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岁神童被北大破格录取,一出国就嫁52岁美国老头,改国籍受非议

 齐吕斋 2020-07-12

导语:一代才女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后来出国深造成为了哈佛大学教授,嫁给美国人更换国籍。她的人生堪称'传奇',无人能够复制,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才女?

才女之才

田晓菲不仅是位才女,还是位神童。田晓菲于1971年10月出生于哈尔滨,4岁时随父母前往天津,由于双亲的工作环境,田晓菲小小年纪得以开始接触文学。从小在深厚的文学的环境氛围下成长,培养了她极高的文学素养,小小年纪的她就展现了非同寻常的天赋。她年少时在《天津日报》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歌,后又陆续出版了5本诗集,并且获得了大奖。如此突出的成绩,让柳溪阿姨等多位老作家对她另眼相看,甚至视她为忘年之交。她13岁时北大就注意到她的不凡之处,最终通过几个院系老师的面试,被北大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

13岁神童被北大破格录取,一出国就嫁52岁美国老头,改国籍受非议

田晓菲非常崇拜现代诗人海子的诗歌,她与海子之间也有个故事。当时的海子正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北大与人大校园本就相距不远,田晓菲机缘巧合下结识了查海生(海子的原名)。田晓菲曾拿着自己写好的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看后感到十分惊叹:'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不幸的是,1989年,海子卧轨自杀,田晓菲伤心至极难以接受自己崇拜的海子竟然自杀了,以致于她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写诗。自海子离世后,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毅然决定离开中国,去美国深造,她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希望见多识广后可以找到她要的答案,关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答案。令人叹服的是,14年后,她成为了哈佛大学的教授。她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继续研究语言与文学。

13岁神童被北大破格录取,一出国就嫁52岁美国老头,改国籍受非议

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在她担任哈佛教授之前,田晓菲就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经历:曾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这时她不再只是北大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本科生,她还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学业结束后,她先后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任客座助理教授、康奈尔大学任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她被邀请回到哈佛大学,担任东亚语言与文学系的讲师;2005年,她已经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正式教授,那时她只有34岁。从助教到讲师再到教授,她仅花了几年时间,这位才女把她的才智与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写下了属于她个人的人生传奇。

13岁神童被北大破格录取,一出国就嫁52岁美国老头,改国籍受非议

选择爱情与婚姻

她出国去往哈佛深造,在哈佛,她遇到了注定与她相伴一生的人——斯蒂芬·欧文,任职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一位有着博学渊识的教授。宇文所安出生在美国的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与田晓菲一样,他从小就喜欢诗歌。他还是一位对中国有着狂热的'中国迷',他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他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以唐诗为主,英语著作和汉译著作十几种。因为对中国的喜爱,他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宇文所安。他对中国的文学和语言的研究已达到一定高度的造诣,把宇文所安称为'中国通'都不为过。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学术导师。田晓菲则是宇文所安生活中的'中国导师',她会给他讲述中国有趣的事,聊中国的历史、文化、山水。两个都在自己领域有着不俗领会的人总是容易被对方身上的才华与气质深深吸引的。爱情早就在无声无息间萌芽,但是碍于田晓菲还未结束学业,宇文所安始终把这份感情放在心里。后来等到田晓菲毕业了,一天宇文所安借着诚邀她一起到山上游玩,在下山的时候表达了对她的爱意,谁知田晓菲也早已被他吸引,就这样两人迅速双双坠入爱河。1999年元旦,他们在纽约州低调地举行了婚礼。

13岁神童被北大破格录取,一出国就嫁52岁美国老头,改国籍受非议

田晓菲与爱人的结合却是受到很多人的反对和质疑的。一方面,两人年龄相差25岁,存在较大的年龄差距,并且宇文所安还曾是田晓菲的导师,这让田晓菲的家人感到难以接受,想要反对这场婚姻。另一方面,田晓菲选择嫁给宇文所安即意味着要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这在当时的舆论上引起争议,认为自己国家培养的人才嫁到国外去了无法对本国做出贡献,这到现在还被人们质疑。最终结果是田晓菲不顾一切毅然嫁给自己的爱情。

事实上,才子才女的结合不仅是肉体上的结合,还有精神上的契合,特别是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共同追求。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在文学方面的研究相互成就,他们在所在领域的造诣甚至超出了国界,不只是再局限于对某个国家。夫妻二人合著《他山的石头记》出版后,在全世界都有汉学兴趣者拜读。两人既是爱人、工作伙伴,又是不可缺失的知音、知己。一个撰写,一个翻译,这仿佛就是他们之间表达的最深刻的绵绵爱意。

13岁神童被北大破格录取,一出国就嫁52岁美国老头,改国籍受非议

至今,他们依然伉俪情深,一起研究着中外文学。前不久田晓菲著的《尘几录——陶诗论稿》中英文书稿出版,在中外文学界又一次引起轰动。

13岁神童被北大破格录取,一出国就嫁52岁美国老头,改国籍受非议

当被问及婚姻时,田晓菲微笑着说:'我们都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我们唯一不同的是,他喜欢唐朝,我喜欢南朝,不过都很喜欢诗。'

总结:我们作为旁观者无法去评价和衡量他人的婚姻和选择,所谓'饮水自知冷暖'。田晓菲13岁就被北大破格录取,她从小的文化氛围加上她自身的才华和天赋,本就赋予她在文学领域研究的条件,可她又不止于此,选择出国深造,感受中外文学的差异与美好。又在她最花样的年华选择了婚姻——与自己所爱且懂得自己的宇文所安。许多带着狭隘眼光的人总是在质疑她的婚姻和国籍,然而确实大可不必。田晓菲把物质横流挡在心门外,潜心研究学术,不问西东。对于自己的婚姻,她只是选择了自己所爱的人和坚持做自己所爱的事,这也无关于国籍。如果硬要把'不是中国国籍就等同于不是中国人或是认为不爱国'的狭隘说法强加于田晓菲头上,这是有待商榷的,她是位学者,她用着毕生所学去专研中国文学与古典,在学界,她的贡献不可忽略。

13岁神童被北大破格录取,一出国就嫁52岁美国老头,改国籍受非议

可以和自己的爱人、知音共同研究一段历史,一种文学,于她而言是幸福的。婚姻是自己选择的,国籍也只为'妇从夫随',婚姻还是国籍,这都与田晓菲自身的追求与造诣无关,她始终爱着她想爱的人,做着自己最热衷的事。

参考:百度田晓菲,《北大天才田晓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