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家都糊的冷布是个啥东东?︱“先生肥狗胖丫头”是怎么回事?

 wodedoc910 2020-07-14
200713北京人过夏天1老北京人怎么过夏天? 来自徐徐道来话北京 26:58

转眼又到仲夏,在老北京,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逢夏季来临的两个景致令人难忘,一个是那些居住在独门独院的老北京人,依照百来年的生活习惯,都会在自家院里搭起天棚遮阳,以度过暑热难忍的三四个月。另一个是在老北京高大树木之下建起了阴凉茶座,即使在日伪统治时期也没有中断。那除了搭天棚和享受茶座,在没有空调的夏季,老北京人会如何度过夏天呢?

北平之夏

陈鸿年.


世居北京,为燕都望族的我国台湾作家陈鸿年,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迁住我国台湾的,此后,他写了大量回忆老北京风物与京剧的文章,结集成《故都风物》,其中就有一篇《北平之夏》写到了老北京人怎么过夏天,其中主要的内容都是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并且无法想象的


家家都糊的冷布是个啥东东?

点击可放大阅读

关于扇子的种类,敝友崔荫祖先生,现在此地。昔在故乡,自名其书房为“百扇斋”,他有一百多把不同种类的扇子,出门时每天换一把使用或欣赏,天天不同,也确是一种乐子。

大户人家的天棚

点击可放大阅读

点击可放大阅读


可是我总说:家里的天棚,是给家里孩子妇女们搭的,您说一个大男人,谁能净蹲在家里?就是家里有天棚,他也是向外发展。夏境天,外面消夏的地方,可多了!
北平消夏的好去处

第一我愿去什刹海:坐上四路电车,北海的后门下车,一路向北走去,所有的茶棚,林立两边。选个好茶座一坐,一壶好小叶儿茶,两盘黑白瓜子儿,脱去长衫,往躺椅一躺,卖报的马上过来了!

这里卖报的不用您花钱买来看,可也不是奉送白看,他手里本埠外埠,什么报纸都有,您可以随便挑几份,留下来看。等您几时看足看够了,再还给他,随便给几个钱,便行了。
这时茶座之上,清风吹来,脚底下流水潺潺,眼看碧莲无际,岸柳摇曳生姿。这里并有将采来的鲜莲蓬、鸡头米、鲜核桃,旁边还有不少卖八宝莲子粥的,来此消夏,真太好了。
有些年,我爱来先农坛。坛里边,有茶座,这里的茶座,只是一个夏季儿买卖,而且赶上连阴天,一下雨,这里的买卖便“挂队”了。
因为它都没有搭棚,完全在几个人抱不过来的大松柏树底下,摆桌子藤椅,虽然上面没有棚,您放心,夏天的骄阳,都叫遮天盖日的浓荫,遮严了,就是偶尔晒一点,您叫茶房把桌椅稍稍一挪,又躲开了。
到先农坛喝茶,只贪图一样儿,太静了!因为地方大,有些游人也显不出来,这时茶座的顶上,只有蝉声、鸟声、风声、松涛声。假若暑假投考学校的学子,有这么个地儿读书,准备考试,可比此间榻榻米的房子强多了。现在的学生,多受多少洋罪!

谈北平夏境天的去处,不能少了中山公园,也少不了六角亭畔的“来今雨轩”;更不能忘了园里的长廊,后湖的泛舟,面对紫禁城的茶座,社稷坛的五色土;也不忘燕翅形一座玻璃做的暖房,内有兰花、昙花、香橼、佛手,各种名贵花木。


尤其是“来今雨轩”,这是文人墨客集会之所,冬夏俱存的茶座,它的天棚,可不是芦席搭的,而是铁的罩棚,另外它有房子,冬天一样的做生意。走进中山公园,单说这条松柏夹道的大路,抬头望去,枝叶茂密,绿荫满地,在心理上,已不啻冷气开放了!

讲究夏天的纳凉,当然不能丢掉昔为禁地,后来辟为公园的北海公园。午间到了北海得先去漪澜堂找个茶座儿占住,不然的话,这个生意的地点,依山傍水,是生意最好的茶座,如果赶上星期例假,天到两三点钟,便已座无虚席了。就是普普通通的三伏天,它的茶客主顾,也常是满满的。

逛北海,别忘了登小白塔,这是北平市较高的所在。到小白塔的高层,真是眼界一亮,四周风景,以及城市以外的景物,俱奔来眼底。
往南看,由近而远,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故宫就在眼前。天气晴朗的日子,琉璃瓦上的光,特别耀眼,肃穆森森的气象,除掉这儿,旁处算是看不到了!
往正南方看,午门、天安门、正阳门、永定门,这一条前门大街,您看有多直,有多整齐,正如一座美丽的模型。再往后看,正北方,景山最高峰的万春亭,后门大街,而止于鼓楼,这是一条笔直的,好像北平市的中轴线,比刀儿裁的都直。

北平消夏的地方,当然还有中南海、太庙、天坛;南半城还有个陶然亭;齐化门外头的菱角坑。也许是因为笔者住在东城的大圈圈以里,小圈圈以外,每逢夏季,我非常爱去东便门外面的“二闸”野茶馆,去消磨一天。
“二闸”这个地方,在从前年头儿好过的时候,年年要“走会”,所有民间艺术,大部出现,会期虽只有两天,可是前后要热闹个把月。平常它却是很冷僻的一个地方。

二闸的茶馆,是野茶馆,喝茶的人,看的是野景儿,因为住在都市的人,谁看过稻田地啊!一旦出得城来,车马的喧哗,没有了;煤烟的浊气,无踪了;熙来攘往的拥挤情形,不见了。所见的是万里长空,浮云片片。四野碧绿,一望无边。听的是啾啾鸟鸣,看的是野花遍地,一时好像叫人心里痛快不少!
尤其每年去二闸,要经过三四里的水路航程,出了东便门,有条河,这是从前由通州运北平粮食的运河。邀上二三知己,雇条小船,大概要走个把钟头。
坐在船上,上面有篷挡着太阳,风生水面,不但暑气全消,而且把绸裤褂吹得飘飘然。如有雅兴,带把胡琴,信口来上一段儿。如果有酒瘾,带点菜来,沽上一瓶酒,光是这一行程,就够乐子了!

二闸的野茶馆,可别比来今雨轩、漪澜堂,这是另一种风味的小土茶馆儿,有的桌子,都是砖砌的,上面抹一层石灰,长条大板凳。上面有个芦席棚,可是四周有的是大树,有的是荫凉儿,有的是城市千金难买的清风,而且清清静静,绝不嘈杂。
来到此间,就怕过夏天,天一到中午以后,您说能上哪儿去躲躲热?再好的冷气设备,还胜得过天然消夏所在么?所以,美丽的大陆河山,叫人实难片刻忘!

夏季的天棚

陈鸿年.

若在北平,到了阴历进了五月,像样的买卖地儿,各文武机关,中等的住家户,差不多都要搭天棚了。北平单有做这行生意的,叫棚铺,他们管这个季节称棚季儿。
天棚就是夏境天,用以避暑的凉棚,北平人称之为天棚。都是用芦席、沙篙、竹竿等物,经过专门吃这行饭的棚匠,绳捆索绑,把棚搭起来,可是搭得非常玲珑巧妙。


现在不是干什么都讲究专门人才么!北平的五行八作,三百六十行,绝对没有半路出家的连毛儿僧,都是有师傅,有徒弟,正式拜师,然后三年零一节,脚踏实地地来学徒,期满出师,以一技之长,作毕生糊口。也不论是剃头的、修脚的、锔锅补碗的,莫不皆然,所以其技也,精!
搭棚的,在北平有他们这一行,所以搭出来的棚地道。拿天棚来说吧!
北平住家户的屋子,都是四合院儿,差不多的都是砖墁地。搭棚的棚匠,第一个长处,绝不在人家一平似镜的院子里掘大坑,掀砖头,埋柱子,然后搭棚。无论多高多大的棚,也无论是在什么场合环境,一律是平地起棚,单摆浮搁。

他的搭棚工具,只有绳索和“穿针”。绳索作捆绑并用,“穿针”作缝接芦席之用,绝用不着斧子、刀锯、大铁锄。就凭这点儿手艺,要是没有两下子,没有拜师学过,行不行?
好的棚匠,真是身轻似絮,矫若猿猴。他上了房子上搭棚,显着轻巧灵利,绝不会把人家房上的瓦,踩个七零八落,棚也搭好了,人家还得找瓦匠修理房子。尤其在竖起了柱子,搭架子的时候,只在中间横一根沙篙,人像走钢索似的,由这头走到那头儿,如履平地的一般!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一行有一行的礼貌。像棚匠在上高开始搭棚的时候,到了上面,必然喊一声:“高来!高!”这个意思,是告诉东邻西舍的街坊们,有人上高了,怕人家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知道注意了。
离开北平,南北西东,衣食奔走,到过不少地方了,论凉棚搭得讲究,尚无出北平之右者。一个四合院,搭起个四角见方的天棚。棚的中间,都留个天井儿,这个天井的芦席,中午烈日当空时,可以放下来遮阳。夕阳西下时,可以卷起来通风。都有绳子可以拉动。
在天棚的东西两个方向,另外斜不戗儿地,搭两个遮檐,早起的太阳,有东照,可以拉下东遮檐。下半天的西照最热,可以拉下西遮檐。等到暮色苍茫时,天井儿与东西遮檐,一齐拉卷起来,以享用晚风之送凉。


或者有人问,四合院可以搭天棚乘凉,若是高楼大厦可以么?告诉您,可以的。像北平东西交民巷的使领馆,各银行,都是几层的大楼,尤其是东照西照的骄阳,确予人极大之威胁,每年他们也在搭。
这些高楼搭的可不是天棚了,而是在东西两个方向,照着楼的高度,直上直下,搭起高耸的遮檐,也可以用绳索拉动,卷起来,放下去。
北平老乡们,常挂在嘴边儿上的,第一是:“前门楼子九丈九!”其次便是:“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

天棚啊、鱼缸啊……这还好懂,至于“先生肥狗胖丫头”是怎么回事啊?这是北平大宅门的说法,夏境天,高搭天棚多凉爽,影壁墙下养鱼缸,鱼缸旁边几盆石榴树。“先生”是指的课授子弟的专馆老师,也就是现在的家庭教师,白白净净的门口儿一站,再加上胖嘟嘟的一个使唤丫头进进出出,小老虎儿似的一条看家之犬,就够大宅门的派头儿了。不过这都是以前的老说道,早不时兴了!

那说到棚行,我要重点说一句陈鸿年先生文中没有提到的细节:老北京,但凡有点“凶险”的行当,要用力气,要爬高攀登,要有力量和技巧的结合,也就是说,“棚行”中的“棚匠”当中,很多人都来自武林,有习武的嗜好,是习武人的聚集之处。




FM1039:周一至周日

早6:00-6:30

徐徐道来话北京

326896656@qq.com

扫描关注 线下活动早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