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熟开始于:走出他人的三观与标准,学着用自己的脚丈量人生

 老友手札 2020-07-13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如果有一些东西,年龄一到我们就能自然获取,那人生大概会轻松很多吧。但无奈的是,即便我们经常把成熟二字挂在嘴边,也还是会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朋友,依旧不得成熟的要领,依旧懵懂、幼稚。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句吸引很多人的话,实际多数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我想,这可能并不是你曾经期待的样子,并且可能因为见识过“一把年纪依旧顽劣幼稚”的杀伤力之后,突然有些害怕自己也如此。

可就像前面所说的,成熟这个东西,并不是到了年龄,或者张张嘴就有的。那么,怎么才算开始成熟呢?

“孩子终于长大了”,这句话可能你每年都会听到那么几次。而这句话发生的情境,也大概是“孩子主动做家务”、“孩子主动为父母捏肩膀”、“孩子为父母洗脚”。

在父母的眼中,一直需要我付出、我照顾、我适应的孩子,现在突然开始为我考虑、明白我的辛苦,并为我做些事情,这让家长瞬间就觉得“孩子终于长大了”。

那这里孩子出现的转变就是:

曾经眼中只有自己想要的只有玩乐,现在开始试着关注身边的人;

曾经孩子不会去考虑他人的感受,只会在意“自己想要的有没有得到”,现在会从身边人的角度去考虑一些事情。

那是否可以以“重视、并考虑身边人的感受”,来当作成熟的开始呢?

生活中有一些具备“讨好型人格”的朋友,他们也有这个特点,并且在生活中特别特别的在意、重视身边人的感受,甚至很多时候,为了让他人开心,而逼迫自己去顺从他人、刻意讨好他人。但即便是对于心理学没有多少理解的朋友,也能够体会到,拥有这种人格有多难受;也一定能明白,这样“以他人为主”的观念,其实是失去自我的表现。

如果人连自我都失去了,那又怎么可能算的上是成熟呢。

所以,上面提到的父母之所以会有“孩子终于长大了”的感受,并不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孩子就逐渐开始成熟了,而是因为,从小到大父母一直处于付出的阶段,现在孩子突然这么做,让父母有一种“我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感觉。

当然,这虽然不能算作成熟的开始,却也依旧是一件好事儿。因为这毕竟代表着孩子逐渐走出“自己的世界”,不再只是关注“我自己过得怎么样”。

不过,当我们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一些,开始逐渐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其实也代表着我们在为“成熟”积蓄力量。

我们并不是一出生就认识这个世界、就拥有足够的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在我们还难以独立生存的时候,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依靠父母生存。而在身体成长到能跑能跳之后,我们开始逐渐尝试认识和了解身边世界的种种。

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我们的精神世界才开始逐渐建立,或者说,我们通过尝试、实践、体验、经历等形式,将“我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的周围是什么样的”、“我的父母是什么样的”等信息搬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这样,随后我们就不必再去了解糖是什么味道、疼是什么感觉、摔跤会不会疼等基础信息,同时,看到我们经历过的、了解过的,就能直接认出来“那是什么”和“那会带来什么”。

在亲子教育中呢,我们总是会提到这样一句话“对孩子,千万不要有太多的说教”。

这么说的原因,其实就是“孩子还处于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阶段,他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非常表面的信息,并因为家人和社会的保护,缺乏足够的经历,所以道理这些抽象的东西,他们现在还理解不了”。

那么也就是在说:精神世界的建立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深层次的规律;以及精神世界的建立需要足够的实践、尝试、经历、知识与引导。

而我想,那些被你贴上“幼稚”标签,一想到就略感头疼的朋友,肯定都是因为“你的想法怎么这么天真”、“这么大人了,连这点事儿都办不好”、“能不能不要那么轻易的就相信别人”等原因,才被你贴上签的。那么,天真、不按照一般规律办事情、轻易的就相信别人,不就是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了解还不够充分么?

所以,成熟,并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我们对自己、对世界有相对足够的认识与了解这个基础上。

当然,成熟并不是“我们成为一个装着丰富经历与知识储备的存储器”,而是我们“自己”逐渐成熟起来,所以,只有“认识与了解”这个基础还不够,我们仍旧需要“自己”。

“我们不都已经在人生里摸爬滚打几十年了么,怎么会没有自己呢”,可能会有朋友这样想。

没错,我们确实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但这里所指的“自己”并不是躯体层面的我,而是精神层面的“我”。

躯体层面的“我”,只需要我们保证营养,就会自然成长、自然成熟,并用区别于他人的外貌,来证明“我”是确实存在的。

精神层面的“我”,并不是我们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通过“对经历、外界对我们努力的反馈、生活中的‘模板’、他人观念等的解读”逐渐建立起来的。这里的“我”,具体指“我怎么看世界和自己”,或者直白一点,就是“我看问题的角度”、“我的判断标准”、“我的观念”等。

而经过父母十几年的“调教”、学校十几年的熏陶,以及自己这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每个人都会逐渐形成了一个“精神我”。

我遇到过不少朋友,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好似我面前站着他的家人、亲人与偶像。

“对于男朋友发脾气这件事情,你怎么看呢?”

“我妈跟我说,现在还没结婚就发脾气,那以后肯定要不得,让我也冷着男朋友。”

“嗯,这是你母亲的看法,我相信她有她的道理,那你自己怎么看呢?”

你猜她怎么回答呢,她说“我不知道,但我觉得我妈说的有道理”。

对于一个并不是很专业的问题、一个“身在其中”的问题,她不仅没有自己的看法,反而直接将母亲的看法拿来当做自己的看法,那这时候她的躯体里装的精神我,究竟是她自己,还是她母亲呢、她男朋友究竟是在跟她谈恋爱,还是跟她母亲、家人,乃至她的家庭谈恋爱呢?

如果我们的躯体里装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人”,那其实就代表我就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精神我”。“精神我”都不是自己的,那我们还成个哪门子的熟呢,这时候的我,不过是一只以为自己活着,实则被他人操控的、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罢了。

我知道,很多朋友挺喜欢直接拿着一些让自己感同身受的黑体字与结论,或者亲人、名人的感慨来构建自己的三观与判定标准。这相对于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成长与自我打破,确实便捷的多。

但这时候建立起来的“精神我”,是一个东拼西凑的“四不像”。不仅证明不了我们的“独特”,还连稳定、统一、各观念之间紧密联系都做不到。这样的“精神我”,会让我们轻易就陷入迷茫、缺乏主见、总是依赖、总是善变、难以坚持、难以抵御一般程度的压力与冲突。

而最重要的是,这种缺乏自我实践、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自我打破的“拿来主义”,也因为过于便捷,使我们深陷“什么都知道,什么也都懂,可就是活不好”的尴尬状况里。

人生不是应试,脑袋里装再多知识、讲出来的东西收获再多认可,如果不能落地现实、不能变成具备自己特色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变成自己的一言一行,那便只会成为负累。

当然,我并不是在否定学习和阅读,而是希望大家:

不要只盯着黑体字、不要只看自己关注的某些词句或文章、不要念念不忘带来触动的话语。要多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并代入进去,去尝试看到文章背后的整体逻辑关系、黑体字所代表的内容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我会对这些词句有所触动、如果我写这个主题,我会怎么写;

不要满足于“我懂了”,因为这种懂,往往只是我理解了它的意思、我通过这句话理解了我的某段过去,它没有多少价值。我们需要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思考,即,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我看到的东西,哪怕一开始是以“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哪怕一开始看到的都是错的。

通过走出他人观念对我们的束缚和影响,我们会逐渐拥有具备自己特色、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我(略显粗糙的属于自己的标准和观念)”;

在“精神我”与自己逐渐丰富起来的经历和知识储备的不断碰撞下,我们对自己、对世界有了属于自己的看法(我看到了什么、我对反馈的解读)。

这时候,我们拥有了“精神我”、一定的经历与知识储备,以及来源于自己的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那在这个基础上,我的世界里已经没有太多他人、世俗的影响,所有看法都来源于我、所有决定都来源我,这时,我才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同时,也因为我们逐渐进入“‘精神我’与经历和知识储备的不断碰撞,产生越来越多稍微深层次的解读(实践与反馈)、稍微深层次解读反过来丰盈‘精神我’(解读与反思)、丰盈的‘精神我’解读出更深入的东西、更深入的解读再次提高‘精神我’”的这种良性循环里,真正的成熟其实也就越来越近了。

当然,我不知道你是否希望自己往“成熟”这个方向走,但我想你一定希望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那也许这篇文章能引发你的一些思考。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