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山大面蓬莱小面郭城摔面,这三种面到底啥关系?

 胶东故事会 2020-07-13

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胶东虽然属于一个整体的文化区域,但内部也有不同的流派之分。就拿饮食中的面条来说,在胶东地区,普遍流行的是芸豆打卤面(手擀为正宗,现在多用机器压),但在此之外,拉面也有一定市场。而拉面当中,有三种面比较出名,分别是福山大面、蓬莱小面、和郭城摔面(海阳)。

这三种面条,相信不少烟台的朋友都吃过,但如果问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能说上的人却不多。下面,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三种面的概况。

福山大面:具体形成时间暂无考究,民间普遍流行的说法是至少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照此上推的话,应该在清代中前期。福山大面做工讲究,吃法多样,且很有文化寓意,在拉面中属于“内涵”比较深的面。有的研究者评价说:“福山大面,吃面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吃文化。”

其实,福山大面之所以出名,主要也是沾了鲁菜之乡的光,福山菜享誉天下,以此类推,福山的面也不会差到哪里。

蓬莱小面:虽然名字不同,但蓬莱小面其实与福山大面同宗同族。关于蓬莱小面的起源,民间盛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栖霞籍的衣姓师傅,学会了做福山大面之后,来到蓬莱开店。有一次,快打烊的时候,来了好几个客人,可发好的面团只剩下了一块。情急之下,这位衣师傅把一块面团拉成了多碗细面,然后在卤子上下了功夫,用加吉鱼做的卤调上淀粉等配料,使得面吃起来又鲜又粘稠,口感很好。从此,就自立门户,改名叫做“蓬莱小面”。

蓬莱小面形成的年代据说是民国,距现在最多有百年的历史。在烟台这三种拉面当中,算是出现最晚的。

郭城摔面:起源于海阳北部的郭城镇,有说法是形成与清朝康熙年间,如果这种说法对的话,那么其出现时间甚至有可能早于福山大面。至少也能说明,郭城摔面独自发展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不是像蓬莱小面那样源于福山大面。

简单介绍之后,不妨把三者进行对比。总体而言,这三种面在做面的环节基本相似,都要有“摔”的过程,福山大面和蓬莱小面的做法总体相同,摔的力度比较轻,一般就是在普通的面板上。郭城摔面的区别在于“摔”的更厉害:通常要准备一个专门用来摔面的长条凳,摔起来气势也最足,呜呜作响,跟鞭子一样。

而卤子是这三种面的最大区别,其中蓬莱小面的标志就是鱼卤:早先以加吉鱼卤为正宗,现在随着加吉鱼物以稀为贵,不少饭店以海胆、扇贝等海鲜为替代;郭城摔面的标准搭配是猪骨汤卤,味道也不错;福山大面的卤就属于百搭卤,搭配什么卤都行。

另外,在市场影响力上,三者也有明显区别。福山靠近烟台,因此名气最大;蓬莱是旅游胜地,游客去了多半要品尝地方特色,因此蓬莱小面也广为人知;唯独郭城摔面,由于起源在乡镇,早些年只有农村赶集的时候才有老师傅出来摆摊,直到最近的店面才多了起来,但主要市场范围仍在郭城、徐家店、桃村附近,相对而言,知名度不如前两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