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字湾畔有个村叫“八亩地”,这个名字有啥讲究?

 胶东故事会 2020-07-13

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是青岛即墨一个村庄,它的名字很有特点,叫“八亩地”村,在丰城镇境内(现在叫田横经济开发区)。

看到这个名字,相信不少朋友都会好奇,“八亩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就是字面意思么?

笔者初来乍到,在村里转了一圈,并没有找到“八亩地”的村志石碑,只看到这个卫生室的大牌子,“八亩地”这三个字很醒目。

不过,在八亩地村的旁边,有个宫家大丈村。这个村的村志石碑就在路边,虽然是主要介绍了宫家大丈村的历史,但对八亩地村也有提及。

原来,宫家大丈村和八亩地村建村时间相仿,传说都是明洪武年间外地移民迁此定居。当时,最早是宫姓和邵姓迁来,起村名为“大丈”(有分析说是从大庄演变而来的)。后来,大丈村逐渐发展成两个村庄,宫姓人聚居的部分称作宫家大丈,邵姓人聚居的部分称作邵家大丈村。而这个邵家大丈村,就是八亩地村的前身。

那邵家大丈村是如何演变为“八亩地”村的呢?打听村里老人,得到的一种说法是,邵家大丈村附近有八亩良田,远近闻名。(丰城靠近丁字湾,在古代的自然条件下,并不太适合耕种,因此有良田而闻名。即墨古代的粮产,与莱阳差距不小。)久而久之,“八亩地”就成了邵家大丈村的代号,进而演变为正式村名。类似的情形,在同属胶东的栖霞也有,当地有村庄名叫“八田”,相传也是八亩地的意思。不知古人为何喜欢八亩这个数量?

八亩地村原名叫邵家大丈,村里的主要姓氏自然是邵姓。听村里的老人说,邵姓从建村至今,已经繁衍了20多代人,辈分排得很清。据说,莱西西三都河的邵姓,与这里的邵姓是同宗。

悠久的历史,在八亩地村的建筑上也能体现出来。在村里,能看到不少这样的老房子。

当然,名字最初所指的“八亩良田”在哪里,已经没人能说得清楚。夏季来到这个村庄,一眼望去,周边都是长势旺盛的玉米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