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界】宋纪东:敬挽二月河

 中州作家文刊 2020-07-14

No.108



敬挽二月河

河南内乡    宋纪东

 二月河先生,你是开春解冻的春天,我们就是严冬懵懂的冰凌。——题记

二月河对于凡人的我来说,犹如仰望苍穹的明星,可望不可及。早听说他是南阳名家,但我看他的书不多,真正崇拜他的是因为电视剧《康熙大帝》,把一个帝王的霸气英明勤政儿女情仇,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一个鲜活立体的人。二月河是作家,我只能是他地理位置上的老乡。二月河是文豪,我只能如啃文的蚁民。今年夏天回老家,远在海南的王一卿(原声屏周报的元老)也探亲回老家。因为我们同村,闲聊之际,我首先问他与二月河熟不熟,想着他当年连张纪中导演都熟悉,自然与二月河先生见面次数不少的。一卿哥笑着说:你也这么尊崇二月河先生?随后他说先生可能现在在北京。名人虽然遥不可及,但我总是抱着崇敬之情关注着。15日惊闻先生驾鹤仙逝,悲痛叹息,献此拙笔,以示悼念。

我写文不多,却理解文学的使命应该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明白文学造诣是源于“人情练达即文章。”,也喜欢那些“嬉笑怒骂皆文章”的不拘一格。二月河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有抱负的作家,他坚持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凡是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科教文化、百姓生计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就给予歌颂,无论皇帝还是太监,高官还是平民。

二月河作品如严冬坚冰,厚重大气。整体布局呈大家气象,恢弘的历史画卷谋篇出神入化。康雍乾三朝的历史,在其笔下构成了波澜壮阔的落霞三部曲。他几乎靠一己之力,重塑了三位帝王在普通读者中的形象:尽管宫内也有残酷的权力斗争,但是皇帝仍然是可以有理想、有抱负的雄豪。在他的笔下,雍正变成了一个勤奋的皇帝,这更符合历史真实。先生经典名言:

——生未必欢,死未必哀。君子知命随分守时而已。——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每写一部书,就等于穿越一座大沙漠,确实感到寂寞而空寥,完全是一个独行客。当然在行进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有些地方写起来很困难,感觉就像是在沙漠里边。绕过去,就有一片绿洲在等待着自己。

——如果你的书被读者带到卫生间里去看,说明他趁着解手这一刻都放不下,这就是这本书取得了胜利。

二月河文风如凌晨曙光,感化万物。我看书不多,却在学生身涯中细嚼慢咽,鲁迅使我严峻,巴金使我燃烧,托尔斯泰使我赞美,巴尔扎克使我警悚,金庸使我敬佩,琼瑶使我温柔细腻,毕淑敏使我善于感受生活的细微美妙,莫言使我对农民的智慧崇敬,愚昧可爱深切体恤,而二月河先生却把我引导到浩瀚的历史趣味中,忠君爱国的民族大义中。

中原这条二月河,漫卷历史风云,饱含民族气韵,在中国文学的版图上,划过了一道蜿蜒绵长又雄浑壮观的曲线。凌解放之所以能成为二月河,正是源于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生逢其时,不仅是因为他关注特定的历史时代,而是因为他本人所处的改革开放大时代。把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是改革开放赋予他的创作气质。二月河的天资、阅历,恋乡爱国情结,使他在温馨静谧的南阳盆地里,灵感一触即发,奔腾不息,椽笔巨著,著作煌煌大观。

二月河为人如其名,坚韧凌厉。当年有学者叹惜:康熙在位61年,诗文、音乐,样样精通,治国有功,却没有文学作品来表现他。二月河像在部队点名喊立正一样,地站了起来:我来写!面对这位37岁的文坛无名小卒,众作家学者一笑置之:他行吗?没有足够实力把握,没有超常的毅力坚韧。是不敢这么挑起大梁的。于是二月河先生40岁时,开始写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并且一发不可收势,随后写成《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成为历史小说中难以逾越的丰碑,被拍成各种影视剧广为流传。成功的背后是漫漫的长途跋涉和锲而不舍的写作精神。头悬梁,锥刺股,烟烧腕,一天三睡三起,时间都是偷来的。靠着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二月河20年笔耕不辍,才有520万字的鸿篇巨著。

能引起争议的作品才经得起推敲,二月河先生巨著引起海内外关注,也为南阳作家群指明曙光大道,燎原动力,助力华夏。但是少有有人抨击他的作品,认为不敢深刻揭露黑暗。正是二月河先生担当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二月河先生属于大器晚成型,却使他更加成熟老练,文风凝重泼辣独到。通透世间百态,天理国法人情融于笔端,更体现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和谐法则,他提倡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每个人都要谦卑修行,写作者更要如此。文字是有灵魂的。这灵魂,不仅仅来自于写者自己的笔和情,而且影响到读者的魂和魄。

二月河先生,你是开春解冻的春天,我们就是严冬懵懂的冰凌,感恩遇到,正待溶解。你散发着南阳盆地的梅香,我们就是循着梅香前行的喜鹊。愿喜鹊登枝,传承宛韵,继承遗志,敬挽先生!


作 者 简 介

作者:宋纪东

宋纪东,内乡教师,笔名镜心,偶尔创作二龙山小说。因山的神秘庄严,用文字来跋涉;因中国农村农民的质朴善良,用心灵来品味;因草根阶层在城市发展的举步维艰,用呐喊来倾诉;因为人性的善变,用真实来描述。

中州作家文刊

立足中原沃土   放飞文学梦想



顾问:刁仁庆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魏新征   郑江涛
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
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景自卫
 
团队:赵红俊 鲁光芬 
范荣振 袁荣丽 陈立娟 王华伟 
杨乐才 曾权伟 孙光旭 陈朝晖 
肖绍柱 张居军 贺保双 王新谱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作者投稿时,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