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开车走到烟凤公路栖霞桃村镇北楚留村附近的话,会经过一条河道。顺着河道的方向向远处眺望,就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画面。 在河道的上面,可以看见两座桥。一远一近,一大一小,一长一短,一新一旧,对比在一起看,相当有意味。

 这座石拱桥的建筑年代,在桥边没有找到相应的石碑记载,从这种建筑风格来看,推测应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以1970年来计算,也已经有了50年的历史。以现在的眼光看,这座桥有点小。但在没有大型机械的过去,建造这么一座桥,对于当地来说,已经算是一个大工程了。而在莱阳五龙河流域,跨河的石拱桥,通常都会调集成千上万的民工,建造大半年的时间才行。这座桥的规模虽然小一些,但相应的能调集的人力物力也有限,很有可能就是附近村里的生产队负责建造。图中这些石块,基本都是人工打磨和铺设的,全靠老一辈的劳动者们肩扛手挑,颇为不易。 而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的建造,大概要比这座石桥晚大概四十年左右。这条城铁是2014年正式通车,桥涵洞隧,大体在2013年就完工。四十年间,一多代人的工夫,建筑条件和技术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中这座桥,跟四十多年前的石拱桥比起来,壮观宏大。但在整个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建设过程中,它还不算最有名的。跨胶济铁路特大桥、双岛湾跨海特大桥,甚至莱阳的豹础铺特大桥的规模,都要更大。平时我们总说“时光的记忆”,而这两座对比明显的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并列矗立在这里,看到这两座桥,不禁令人感叹这四五十年的沧桑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