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让整个民族丢人的苏轼如何成为了整个民族的英雄?

 茂林之家 2020-07-13

千年前的敲门声却使得整个民族在丢人

咚咚咚!咚咚咚!千年前的一个深夜,一位伟大诗人府门前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下人急忙的打开门,一个身穿着官服的人就冲了进来说:快点带我去见你家大人,我有要事跟和他商量。下人一眼便识得此人,立刻将他带到主人的房中,他进了这位诗人的房子,清脆的关门声随之传来。

曾让整个民族丢人的苏轼如何成为了整个民族的英雄?

"今天在朝会中,有人检举揭发了你的《湖州谢上表》中的'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你要赶紧快点想办法补救,否则将大祸临头",听到后,诗人先是一怔,后来幽默地对这位好友说:"今后我的诗不愁皇帝看不到了。"

这一晚,这位诗人彻夜难眠,直至早上他还在自我安慰说道,其实自己只是例行公事,略叙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然后夹上几句牢骚话而已,也没有那么严重。

但事态的发展却不是他想的这样,1079年7月28日,朝廷派人到湖州的州衙来逮捕这位诗人,当他得知朝廷要来逮捕他时,他不知所措。

文人终究是文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从差解衙役那气势汹汹的样子来看,自己估计会处死,他害怕了,躲在后屋里不敢出来,朋友对他说要躲也躲不过了。正要出来的时候,他又犹豫了,我该穿什么衣服呢?犯了罪,还能穿官服吗?朋友说,现在什么罪还不知道,还是穿官服吧。

这位诗人终于穿着官服出来了,朝廷派来的差官装模作样地半天不说话,故意要弄出一个压抑的场面来。诗人越来越慌张,说:"我大概把朝廷惹恼了,看来总得死,那就让我和我的家人告别吧。"差官说"还不至于这样",便叫两个差人用绳子捆了他,像赶鸡犬一样上路了。

家人赶来,号啕大哭,湖州城的市民也在路边流泪。

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全部遭遇还不知道半点起因,苏东坡只怕株连亲朋好友,在途经太湖和长江时都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当然也很可能成,那末,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

曾让整个民族丢人的苏轼如何成为了整个民族的英雄?

被贬黄州

元丰二年年末,皇帝释放了苏东坡,贬谪黄州。元丰三年(1080)正月他从京城出发,历时一月,于二月初到黄州,正式开始了他的贬谪生活。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

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

元丰五年(1082)他大彻大悟,在黄州经历了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里,他称自己为"幽人",但这不是说自己是隐逸之士,而是说自己是个幽囚之人,虽名为贬谪,实则是幽禁。他说自己是"有恨无人省",可见苏轼当时的寂寞孤独,满心凄凉。然而两年中,他由定慧院迁到临皋亭,再得东坡躬耕,筑雪堂以居,心中之恨已经逐渐消弭。他随遇而安,内心旷达恬淡,已由年少轻狂变得足够成熟。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曾让整个民族丢人的苏轼如何成为了整个民族的英雄?

元丰五年(1083)三月七日,苏轼前往沙湖买田,途中遇雨。写下千古名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的释义是: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风雨难测,来时不必惧,去时也不必喜,淡然处之极好。当风雨穿林打叶而来时,苏轼告诉同路人"莫听":你莫要理会这些,慢慢地走,吟诗啸歌,怡然自得,恰是最好!他虽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却觉得极其轻快。"谁怕"二字申明了他无畏风雨的姿态,不管是自然风雨,或是人生风雨。如此"一蓑烟雨任平生"便是最自然的结果:既然不怕,那就任你吹打,吹打我这残躯,吹打我这人生!这里是一语双关,表面写不惧自然风雨,内蕴不惧人生风雨之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