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阅读]生命的敬畏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年前,听过上一个教授的讲座,他说的一段话却令我铭记在心,他说:“有些时候,生命无法完全用科学解读。有的人,冠状动脉条件很好,放支架的时候却死于室颤;有的人,冠状动脉条件很差,放支架后却可以活很长时间。”按照科学的观点,这种现象可以用人体的复杂性来解释,人体不仅是一具肉眼看得见的身体,它还具有肉眼看不到的各种电活动;按照普通人的观点,死或生,这是命运。

医生做的越久越相信这是命运的选择。甲乙是同样的糖尿病患者,同样的血糖水平,甚至于说,甲比乙的血糖控制的还好,但甲就是比乙出现的并发症早、重且多,没办法,这是他们各自无可更改的命运归宿。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迷信,其实,这种现象是有科学道理的,那就是体质的问题。每个人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不同的体质,不同的体质决定了并发症出现的早晚,这是身不由己的命定。

西医眼中的生命是物质结构,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人体的任何一块骨头一块肉都有具体的组成成分,成分细化至分子式,因为科学的精准性,西医无疑比中医更有针对性更快捷;中医眼中的生命是一个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机体,中医更符合生命的特点,可惜,近几年,因为中医学习历时较长且经济效益不大,中医逐渐式微了。若能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取此之长消彼之短,人类的健康水平将会上升一个台阶。      


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由身体和灵魂组成的,据说,灵魂是有重量的。而西医把每个不同的生命看做具有共同组成结构的身体,什么疾病用什么药,就像加减乘除一样的有固定模式,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的治疗效果肯定千差万别。我们只能尽量做到接待每一位病人的时候,倾听他们的主诉,从纷繁的语言里挖掘对疾病诊断有用的部分,分析造成他们身体不适可能的物质或精神因素。不是所有的身体不适都由躯体疾病造成,也不是所有的躯体疾病都能由检查发现。

医生做的越久越有如履薄冰之感,面对每一个病人,从诊断到治疗都是慎之又慎,因为医生面对的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深沉如大海,它神秘莫测又变幻万千,让人产生莫名的敬畏。

医生做的越久也越有一种无力感,因为大部分病是治不好的,正如美国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