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赋

 绍繁 2020-07-12

《黄河赋》


文/梁富正


依2005版《中华新韵》


乾坤初开,恒乎久远;渺渺远古,煌煌神州。日月轾轩,移转宇宙。伏羲拓先民之智,女娲乳大地之泽。续育华夏魂灵,岁岁安澜六合。


嗟乎!河出图,书出洛。沸沸泱泱,九省磅礴。扎陵鄂陵并源,巴颜喀拉繁衍。纳千流百川,润万顷沃田。山涌涓涓雪泉,地吐淙淙清溪。天地所酿,倾囊转注,湟水迤东南之宽,傍拉鸡山而折,翩翩若催波凝浪,折折似青丝相系。银月相缀,水舞草茂,连千里河西走廊。带襟鄂陵湖之威,湍湍扬扬,转转弯弯,涛浪翻跃,咆哮扬长。越青陇峻峡,润塞上江南;灌五色厚土,滋兆亿生灵。填沧海激流,泽炎黄蒸蒸生民。

辟遐荒、削郊郭。神工秦蜀,膏腴八百关中;天斧仙琢,润养天府之国。渭水汤汤,华山巍巍。奇险凝聚于龙门,堆千涛至壶口,旷代雄伟。千折百转,逶迤游蛇。依托克托入晋,控关斩扼。拥峰峦交错之势,呈万谷丘壑之形。险恶相叠,高崖纵横,南折北转,波流万径。九曲回肠,汹汹滔滔。倾波激荡,浩浩淼淼。

潼关绝,禹门奇。流沙腾五福紫气,蒸沃崇冈。汾水福千里疆壤,茂生稻粱。花园口前,湿地漫漫,清泉涓涓;桃花峪中,悠闲黄花,堤畔翩翩;入海口处,鹦鹉芳洲,惊羡人间。风物宜长,锦绣如斯。渔歌唱晚,落霞成岚。千船泊渡,纤夫挽杆。大漠孤烟,奏驼铃鸣鸣。长河落日,展鸿雁飞凌。伊洛之地,物华天宝。沁汶河滨,葇蔓青草。穿三晋、傍太行、滋中原、润齐鲁,万里长虹。源青川、经塞上、折高原、啸山岙、万古无穷。

滚滚黄沙,涤尽尘埃。福祸所倚,春秋徘徊。三载两败决,祸及禾稼,洪吞八方,瘟疫毒荼。百年一更道,赤地千里,鸡鸣嘶绝,饿殍尸浮。


于是乎!鲧禹浚疏,苍生茂昌。郑国开筑,三辅亘广。张仲功刷沙,王仲通坞流法。贾让三策,调度有方;姜师度修渠,充丘壑低洼。刘晏断河,变直运,更段运,仰李唐财富万计。万恭合沙,弃穿槽,杀水势,致江淮河深不溢。贾友桓筑堤,疏塞决口,复江波生辉。潘季驯匝紧河道,束水冲沙,定数代金规。郭守敬浚渠,通南北漕运。朱之锡修道,汇三河精魂。靳辅垒坝,分洪泄渠。陈潢引河,源流并举。李仪祉肇创黄委,三流并重,灌、放、垦、航、电共创。王化云首倡水调,两水同济,宽、固、蓄、拦、排如常。治黄七十载,功勋青册。挥手十八弯,清波万舸。

伟载!临流而叹:逝者如斯夫,万古同一。华山烟云,渭水青岚,雁门朔风,引多少英雄?魏武挥鞭,太宗治平;祖逖击楫,宗泽呼河,皆入心胸。凝民族精魂,挺炎黄脊梁,聚众志之力,续万世之功。


天行健,以慷慨之气循承先贤之策,拳拳之心安澜黄河,佐佑天下大同!

【注释】


1.乾坤:代表天地,阴阳。《周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2.渺渺:形容悠远;久远。《管子·内业》:“折折乎如在於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

3.煌煌:显耀;盛美。《汉书·扬雄传下》:“明哲煌煌,旁烛之疆;逊於不虞,以保天命。”

4.轩轾:高低、轻重之间。

5.伏羲: 又称太昊。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诞生于黄河流域,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

6. 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诞生于黄河流域。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福佑社稷之正神。

7.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8.泱泱:指水流的声音很大;形容深远广大的样子。语出《诗·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9.淙淙: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

10.湟水:湟水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位于中国青海省东部,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包呼图山。

11.迤:曲折连绵。

12.拉鸡山:位于湟水和黄河干流,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境内,最高峰海拔4524米。翻译成汉语是“鹰飞不过去的地方”。

13.湍湍:急流,急流的水。

14.峻峡:指青铜峡和刘家峡。位于黄河上游,分别隶属宁夏吴忠市和甘肃临夏永靖县。河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有如万马奔腾,景色壮观。

15. 五色厚土:土地有五色,黄、红、青、白、黑,指丰腴的土地。

16.亿兆:指庶民百姓。《尚书·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17.蒸蒸:兴盛,众多的样子。

18. 遐荒:边远荒僻之地。汉代韦孟 《讽谏》诗:“彤弓斯征,抚宁遐荒。”

19.郊郭:城外,郊外的城池。

20.汤汤: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21.巍巍:指高大壮观,崇高伟大。

22. 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23.紫气:吉祥的征兆。

24.崇冈:高大的山冈。

25.漫漫:遍布,遍及。

26.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

27.岚:山间的雾气。

28.葇蔓:指如女子一般的柔美手的野草。

29.荼毒:比喻毒害,残害。

30.郑国:战国时期韩国卓越的水利专家,出生于韩国都城新郑(现在河南省新郑市)。修筑“郑国渠”,使关中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地区。

31. 三辅:又称“三秦”,指汉武帝至东汉末年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个区域。
32. 张仲功:即张戎,字仲功,西汉末长安人,曾任大司马史。针对“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观点,提出以水刷沙的主张,治水有功。
33. 王景: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议修黄河,王景治理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
34. 贾让:中国西汉时期治理黄河的杰出人物。因提出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策而著名,见《汉书---河渠志》。
35. 姜师度:唐代杰出的治河专家。“傍海穿漕”,修平虏渠,避开了海运艰险,使中原腹地的粮运得以畅通无阻。《旧唐书---五十三卷,一百九十卷》称赞:“师度勤于为政,又有巧思,颇知沟洫之利”。
36.刘晏:字士安,今山东东明县人。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治水名臣,改革漕运,将江淮的粮食运至长安,解决南粮北调问题。
37. 万恭:字肃卿,江西南昌县人,明代水利专家。认为黄河的根本问题在于泥沙,治理多沙的黄河,不宜分流。
38. 贾鲁:字友恒,元代水利专家,今山西高平人。贾鲁亲自率人修筑黄河,多次领导治理黄河,拯救民众于洪水之中。今河南境内的“贾鲁河”全长255.8公里,是后人纪念其功绩,将原汴河改为今名。
39.潘季驯:字时良,明朝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世界水利泰斗。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27年。全面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治河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发明“束水冲沙法”,为后世治水所沿用。
40. 郭守敬:字若思,元朝著名水利专家。在西夏治水,修理通惠河。
41. 朱之锡:字孟九,为清初治河名臣,对黄河河堤的修筑有很大贡献。
42. 靳辅:字紫垣,辽阳人,清代治水名臣,对黄河、淮河、运河的治理都有重大成就。
43. 陈潢:靳辅的得力助手,清朝治河名臣。著有《河防述言》、《河防摘要》。
44. 李仪祉:(1882-1938),陕西省蒲城县人,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1933年,李仪祉奉命筹设黄河水利委员会,并出任第一任委员长,是中国近代科学治理黄河先驱。
45.王化云:(1908-1992),中国现代水利事业专家,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1949年6月至1982年5月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46.斯:此。

47.拳拳:指诚恳、深切的样子。

48.佐佑:辅助;支持。

更新于 2019-11-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