为胃气上逆,重用半夏,并加砂仁以和胃止呕。

4.苔白腻,脉濡缓者,为食滞夹寒湿,可加干姜、苍术等以温中燥湿。

5.苔黄腻,脉濡数,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泻而不爽者,为食滞化热,宜重用连翘,加黄芩、黄连、枳实等以消导化滞,清利湿热;或改用枳实导滞丸以“通因通用”。

1. 如伤于油腻肉食成积,重用炒焦山楂;

2. 米食积滞,重用炒焦神曲、麦芽;

3. 面食积滞,重用炒莱菔子;

4. 伤于鱼虾成积,加用紫苏、砂仁,或草蔻仁;

5. 饮酒过多成积,重用葛花,黄连;

6. 伤于生冷瓜果,重用砂仁、草蔻仁,丁香、木香等.

9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证:症见脘腹满胀,或疼痛拒按,泻而不爽,苔黄腻等。

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12克 炒枳实6克 炒神曲6克 茯苓3.6克 黄芩3.6克 黄连3.6克 白术3.6克 泽泻2.4克 

加减:

1.若胀满甚者,可加木香、槟榔以增行气消胀之力;

2.纳差者,宜加山楂、鸡内金等消食之品;

3.腹痛明显者,可加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 

4.有呕吐者,加半夏、白蔻仁和胃降逆化浊;

5.恶寒发热者,加苏叶、藿香以解表畅中;

6.伤酒者,加葛花、枳椇子。  

7. 如伤于油腻肉食成积,重用炒焦山楂;

8. 米食积滞,重用炒焦神曲、麦芽;

9. 面食积滞,重用炒莱菔子;

10.伤于鱼虾成积,加用紫苏、砂仁,或草蔻仁;

11.饮酒过多成积,重用葛花,黄连;

12.伤于生冷瓜果,重用砂仁、草蔻仁,丁香、木香等.

10饮食伤脾,湿痰流注证:症见胸脘满闷,手足不温,泄泻时发时止,腹中雷鸣,漉漉有声,呕吐清水,时吐稀痰,

理中化痰丸加减;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茯苓9克 半夏9克 

 如药证相当,而症状不减的,即于前方加重伤食专用之物,对症治之,能够增进疗效。

1. 如伤于油腻肉食成积,重用炒焦山楂;

2. 米食积滞,重用炒焦神曲、麦芽;

3. 面食积滞,重用炒莱菔子;

4. 伤于鱼虾成积,加用紫苏、砂仁,或草蔻仁;

5. 饮酒过多成积,重用葛花,黄连;

6. 伤于生冷瓜果,重用砂仁、草蔻仁,丁香、木香等.

 以上湿泄、溏浊、寒泄等证,有时亦能兼扶食滞,可以参用此法调理。能够增进效果.

11脾虚证:大便时溏时稀,完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饮食减少,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参苓白术散加减;莲子内5克 薏苡仁5克 砂仁5克 桔梗5克(炒黄) 白扁豆7.5克(姜汁浸,去皮,微炒)

               白茯苓10克 人参10克 炒甘草10克 白术10克 山药10克 

加减:

1.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袪寒止痛;

2.纳差食少者,加炒麦牙、焦山楂、炒神曲等以消食和胃;

3.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等以燥湿化痰。

4.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以助消化水谷。

1. 脘腹胀痛嗳气者,加木香、乌药以理气温中;

2. 夹湿者,加苍术、厚朴、防风以升阳燥湿;

3. 夹湿热者,加黄连、连翘、马齿苋、厚朴以清化湿热;

4. 夹食滞者,加焦三仙以消食导滞;

5. 久泄不止,中气下陷症见大便稀薄,完谷不化,饮食不佳,腹中重坠,肛门下脱,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益气升清,健脾止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藿香、乌梅;

6. 伴口燥咽干,气短乏力,阴津损伤者,加天花粉、芍药、五味子、黄精。 

【辨证加减】

1.久泻不止,肛门坠胀,甚则脱肛者,为中气下陷,酌减薏苡仁、茯苓、加黄芪、升麻、柴胡等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或改用补中益气汤。

2.伴见腹中冷痛,形寒怕冷,手足不温者,为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加吴茱萸、肉桂、附子、干姜等以温运脾阳;或改    用附子理中丸加味。

3.伴见暖气呕恶者,为夹食滞,可加莱菔子、山楂、鸡内金等以消食导滞。

4.肠鸣漉漉,舌苔白厚而腻,或食已即泻者,为脾虚夹有寒湿,加苍术、厚朴、羌活、防风等以升阳燥湿;或改用升阳益   胃汤。

5.大便泻下色黄褐者,为脾虚夹有湿热,可加黄连、厚朴、地锦草以清化湿热。

6.久泻及肾,脾肾阳虚,以脾阳不足为主者,可改用胃关煎(药方下面)加味。

12脾虚挟湿证:症见食已即泻,粪便清稀,腹胀肠鸣,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濡或弱。

升阳益胃汤加减;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7.5克 白芍7.5克 羌活7.5克 橘皮6克

               茯苓4.5克 柴胡4.5克 泽泻4.5克 黄连1.5克       

1.兼泄泻而肛门灼热者,加黄芩以助清肠之力;

2.肢体重痛不显者,去羌活、独活;

3.无口干舌干者,去黄连;

4.药后小便如常者,减茯苓、泽泻之量。

13脾虚气陷证:症见大便溏泻,肛门坠胀,或见脱肛。

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5克 归身1.5克 生姜2片 红枣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

(二)久泻  

14 肝郁证:素有胸胁胀闷,喛气少食。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鸣攻痛,矢气频作。

痛泻要方加减。炒白术9克 炒白芍6克 陈皮4.5克 防风3克 

1.久泻者,脾气虚馁,清阳下陷,可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

2.舌苔黄腻者,湿久郁热,可加黄连以清热。 临证参考本证情绪因素是发病关键,在调理气郁之时,可加入百合、合欢花、石菖蒲等开心窍、畅郁之品;久不愈者,加郁金。 

泄泻证加减:

1.若久泻不止,宜加酸收之品,如乌梅、石榴皮、诃子肉等。

2.若脾虚,食少,神疲者,加党参、芡实、扁豆。取其健脾甘淡之意。

3.气滞明显,胁肋疼痛,脘腹满闷,腹痛即泻,泻后痛不减轻宜加柴胡、枳实、香附、甘草等以疏肝理气而和中。 

泄泻加减2:

1.久泻者,加少许升麻炒之,以升提脾胃下陷之阳气;

2.脾虚食少者,加党参、山药以补脾气;

3.胸胁胀满者,加川楝子、青皮以疏肝止痛;

4.腹胀腹痛甚者,加厚朴、枳实;

5.胃中嘈杂吞酸者,加黄连、吴茱萸;

6.久泄不愈,症见腹胀痛,大便不爽、口干心烦神疲乏力,舌体胖苔白或黄者寒热错杂 ,改用乌梅丸攻补兼施,调和肝脾

7.在调理气郁之时,可加百合、合欢花、石菖蒲等开心窍、畅郁之品;久不愈者,加郁金。 

【辨证加减】

1.气滞明显,胁肋疼痛,脘腹满闷,腹痛即泻,泻后痛不减轻,加柴胡、枳实、香附、甘草,以理气和中。

2.若久郁化火,肝脾不和,腹痛泄泻,以情绪波动时为甚,痛一阵,泻一阵,肛门灼热,吐酸嘈杂,舌红少苔,脉弦数,   改用戊己丸加味。

3.便秘与泄泻交替出现者,加木香、砂仁,以理气而调和脾胃。

4.脾虚食少,神疲者,加党参、山药、芡实以健脾益气。

5.泄泻日久,加炒升麻以升清止泻;或再加乌梅、石榴皮、煨诃子等酸涩之品以涩肠止泻。

15脾虚久泻证:症见泄泻频作,时兼呕吐,腹满口干,舌苔薄白而腻,脉细缓。

七味白术散加减;人参7.5克 白术15克 白茯苓15克 藿香叶15克木香6克甘草3克葛根15克( 渴者加至15-30克)

16肾阳虚衰:

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生用)60克 补骨脂(炒)120克 五味子60克 吴茱萸120克【用法】上药为末,加红枣50枚,

               生姜12克,切碎,用水煮至枣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为丸 

17若脐腹冷痛,可加附子理中丸

  【处方】 附子(制) 100g 党参 200g 白术(炒) 150g 干姜 100g 甘草 100g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 加适量的水  

18若滑脱不禁或虚坐努责可用真人养脏汤

  〖组成〗 人参 [9g] 当归去芦[6g] 白术焙 [9g] 各六钱 肉豆蔻面裹煨,半两 [6g] 肉桂去粗皮 [3g] 甘草炙 [6g]各八钱 白芍药一两六钱 [15g] 木香不见火,一两四钱[4.5g] 诃子去核,一两二钱 [12g] 罂粟壳去蒂萼,蜜炙,三两六钱[15g] 

19若脾虚肾寒著,反见心烦嘈杂,大便有粘冻,表现寒热错杂症候可改服乌梅丸

【处方】 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

20脾阳不足,寒湿内困证:症见脘腹胀满,口中不渴,身重纳呆,手足不温,便泄澄清,色如鸭粪,脉象沉迟。

实脾饮加减;姜厚朴3克 白术3克 木瓜3克 木香3克 草果仁3克 大腹子3克 炮附子3克 白茯苓3克 

            干姜3克 炙甘草1.5克

 1.若兼有气短乏力,怠惰,懒言者,加黄芪、党参等以补气;

 2.尿少肿盛者,加泽泻、猪苓以加强小便之功;

 3.脘腹胀甚,加陈皮、砂仁。

 4.若小便中蛋白呈阳性,去甘草,加用鹿蹄草和芡实;

 5.心悸怔忡者,加重附子的用量,并加生龙骨、磁石;

 6.肝区胀痛,可加用青皮、三棱、莪术;

 7.大便溏泻者,应将大腹子改用大腹皮;

 8.大便秘结者,可加牵牛子以通利二便。

21脾病及肾,脾肾阳虚证:症见肠鸣水泻,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脉象沉细。

附子理中汤加吴茱萸;炮附子9克 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吴茱萸6克

22肾虚证:黎明腹痛肠鸣即泄。泻后痛减。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脉沉细。

四神丸加味;煨肉豆蔻6克 盐补骨脂12克 五味子6克 炒吴茱萸3克 生姜12克 红枣5枚

加减:

1.泻下如水,可加罂粟壳、煨诃子肉以收敛固涩;

2.久泻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以升阳益气;

3.腰酸肢冷较甚者,可加附子、肉桂以温阳补肾;

4.气滞作胀,可加木香、小茴香之类调理气机。

5. 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6. 亦可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喛脾之力。

7. 年老体弱者,加党参、黄芪、柴胡、升麻、白扁豆以健脾益气升阳;

8. 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禹余粮、乌梅以涩肠止泻;

9. 伴心烦、口干等寒热错杂者,加黄连、肉桂、黄柏(盐炒);

10. 伴肾阴虚者,加生地、当归、白芍、山萸肉。 

【辨证加减】

1.临床应用时可在上方中酌加附子、干姜,以增强温肾暖脾之力。

2.如脘腹胀满,可加砂仁、木香以行气醒脾。

3.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加黄芪、人参、白术、柴胡,以补中益气。

4.泻痢日久,滑脱不禁,精神倦怠,四肢不温,腰膝酸软,为脾肾阳虚,关门不固,可改用真人养脏汤。

23酒食积滞者,也常在黎明之前即大便,但便下溏垢或挟有粪块,而无肾阳虚之征。用二陈汤加酒煮黄连、神曲研末

            以陈酒曲打糊为丸,乌梅煎汤送服

24二陈汤加酒煮黄连、神曲;半夏6克 陈皮3克 茯苓9克 炙甘草2.4克酒黄连5克神曲6克 乌梅6克 生姜6克 红枣2枚

加减:

1.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

9.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

11.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13.苔腻,痰湿盛,加川朴燥湿化痰。

14.痰多气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肃肺降逆。

25五更即泄而脾肾阳虚证不显,及见心烦嘈杂,寒热错杂症状者,治当寒热并用,温脾止泻。

乌梅丸加减;乌梅500克 细辛18克 干姜30克 黄连48克 炮附子18克 当归12克 黄柏18克 人参18克 蜀椒(出汗)12克

            桂枝18克(作汤剂:乌梅30克(醋渍一宿,打烂) 细辛4.5克 干姜9克 黄连6克 当归9克 熟附子9克                       川椒6克 桂枝9克 人参12克 黄柏9克  水煎服)

1.本方安蛔、驱虫力弱,临证时宜加使君子、苦楝皮、榧子、槟榔等以杀虫,亦可加泻下药大黄、芒硝等;

2.呕吐严重者,可加生姜、半夏、吴茱萸降逆止呕;

3.腹痛甚者,可加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

   五、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寒湿困脾

   ①藿香正气软胶囊(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1次2~4粒,1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泄泻呕吐,头痛昏重,脘腹胀痛。

   ②纯阳正气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药厂):1次1.5~3g,1日l~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暑天感受暑湿,腹痛吐泻,胸膈胀满,头痛恶寒,肢体酸重。

   (2)肠道湿热

   ①葛根芩连微丸(柳江桥牌,广西柳州市中药总厂):1次39,1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病毒性、细菌性腹泻,身热烦躁。

   ②加味香连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1次69,1日3次,温开水送服。清热祛湿,用于湿热腹泻。

   ③穿心莲片(山花牌,北京同仁堂中药提炼厂;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众胜牌,广州众胜药厂):1次5片,1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泄泻、肠炎。

   (3)食滞胃肠

  枳实导滞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1次6~99,1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不恩饮食,泄泻。

   (4)肝气郁滞

   ①逍遥丸(赵都牌,河北邯郸制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1次6~9g,1日1~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及肝气郁滞引起的泄泻。

   ②戊已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1次3~6g,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肝胃不和,口苦嘈杂,呕吐吞酸,腹痛泻痢。

   (5)脾气亏虚 ’

  ①人参健脾丸(李时珍牌、同仁堂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1次2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倦乏力,脘腹胀满,肠鸣腹泻。

   ②六君子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1次9g,1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消化不良,胸腹胀满,食少便溏,咳嗽痰多。

   ③四君子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1次3~6g,1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④香砂六君子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1次6-9g,1日2~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泻。

   (6)肾阳亏虚

   四神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1次9g,1日2次,淡盐水送服。用于脾肾虚寒,五更泄泻,食不消化,腰酸腹痛。

   (7)久泄

   乌梅丸(天宁寺牌,陕西省榆林地区中药厂):1次2丸,1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用于久泻。

   2.单验方

   (1)炒车前子研末,每服6g,日服3次,米汤送服。治急性泄泻,暴泻不止,小便不通。

   (2)车前子30g,马齿苋30g,蒲公英30g,水煎服。主治发热恶寒,腹痛泄泻者。

   (3)艾叶生姜汤:陈艾一把,生姜一大块,水煎服。治暴泻不止。

   (4)生山楂20g,焦山楂20g,水煎服。用于伤食泄。

   (5)生姜一大块,陈茶叶209,水煎服。主治湿热泄。

   (6)槟榔50g,烧炭存性为末,1次5g,1日2~3次,开水冲服。适用于湿热兼有积滞者。

   (7)胡椒20粒,生姜lOg,红糖lOg,水煎服。适用于寒湿泄。

   (8)精制硫黄装入胶囊,每服1.59,每日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之久泄。

   (9)莲子肉、山药、薏苡仁、芡实各500g,砂仁50g,炒研末,不拘时服。主治脾胃虚弱之久泄。

   (10)乌梅煎汤代茶:乌梅15g,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服。治久泻及伤阴者。

  (11)棉花根lOOg。加水适量煎服。主治各种慢性泄泻。

   (12)石榴皮5g,‘研末,米汤服下。治慢性泄泻久而不愈者。

(一)单方验方

  单方验方

  1。小蒜(又名团蒜)120克,鸡蛋二个。将小蒜洗净切碎,和鸡蛋煎,不放盐。内服,可治疗寒湿泄泻.(《常见病验          方研究参考资料》)

  2。车前子(炒),研细末,每服6克,每日三次。亦可用车前子(炒)15克---30克,水煎服。适用湿盛暴泻,小便不通.(      同上)

   3。车前子15克,(或车前草30-60克),藿香9克,生姜9克水煎服,适用寒湿泄泻。(《实用中医内科学》)

  4 滑石、黄柏、甘草各等分,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三次,适用于湿热泄泻(《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5.鲜扁豆叶、鲜藿香叶、鲜荷叶(捣汁)各10克,取汁用开水冲服(另加入六一散6克更佳),适用于暑湿暴泻(同上)。

  6.葛根9克,黄连6克,甘草3克,水煎服。适用于湿热泄泻(《中医实用内科学》)。

  7.焦山楂工5克、神曲12克,水煎服。适用于伤食泄泻(同上)。

  8。陈萝卜秧60克,水煎服。适用于伤糯米食之泄泻(编者)。

  9。二神丸。补骨脂120克、肉豆蔻60克,为末,用大枣49个、生姜120克,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30至50丸,盐汤      送下。适用于脾胃虚弱,久泻不止(《普济本事方》)。

  10;五味子60克、吴茱萸工5克,吴茱萸泡七次,同五味子炒研细末,每服6克。适用于五更泻(《中医内科学》江苏           新医学院编)。

  11.制硫黄装入胶囊,每服1.5克,每日二次。适用于命火衰微,泄泻曰久,滑脱不禁者。此法始见于《医学衷中参西       录》,现在改用胶囊吞服。

   (2)外治法

   1.胡椒粉填满肚脐,用纱布盖贴,胶布固定,或外贴小膏药固定,隔日更换一次,适用于寒湿泄泻。(《中医内科学        》江苏新医学院)

  2。五倍子6克,用醋调如水糊状,摊在纱布上,盖于脐上,如泻止,即除去该药,时间不可太长,适用于一般久泻(《       中医内科学》江苏新医学院)。

   3.白芷、干姜各3克,共研细末,以蜜为膏。先用酒洗脐微热后贴膏,再点燃艾条熨膏上。适用脾肾阳虚之泄泻(《          中医外治法》)。

   4.木鳖仁5个,丁香5个,麝香1分。研末,米汤调作膏,纳脐中贴之,外以膏药护住。治水泻不止(《串雅外编》)。

   5.茜草45克煎水洗足,每天三次,适用于暑湿或湿热泄泻(《中医外治法》)。

   6.大蒜捣烂敷足心,或贴脐中,适用于寒泻(《中医外治法》)。

   7。灯火灸法。用灯芯蘸茶油点燃在隐白穴或长强穴烧一燋,如无效可在天枢穴再烧一燋。天热改用毫针浅刺不留针。       适用于寒泻或虚寒久泻之证。

单验方

   (1)炒车前子研末,每服6g,日服3次,米汤送服。治急性泄泻,暴泻不止,小便不通。

   (2)车前子30g,马齿苋30g,蒲公英30g,水煎服。主治发热恶寒,腹痛泄泻者。

   (3)艾叶生姜汤:陈艾一把,生姜一大块,水煎服。治暴泻不止。

   (4)生山楂20g,焦山楂20g,水煎服。用于伤食泄。

   (5)生姜一大块,陈茶叶209,水煎服。主治湿热泄。

   (6)槟榔50g,烧炭存性为末,1次5g,1日2~3次,开水冲服。适用于湿热兼有积滞者。

   (7)胡椒20粒,生姜lOg,红糖lOg,水煎服。适用于寒湿泄。

   (8)精制硫黄装入胶囊,每服1.59,每日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之久泄。

   (9)莲子肉、山药、薏苡仁、芡实各500g,砂仁50g,炒研末,不拘时服。主治脾胃虚弱之久泄。

   (10)乌梅煎汤代茶:乌梅15g,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服。治久泻及伤阴者。

   (11)棉花根lOOg。加水适量煎服。主治各种慢性泄泻。

   (12)石榴皮5g,‘研末,米汤服下。治慢性泄泻久而不愈者。

3.食疗方

   (1)萝卜叶放在房顶瓦上日晒夜露1个月,用时洗净,每次用lOg,煎水代茶饮。主治湿泻。

   (2)黄瓜叶晒干研末,每服lOg,米汤送服。治各种泄泻。

   (3)黄瓜叶烧成灰,每服lOg,姜汤送服。主治寒泻。

   (4)黄瓜叶lOg,用醋或鸡蛋煎服。主治热泻。

   (5)黄瓜叶10g,红糖煎服。主治体弱腹泻。

   (6)猪肾1个,剖开,纳入补骨脂6g,湿纸包裹后煨熟食之。用于肾泻。

   (7)山药粥:山药200g,研末,粳米lOOg共煮稀粥食用。治慢性脾虚泄泻。

   (8)薏苡仁粥:薏苡仁50g,炒熟,粳米lOOg,水适量,共煮稀粥,每日食2次。用于脾虚有湿,消化不良,大便溏泻        者。

   (9)炮姜粥:炮姜lOg,粳米50g。先将炮姜切成小碎末,加水适量先煎15分钟,之后加入粳米,共煮稀粥,每日服2次         。用于脾胃虚寒泄泻。

   (10)芡实百合粥:芡实、百合各60g,粳米lOOg,共煮稀粥,每日2次食用。治脾虚泄泻。

  4.药物外敷及局部用药

   (1)鲜柞树嫩皮300g(干品lOOg),加水500ml,煮沸30分钟,待药液温度为40。C左右时浸泡患者双足踝关节以下部位        ,每次30分钟,每日2次。用于急性泄泻。

   (2)车前子研末,水调敷脐部。主治水泻。

   (3)胡椒粉填神阙穴,纱布敷盖,纹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主治寒湿泄泻。

   (4)大葱lOOg与食盐合炒热,用布包裹,热敷于腹、背、腰部。主治寒湿泻。

   (5)松香5g,研末,放在膏药上,贴脐处。主治寒泻。

   (6)附子15g,生姜20g,大葱2根,捣烂敷于双足脚心。主治寒泻。

   (7)大蒜1头,胡椒20粒,艾叶3g,共捣烂如泥状,加酒适量,敷于脐孔。主治寒泻。

   (8)大蒜1头捣烂敷足心或脐中。用于寒泻。

   (9)五倍子lOg,研末,醋调为糊状,敷脐中,外以纱布敷盖,胶布固定。用于久泻不止。

   (10)肉桂、鸡内金各3g,硫黄、枯矾、五倍子各6g,白胡椒1.5g,共研细末,以上为1次用量,用鲜葱头3根捣烂,         与药末拌匀,加醋适量,调成糊状,敷摊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次敷2小时,每日1次,6次为1疗程。敷         处有痒、烧灼感,停药后即可消失。

   5.针灸和拔罐

   (1)针灸

   ①外感急性泄泻

   取穴: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暑湿者,加曲池、隐白;寒湿者加神阙、阳陵泉。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平补平泻,宜中强刺激;上巨虚、足三里应在压痛明显处刺入;曲池、隐白用泻法,隐血出针后宜挤去恶血;神阙隔盐灸;阳陵泉先泻后补,以泻为主。’

  ②伤食暴泻

   取穴:脾俞、胃俞、大肠俞、中脘、足三里。脾俞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

   ③慢性泄泻、

   取穴:中脘、梁门、天枢、足三里、章门。脾虚者配脾俞、关元俞;肝郁者,配肝俞、行间;肾虚者配肾俞、命门;脘痞者,加公孙;胁痛者加阳陵泉;气短者加气海。肝俞、行间、阳陵泉用泻法,余穴皆可用补法并加灸。

   ④艾灸上脘、天枢、关元、足三里。适用于慢性泄泻。

   ⑤腹泻特效穴足外踝高点直下,赤白肉际处,将艾柱或艾条点燃后,温和灸,左右两穴每次各灸15分钟,日灸2次。

   ⑥阴陵泉下直下5寸,距胫骨后缘1寸按压有异样感或疼痛处,即可针刺,对急性泄泻可单选此点,用泻法;慢性泄泻配足三里,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⑦耳针:取大肠、小肠、脾、胃、交感、神门。每次取3~5穴,急性泄泻留针10分钟,每日2次,中强刺激;慢性泄泻留针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拔罐

   用口径6cm火罐,于肚脐窝处(范围包括神阙穴、天枢穴)拔罐,隔天1次,3次为1疗程。用于各种泄泻。

   【转归与预后】

   一、转归

   泄泻的转归取决于邪气的强弱及患者体质的盛衰。急性泄泻,经正确治疗,绝大多数在几日内痊愈,有少数病人,暴泄不止,损气伤津耗阴液,造成痉、厥、闭、脱等危症,特别是伴有高热、呕吐,热毒甚者尤然。邪气盛、正气衰的急性泄泻多重,且易发生变证。急性泄泻因失治或误治,可迁延日久,由实转虚,转为慢性泄泻,日久脾病及肾,肾病可使脾愈虚,以致脾肾同病,错综复杂。

   二、预后

   泄泻一般预后良好。急性泄泻,只要给予及时治疗,很快康复。慢性泄泻,不宜求速效,应缓图,持之以恒,长期服药,则预后满意。不论急性泄泻或慢性泄泻,凡有脏腑衰竭津液耗亡,脉证不符而泄利不止者,为亡阴、亡阳之逆证、危重证,预后不佳。

   【护理与调摄】

   一、护理

   (一)急性泄泻

   1.按内科急症,般常规护理,给予一级护理。

   2.卧床休息,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污染了衣裤、被服要及时更换、清洗。注意腹部保暖,保持肛门、臀部清洁。嘱患者每次大使后用软卫生纸轻轻擦肛门,之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外用松花粉,以免肛门发生感染和粘膜破溃。如有脱肛或肛门下坠者,应以纱布轻轻托上,并按摩承山穴(双侧)。

   3.饮食调护  

   (1)吐泻严重者,可短时间禁食,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及液体。病情好转后,进食宜稀软,以盐汤代茶饮,先给淡米汤、淡果汁、面汤等,逐步改为少渣、少油流质,如稀粥、挂面汤、面包等,可食蜜饯杨梅。禁油腻厚味、坚硬生冷、刺激性及煎炒食物。

   (2)伤津脱液者,可给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年老体衰者,不宜口服时,可用棉签蘸湿各种汁液,或用温开水润湿其口唇、舌面。

   4.给药护理

   汤药宜温服,兼呕吐者,用生姜擦舌面后服药。

   5.辨证施护

   (1)寒湿泄,注意保暖,脐部热敷,饮生姜红糖水,忌生冷瓜果。

   (2)湿热泄,多饮浓茶和淡盐水,服黄连粉,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忌服厚味甜腻之品。

   (3)伤食泄,暂时禁食,服山楂、大黄粉。 ’

  (二)慢性泄泻

   1.按内科一般常规护理,给三级护理。

   2.情绪护理关心体贴患者,使其消除烦躁、恐惧心理,并避免一切不良的精神刺激,使其情绪稳定。

   3.应适当地活动、锻炼,增强体质。

   4.饮食护理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进肥甘、厚味、甜腻之品,选用健脾补益之品,如豆制品、鳗鱼、鲫鱼、牛羊肉、瘦猪肉、鸡蛋、牛乳等。蔬菜如扁豆、南瓜、番茄等,亦可选姜、椒调味品,及栗子、龙眼、大枣等食品。

   5.给药护理,汤药宜温服。

   6.辨证施护肝气郁滞者,应保持良好情绪,避免精神刺激。脾气亏虚者,注意调理饮食,食宜温热、柔软且易消化,如以莲子、芡实、扁豆、薏苡仁等煮粥,忌生冷蔬菜水果。腹部注意保暖,对冷痛者予艾灸、隔姜灸或热敷。肾阳亏虚者,上厕时注意保暖,冬季穿好衣服,防止感冒、受寒而加重病情。

   二、调摄

   (一)急性泄泻

   1.勿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或油腻食品,食物宜新鲜,注意食具消毒。

   2.多选用健脾补益之品,如豆制品、瘦猪肉、牛羊肉、鲫鱼、鸡蛋、牛乳等,蔬菜如扁豆、南瓜、番茄等,常服龙眼、大枣。

   3.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二)慢性泄泻

   1.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勿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或油腻食品。

   2.注意季节变化,避免腹部受寒,阳虚者更需注意。

   3.调节情绪,保持愉快,避免精神刺激。

   4.脾胃素虚者,生活起居有常,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日常饮食定时定量,注意调养,多食健脾和胃利湿之品,如赤小豆、红枣、栗子、薏苡仁粥等。

   5.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保健功、广播体操、慢跑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利于疾病早日恢复。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1.加强食品和水源管理,注意个人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集体食堂要加强卫生管理、水源管理,消灭蚊蝇,防止食物污染。

   2.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过饱过饥,定时定量,不偏食,进食时细嚼慢咽。

   3.夏季暑湿盛行,勿贪凉露宿,或冒雨涉水,以防止寒、湿、暑、热之邪的侵袭。

   4.调畅情志,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精神刺激。

   5.平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康复

   (一)急性泄泻

   急性泄泻患者经治疗痊愈后,需饮食调养一段时间,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早日恢复,无需特殊治疗。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少进肥甘厚味、甜腻之品,常用豆制品、鲫鱼、牛羊肉、鸡蛋、豆浆、牛乳等,多吃新鲜蔬菜,姜、椒调味品可选用,还可常服栗子、红枣等。

   (二)慢性泄泻

   慢性腹泻往往时发时止,或迁延不愈,在缓解期,其脾胃功能尚未恢复,此时稍有不慎则泄泻又作,故需尽快强盛脾胃功能,这是康复的主要内容。药物康复外,还有食疗康复。

   1.薏苡仁30g,粳米50g,同入砂锅内加水500ml,煮成稀粥,每日2次。

   2.芡实粉、莲子粉各50g,粳米lOOg。先将粳米煮成稀粥,芡实粉、莲子粉加水调成糊,入粳米粥中搅拌煮2~3沸即成,加白糖适量调味,可常服。

   3.玉米500g,石榴皮lOOg,共炒,研成细末,每次冲服lOg,日3次。

   4.黄芪30g,山药30g,粳米lOOg,将黄芪、山药水煎法1000ml,去掉药渣,用药汁煮粳米,煮成后加红糖适量,稍煮片刻即成,每日2~3次,温服。

   【医论提要】

   病名方面,《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载有“鹜溏”、“飧泄”、“濡泄”、“注下”等称谓。《难经·五十七难》提出五泄的病名,即“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其中小肠泄与大瘕泄可能属于痢疾,但其余三泄多属泄泻范畴。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直至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列“泄泻叙论”专篇,其病名才趋于统一。

   症状方面,《难经》从脏腑辨证的角度对“五泄”的症状进行了论述。《难经·五十七难》日:“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其中前三证属泄泻的范畴。 

  病因病机方面,《内经》对其病因的论述,或言风,或言湿,或言寒,或言热,或言清气在下。如“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盛则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素问·金匮真言论》)以及“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宋代陈无择认为不仅外邪可以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也可引起泄泻,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说:“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这一认识确为难能可贵。元代朱丹溪对泄泻病因的论述,言简意赅,《丹溪心法·泄泻》日:“泄泻有湿、火、气虚、痰积、食积”之分。明代张景岳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明确,其《景岳全书·杂证谟·泄泻》篇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三气为最”,“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清代以后论述泄泻的文献尤多,如吴谦的《医宗金鉴》、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张璐的《张氏医通》等,皆以《内经》为宗,病因上强调湿邪致泻的基本原理,病机上重视肝、脾、肾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叶天士认为久患泄泻因于“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不失为创新之见。

   辨证和治疗方面,《素问·标本病传论》提出:“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明确指出了本病治疗先后标本的原则。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下利”,并分为虚寒、实滞、气利3种类型,他提出实滞下利用“通因通用”法,为泄泻的辨证施治奠定了基础,他还创立了一些有效的方剂,如治寒利的葛根汤、治热利的葛根芩连汤、治实滞的大承气汤、治虚利的四逆汤等,对后世临床治疗泄泻很有意义。宋代朱肱在《南阳活人书·问下利者》提出“伤寒下利多种,须辨识阴阳”,发挥了张仲景的辨证要点,并系统地论述了三阴三阳经泄泻的治疗宜忌及完整的治疗方药,对指导今人临床仍有裨益。元代朱丹溪对本病的辨证论治有方有法,《丹溪心法·泄泻》:“湿用四苓散加苍术,甚者苍、白二术同加,炒用燥湿兼渗泄。火用四苓散加木通、黄芩,伐火利小水。痰积宜豁之,用海粉、青黛、黄芩、神曲糊丸服之。……气虚用人参、白术、炒芍药、升麻。食积二陈汤和泽泻、苍术、白术、山楂、神曲、川芎,或吞保和丸。”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泄泻》中提出本病治法“以利水为上策”,还阐明可利与不可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他指出“有寒泻而小水不利者……有命门火衰作泻而小水不利者”,然分利之法,“惟暴注新病者可利,形气强壮者可利,酒湿过度,口腹不慎者可利,实热闭塞者可利……若病久者不可利,阴不足者不可利,脉证多寒者不可利,形气虚弱者不可利,口干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利”,务须“察其所病之本”,否则“愈利愈虚”。此论述是对本病治疗法则的完善和总结,为后人所推崇。李梃《医学入门·泄泻》中进一步指出:“凡泄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提,必滑脱不禁,然后用药涩之”有一定的I临床意义。同时代的李中梓,对泄泻的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提出著名的治泻九法,其在《医宗必读·泄泻》中说:“治法有九:一曰淡渗……;一曰升提……;一曰清凉……;一曰疏利……;一曰甘缓……;一曰酸收……;一曰燥脾……;一曰温肾……;一曰固涩……”,认为“夫此九者,治泻之大法,业无遗蕴,至如先后缓急之权,岂能预设,须临证之顷,圆机灵变。”此论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个突出贡献,其实用价值也为临床所证实。清代叶天士创立泄木安土法(参见《临证指南医案》),以甘理胃,以酸制肝,方用人参、乌梅相配,或甘草、白芍同用,对后人启迪良深。现代医家继承前人,又多独特发挥,为泄泻治疗学增添了新的一项。周冠群使用含有毒性药物的古代方剂治疗顽固泄泻颇多效验,如选用抵圣丸(明《永乐大典·医药集·149481卷》)。时振声治疗泄泻妙用三法,消补同用、温涩合施、寒热并调。任继学治疗久泻不止,多从肝肺论,选用宣肺疏肝、理脾和胃之法,方用危氏安和散。李寿山治久泻贵在施运,一健运,二疏运,三导运。

   【医案选粹】

   案一

  申江邹邑侯子舍,仲夏患泻,精神疲惫,面目青黄,因素不服药,迁延季秋,忽眩晕仆地,四肢抽搦,口斜唇动,遍体沐冷,面黑肚缩,六脉全无。署中幕宾通晓医理,各言己见。或日:诸风掉眩,法宜平肝。或日:诸寒收引,理应发散。议论纷纭,.不敢投剂。延予决之日:脾为升阳为职,胃为行气之府,坤土旺则清阳四布,乾健乖则浊阴蔽塞,此自然之理也。今泄泻即久,冲和耗散,所以脾元下脱,胃气上浮,阴阳阻绝而成天地之否,故卒然仆倒,所谓土空则溃也。况肝脾二经为相胜之脏,脾虚则木旺,肝旺则风生,故体冷面青,歪斜抽搦相因而致也。若误认风寒证候而用发表之方,恐已往之阳追之不返矣。宜急煎大剂参、附,庶为治本。合署惊讶,见予议诠严确,乃用人参一两,熟附二钱,生姜五片煎就灌下。一二时手指稍温,至夜半而身暖神苏,能进米饮。后以理中、补中调理而安。

   (选自《旧德堂医案》)

案二

   端昌王既白之妃患泄泻,屡用脾胃门消耗诸药,四五年不能止。一医用补中益气汤、人参三钱,服一月,不泄。忽一日,胸膈胀满,腹响如雷,大泻若倾,昏不知人,口气手足俱冷,浑身汗出如雨,用人参五钱,煎汤灌苏,如是者三。病者服久,自觉口中寒逆,医者以为出汗过多,元气虚弱,于前汤内加人参三钱,酸枣仁、大附子、薄、桂各一钱,昏厥尤甚,肌肤如冰,夏暑亦不知热。二年计服过人参二十五斤,桂、附各二斤,酸枣七十斤。至己巳冬,饮食入口即时泻,服中既饥,饥而食,食即泄,日十数次,身不知寒,目畏灯火。予初诊之,六脉全无,久诊六部来疾去缓,有力如石,闻其声尚雄壮,脉亦有余。自予断之,乃大郁火证也。以黄连入平胃散与之,饮药少顷,熟睡二时,不索食,不泄泻。饮五日,方知药味甘苦,既用通元二八丹,与汤药间服。一月饮食调调,其病遂愈。

   (选自《陈修园医案》)

案三 .

   一僧来请日:“贫道有奇疾,每岁三月五日,必患大泻者昼夜不知数,经三日而止。是以身体消削,天机尽绝,数日复故。今兹亦逼其期也,闻先生名手,故先期乞治。”先生诊之,六脉滑而数,按其心下悸。师顾门弟子谓日:“所谓时发热,自汗出,而不已者,先其时发汗则愈。”又云:“下利已差,至某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斯人即是。”与大剂桃花加芒硝汤四帖,日:“先期五日当服之。”僧日诺。后数月来谢日:“果有验。”

  (选自《生生堂治验》)

案四

   吴仰山,泰和典当之伙也。一日清晨,该典使人邀余,至则该典经理张少云,谈仰山昨夜大便,泻至四十遍,今天明至此,又十四遍矣,曾服小方二,皆不中病。少云喜谈方药,讲究医书,又常施药,邻近有病,必研究病原,考察方论,今同事仰山有病,更为注意。余切其脉,洪数而右寸甚急,身热而自觉畏寒,舌绛无苔,渴饮不彻。余乃谓少云日:“仰山之病,是火泻也,望勿疑余方之怪。”少云云:“君殆将用三黄乎,即请开方。”余书麻黄、葛根、石膏、连翘、车前、牡蛎、桑皮、麦冬、白芍、甘草,麻六分,葛三钱,膏一两,六剂一帖。少云持方,踟蹰日:“水泻服此,其理安在?”余日:“肺热移于大肠,则洞泄,方虽新奇,谅无不效。”少云勉从之。明日复邀余诊,至则见仰山在啜粥。余问昨夜泻几遍?仰山云:“服药后泻止,于昨夜安眠一觉,及醒,天已明矣,但腹甚饥,此已第二餐。”顷之,少云至,询至昨日之方,出于何书?余日:“是《内经》也。”少云云:“《内经》圣有是方?”余日:“秋令燥金,肺主之。今秋亢燥,燥气化火,火克金,必伤肺,肺受燥火之灼烁,必求助于水。肺热,并心亦热,肺与大肠,心与小肠,两相表

 里。心移热于小肠,必肺移热于大肠,胃受水气,不能升液滋润肺系,所以肺布叶举,水气直达下焦,而为洞泄。经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又云火郁发之。此其义也。”

  (选自《医案摘奇》)

  【现代研究】

   中医学之泄泻主要包括西医学急性肠炎和慢性结肠炎,今将近年来研究现状介绍如下:

   一、急性肠炎治疗研究

   周宜强用自拟止泻汤治疗急性腹泻171例,药用藿香、建曲各lOg,茯苓15g,陈皮12g,苏叶、厚朴、广木香各6g,炒黄连、半夏曲、苍术各9g,车前子30g,甘草3g 生姜3片。寒湿重黄连减量,加防风lOg,艾叶4g,干姜9g;暑湿重加滑石20g,竹茹、砂仁壳各6g。结果痊愈154例,占90.1%,好转16例,占9.3%,无效1例,占0.6%(中医研究,1989,(3>:35~36)。钱尚统用单味大黄醇提片治疗急性肠炎54例,用西药对照治疗45例,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5日、1.7日。两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丽本品具有价廉、服用方便及避免西药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等优点(中成药,1989,(9>:23~24)。韩建平用芍药甘草汤加口服补液盐治疗急性腹泻40例,湿热者加乌梅、葛根、滑石等;寒湿者加干姜、荜茇、藿香等。加用少量温开水溶解的口服补液盐混合剂277 59,对照组25例,用氟哌酸、颠茄片常规口服,中度脱水1次性补液1000ml。结果两组分别治愈35、19例,好转5、6例。两组血钾、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23)。

   二、慢性结肠炎治疗研究

   刘宗凯用自拟固本益肠片治疗慢性结肠炎280例,本品含黄芪18g,党参15g,白术、山药、白芍、元胡各12g,赤石脂、地榆、炮姜、补骨脂、当归各9g,木香、儿茶、炙甘草各6g。20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7~10日,2~3个疗程后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服药期间禁用其它药物。结果近期治愈185例,显效63例,好转26例,无效6例。对治愈的96例进行半年至1年随访,治愈1年以上者40例,1年后复发2例;半年以上者56例,半年后复发1例,但3例复发者症状较轻,再予本品后症状很快消失(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6>:372)。刘蕴智用白花蛇舌草汤治疗慢性结肠炎47例,本方含白花蛇舌草、红藤、银花各30g,木香lOg。水煎取汁150ml,每睡前保留灌肠,保留时间7~8小时,7日为1疗程。并辨证内服中药,脾气虚弱者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湿热壅滞者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加减;肝郁脾虚者用痛泻要方加减;脾肾两虚用四神丸加减;气

 阴两虚用生脉散、沙参麦冬汤加减。结果治愈18例,好转23例,无效6例(北京中医,1989,(6>:24~25)。曹洪欣用温肾补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35例,本组病程3个月~1年者15例,1~5年者15例,>5年者6例。药用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白芍、白术、五味子、山药、乌梅、陈皮、桂枝、柴胡、茯苓、葛根、芡实,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服。结果治愈(症状消失,镜检肠粘膜恢复正常)20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肠

 粘膜粉红色,仍轻度水肿,血管走行纹理不清)7例,有效(症状减轻,粘膜无明显变化)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疗程15~90日(四川中医,1989,<12>:19)。

   余泽勋用胃肠宁治疗脾虚型结肠炎123例,本品含黄芪、葛根、党参、白术、当归、白芍、元胡、防风、砂仁、木香、炮姜、赤石脂、补骨脂、罂粟壳、炙甘草、柏勒儿茶等,研细过筛,装入胶囊。每次5g,每日3次H服,1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60例马齿苋、白头翁、黄柏各50g,水煎取100ml后加入2%奴夫卡因20ml,每日睡前作保留灌肠1次,15日为1个疗程。共2~3个疗程,本组与对照组分别痊愈60、19例,显效45、25例,好转15、11例,无效3、5例,有效率为97.6%、91.7%。本组有效率,两年复发率及远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d0.001)(云南中医杂志,1990,<2>:19~20)。姚德纯用益气活血与温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本组患者采用双盲法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平均发病时间分别为6年和5.6年,治疗组用速效止泻胶囊,对照组予市售四神丸。均2个月为1疗程。结果两组分别为临床治愈20、2例,有效7、6例,无效3、7例;有效率分别为90%、5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动物毒性实验及临床观察,表明速效止泻胶囊无毒副作用(辽宁中医杂志,1990,(12>:13~14)。章剑今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腹泻108例,对照组45例,用氯霉素、氯化钾加林格氏液静点,口服黄连素。结果本组与对照组分别痊愈84、40例,好转23、3例,无效1、2例,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2>:112~113)。顾廷全用健脾理中汤治疗慢性结肠炎37例。本组用太子参15g,白术12g,附子、干姜、黄连、罂粟壳、乌梅、诃子、肉豆蔻、元胡、砂仁各10g,甘草6g,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TMP口服治疗31例。均20日为1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两组分别治愈39、7例;好转28、9例,无效1、15例,有效率98.5%、51.7%,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1)(实用中医药杂志,1993,<4>:4~5)。韩清用加味白头翁汤治疗慢性结肠炎35例,急性发作期用:白头翁、黄芪各309,秦皮、炮姜炭、黄连、木香、黄柏各69,丹皮、大黄炭、当归、生薏苡仁各109,虎杖、山楂炭、银花炭各1.59,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吡哌酸、灭滴灵、强的松。均10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3日。缓解期本组用芪参香延丸,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均日2次口服,均用30日。结果两组分别治愈14、8例,好转18、12例,无效3、10例,总有效率91.43%、66.27%(P<0.05)(新中医,1996,<1>:20~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