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脾胃系病证

 心海真情2020 2022-04-30 发布于广东

胃痛---吐酸---嘈杂:

证治分类: 胃痛: 1.寒邪客胃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证机概要: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代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苏散合《医方集腋》良附丸加减。方剂:香附、紫苏、陈皮、甘草、高良姜、乌药、吴茱萸、木香。  2.饮食伤胃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证机概要:饮食积滞,阻塞胃气。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代表方:《丹溪心法》保和丸加减。方剂: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制半夏、陈皮、连翘。  3.肝气犯胃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代表方:《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剂: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  4.湿热中阻证: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代表方:《医学统旨》清中汤加减。方剂: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  5.瘀血停胃证: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证机概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代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失笑散合《时方歌括》丹参饮加减。方剂: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6.胃阴亏耗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证机概要:胃阴亏耗,胃失濡养。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代表方:《柳洲医话》一贯煎合《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加减。方剂: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川楝子、芍药、甘草。  7.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证机概要:脾虚胃寒,失于温养。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代表方:《金贵要略》黄芪建中汤加减。方剂: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 吐酸: 1.热证:吞酸时作,嗳腐气秽,胃脘闷胀,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泄肝火,和胃降逆。代表方:《丹溪心法》左金丸加味。方剂:黄连、吴茱萸、黄芩、栀子、乌贼骨、煅瓦楞子。  2.寒证:吞酸时作,嗳气酸腐,胸脘胀闷,喜唾涎沫,饮食喜热,四肢不温,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温中散寒,和胃制酸。代表方:《古今名医方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剂:党参、白术、云苓、木香、砂仁、法半夏、陈皮、干姜、吴茱萸、甘草。  嘈杂: 1.胃热证:嘈杂而兼恶心吞酸,口渴喜冷,口臭心烦,脘悶痰多,多食易饥,或似饥非饥,舌质红,苔黄干,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和中。代表方:《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加味。方剂:法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生姜、甘草、黄连、栀子、茯苓、大枣。  2.胃虚证:嘈杂时作时止,口淡无味,食后脘胀,体倦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淡,脉虚。治法:健脾益胃和中。代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加味。方剂: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白豆蔻仁。   3.血虚证:嘈杂而兼面白唇淡,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和中。代表方:《济生方》归脾汤加减。方剂:黄芪、党参、当归、龙眼肉、木香、茯神、远志、枣仁、生姜、大枣、甘草、白术。  病证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经病变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正如《灵枢·厥论》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夕发旦死,旦发夕死”。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有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胃痛与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3.胃痛与腹痛:腹痛是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此外,肝、胆、脾、胰病变所引起的上腹胃脘部疼痛还应结合辨病予以排除。 诊断依据: 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相关检查: 电子胃镜或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可作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黏膜脱垂等的诊断,并可与胃癌作鉴别诊断;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C14呼气试验)可查是否为Hp感染;胆红素、转氨酶、淀粉酶化验和B超、CT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作鉴别诊断;腹部透视可与肠梗阻、肠穿孔作鉴别诊断;血常规可协助与阑尾炎早期作鉴别;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检查可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作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祛邪扶正并举。虽有“通则不痛”之说,但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法,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正如叶天士所谓“通字须究气血阴阳”。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辨证要点: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兼夹证。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据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在气者,有气滞、气虚之分。其中,气滞者,多见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恶心呕吐,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气虚者指脾胃气虚,除见胃脘疼痛或空腹痛显外,兼见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面色少华,舌淡脉弱等。在血者,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兼见呕血、便血。各证往往不是单独出现或一成不变的,而是互相转化和兼夹,如寒热错杂、虚中夹实、气血同病等。 病因病机: 1.外邪犯胃;2.饮食伤胃;3.情志不畅;4.素体脾虚。胃痛的发生,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文献摘要】: 《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太阳之盛,凝溧且至,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少阴司天,火气下临······心痛,胃脘痛”。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汩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饮食劳逸,使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遁疰,变乱肠胃,发为疼痛,属不内外因”。 《景岳全书·心腹痛》:“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多暴痛者多由前三证,渐痛者多由后四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盖寒则凝滞,凝滞则气逆,气逆则痛胀由生”。“痛有虚实······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不于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者多虚”。 《丹溪心法》:“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于胃脘而痛,或有食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而痛”。 《医学正传·胃脘痛》:“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痰涎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焉”。 《寿世保元·心胃痛》:“胃脘痛者,多是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食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 《证治汇补·心痛》:“服寒药过多,致脾胃虚弱,胃脘作痛”。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意”。“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 《素问玄机原病式》:“酸者肝木之谓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或言吐酸为寒者误也。又如酒之味苦而性热······烦渴呕吐,皆热证也;其吐必酸,为热明矣”。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心病科赵军


痞满:
证治分类: 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证机概要:饮食停滞,胃腑失和,气机壅塞。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代表方:《丹溪心法》保和丸加减。方剂:山楂、神曲、莱菔子、制半夏、陈皮、茯苓、连翘。 2.痰湿中阻证: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证机概要:痰浊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和。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代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平胃汤加减。方剂:制半夏、苍术、陈皮、厚朴、茯苓、甘草。 3.湿热阻胃证: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机概要: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代表方:《金贵要略》泻心汤合《霍乱论》连朴饮加减。方剂:大黄、黄连、黄芩、厚朴、石菖蒲、半夏、芦根、栀子、香豉。 4.肝胃不和证:脘腹痞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呕恶嗳气,或吐苦水,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证机概要:肝气犯胃,胃气郁滞。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代表方:《丹溪心法》越鞠丸合《脾胃论》枳术丸加减。方剂:川芎、苍术、香附、神曲、栀子、枳实、白术、荷叶。 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升降失司。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代表方:《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方剂: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柴胡、当归、陈皮。 2.胃阴不足证: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证机概要:胃阴亏虚,胃失濡养,和降失司。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消痞。代表方:《温病条辨》益胃汤加减。方剂:生地、麦冬、沙参、玉竹。  病证鉴别: 1.痞满与胃痛:两者部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势多急,压之可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 2.痞满与臌胀:两者均为自觉腹部胀满的病证,但臌胀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症;胃痞则以自觉满闷不舒,外无胀形为特征;臌胀发于大腹,胃痞则在胃脘;臌胀按之腹皮绷急,胃痞却按之柔软。如《证治汇补·痞满》曰:“痞与胀满不同,胀满则内胀而外亦有形,痞满则內觉满塞而外无形迹”。 3.痞满与胸痹:胸痹是胸中痞塞不通,而致胸膺内外疼痛之证,以胸闷、胸痛、短气为主症,偶兼脘腹不舒。如《金贵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云:“胸痹气急胀满,胸背痛,短气”。而胃痞则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多兼饮食纳运无力之症,偶有胸膈不适,并无胸痛等表现。 4.痞满与结胸:两者病位皆在脘部,然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拒按为特征;痞满则在心下胃脘,以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 诊断依据: 1.临床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的特点。 2.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 3.多由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 相关检查: 电子胃镜或纤维胃镜可诊断慢性胃炎并排除溃疡病、胃肿瘤等,病理组织活检可确定慢性胃炎的类型以及是否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X线钡餐检查也可以协助诊断慢性胃炎、胃下垂等,胃肠动力检测(如胃肠测压、胃排空试验、胃电图等)可协助诊断胃动力障碍、紊乱等,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检测可查是否为Hp感染,B超、CT检查可鉴别肝胆疾病及腹水等。  治疗原则: 痞满的基本病机是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宜。所以,治疗总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根据其虚、实分治,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补消并用。扶正重在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或养阴益胃。祛邪则视具体证候,分别施以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祛湿等法。 辨证要点: 应首辨虚实。外邪所犯,食滞内停,痰湿中阻,湿热内蕴,气机失调等所成之痞皆为有邪,有邪即为实痞;脾胃气虚,无力运化,或胃阴不足,失于濡养所致之痞,则属虚痞。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伴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为实痞;饥饱均满,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脉虚无力者属虚痞。次辨寒热。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而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临证还要辨虚实寒热的兼夹。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2.内伤饮食;3.情志失调。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可引起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生痞满。  【文献摘要】: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致,为积饮痞隔”。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脾不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 《伤寒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金贵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夫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诸病源候论·痞噫病》:“夫八痞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而风邪外入,与卫气相搏,血气壅塞不通而成痞也。痞者,塞也,言脏腑痞塞不宣通也。由忧圭气积,或坠堕内损所致。其病,腹内气结胀满,时时壮热是也。其名有八,故云八痞”。 《普济方·虚劳心腹痞满》:“夫虚劳之人,气弱血虚,荣卫不足,复为寒邪所乘,食饮入胃,不能传化,停积于内,故中气痞塞,胃胀不通,故心腹痞满也”。 《脾胃论》:“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脏腑不调,心下痞闷,枳实、橘皮各一两,白术二两。······夫内伤用药之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令胃气益厚,虽猛食、多食、重食而不伤,此能用食药者也。此药久久益胃气,令不复致伤也”。 《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亦有膏粱之人,湿热郁于内而成胀满者”。“风寒有余之邪,自表传里,寒变热,而作胃实腹满”。 《丹溪心法》:“脾气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谓也”。 《景岳全书·痞满》:“虚寒之痞,治宜温补,但使脾胃气强,则痞开而饮食自进,元气自复也。饮食偶伤致为痞满者,当察其食滞之有无而治之。凡食滞未消而作痞满者,宜大和中饮或和胃饮加减治之,或枳术丸亦可。若食滞既消,脾气受伤,不能运行而虚痞不开者,当专扶脾气微者,异功散、养中煎,甚至五福饮、温胃饮、枳术煎。实滞之痞,当察其所因而治之,若湿盛气滞而痞者,宜平胃散或《良方》厚朴汤,或五苓散;若寒滞脾胃或为病为痞而中气不虚者,厚朴温中汤;若脾寒气滞而痞者,和胃饮;若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者,解肝煎;若大便气秘,上下不通而痞者,河间厚朴汤;若胃口停痰而痞者,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胃寒气滞停痰痞而兼呕者,加减二陈汤;腹痰不开壅滞胃口者,药不易化,须先用吐法,而后随证治之。外邪之痞,风寒之邪感人者,必自表入里。若邪浅在经,未入于腑,则饮食如故,稍深则传入胸,渐犯胃口即不能饮食,亦痞之类也,治此者但解外邪,而或散、或消、或温、或补,邪去则胃口自和,痞满自去,此当与伤寒门求法治之”。 《医学正传·痞满》:“故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故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之药,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 《证治汇补·痞满》:“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浊气夹痰,不能运化为患。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二陈、越鞠、芩、连之类;久之固中气,参、术、苓、草之类,佐以他药。有痰治痰,有火清火,郁则兼化。若妄用克伐,祸不旋踵。又痞同湿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气,如果有内实之证,庶可疏导”。“痞由阴伏阳蓄,气血不运而成,处于心下,位于中央,填塞痞满,皆湿土之为病也”。“痞与胀满不同,胀满则内胀而外亦无形,痞满则内觉满塞而外无形迹”。“暴怒伤肝,气逆而痞”。 《类证治裁·痞满》:“伤寒之痞,从外之内,故宜苦泄;杂病之痞,从内之外,故宜辛散。······痞虽虚邪,然表气入里,热郁于心胸之分,必用苦寒为泻,辛甘为散,诸泻心汤所以寒热互用也。杂病痞满,亦有寒热虚实之不同”。“饮食寒凉,伤胃致痞者,温中化滞”。“有湿热太甚,土来心下为痞,分消上下,与湿同治”。“脾虚失运,食少虚痞者,温补脾元;胃虚气滞而痞者,行气散满”。“寒热往来,胸胁痞满者,和解半表半里;热郁心胸之分,必用苦寒为泻,辛甘为散”。 《张氏医通·诸气门上》:“肥人心下痞闷,内有痰湿也;瘦人心下痞闷,乃郁热在中焦;老人、虚人脾胃虚弱,运转不及”。 《临证指南医案·痞满》:“六淫外侵,用仲景泻心汤;脾胃内伤,用仲景苓姜桂甘汤,即遵古贤治痞之以苦为泻,辛甘为散之法。其于邪伤津液者,用辛苦开泄而必资酸味以助之”。 《证治准绳》:“胀在腹中,其病有形;痞在心下,其病无形”。 《杂病源流犀烛》:“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运化,心下痞塞满”。 


呕吐:
证治分类: 一、实证: 1.外邪犯胃证: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证机概要: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代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加减。方剂: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厚朴、半夏、陈皮、白术、茯苓、生姜、桔梗、大枣、甘草。 2.食滞内停证: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证机概要: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代表方:《丹溪心法》保和丸加减。方剂: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 3.痰饮内阻证: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证机概要: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代表方:《金贵要略》小半夏汤合《金贵要略》苓桂术甘汤加减。方剂:半夏、生姜、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桔梗。 4.肝气犯胃证: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证机概要: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代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七汤加减。方剂:苏叶、厚朴、半夏、生姜、茯苓、大枣。 二、虚证: 1.脾胃气虚证: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腕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象虚弦。证机概要: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代表方:《古今名医方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剂: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 2.脾胃阳虚证: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证机概要: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职。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代表方:《伤寒论》理中汤加减。方剂: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3.胃阴不足证: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代表方:《金贵要略》麦门冬汤加减。方剂: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半夏、大枣。 病证鉴别: 1.呕吐与反胃:呕吐与反胃,同属胃部的病变,其病机都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且都有呕吐的临床表现。但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呕吐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因胃气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胃虚失和的不同,临诊之时,是不难分辨的。 2.呕吐与噎膈:呕吐与噎膈,皆有呕吐的症状。然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噎膈之病,进食哽咽不顺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则因噎废食。呕吐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内伤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欠佳。 3.呕吐物的鉴别:呕吐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别,根据呕吐物的性状及气味,也可以帮助鉴别。若呕吐物酸腐量多,气味难闻者,多属饮食停滞,食积內腐;若呕吐出苦水、黄水者,多由胆热犯胃,胃失和降;若呕吐物为酸水、绿水者,多因肝热犯胃,胃气上逆;若呕吐物为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气逆犯胃;若呕吐清水,量少,多因胃气亏虚,运化失职。 诊断依据: 1.初起呕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气味不甚。 2.新病邪实,呕吐频频,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久病正虚,呕吐无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面色萎黄,脉弱无力等症。 3.本病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 相关检查: 呕吐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胆有密切关系。所以可用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透视,了解胃黏膜情况,贲门、幽门口关闭情况及十二指肠黏膜的改变。若呕吐不止,伴有腹胀、矢气减少或无大便,应做腹部透视及腹部B超,以了解有无肠梗阻。若病人面色萎黄,呕吐不止,伴有尿少、浮肿,应及时检查肾功能,以排除肾衰竭、尿毒症所致呕吐。若病人暴吐,呈喷射状,应做头部CT或MRI,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也可以做腹部B超,了解胰腺及胆囊的情况,必要时结合化验血常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若呕吐不止,需检查电解质,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育龄期妇女,应化验小便,查妊娠试验。  治疗原则: 呕吐总的病机因胃气上逆所致,故治以和胃降逆为原则,结合具体症状辨证论治。偏于邪实者,治宜祛邪为主,邪去则呕吐自止。分别采用解表、消食、化痰、解郁等法。偏于正虚者,治宜扶正为主,正复则呕吐自愈。分别采用健运脾胃、益气养阴等法。虚实兼夹者当审其标本缓急主次而治之。 辨证要点: 应首辨虚实。如《景岳全书·呕吐》指出:“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证多由感受外邪、饮食停滞所致,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有酸臭味。虚证多属内伤,有气虚、阴虚之别,呕吐物不多,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弱无力等症。 病因病机: 1.外邪犯胃;2.饮食不节;3.情志失调;4.病后体虚。呕吐病因是多方面的,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调、禀赋不足均可影响于胃,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文献摘要】: 《金贵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胃反,吐而渴欲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外台秘要·卷六·许仁则疗呕吐方》:“呕吐病有两种,一者积热在胃,呕逆不下食,一者积冷在胃,亦呕逆不下食,二事正反,须细察之。必其食饮寝处将息伤热,又素无冷病,年壮力强,肌肤充满,此则积热在胃,致此呕逆。如将息饮食寝处不热,又素有冷病,年衰力弱,肤肉瘦悴,此则积冷在胃,生此呕逆”。“积热在胃,呕逆不下食,宜合生芦根五味饮”。 《景岳全书·呕吐》:“凡治胃虚呕吐,最须详审气味。盖邪实胃强者,能胜毒药,故无论气味优劣,皆可容受。惟胃虚气弱者,则有宜否之辨,而胃虚之甚者,则于气味之间,关系尤重。盖气虚者,最畏不堪之气,不但腥臊之气不能受,即微香微郁,并饮食之气亦不能受。胃弱者,最畏不堪之味,非惟苦劣之味不能受,即微咸微苦,并五谷正味不能受。此胃虚之呕,所以最重气味”。 《证治汇补·卷之五·呕吐》:“有内伤饮食,填塞太阴,新谷入胃,气不宣通而吐者。有久病气虚,胃气衰微,闻食则呕者。有胃中有热,食入即吐者。有胃中有寒,食久方吐者。有风邪在胃,翻翻不定,郁成酸水,全不入食者。有暑邪犯胃,心烦口渴,腹痛泄泻而呕者。有胃中有脓,腥臊熏臭而呕者。有胃中有虫,作痛吐水,得食暂止者。有胃中停水,心下怔忡,口渴欲饮,水入即吐者。有胃中有痰,恶心头眩,中脘躁扰,食入即吐者”。 


噎膈---反胃:
证治分类: 噎膈: 1.痰气交阻证:吞咽梗阻,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时稍可减轻,情志抑郁时则加重,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证机概要:肝气郁结,痰湿交阻,胃气上逆。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代表方:《医学心悟》启膈散加减。方剂:郁金、砂仁壳、丹参、沙参、贝母、茯苓、杵头糠、荷叶蒂。 2.瘀血内结证:饮食难下,或虽下而复吐出,甚或呕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固着不移,肌肤枯燥,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脉细涩。证机概要:蓄瘀留着,阻滞食道,通降失司,肌肤失养。治法:滋阴养血,破血行瘀。代表方:《兰室秘藏》通幽汤加减。方剂:生地、熟地、当归、桃仁、红花、丹参、三七、五灵脂、乳香、没药、蜣螂虫、海藻、昆布、贝母、升麻、甘草。 3.津亏热结证: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甚则水饮难进,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矢,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证机概要:气郁化火,阴津枯竭,虚火上逆,胃失润降。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代表方:《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加减。方剂: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乌梅、芦根、白蜜、竹茹、生姜汁、半枝莲、桑叶、生白扁豆、甘草。 4.气虚阳微证:水饮不下,泛吐多量黏液白沫,面浮足肿,面色晄白,形寒气短,精神疲惫,腹胀,形寒气短,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脾肾阳虚,中阳衰微,温煦失职,气不化津。治法:温补脾肾。代表方:《统旨方》补气运脾汤加减。方剂:黄芪、党参、白术、砂仁、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 反胃: 脾胃虚寒证: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吐后则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手足不温,大便溏泻,舌淡,苔白滑,脉细缓无力。证机概要:脾胃虚寒,饮食不化,停滞胃中,逆而尽吐。治法:温中健脾,和气降胃。代表方:《医学入门》丁香透膈散加减。方剂:人参、白术、炙甘草、丁香、半夏、木香、香附、砂仁、白豆蔻、神曲、麦芽、青皮、肉豆蔻、沉香、藿香、陈皮、厚朴、茯苓、生姜、大枣。 病证鉴别: 1.噎膈与反胃:两者皆有食入即吐的症状。噎膈多系阴虚有热,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阻塞不下,旋食旋吐,或徐徐吐出;反胃多属阳虚有寒,主要表现为食尚能入,但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如《医学读书记·噎膈反胃之辨》 说:“噎膈之所以反胃者,以食噎不下,故反而上出,若不噎则并不反矣。其反胃之病,则全不噎食,或迟或速,自然吐出,与膈病何相干哉?”。 2.噎膈与梅核气:二者均见咽中梗塞不舒的症状。噎膈系有形之物瘀阻于食道,吞咽困难。梅核气则系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气,无吞咽困难及饮食不下的症状。如《证治汇补·噎膈·附梅核气》所说:“梅核气者,痰气窒塞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状如梅核”。即咽中有梗塞不舒的感觉,无食物哽噎不顺,或吞咽困难,食入即吐的症状。 诊断依据: 1.轻症患者主要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或疼痛,食物通过有滞留感或轻度梗阻感,咽部干燥或有紧缩感。 2.重症患者见持续性、进行性吞咽困难,咽下梗阻即吐,吐出黏液或白色泡沫黏液,严重时伴有胸骨后或背部肩胛区持续性钝痛,进行性消瘦。 3.病人常有情志不畅、酒食不节、年老肾虚等病史。 相关检查: 胃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食道、贲门、胃体的情况,以了解有无肿瘤及炎症、溃疡、狭窄等,若有肿瘤可进行组织活检,以确定病性。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可直接观察到食管的蠕动情况、管壁舒张度、食管黏膜改变、充盈缺损及梗阻程度等。CT检查,可了解全食管壁的结构情况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以帮助诊断。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应权衡本虚标实的程度,酌情处理。初期重在治标,宜理气、化痰、消瘀、降火为主;后期重在治本,宜滋阴润燥,或补气温阳为主。然噎嗝之病,病机复杂,虚实每多兼夹,当区别主次兼顾。 辨证要点: 本病早期轻症仅有吞咽之时哽噎不顺,全身症状不明显,病情严重则吞咽困难呈进行性加重,食常复出,甚则胸膈疼痛,滴水难入。临床应辨标本主次。标实当辨气结、痰阻、血瘀三者之不同。本虚多责之于阴津枯槁为主,发展至后期可见气虚阳微之证。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2.七情内伤;3.久病年老。噎嗝的病因复杂,主要与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久病年老有关,致使气、痰、瘀交阻,津气耗伤,胃失通降而成。  【文献摘要】: 《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胜,胃脘当心而痛,上交两胁,甚则呕吐,膈咽不通”。  《医说·膈噎诸气·五噎》:“噎者,乃噎塞不通,心胸不利,饮食不下也,各随其证而治之”。 《医学入门·膈噎》:“病因内伤忧郁失志,乃饮食淫欲,而动脾胃肝肾之火,或因杂病,误服辛香燥药,俱令血液衰耗,胃脘枯槁”。 《玉机微义》:“夫治此疾也,咽嗌闭塞,膈胸痞闷,似属气滞,然有服耗气药过多,中气不运而致者,当补气而自运。大便燥结如羊矢,似属血热,然服通利药过多,致血液耗竭者,当补血润血而自行。有因火逆冲上,食不得入,其脉洪大而数者,或痰饮阻滞而脉结涩者,当清痰泄热,其火自降。有因脾胃阳火亦衰,其脉沉细而衰者,当以辛香之药温其气,仍以益阴养胃之主,非若《局方》之惟务燥裂也。若夫不守戒忌厚味房劳之人,及年高无血者,皆不能疗也”。 《证治汇补·噎膈》:“血虚者,左脉无力。气虚者,右脉无力。痰凝者,寸关沉滑而大。气滞者,寸关沉浮而涩。火气冲逆者,脉来数大。瘀血积滞者,脉来芤涩。小弱而涩者反胃,紧滑而革者噎膈”。 《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徐灵胎评注:“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胃气,其已成者,百无一治。其未成者,用消瘀去痰降气之药,或可望其通利”。 


呃逆:
证治分类: 1.胃中寒冷证: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更甚,进食减少,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证机概要:寒蓄中焦,气机不利,胃气上逆。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代表方:《古今医统》丁香散加减。方剂:丁香、柿蒂、高良姜、干姜、荜茇、香附、陈皮、炙甘草。 2.胃火上逆证: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冷饮,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证机概要:热积胃肠,腑气不畅,胃火上冲。治法:清胃泄热,降逆止呃。代表方:《伤寒论》竹叶石膏汤加减。方剂:竹叶、生石膏、沙参、麦冬、制半夏、粳米、甘草、竹茹、柿蒂。 3.气机郁滞证: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嗳气纳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证机概要: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治法: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代表方:《医方集解》五磨饮子加减。方剂:木香、乌药、枳实、枳壳、沉香、槟榔、丁香、代赭石。 4.脾胃阳虚证: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晄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中阳不足,胃失和降,虚气上逆。治法:温补脾胃止呃。代表方:《伤寒论》理中丸加减。方剂: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吴茱萸、丁香、柿蒂。 5.胃阴不足证: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证机概要:阴液不足,胃失濡养,气失和降。治法:养胃生津,降逆止呃。代表方:《温病条辨》益胃汤合《金贵要略》橘皮竹茹汤加减。方剂: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人参、橘皮、竹茹、生姜、大枣、甘草、枇杷叶、柿蒂。  病证鉴别: 1.呃逆与干呕:两者同属胃气上逆的表现,干呕属于有声无物的呕吐,乃胃气上逆,冲咽而出,发出呕吐之声。呃逆则气从膈间上逆,气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 2.两者均为胃气上逆,嗳气乃胃气阻郁,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嗳气声,常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故张景岳称之为“饱食之息”,与喉间气逆而发出的呃呃之声不难区分。在预后方面,干呕与嗳气只是胃肠疾病的症状,与疾病预后无明显关系,而呃逆若出现于危重病人,往往为临终先兆,应予警惕。 诊断依据: 1.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定。 2.常伴有胸膈痞闷,脘中不适,情绪不安等症状。 3.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起病多较急。 相关检查: 单纯性膈肌痉挛无需做理化检查。胃肠钡剂X线透视及内窥镜检查可诊断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等;肝、肾功能及B超、CT等检查可诊断肝硬化、尿毒症、脑血管病以及胸腹腔肿瘤等。  治疗原则: 呃逆一证,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所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为基本治法。止呃要分清寒热虚实,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因此,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和胃降逆止呃。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治当大补元气,急救胃气。 辨证要点: 呃逆一证在辨证时首先应分清是生理现象,还是病理反应。若一时性气逆而作呃逆,且无明显兼证者,属暂时生理现象,可不药而愈。若呃逆持续或反复发作,兼证明显,或出现在其它急慢性病证过程中,可视为呃逆病证,需服药治疗才能止呃。辨证当分清虚、实、寒、热。如呃逆声高,气涌有力,连续发作,多属实证;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多属热证;呃声沉缓有力,得寒则甚,得热则减,多属寒证;呃逆时断时续,气怯声低乏力,多属虚证。 病因病机: 1.饮食不当;2.情志不遂;3.体虚病后。呃逆的病因多由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和正气亏虚等所致。胃失和降、气逆动膈是呃逆的主要病机。  【文献摘要】: 《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之复,清气大举······呕苦咳哕烦心······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出清水,及为哕意······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病源候论·哕候》:“脾胃俱虚,受于风邪,故令新谷入胃,不能传化,故谷之气与新谷相干,胃气则逆,胃逆则脾胀气逆,因遇冷折之则哕也”。 《万病回春·呃逆》:“若胃火上冲而逆,随口应起于上膈,病者知之,易治也;自脐下上冲,直出于口者,阴火上冲,难治”。 《景岳全书·呃逆》:“然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气逆于下,则直冲于上,无气则无呃,无阳亦无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气也”。“然病在气分,本非一端,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则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寒呃可温可散,寒去则气自舒也;热呃可降可清,火静而气自平也;惟虚脱之呃,则诚危殆之证,其或免者亦万幸矣”。“凡杂证之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气滞而逆者,有因中气虚而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但察其因而治之气,自无不愈。若轻易之呃,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已,本不必治。惟屢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肾元气大有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惟元气衰败者,乃最危之候也”。 《丹溪心法·咳逆》:“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 《古今医统大全·咳逆》:“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证”。 《证治汇补·呃逆》:“火呃,呃声大响,乍发乍止,燥渴便难,脉数有力;寒呃,朝宽暮急,连续不已,手足清冷,脉迟无力;痰呃,呼吸不利,呃有痰声,脉滑有力;虚呃,气不接续,呃气转大,脉虚无力,瘀呃,心胸刺痛,水下即呃,脉芤沉涩”。 《临证指南医案·呃》:“肺气郁痹及阳虚浊阴上逆,亦能为呃。每以开上焦之痹,及理阳驱阴,从中调治为法”。 《杂病源流犀烛·呕吐哕源流》:“盖呃之为证,总属乎火,即如胃寒证,亦必火热为寒所遏而然,若纯由乎寒,则必不相激而逆上矣”。 《类证治裁·呃逆》:“呃逆皆是寒热错杂,二气相搏,故治之亦多寒热相兼之剂,如丁香、柿蒂并投之类”。 


腹痛:
证治分类: 1.寒邪内阻证: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证机概要: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代表方:《医方集腋》良附丸合《保命歌括》正气天香散加减。方剂:高良姜、香附、乌药、陈皮、紫苏、干姜。 2.湿热壅滞证: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证机概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代表方:《伤寒论》大承气汤加减。方剂: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3.饮食积滞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证机概要: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代表方:《内外伤辨惑论》枳实导滞丸加减。方剂:大黄、枳实、神曲、黄芩、黄连、泽泻、白术、茯苓。 4.肝郁气滞证: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代表方:《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剂:柴胡、枳壳、香附、陈皮、芍药、甘草、川芎。 5.瘀血内停证: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代表方:《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加减。方剂:当归、川芎、赤芍、甘草、延胡索、蒲黄、五灵脂、肉桂、干姜、小茴香、没药。 6.中虚脏寒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机概要: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代表方:《伤寒论》小建中汤加减。方剂: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党参、白术。  病证鉴别: 1.腹痛与胃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2.腹痛与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许多内科疾病常见腹痛的表现,此时的腹痛只是该病的症状。如痢疾之腹痛,伴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积聚之腹痛,以腹中包块为特征等。而腹痛病证,当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3.腹痛与外科、妇科腹痛: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一般不剧,痛无定处,压痛不显;外科腹痛多后发热,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压痛明显,见腹痛拒按,腹肌紧张等。妇科腹痛多在小腹,与经、带、胎、产有关,如痛经、先兆流产、宫外孕、输卵管破裂等,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以明确诊断。 诊断依据: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临床可据此进一步辨病。 2.注意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寒凝肝脉痛在少腹,常牵引睾丸疼痛;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要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3.根据性别、年龄、婚况,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关系,起病经过,其他伴发症状,以资鉴别何脏何腑受病,明确病理性质。 相关检查: 急性腹痛应做血常规、血、尿淀粉酶检查,消化道钡餐,B超,腹部X线检查,胃肠内镜检查等,以助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必要时可行腹部CT检查以排除外科、妇科疾病以及腹部占位性病变。 治疗原则: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应根据辨证的虚实寒热,在气在血,确立相应治法。如《医学正传》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属实证者,重在祛邪疏导;对虚痛,应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不可滥施攻下。对于久痛入络,绵绵不愈之腹痛,可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辨证要点: 1.辨腹痛性质: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者,为寒痛;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或伴有便秘,得凉痛减者,为热痛;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属气滞痛;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经常夜间加剧,伴面色晦暗者,为血瘀痛;因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者,为伤食痛;暴痛多实,伴腹胀,呕逆,拒按等;久痛多虚,痛势绵绵,喜揉喜按。 2.辨腹痛部位:胁腹、两侧少腹痛多属肝经病证;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脐腹疼痛多为大小肠病证;脐以下小腹痛多属肾、膀胱、胞宫病证。 病因病机: 1.外感时邪;2.饮食不节;3.情志失调;4.阳气素虚。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阳气素虚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而发生腹痛。  【文献摘要】: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翟翟,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 《诸病源候论·腹病诸候》:“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连滞不歇,发作有时,发则肠鸣而腹绞痛,谓之寒中。是冷搏于阴经,令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也。寒中久痛不瘥,冷入于大肠,则变下利”。 《医学正传》:“浊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此治法之大要也”。 《医学入门》:“大腹痛多食积外邪,脐腹痛多积热痰火,小腹痛多瘀血及痰与溺涩,脐下卒大痛,人中黑者,中恶客忤不治”。 《临证指南医案·腹痛》:“腹处乎中,痛因非一,须知其无形及有形之为患,而主治之机宜,已得其要矣。所谓无形为患者,如寒凝火郁,气阻营虚,及夏秋暑湿痧秽之类是也。所谓有形为患者,如蓄血、食滞、症瘕、蛔蟯、内疝,及平素偏好成积之类是也”。 


泄泻:
证治分类: 一、暴泻: 1.寒湿内盛证: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甚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证机概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代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加减。方剂:藿香、苍术、茯苓、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木香、白术、生姜、大枣、甘草。 2.湿热伤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证机概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代表方:《伤寒论》葛根芩连汤加减。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木香、甘草、车前草、茯苓。 3.食滞肠胃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证机概要: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代表方:《丹溪心法》保和丸加减。方剂: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谷芽、麦芽。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脾虚失运,清浊不分。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代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剂: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 2.肾阳虚衰证: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证机概要: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代表方:《证治准绳》四神丸加减。方剂: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附子、炮姜、生姜、大枣。 3.肝气乘脾证:泄泻肠鸣,腹痛攻窜,矢气频作,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舌质淡,脉弦。证机概要: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治法:抑肝扶脾。代表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痛泻要方加减。方剂:白芍、白术、陈皮、防风。 病证鉴别: 1.泄泻与痢疾: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2.泄泻与霍乱: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吐下如米泔水,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而泄泻以大便溏薄,次数增多为特征,一般预后良好。 诊断依据: 1.以大便粪质稀溏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 2.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3.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或情志等因素诱发。 相关检查: 粪便检查比较重要,应认真观察病者新鲜粪便的量、质及颜色;显微镜下粪检,进行粪便培养等。慢性泄泻可行X线钡剂灌肠、全消化道钡餐或肠道内镜检查;必要时可做腹部B超或CT检查。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也可引起腹泻,可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泄泻的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重在化湿,佐以分利,再根据寒湿和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夹有表邪者,佐以疏解;夹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伤食者,佐以消导。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中气下陷者,宜升提。久泄不止者,宜固涩。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若病情处于虚寒热兼夹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医宗必读》中的治泻九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借鉴。 辨证要点: 1.辨暴泻与久泻。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频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2.辨寒热。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 3.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4.辨证候特征。外感泄泻,多兼表证;食滞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诱发,伴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脾虚泄泻,大便时溏时烂,伴神疲肢倦;肾阳虚衰之泄泻,多发于五更,大便稀溏,完谷不化,伴形寒肢冷。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2.饮食所伤;3.情志失调;4.病后体虚;5.禀赋不足。泄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禀赋不足及久病脏腑虚弱等,主要病机是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  【文献摘要】: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难经·五十七难》:“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小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为五泄之要法也”。 《丹溪心法·泄泻》:“泄泻有湿、火、气虚、痰积、食积······湿用四苓散加苍术,甚者苍白二术同加,炒用燥湿兼渗泄。火用四苓散加木通、黄芩,伐火利小水”。 《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有寒泄而小水不利者······有命门火衰作泻而小水不利者······惟暴注新病者可利,形气强壮者可利,酒湿过度,口腹不慎者可利,实热闭塞者可利,形气虚弱者不可利,口干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利”。 《杂病源流犀烛》:“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 《症因脉治·内伤泄泻》:“脾虚泻之因,脾气素虚,或大病后,过用寒冷,或饮食不节,劳伤脾胃,皆成脾虚泄泻之症”。 


痢疾:
证治分类: 1.湿热痢: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证机概要: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代表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芍药汤加减。方剂:黄芩、黄连、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大黄、肉桂。 2.疫毒痢:起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证机概要: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代表方:《伤寒论》白头翁汤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芍药汤加减。方剂: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黄芩、芍药、当归、木香、甘草、槟榔、肉桂、大黄、金银花、地榆、丹皮。 3.寒湿痢: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证机概要: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代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方剂: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生姜、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 4.阴虚痢: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证机概要:阴虚湿热,肠络受损。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代表方:《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合《备急千金要方》驻车丸加减。方剂: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当归、干姜、生地榆、甘草。 5.虚寒痢: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证机概要: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代表方:《伤寒论》桃花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人养脏汤加减。方剂:赤石脂、干姜、粳米、诃子、罂粟壳、肉豆蔻、白术、人参、木香、肉桂、炙甘草、当归、白芍。 6.休息痢: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证机概要:病久正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代表方:《张氏医通》连理汤加减。方剂: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黄连、枳实、木香、槟榔。  病证鉴别: 痢疾与泄泻: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质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正如《景岳全书》所说:“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泻由水谷不分,出于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当然,泻、痢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而后转泻。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 诊断依据: 1.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暴痢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久痢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多有饮食不洁史。急性起病者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则四季皆可发生。 相关检查: 粪便常规、血常规检查。大便培养出致病菌是确诊的关键。必要时可行X线钡剂、结肠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痢疾的治疗,应根据其病证的寒、热、虚、实,而确定治疗原则。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解毒,久痢虚证、寒证,应以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兼以清肠,收涩固脱。如下痢兼有表证者,宜合解表剂,外疏内通;夹食滞可配合消导药消除积滞。刘河间提出的“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和血之法,可用于痢疾的多个证型,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而在掌握扶正祛邪的辨证治疗过程中,始终应顾护胃气。此外,对于古今医家提出的有关治疗痢疾之禁忌,如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等,均可供临床用药之时,结合具体病情,参考借鉴。 辨证要点: 1.辨久暴,察虚实主次:暴痢发病急,病程短,腹痛腹胀,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久痢发病慢,时轻时重,病程长,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常为虚中夹实。 2.识寒热偏重: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甚至紫黑,浓厚黏稠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感明显,口渴喜冷,口臭,小便黄或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清淡无臭,腹痛喜按,里急后重感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3.辨伤气、伤血:下痢白多赤少,湿邪伤及气分;赤多白少,或以血为主者,热邪伤及血分。 病因病机: 1.外感时邪;2.饮食不节(洁)。痢疾的病因有外感时邪疫毒和饮食不节两方面,病机主要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  【文献摘要】: 《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司天,火淫所胜,民病泄注赤白”。 《难经·滞下》:“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千金方·热冷疳蚀诸痢论》:“大凡痢有四种,谓冷热疳蛊。冷则白,热则赤。疳则赤白相杂,无复节度,多睡眼涩。蛊则纯痢瘀血”。 《仁斋直指方·痢病证治》:“痢出于积滞。积,物积也。滞,气滞也。物积欲出,气滞而不欲之出,故下坠里急,乍起乍出,日夜凡百余度。不论色之赤白,脉之大小,皆通利之,以无积不成痢也”。 《济生方·痢疾》:“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圣济总录·休息痢》:“肠中宿夹痼滞,每遇饮食不节,停饮不消,即乍瘥乍发,故取为休息痢”。 《河间六书·滞下》:“夫痢者,五脏窘毒,解而不散,或感冷物,或冒寒者······又伤冷热等食,或服暖药过极,郁化成痢”。 《丹溪心法·痢病》:“痢赤属血,血属气”。“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 《医宗必读·痢疾》:“是知在脾者病浅,在肾者病深。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故治痢不知补肾,非其治也”。 《证治汇补·痢疾》:“凡痢身不热者轻,身热者重,能食者轻,不能食者重,绝不食者死”。 


便秘:
证治分类: 一、实秘: 1.热秘: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证机概要:肠腑燥热,津伤便结。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代表方:《伤寒论》麻子仁丸加减。方剂: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白芍。 2.气秘: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证机概要:肝脾气滞,腑气不通。治法:顺气导滞。代表方:《证治准绳》六磨汤加减。方剂: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枳实、槟榔。 3.冷秘: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证机概要:阴寒内盛,凝滞胃肠。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代表方:《备急千金要方》温脾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硫丸加减。方剂:附子、干姜、人参、甘草、大黄、半夏、硫磺、党参、当归、肉苁蓉。 二、虚秘: 1.气虚秘: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证机概要:脾肺气虚,传送无力。治法:益气润肠。代表方:《金贵翼》黄芪汤加减。方剂:黄芪、麻仁、白蜜、陈皮、白豆蔻。 2.血虚秘: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证机概要:血液亏虚,肠道失荣。治法:养血润燥。代表方:《沈氏尊生书》润肠丸加减。方剂: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 3.阴虚秘:大便干结,如羊矢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证机概要:阴津不足,肠失濡润。治法:滋阴通便。代表方:《温病条辨》增液汤加减。方剂:玄参、麦冬、生地、当归、石斛、沙参。 4.阳虚秘: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证机概要:阳气虚衰,阴寒凝结。治法:温阳通便。代表方:《景岳全书》济川煎加减。方剂:肉苁蓉、牛膝、当归、升麻、泽泻、枳壳、附子、火麻仁。  病证鉴别: 便秘与肠结: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但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艰行,可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食纳减少。 诊断依据: 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 2.大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3.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4.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病史。 相关检查: 临床上对于便秘患者,大便常规、潜血试验和直肠指检应是常规检查的内容。直肠指检有助于发现直肠癌、痔、肛裂、炎症、狭窄及外来压迫、肛门括约肌痉挛等。腹部平片可有助于确定肠梗阻的部位,对假性肠梗阻的诊断尤有价值。钡剂灌肠适用于了解钡剂通过胃肠道的时间、小肠与结肠的功能状态,亦可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性质、部位与范围。此外,可根据临床估计器质性病变部位的高低,选用直肠镜、乙状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进行检查。  治疗原则: 便秘的治疗应以通下为主,但决不可单纯用泻下药,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法。实秘为邪滞肠胃、壅塞不通所致,故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虚秘为肠失润养、推动无力而致,故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如《景岳全书·秘结》曰:“阳结者邪有余,宜攻宜泻者也;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者也。知斯二者即知秘结之纲领矣”。 辨证要点: 便秘的辨证当分清虚实,实者包括热秘、气秘、冷秘,虚者当辨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的不同。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2.情志失调;3.年老体虚;4.感受外邪。便秘发病的原因归纳起来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禀赋不足等。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肠道传导失司所致。  【文献摘要】: 《重订严氏济生方·秘结论治》:“夫五秘者,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是也。更有发汗利小便,及妇人新产亡血,走耗津液,往往皆令人秘结”。 《景岳全书·秘结》:“秘结者,凡属老人、虚人、阴脏人及产后、病后、多汗后,或小水过多,或亡血失血、大吐大泻之后,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亏,即津液之耗。凡此之类,皆须详察虚实,不可轻用芒硝、大黄、巴豆、牵牛、芫花、大戟等药,及承气、神芎等剂。虽今日暂得通快,而重虚其虚,以致根本日竭,则明日之结,必将更甚,愈无可用之药矣”。 《证治汇补·秘结》:“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清之,阴结者温之,气滞者疏导之,津少者滋润之。大抵以养血清热为先,急攻通下为次”。 《万病回春·大便秘》:“身热烦渴,大便不通者,是热闭也;久病人虚,大便不通者,是虚闭也;因汗出多大便不通者,精液枯竭而闭也;风证大便不通者,是风闭也;老人大便不通者,是血气枯燥而闭也;虚弱并产妇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虚而闭也;多食辛热之物,大便不通者,实热也”。 《谢映庐医案·便闭》:“治大便不通,仅用大黄、巴霜之药,奚难之有?但攻法颇多,古人有通气之法,有逐血之法,有疏风润燥之法,有流行肺气之法,气虚多汗,则有补中益气之法,阴气凝结,则有开冰解冻之法,且有导法、熨法,无往而非通也,岂仅大黄、巴霜已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