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南城和乞佛飞桥考/ 赵仁魁 康玲

 zqbxi 2020-07-14

在甘肃永靖炳灵寺峡和刘家峡之间河北的白塔寺川,十六国时期有座左南城。因城址早废,它究竟在何方,鲜为人知。近来,翻阅古籍、方志和实地考察,不但确定了城在川的中心开阔地带—高韩村,`而且也找到了西秦王乞佛炽磐在晋义熙中花三年功夫,在城东15华里的河面上,即刘家峡上峡口所修的飞桥桥址,从而否定了以往把它说成是在距此70多华里的炳灵寺大寺沟门左侧河峡上并混同为“天下第一桥”的观点。

清光绪年间河州进士邓隆,在他的《左南城考》中说:“左南城,晋惠帝永宁中置,属晋兴郡,当系凉州张氏所置,在河州北六十里之白塔寺川,水经所谓河水迁左南城南是也。前凉张帽从左南缘河截赵麻秋军即此地。”邓氏并未考察城在川之何方。据《水经注河水注》中载:“满水(今大夏河)出白石县西塞外,东至丰包罕(今临夏市)入河,河水又迁左南城南。”又引《十三州志》云:“石城(今兰州西之青石关歹西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者也,津亦取名焉。大河又东迁赤岸(今东乡源下红崖子),即河夹岸也。”接着又引《秦州记》日:``袍军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佛于此河上作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河水又东,桃水注之。”显然,左南城在赤岸北,即红崖子河对岸干渠沟之西不远的高韩村。这是因为:其一,该村东距青石关正好140华里,与《十三州志》记载相符一;其二,该村正是白塔寺川的中心开阔地带;其三,该村周围的土地,在解放初有的老农还叫他左南地;其四,该村路北有古城遗址的传说;其五,该村之东不远的干渠沟就是左南渡。所以高韩村北就是十六国时期凉州张氏所置的左南城。左南城是当时左南县的县城。左南县所管辖的范围,大体就是两汉时期金城郡冶允吾(应助音铅牙)县和如今的永靖(除黄河以东乡村)县的范围。上述《十三州志》和《秦州记》载,在赤岸北,即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佛于此河上作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河水又东,桃水注之。

乍看起来,乞佛飞桥似乎在左南渡上。但按即河夹岸,岸广、桥高的实情细看,绝不在这左南渡上。因为,左南渡上既无河夹岸,更不符合桥高五十丈的可能、条件。我们按《水经注》所说的特定范围,即在赤岸北即左南渡东至挑水注河(刘家峡谷)这十五华里的河面上详察细考,终于找到了乞佛飞桥的桥址。距今1475年前,西秦炽磐所建的飞桥就在刘家峡上峡口,即李家源头之下的河峡上。因为,这河峡上有河夹岸,岸广、桥高的情况,与《水经注》所载相符。正如当地老人们讲的“这河峡中有座形状如香炉的巨石耸立,俗称香炉台,台高几十丈,台大如楼顶。”90年春,我们曾在向导带领下,乘刘家峡水库水位下降之际,从李家源头看见了香炉台的真面目。正是由于左南城之东15华里的刘家峡上峡口,即李家源头之下的河峡中有耸立而起的巨石—香炉台,昔日的乞佛炽磐才利用它为天然的桥栋,花了3年的功夫,修起了当时著名的黄河飞桥。

那么,这飞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修建的呢?远在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族的乞佛氏先在宛川(今乐中)后在袍罕立都,在黄河以南的秦河地区建立了西秦。黄河以西的徨中一带,就是河西鲜卑的秃发氏以廉川堡(今乐都)为都城建立的南凉。好战的西秦和穷兵默武的南凉,经常与附近的割据政权相互掠夺征伐。晋义熙十年(414),西秦王炽磐乘南凉西伐乙弗(青海湖之西)之机,便举兵袭击廉川堡,仅仅10天就灭了南凉,从南凉掳掠了近30000,其中包括南凉王秃发币辱檀的皇妃子女,迫使海檀到左南城投降。虽然,他被赐为左南公,可西秦炽磐怎能放心这亡国之君久留在这南凉旧地呢?于是,时过年余,就把他毒死在左南城。乞佛炽磐为了巩固对南凉的统治,,和进一步向河西发展,于晋义熙十年开始,就在赤岸之北,即左南城之东15华里的刘家峡上峡口河峡上,花了3年功夫修起了飞桥。这样西秦与新征服的南凉旧地,就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了。

至于飞桥存在多久,尚不见文字资料,可在隋末,从金城起兵反隋的西秦霸王薛举,于大业十三年(617)与驻守在袍罕的隋朝大将皇甫宦见阵于赤(见《新唐书薛举传),就是先夺取飞桥破隋军而乘胜攻陷袍罕的。明朝天启五年(1625),兵部尚书王嘛(河州人)从河州领兵与冯宗一起击退来犯的李来于红崖子川(即赤岸)(见《明史王珑传),夺取了飞桥,保住了河州的安宁。

乞佛氏飞桥,是修在左南城东15华里的刘家峡上峡口有河夹岸,即香炉台上。可以往有关炳灵寺和古今凤林渡(炳灵寺峡至刘家峡70多华里的河面河渡泛称凤林渡)的游记、文论、书刊、画册等,都把这乞佛氏飞桥说成是在炳灵寺大寺沟门左侧的河峡上,并把它混同为“天下第一桥”这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