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世界】翟传海:家乡的打麦场

 中州作家文刊 2020-07-14
中州作家文刊
立足中原沃土,放飞文学梦想
关注

【第28期】

图片选自网络


 家乡的打麦场

 河南南阳  翟传海 

打麦场是一块半方不圆,甚至外围有点近似三角型的空地,总共面积有三四亩地的样子。打麦场外是村子的大块地——丰产田,靠近村庄的一边(小河边)几棵高大的榆下是三四间草房。两间用来临时存放没有最后打净晒干的毛粮(成品粮要移存庄内仓库保管,但多数时候分配到户后就只剩粮种了),一间存放扫帚、木锨和叉耙扫帚牛龙嘴等打场农具,另一间则是用作铡、存喂牛草的。

每年二十四节气的小满一过,经过一冬一春煎熬的打麦场,终于盼来了收拾场地的人们。生产队指派专人先把闲置很久的场地清理干净、用犁耙浅浅地犁耙一遍、再均匀地撒上一些水。在场地似干未干时,人们先拉起下面绑压一大把树枝的破磨盘或石头板,满场跑几圈把场地荡平(用牛拉怕踩坏松湿的地面)。而后套上牛拉起百十来斤的大石磙旋圈碾轧,直至场地溜平瓷光。这样,不仅防止打场时把麦子扎进土里,也可防止场地上的尘土混进粮食中。

“翻场,翻场了!”耀武扬威的牛把儿一声吆喝,场边的男人们掐了烟、搁下茶碗,树下的女人们放下孩子,装好奶子,从“煎饼”边儿上开始,用手或木叉将碾压过的麦子一点一点抖翻一遍。直到把薄“煎饼”再发成厚“油旋”,大家才能回家吃午饭。

吃过午饭,毒辣辣的太阳把场上的麦子晒透晒焦了。牛把儿们架起石磙再次对其进行狂碾猛轧,偷奸耍滑的麦粒在石磙的一遍遍紧逼下,稀里哗啦地全都跳出了麦壳。

  

麦粒跳出麦壳还与麦秸混在一起。早已等在场边的社员们,等牛把儿把石磙牵离大“煎饼”,队长一声“抖场”,麦场就再次热闹起来。妇女和孩子们在麦场的边缘一字排开,抓起麦草使劲抖擞,尽力把混在麦草里的麦粒全都抖下来;男劳力们紧随其后,用三股木叉把搜净了的麦草一一挑出场外;小伙子们拿了木锨或推板,把满场的麦粒由外向里推拢。整个场面工具齐响,草屑飞舞,场尘飞扬,一派欢腾。一会儿功夫,混杂着碎麦草的麦粒就山一样场拢到了场中间。

  

太阳徐徐落下就有微风吹来。扬场老手看见树梢稍一摇摆,就立即赶到麦堆前,用木锨(不伤场地、不伤麦粒)剜上少许抛向空中试两下。一旦判定风力和风向(那怕是极小的的风),他们就带上烂草帽前腿弓后腿蹬站稳身子,双手紧握木锨,照准麦堆狠产猛杨。

  

“赖手一条线,好手一大片。”扬场算得上打场中最费力、最有技术的了,它要求扬的力度、高度、角度和节奏都要恰到好处。通常,扬场老手照准麦堆狠狠铲满一大锨,右手一提,左手一压,迎风朝着大约六十度的前上方悠然地一抛。收锨时木锨在空中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麦粒和麦糠等像泼水一样,在空中匀匀地分散开来,一边升腾一边疏朗地向前推移,魔幻般化成一片下弦月。它们在空中似乎略一停顿,而后像猛雨般纷纷落下。落下的一瞬间,石子、土坷垃跑到远处,麦粒落在中间,麦糠被风吹到一边,麦粒和石子、土坷垃、麦糠等分得一清二楚。一锨落下,打下手的赶紧拿扫帚在中间接合处,顶着扑头盖脸的“急雨”,蜻蜓点水般轻轻漫一下,把那些分量略重、不易和麦粒分开的麦穗头等杂物扫向两边。扫帚掠过,经纬分明,没有丁点儿混杂。那个过程美妙极了,除了扬场的停不下手,旁边干其它活的全停下来看直了眼!。

  

当然了,以上讲的是截取其中的一个慢动作。实际上,扬场往往是甩开了膀子,不紧不慢、有节有奏地,要一气连扬上百锨的。在不间断的“沙沙”声中,干干净净的麦粒慢慢隆了起来,变成一条丰肥的金沙丘、一座黄灿灿的麦粒山。椭球形的麦堆、金光闪闪的麦粒黄中泛红,让人看一眼就稀罕得合不拢嘴。

  

秋天,新稻登场了。秋天的打谷场虽没有打麦时的紧张,但不乏同样的忙碌和欢乐。有月光的晚上,村里的孩子们总是喜欢在这里爬草堆、钻草垛,玩那不知玩了多少次的“藏老木(捉迷藏)”;冬天的打谷场就显得清冷许多,除了高高低低的蘑菇样草垛外,就是成群成群饥饿的麻雀。它们常常呼朋唤友,蜂拥而至,一群群忽然落下猛然飞起;农历春节,是这个打麦场再一次热闹的时刻。因为本家大哥在上村当支书,上村的社员每年都会来到我村的打麦场耍“旱船”、“舞狮子”。之后的日子,打麦场只有静静地等待下一个麦收时刻的到来了。

  

分产到户了,打麦打谷各家想各家的法子,或大场分小场,或排队轮流打;后来有了收割机,各家都在各自的田间地头操作;再后来年轻少壮的都外出打工了,不多的田地也没人耕种了;如今207国道改道,公路直切庄边,先前热闹非凡的打麦场,终于由荒废、废弃直到今天难觅踪影。

家乡的打麦场——我儿时的天堂,你去哪儿了?

作 者 简 介

作者:翟传海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农行系统优秀人才,南阳民俗学会理事,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南阳市分行。出版有《银苑小葩》《守望家园》《月奶奶黄巴巴》《曳杖行歌》《我图尔居,莫如南土》及《百年多是几多时》等六本作品集。《中州作家文刊》特约作家。



中州作家文刊

立足中原沃土   放飞文学梦想



主编:张静
执行主编:魏新征   郑江涛
 
团队:赵红俊 鲁光芬 景自卫 
范荣振 袁荣丽 陈立娟 王华伟 
史锋 杨乐才 曾权伟 孙光旭 
陈朝晖 肖绍柱 张居军 贺保双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作者须先关注《中州作家文刊》微信公众号。凡投稿者视同作者授权发布,来稿必须是原创首发。作者校对后再投稿,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