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观感

 戏剧传媒 2020-07-12

小郑并转小孙,看过你们在《驴得水》中精彩的表演,今天又欣赏了你扮演的“导演”和“死神”。和小孙扮演的“演员”。你和孙博配合默契,人物的自我感觉始终在你们的表演中得以展现。语言和形体处理鲜明得当。不仅积极和热情,让我们看到了“如鱼得水”的表演和丰富的艺术想像。为你们喝彩!为你们高兴!


▲左至右:孙博、郑磊、孙恒海


至乐汇汇集了七部剧目,我看过其中几部,可以说一部好于一部。这是至乐汇的同仁对戏剧,对社会,对观众的责任心的产物。《驴得水》声振京城,让人刮目相看;《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也定能引人眼球。他们制作的剧目,总是在轻松愉快中,让观众得以思考,他们对戏剧的功能和作用有着独特的视角。向至乐汇致敬!

一、昨晚观看《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以下简称《修养》)一直在思考,创作者想通过这个戏表达什么?表面看,它展现一位演员在生命最后一个小时中,为争取活的权利,为死神表演了2500年来各种表演流派(主义)的剧中人物……故事并不复杂,只有两位演员,内容很具戏剧专业性,但却始终吸引着普通观众。

二、表演艺术随戏剧的诞生就出现了,从古希腊悲剧、莎氏戏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直到当代各种主义都离不开表演艺术。演员为了生存,在死神面前表演了许多经典作品中的人物片断,以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就像一场恶梦!看似表演历史简述,那为什么能让普通观众喜爱呢?因为此剧不同于常规的戏剧,它荒诞。

三、它夸张、是出别开生面的喜剧。两位演员的表演变化多端,激情满怀,声情并茂,演技娴熟,吸引着观众的眼球;一个小时的生命时刻,演员能活下去吗?剧本的戏剧悬念,丰富的舞台行动和精彩的舞台处理,强烈的戏剧节奏变化,显示了导演和演员们的活跃的艺术想像力……这就是此剧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



四、仅仅是表现戏剧人的生活瞬间吗?演出并不是“戏剧史”课!观众为什么坐得住?我想导演的一句话是打开此门的钥匙:“疯狂吧,让我们用疯狂击碎一切束缚我们头脑的枷锁吧。”演员当众表演了好多“主义”的戏剧中的人物,死神都冷冷旁击……演员费尽精力,并没得到什么结果……看似荒诞,却深有哲理。

五、孙博和郑磊的表演可圈可点,长期大量的舞台实践,让他们在剧中是那么“松驰自如”,“如鱼得水”、“配合默契”……运用了表演艺术的各种技能。我还看过他们在《驴得水》中所创造的人物,同样是个性鲜明突出。与此剧中人物完全不同。演员能创造不同有人物,从演自己到演人物。这就是表演艺术。

六、至乐汇是个民间戏剧团体,自成立以来,已制作了七部舞台剧。我看过首部和后两部。我的印象是所有演出,创作者们都是认真对待,企望通过轻松愉快的观剧过程,让观众对自己,对生活,对社会进行思考。而不仅仅是搞笑。我与孙恒海有过短短接触,我深被他的“责任感”和对戏剧的“情有独钟”感动。

七、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小剧场戏剧开始走向成熟,有一批青年观众,随着不断地看戏,观众也变得成熟,为此振奋!但所有的民间戏剧团体和小剧场都有着各自的困境。有关部门应该看到这是一批多可爱的戏剧人和多么重要的演出场所,应该给以大力扶持和支持。戏剧对观众的“潜移默化”作用还远远不被人看到。


八、《修养》具有很好的基础,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加工。提几点供参考:剧本的隐喻可以更明朗些,对剧中所呈现的各“主义”的点评还可以推敲;导演对开场处理还可以更风格化些,每个人物的出处可以做些介绍,因为更多的是普通观众;演员表演上要更鲜明地区别你们所扮演的人物,如郑的导演和死神、孙的各角色。

2012年8月1日





罗锦鳞: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导演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导演艺术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