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界】殷雪林:姥姥的土灶台

 中州作家文刊 2020-07-14
中州作家文刊
立足中原沃土,放飞文学梦想
关注


【第87期】

图片选自网络

























姥 姥 的 土 灶台








河南潢川     殷雪林 

小时候我最爱去乡下的姥姥家,虽然要经过几个小时的大路、小路和田间小道的辛苦跋涉,但心里一直怀着强烈的渴望。还没到村口,热心的乡邻老远认出了我们母子,飞快地跑去告知姥姥,姥姥就会丢下手里的活计,挪着她的小脚急忙忙来迎接我们。我一看到姥姥,立马就会摔开母亲的手,喊着姥姥向她怀里跑去。

姥姥的家我是最熟悉的,村子依着一条逶逶迤迤的小河边,四面被绿油油的秧田围绕着,门前一颗高大的老槐树,树下绿茵是左邻右舍的聚集地,吃饭、乘凉、闲聊、掐辫子、纳鞋底的好去处。院子坐东门西三间泥草主屋,北边两小间牛屋,南面一间矮小的厨屋,院子几棵果树,西墙边有猪圈鸡舍。屋后是一湾清水塘,可洗衣淘米洗菜。

姥姥、姥爷的家一直遵守着古老的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姥爷不爱说话,一年到头沉默寡言,庄稼地里的活大都交给了他,农闲,就牵着牛,一放大半天,炊烟袅袅的时候才姗姗回家。姥姥是一家之主,大事小情全靠她作主。缺衣少食的岁月里,平平常常的农家能有什么大事小情呢?俗话说: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吃饱饭是一家人的头等大事,打我记事起就见姥姥天天围着锅台转,为一家人的吃饭操心。

姥姥家的灶台是土坯垒泥巴糊的,靠厨屋的南边,有两个灶口,大的做饭,小的炒菜,旁边还有一副老旧的风箱,背后靠墙是麦秸和柴垛。这就是姥姥的战场,这就是是姥姥的阵地,这就是一家人的生计。刷锅、洗碗、择菜、烧菜,锅碗瓢盆交响,案板削切有节奏。姥姥一天到晚在厨屋忙碌,在锅台间烟熏火燎,好像家里的土灶台就是专为姥姥而垒。

那时我还很小,天天跟在姥姥的身边在锅台边转悠,一锅米饭,一锅稀粥,一锅面条,一锅馒头,一锅南瓜汤……饭菜飘香时,我的小碗里总是第一个盛满,赶上新米新面新菜刚下来,我也是第一个尝鲜。早晨起来,姥姥总在锅里为我煮着一、两只鸡蛋,可是家里人她却从不舍得让吃,因为鸡蛋是那时农家日常不可或缺的经济来源。

有时姥姥做饭,一手拿火钳往灶膛里添柴火,一手揽着我,还不住地在在我的头颈上,缓缓地,柔柔地摩挲,舒服极了,我就懒洋洋地靠在她的肩上。灶膛里的火苗哔啵作响,红红的光焰闪耀着,暖暖地映在姥姥和我的脸上,也印在了我的心坎上。

姥姥常常逗我说:“大外孙喜欢吃这么?喜欢吃那么?”当然都是我爱吃的零食,我就瞪大眼睛看看周边说:“哪有啊?”一会饭菜熟了,姥姥说:“大外孙,姥姥给你变个戏法好不?你先把眼睛闭上。”于是我就闭上眼睛,姥姥在灶膛灭了火的灰烬里翻找,找着后就让我睁开眼,我的眼前立即会惊喜地出现一、二只烤红薯,半截玉米棒,或者是几个土豆也或者是一把带壳的花生,黑糊糊的透着诱人的焦香,姥姥拈起在灶台角上磕去碳灰,剥开外皮,吹着热气一点点地填进我的嘴里。吃饱了,姥姥又逗我:“大外孙,等你长大了会孝敬姥姥吗?”我边擦着嘴边坚定地对她说:“姥姥,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给你买好多好多好吃的孝敬你。”因为在那艰辛的岁月里,天天能有好吃的就是我幼小心灵里最大的幸福。这时姥姥就会笑呵呵无限爱意地楼紧我的头满意地说:“好,好,姥姥等着你长大!”

冬天时我最爱吃姥姥的烤红薯,硬芯的像板栗又糯又面,溏芯的又软又甜。我还爱吃锅巴,每年新米下来,姥姥总叫舅舅接我们去吃新米,每天中午的锅巴数我吃的多,焦焦脆脆,新米的香甜越嚼越有滋味,直到现在都几十年了,我的脑海里还残留着那土灶新米锅巴的香甜。

姥姥一直咳嗽,有一天突然严重,身子发虚家务活也不能干了,就卧床不起。烧火做饭交给了小姨,小姨那时也才十五、六岁,家务还担不起,做事毛手毛脚,姥姥常常看不上小姨做的饭,有时撑着爬起来又走到烟气弥漫的锅台上。母亲领着我看望姥姥,那时姥姥因为有病,家里生活已经很困难了,姥姥还叫小姨像从前一样在灶火里烤零食待我,烤熟了小姨忍不住和我争着吃,姥姥听见,躺在床上隔着门帘骂小姨,那时我一点不懂事,仗着姥姥对我的偏爱,就独自占有。

渐渐姥姥的病越来越重,咳嗽时痰里带血,舅舅就将姥姥拉进县城医院去看,一检查是肺结核,医生要求长期住院,在吃饱饭都难以满足的日子中,舅舅和母亲姐妹们凑在一起的钱也不够住院治疗,姥姥在我家里住了几天后不得不又拉回了家。

几个月后的一天,舅舅突然进城,含着泪来找母亲,说了几句话,母亲就变了脸色。等我们慌忙赶到乡下时姥姥已去世了。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在姥姥的新坟前,舅舅、母亲和二姨、小姨嘤嘤悲泣,我却像没事人一样,在姥姥的菜园里追着蝴蝶逮着蚂蚱。

不久,舅舅要结婚,原先的土屋有些低矮破旧,老屋拆除重建,厨屋也被拆除,从此姥姥的土灶台也从这个世上消失了。

现在我想起姥姥,姥姥真可伶,一生围着锅台转,得病没钱治,五十二岁就去世了,她去世时我才六岁,那时我稀里糊涂还不懂死亡。我从没有为姥姥做过什么,但姥姥在世的时候,却是无私地疼爱我,她没有等到我长大就早早离开了人世,现在忆起她,还能有什么用呢?我连她的样子都快模糊了,只有那土灶台的爱却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

对姥姥的记忆已经不是太多了,可想起姥姥就一定会想起她和土灶台,想起她和土灶台,我心里暖融融的,想起她和土灶台,我心里又一阵阵钻心的扎痛……


作 者 简 介

作者:殷雪林

殷雪林,网名念青,籍贯河南潢川,曾当过兵,复员后在农村工作过,现供职于潢川电力公司。业余爱好文学,多年前有诗歌、散文、通讯报道见于部队及电力报端,最近两年又提起笨拙之笔书写心中难忘的童年和家乡风物。

        

中州作家文刊

立足中原沃土   放飞文学梦想



顾问:刁仁庆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魏新征   郑江涛
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
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景自卫
 
团队:赵红俊 鲁光芬 
范荣振 袁荣丽 陈立娟 王华伟 
杨乐才 曾权伟 孙光旭 陈朝晖 
肖绍柱 张居军 贺保双 王新谱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作者校对后再投稿,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