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真谛:从他的讲话中,我们看到了出路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雕塑【耶稣为门徒洗

文:刘树鹏

近些年来,中国教育历经多次改革,然而效果似乎并不怎样。从社会总体来看,民众的素质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这一点毋庸讳言,浏览新闻的话,诸如哄抢事件、争座事件、讹诈事件.....关于国人素质问题的负面报道俯拾即是。甚至有人冠冕堂皇的提出,中国人不适合民主,其拿出来的有力论据就是国人的素质问题。

为什么教育的普及率高了,文盲几乎没有了,拥有高等学历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而国人的素质却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呢?这说明什么,我们的教育的确成了问题。

前不久,读到美国的一名中学校长贾维斯先生的一篇演讲。在美国,贾维斯先生所任教的罗克斯伯里拉丁私立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学校,为美国培养出一批批另人称道的出色人才。贾维斯先生在这里任教达35年之久。

在这篇对本校学生的演讲中,贾维斯先生一开始就提到了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这个词来自拉丁语的词汇e-/ex(出)和duco(自己)。因此,教育一词与“走出自我”紧密相关。

当我读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心里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我个人而言,我虽做过多年中学教师,却从来就没有思考过教育的真谛,更不知道教育的真谛乃是引领学生走出自我。就中国的教育界而言,恐怕也不会有多少教师思考过这个问题,不明白教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看一看那个北大教授对自己的学生所说的话:”40岁挣不到400万,就不要来见我,我也不认你这个学生!”还有云南的某个教授对学生所说的话:“我开的是宝马,手机号码7个8,你们那些破手机扔了吧!”通过这些占据重要位置的师者的言行,就可以想象我们国家教育的果效了。

2013年4月16日,上海复旦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黄洋因急性肝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在宿舍的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与黄洋同宿舍的医学研究生林森浩因涉嫌投毒杀人被拘捕。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杀人罪成立,被判处死刑。

关于林森浩杀人的动机,有媒体报道称黄某开玩笑引起林森浩的嫉恨,有的则称林与黄存在着直升博士生的竞争矛盾。上诉被驳回后,林森浩的父亲捂着满头的白发蹲在地上。他想不明白,不是学历越高越有前途吗?为什么一直让他感到自豪的儿子竟会走上一条害人害己的绝路。

无独有偶,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之前,清华大学也发生过类似的投毒案件。还有药家鑫、马加爵......有多少学习成绩优秀的青年人,只是沉溺于对个人成功的追求,却不懂得对他人的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当然,除了这些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以外,大多数青年人都会圆满地领到毕业文凭,得到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也有不少人会成为政坛精英,商界大款。然而,即使获得再高的地位,拥有再多的财富,如果这些人看重的只是个人的享受和名声的话,对于社会乃至于其个人的生命价值,又有何益?


如果不把孩子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中带出来,中国的教育,不知还要毁掉一代又一代多少才华横溢的青年人,也许最终毁掉的,还有我们整个的国家和民族。

去年七月,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学生们的毕业典礼致辞中讲道:“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他鼓励自己的学生:”要有服务他人的谦卑心怀,时刻不忘为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出力。一个谦卑的人并不固执己见,而是会虚怀若谷地聆听他人的言论。伟大的人物也不整天仰望山巅,他亦会蹲下来为他的弟兄濯足。“

从沈祖尧的讲话中,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出路,也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教育的真谛——走出自我。当一个人走出自我,不再沉溺于自我的时候,不仅会造福于他人,造福于社会,也会使自己从贪欲的辖制中解放出来,品尝到幸福和自由的滋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