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县的麦收已近尾声,但这些场景,将成为乡村永远回味的经典!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苗康瑞

图:红艳、张德钊

如今,割麦不再像过去那样,从始至终,一直饱受着难以承受的煎熬。此刻,在我眼前,一台联合收割机来来回回,十分来钟,一亩小麦转眼就成为背影……

当今的麦收时节,过去农家那繁重、紧张而忙碌的景象,已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化作了尘封的历史。

也许,90后和00后们只能从那些过往的文字中才可了解一二吧!?望着满场金灿灿的粮食,身为70后80后的我们,除了丰收的喜悦之外,竟然还那么几许怀念与留恋,那痛并快乐着的记忆禁不住如潮水般涌来。

收麦的日子,沉寂了一年的镰刀从锈迹斑斑的痛苦和失落中走出,走向它的舞台。它的舞台宽广而明媚,热闹而缤纷。我们的镰刀就上下翻飞,用锋利的刃完成一个个生命的最后仪式,那就是结束。

这个时代,能用的上平车的时候,越来越少了。

一些地块较小的地方,基本还是在人工收割,而拉庄稼,则使用这种便捷的三轮车。

冒着青烟的收割机轰鸣着从田间掠过,那一垄垄麦子霎时齐刷刷倒地,收割机漏斗出口处,那黄澄澄、金灿灿珍珠般的麦粒像潮水一样倾泻而下。收割后的麦田里,留住齐刷刷的麦茬,也留住了庄稼人的喜悦与欢欣!

农民终于挺直了脊梁,麦收不再像过去那样弯腰弓背、挥汗如雨了,但想起当年麦收时,总有一种温情从心底泛起!

的确,机械化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发展,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如今,路加宽了,在路边晾晒,也成了乡村随处可见的风景。

勤俭节约惯了农人们,总是想最大限度的颗粒归仓,那些带糠秕的小麦,则被拉到田间地头,在有风的时候,用簸箕将杂质扬尽……

收麦的时候,直接的受益者还有它们,这段时间,它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在村庄跑来跑去,进行的分享农人们遗落在地上的“美食”。

村人们来来往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发微笑。

眼前的一幕,让我油然想起了多年前的麦忙。那时,村子里也像过年一样热闹起来。天刚朦朦亮,男人们拉着平车,带上木叉、草腰子和磨得贼亮锋快的镰刀,女人们则怀抱孩子,拎着早早备下的饭菜、开水,一家人便满心欢喜地奔向了麦田。

割麦,是全家人都一起参与的“盛事”,就连小狗狗们,也跟着来到田间。

小麦收割完毕,农人们就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忙碌,这里,被手扶拖拉机耕过之后,将被种上玉米。

乡村里,参加农民的,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们。

烈日下,一位大爷赤脚踏在摊晒的粮食上。

在小时候,打麦是全村集体参与的活计,而如今,基本以个人的家庭为单位。

一台手扶用一根皮带和打麦机连接在一起。

树林里的空地上,也成了农人们打麦的场所。

联合收割机走过,留下了满地的狼藉。由于禁止燃烧秸秆,农人们都一车车将它们拉回家中。


这些,都是直接走入心灵深处的图片。

用三轮车拉麦秸。

乡村的忙碌,和孩子们无关,麦地,照样成为孩子们撒欢的场所。

这样拉麦,引发了我无尽的回忆,那时,我们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用麦秸烧火,是乡村老生常谈的话题。

一切的一切,既温润双目,又极其入心。

老大爷在门口簸小麦。

晾卖场,一群鸭子前来嚼食,如入无人之境。

麦收期间,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处处彰显着乡村的气息。

在农村,生活,永远都和艰辛为伴,但幸福也往往就在身边。

把粮食拉回家,也是把希望带回家。

无雨的日子,农人们如此抗旱。

捡拾麦穗的奶奶。

路边,一辆三轮车上装满了小麦。

我老家农忙季节,再也没有“黄金铺满地,老少皆弯腰”的人海抢收麦子的景象了,空气中也没有了麦子香。当年父亲使用的碌磙,已经被放在门口的空地上,当凳子坐,有时我与父亲坐在那里,一起乘凉,拉呱。

时光的旧迹,怎么也抹不去碌磙上的参差不齐的条纹。每次回老家,碌磙上那一道道纹痕,总能勾起我尘封的麦子记忆和浓郁的乡情。青苗、麦穗、麦秸、麦香、开镰,以及月亮下的麦垛,一个个怀念的字眼,引诱着我,使得我的记忆之河尽情地流淌,一直流向远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