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芳讲述:宅在家里的元宵节,依然有豆面灯的亮光

 胶东故事会 2020-07-13
(编者按:抗疫期间,即便是元宵节,大家也都宅在家里,往年热闹的户外民俗项目也见不到了。但宅在家里,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延续传统。在栖霞农村,不少老人还是会坚持做豆面灯,下面就听听当地农民作家北芳的讲述。

以下是正文——
没有传统民俗演出,不用送灯上坟祭祀,这是一个别样的元宵节。为了抗疫,我们宅在家中,一晃半个月了。
今天一清早,我们村的干部就在喇叭上广播,当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减少人员外出聚集,防止因上灯祭祀引起疫情传播,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最大限度地保证元宵节期间疫情防控稳定和森林防火安全,今天元宵节取消到山里上坟送灯,可以在家中祭祀、网上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人,在外人员一律不准回家祭祀,各个路口也都有村干部严守把关。一会儿,镇上的科普宣传车也来了,在村里滚动广播宣传防疫知识。
我煮了元宵吃了,朋友发过来信息:“今天一定要待在家里,否则病毒会笑话我们,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元宵快乐!”平时大家都说:“出门不为寻亲友,一步能将百病消”,但是今年,不出门才是最安康的。
小编突然问我,今年元宵节不一样啊,你们是怎么过的,赶快写一写吧。
我一时脑子空空,如果是往年,传统的节日故事多多,可是今年该怎样写这个特殊的元宵节?

忙活午饭,微信上那些朋友发来的信息顾不得回复,吃了午饭我又忙着和面、剁菜,包饺子。因为公公婆婆年老体弱,我每天做了饭菜去送给他们吃,包饺子也得多包。
好歹忙活到三点多,包完了饺子,心想可静下心来吧,但是婆婆又在嘟嘟囔囔,不让上山送灯,也不让出门,你爹的草药也快吃完了,这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我说您老先回家待着,一切我想办法。
婆婆回家去了,老王打开电视,又躺在炕上看手机、看视频,搞得我脑袋乱哄哄的,叫他关掉他不关。没办法,我打开电脑音乐,放着越剧,让越剧的旋律淹没老王的视频的噪音,这样我在噪音混乱中可以摈弃一切声音的干扰,开始思考元宵节的文字。
翻开朋友圈,千篇一律的心情,大同小异的文字缅怀先人:今天是正月十五,给天堂里的亲人点一盏心灯,照亮天堂的路,点一束心香,让天堂的亲人不再孤冷,愿在天堂亲人一切安好!愿天佑中华,疫情早点过去,一切平安!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传统的风俗年年在延续,庄户人从来不马虎他们对祖先和神祗的敬畏。按照风俗,都是正月十四日上午用豆面调好面,放在锅里饧,下午开始做灯碗。家里有几个人就做几个花灯,再做12个月灯,月灯是几月就在灯碗口捏几个褶子,像今年闰月,闰几月就多做个几月的灯碗;12生肖的灯碗随便做,一般是家里有什么属相的成员,就做什么动物,但是圣虫灯、鸡灯、看场佬是必须做的,茔灯是祖宗有几口坟,就做几个灯碗,茔灯的特点是没有褶子,只捏个盛油的碗就行了,如果是第一年新添的坟,要用白面做个灯碗去祭祀,老祖宗的规矩多着了。
次日元宵节上午,到草垛上去剪线草做灯碗的灯芯,剪成二寸来长,用棉花缠起来,插在灯碗上,把蜡化成油往灯碗芯上浇,有的嫌蜡点过了不好洗刷,吃时有蜡味,浇上花生油,有的浇上猪油。下午,人们开始拿着茔灯去上坟,送在坟前点着,并嘱咐老人家“照灯好捉虱子”,现在这样说倒是叫人窃笑,但是老辈人一直这样说着做着。
晚上大人在门口放烟花,小孩放滴拉叽,从炕邦点着滴拉叽拿着一直跑到街上去和小孩们扎堆一起放。我妈拿着嘴里叼着蝎子的鸡灯到处照,口里念念有词,这些词我们都写了好多次,但是每年都要念,就是今年,我们照样拿着蜡烛到处照,嘴里却说:“鸡照照炕邦,蝎子不蜇老娘;鸡照照窗台,蝎子不蜇胖孩;鸡照照锅底,下蛋好吃;鸡照照鸡窝,下蛋多。”猪头放在猪圈上点着,鱼灯放在水瓢点着在水缸遨游,看场佬身上背着叉子扫帚木锨镰筝簸萁布袋等,满满一脊梁,怀里捧着个大灯碗,点着,送到场院里。

今晚,我煮了饺子,放在北桌子上,点着蜡烛,算是对祖先的敬奉。我拿着元宝电子灯,念念有词到处照,算是论论规矩吧。
因为隔离,很多人不能出去买元宵,便在家自己做,发在网上,给家人温暖,祈求祝福。我给父母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我妈说,她年年都做灯碗,今年没有新豆面了,去年的豆面都长了虫啰嗦,因为家里有小孩,就用箩把虫啰嗦隔出去,调了一点面,做了几个灯碗给孩子点着玩。陈豆面也不好,做得不如以前好看,反正也不吃,哄小孩玩就是了。妹妹也拍了几张照片发过来。我一看,果然做得简单了,从前做得可是样样数数精巧好看。我妈说,豆面灯碗最喜和萝卜丝在一起炒菜,有一种吃法,很少有人吃过,那就是秋天的芋头梗晒干了,现在拿出来水泡着,把里面的涩气给缓出来,和灯碗一起炒菜,非常好吃。只是,现在人们做灯碗就是为了论规矩,谁去吃那口豆腥味?我可是从小不爱吃灯碗的。
我给公公婆婆兑好了药,回家吃了饺子,范惠德老师发过来一条微信:疫情无情人有情,微信无菌带春风。一句问候三春暖,情义尽在微信中。元宵节快乐!
这个元宵节,虽然宅在家里,但是妇女们也是好一顿忙活,抓起手机,看到朋友们的祝福和为武汉祈祷的祝愿,虽然光阴不回头,故人不重逢,但是温情传递,至深情,共真情,是这个元宵节灯事的主旋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