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距离实拍:老家稻田收种全过程,有两张看得泪都出来了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图:苗运强、红艳、孙俊臣、姜言苏

文:愚伯的自留地


在我生活的城市,树叶已经泛黄,但,有一种牵挂常常把我的思绪,带到那个名叫“故乡”的地方,故乡,你现在还好吗?

幸好:终于在昨天下午,等到了故乡的照片……

故乡,因连日阴雨而将秋收秋种耽延

其实,在往年的秋收过程中,老家人基本采取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操作方式,但由于前一段时间为期三周的阴雨,到如今,地里还是很粘,机械无法进入,如今,都立冬了,农人们不能再等了,于是,下面的一幕幕画面就诞生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这块地已经麦苗葱绿。如今,还是这片田野,它的颜色还定格在半个月前的境况里。

看得出,有些地块的水稻颗粒还不够饱满,但节气到了,再加上最近天气的多变,为了抢收抢种,也只有忍痛割爱,一割而光了。

镇里考虑到农民的实际困难,也组织了相关系列的帮扶活动,有些学校的教师们,也在课程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分成小组前往田间,亲自感受农民们耕作的艰辛。

收割后的水稻象黄绿色的地毯一样,铺满了大地。

捆稻子,尤其对在稻区长大的农村孩子而言,深深知道,这个活特别累,特别累!!

干这项活的,多是家里的女主人,因为,除了能吃苦耐劳之外,还需要很大很大的耐性。

如果连续捆一晌的话,基本都是腿脚发麻,站都站不住。

不过,在抢收期间,男劳力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阵。

就这样,一把一把的捆好,一把一把的放在身后,在潮湿的稻茬上,慢慢前行。


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就坐在已经捆好的稻子上,稍作“休息”,但手里的活是不停的。


看到了吧,脚下还是泥泞不堪。


捆好之后,才会有这样轻松的表情。


在大人疲累的时候,孩子们的存在也显得极为重要。

不管是否出于自愿,在这个节骨眼上,小孩子也常常被叫来帮忙。农村的孩子,有过此类的历练,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

也不管他们干多干少,按照老人的话说——“放屁就添风”,多少能中点用。

田间实在太湿,机动车也无法开进里面,只好用这样的小推车,一点点挪移。

或者,不嫌麻烦,就用这样的小三轮车,停在地头装运。

劳力多的,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平车上少装点,后面有人帮忙使劲地往前推。

更多的是从里面一捆捆抱到路边,这样很费事费时,但会万无一失。有些年少气盛的农人为了图省事,直接开车到田中央去装,但车子陷在地里,会更加麻烦。


苦中找乐吧,希望一个V字型手势,就化解了所有的苦闷。


在路边相对坚实的土地上,可以装的很高很高,很满很满。

在我们老家,拉水稻通常就是这个样子,装的差不多的时候,用根结实的绳子刹上。

田间的小路太狭窄,比较颠簸,需要时时留心,也需要很好的驾驶技术,否则会车仰人繁,前功尽弃。

相比而言,用这样的小车,就会显得游刃有余,大伯大妈哼着小曲,这,也许是乡村真正的韵味。

可以用“满载而归”这个成语吗?!

纵然一万个小心,但稍有不慎就导致这样的后果,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种想哭的感觉,赚那两个钱,太难了。

人没事就好,大不了多出点力气。如果当事人是我,也许,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回家后,马上安装好家伙,用打稻机脱粒出来。


看到满眼的收成,还是很开心的,但也忙得团团转。

不过,速度也很快,一亩水稻,一个多小时就可以结束。

接下来,就是趁着还没变天,不容喘息,就赶紧赶紧的拉到路边晾晒。

那边,田里也晾的差不多了,对,先撒化肥。

然后,撒一部分麦种,以弥补免耕机出现堵塞时造成的“空白”遗憾。农家的活不用学,但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耕种开始,这是乡下二十年来相对原始的播种机。


一亩地,不到一个小时就大功告成。

十天以后,这里的麦田将被描成这样的颜色。绿,对农民而言,是充满希望的颜色。


今年的秋忙秋种,真的太折腾人,但好在一切随着麦苗的吐绿,将慢慢恢复平静。“稻”,在乡人的眼里,永远都是那么美好,那么赋有亲情。对农民而言,苦,永远只是现在,梦想,却在远方…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