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个人图书馆CCT 2021-11-10

5岁开始出版诗集,13岁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27岁哈佛博士毕业。

这开了挂的人生履历,让普通人羡慕不已,望尘莫及。

她就是北大才女田晓菲,25岁从哈佛大学毕业,她成了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博士生毕业后,田晓菲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然而谁也没想到,她转头嫁给了一个美国人,比自己大25岁的美国导师,取得了美国绿卡,更改了自己的国籍。

这位北大才女身上,究竟有什么传奇的经历呢?

13岁上北大,25岁哈佛博士毕业

1971年田晓菲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父母都是文字工作者。

田晓菲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她的胎教就是爸爸朗读的诗词。

在这样文化底蕴浓厚的家庭中,田晓菲耳濡目染,从小也对诗词有着强烈的感觉。

四岁那年,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全家搬迁到了天津生活,在这里,田晓菲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化工作者,也读到了更多的书籍,

田晓菲对文字尤其敏感,过目不忘,并且受父亲的影响,她也非常喜欢写诗。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于是父亲把田晓菲在家随手写的一首诗,投稿到《天津日报》上了,没想到报纸一出版,就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称赞。

比如说知名作家柳溪,和田晓菲可以说是忘年交了,经常会和田晓菲探讨诗词。

5岁那年,田晓菲出版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本诗集,从此,田晓菲的创作之路仿佛坐上了火箭。

在她12岁之前,已经相继出了5本诗集了,并且还获得过文学创作奖,引起了国内许多文学大师的关注。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田晓菲

北大知道了田晓菲的存在,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对田晓菲破格入取。

就这样,13岁的田晓菲成了北大西语系英美文学专业的一名学生。

在北大求学期间,田晓菲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年龄受到困扰,她淡定地穿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尤其是在北大的图书馆,经常能看到在一群大学生中间,有个小小的田晓菲窝在角落看书。

虽然比别的同学年纪小,但是田晓菲的功课并没有落下,各科成绩都非常优异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田晓菲

在北大,她还结识了另一位天才,那位著名诗人海子,海子比她大七岁,15岁的时候考上北大。

海子读过田晓菲的诗后,对她赞不绝口,田晓菲也对海子非常崇拜,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诗词。

海子鼓励田晓菲,一定要坚持创作,相信她以后会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海子

田晓菲16岁那年,正值北大成立90周年校庆,作为北大的一份子,田晓菲非常自豪,她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这一年田晓菲正读大三,即将毕业的她把对北大的留恋之情饱满地写在文章中,许多人读完深受感动。

后来这篇文章还被编入了中学课本,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田晓菲的名字。

1989年,田晓菲从北大毕业,来到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大学继续深造,

刚到美国没多久,田晓菲惊闻她的挚友海子自杀的消息。

那个曾经鼓励她坚持创作的前辈,自己却突然放弃了生命,田晓菲在异国他乡伤心欲绝,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动笔写诗。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田晓菲

1991年,田晓菲拿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转而到哈佛大学继续深造。

1998年,27的田晓菲从哈佛大学顺利毕业,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

也是在这里,她遇到了人生中挚爱。

爱上导师,嫁得义无反顾

斯蒂芬·欧文,是田晓菲大哈佛大学的导师。

1946年出生的斯蒂芬·欧文,是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但是他从小就喜欢诗歌,尤其是中国的诗词。

于是他刻苦学习中文,并且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为了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热爱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叫做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对唐诗的造诣很高,他的著作有《初唐诗》、《盛唐诗》、《追忆》等。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的父亲曾担心,自己的儿子以后以中国诗词为职业,无法谋生。

然而宇文所安不仅是哈佛大学东亚系的教授,还因为诗词,在哈佛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哈佛可以说是宇文所安的“伊甸园”了。

田晓菲刚来到哈佛时,宇文所安正是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田晓菲和宇文所安

一位同样喜欢中国诗词的女孩来到自己身边,宇文所安非常欣喜,他感觉自己终于遇到了知音。

两个人经常探讨交流诗词文化,言辞之中,宇文所安毫不避讳自己对田晓菲的欣赏。

在他的眼中,田晓菲才华横溢,身上浓浓的古典文学气质深深吸引着他,渐渐地对她心生爱慕。

宇文所安是位中国通,知道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观念,此时的他们是师生关系,所以宇文所安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直到田晓菲博士毕业。

田晓菲一毕业,宇文所安就用朋友的身份,给田晓菲发了一封邮件,邀请田晓菲去爬山,当然了,宇文所安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他想在山顶上,跟田晓菲告白。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田晓菲和宇文所安

然而真的到了那一刻,宇文所安跟田晓菲告白,由于他太激动了,田晓菲根本没听明白这位老师在说什么也没有给出答案。

下山后,宇文所安按捺不住再次询问田晓菲,为什么不回应自己的告白,田晓菲这才这才反应过来。

然而婚姻不是儿戏,他们之间存在着年龄、文化等各种差距,田晓菲必须慎重考虑。

没想到宇文所安并没有放弃,他给田晓菲改写了一首古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千里婵娟照,爱若磐石坚。”

其实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田晓菲对这位亦师亦友的外国导师,也是非常有好感的。

而这次宇文所安的这首诗,让田晓菲突然发现他虽然是美国人,但是骨子里又有中国男人的传统爱情观,诚实的可爱。

其实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他也是有爱意的,田晓菲捋顺自己的感情后,答应了他的告白。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田晓菲和宇文所安

1999年,康奈尔大学大学聘请田晓菲担任中国古典文字助理教授,宇文所安也向她提出求婚。

可是当田晓菲把这一消息告诉远在中国的父母时,却遭到了强烈反对,女儿远嫁到美国就算了,对方还是一位50多岁的老头,比田晓菲的爸爸年纪都大。

田晓菲用了很长时间给父母做工作,她并不理会外界的眼光,父母拗不过女儿,也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1999年,田晓菲和宇文所安在纽约举行了婚礼,这一年田晓菲28岁,而宇文所安已经53岁了。

远嫁美国,生活如何?

与宇文所安结婚后,田晓菲取得了美国绿卡,并加入了美国国籍。

为了离丈夫近一点,田晓菲从康奈尔大学辞职,到哈佛东亚语言与文学担任讲师。

虽然人在美国,但是田晓菲并没有忘记传播中华文化相比于丈夫喜欢的唐代诗词,田晓菲偏爱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并且在宇文所安的帮助下,田晓菲出版了《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烽火与流星:梁代的文学与文化》等著作。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田晓菲著作

夫妻俩在平时的交流中,虽然英语用得多一些,但是有趣的是,宇文所安在说英语的时候,经常会夹杂这很多汉语,这让田晓菲哭笑不得。

田晓菲和宇文所安,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在日常的交谈中,其实很难分清到底是在讨论学术还是在讨论生活。

因为诗词已经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虽然有时候意见不同,但是夫妻二人很少吵架。

2005年,哈佛大学升任田晓菲为副教授,与此同时,普林斯顿大学也向田晓菲抛出了橄榄枝,表示只要田晓菲愿意来,他们可以提供终身副教授职称和丰厚的年薪。不过田晓菲毅然拒绝了。

哈佛的领导得知后,在2006年,破格提升田晓菲为教授,生怕这个人才被其他高校挖走。这一年,田晓菲只有35岁。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田晓菲

此外,田晓菲还是宇文所安研究中国诗词的最佳助手。是他专属的翻译官

2018年,宇文所安获得第三届唐奖汉学奖,田晓菲陪他出席了颁奖典礼。

此后,夫妻俩也经常一起回国参加文学论坛等活动,宣传汉唐文学。

2021年,田晓菲回到她的母校北大文研院开展讲座,她用自己的知性优雅、强大的知识储备量和逻辑思维,让在场的学生们受益匪浅,一睹昔日“北大才女”的风采。

如今的田晓菲,已经肉眼可见地长出了白发,皱纹也爬上了眼角,已经50岁的她看上去苍老了不少,而宇文所安也已经是75岁高龄了。

22年前,执意嫁给美国老头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后来怎么样了?

图:合照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夫妻二人都醉心于研究诗词文化,加上宇文所安年纪大了,所以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不过又有什么关系的,夫妻俩的内心世界,要比普通人丰富得多,而他们的研究著作,何尝不是他们辛苦酝酿的“孩子”呢?

其实对于婚姻来说,只要两个人彼此相爱,年龄、国籍的差异,又有什么关系呢。

田晓菲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