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生在医院的温情短章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郭运菊

对一所医院,总有着“剪不清,理还乱”的情愫,那一定是有着感动你和家人的故事了。

在这“天地一大窑,阳炭蒸六月”的大暑天里,我总会想起中心医院肾内科主任李永正,他是我大嫂李永兰的大哥。几十年前与夫人邹荷珍医生从市立医院下放远乡。多年后回城时毅然选择了回“专区医院”,即现在的“中心医院”。为什么?他说是为了能接诊更多的农村病人。

他这句话,让人想起当年“专区医院”挤不动的农村重病人,好医生是冲着救命来的,重病人是奔着好医生来的!听这位李大哥拉呱,他总是说,医院宿舍的夜晚总有多盏长明灯,医生们都在悄悄地比谁家的灯光亮在最后。

我想,把《实用内科学》倒背如流的李主任该是最晚关灯的几户人家之一吧?中心医院有这么优秀的一大批老专家权威领着创业创新,医院才会有医学的温度、科学的温度、人情的温度……

世人皆知,中心医院的护理是全省最棒的。那年,医院派我去取经。是护理部袁副主任接待我的,去了就领我下了病房。整洁的病房,安心养息的患者,忙碌的护士们,举止文明规范,人人都画着淡妆,那微笑浅浅的,各项操作很到位,令人看在眼里好信任。医院里有我好几位老同学,我忙的也顾不上与她们叙旧。

朋友老李因患有严重的冠心病,2007年就与这医院心内科的主任结了缘。正值壮年的老李心前区经常剧烈疼痛,确诊为冠心病。得知心内科的吴主任治好了许多冠心病患者,他擅长心脏介入诊疗,特别是冠心病的PTCA及支架植入术。老李便住了院,血管狭窄部位成功植入了支架。C型臂下,身着沉重铅衣的主任坚毅、沉稳,眼神里充满着笃诚和对职业自信的光芒。股动脉穿刺,指引导管到位……

如今术后十多年了,早已恢复健康的老李退养后便活跃在乒乓球场及羽毛球馆。他最难忘的是在医院心内科病房、ccu里,自己危在旦夕也救在旦夕,命悬一线且绝地逢生的精彩故事——沐浴在仁爱、关怀、拯救的光环下,那是温馨的身心救助的生命港湾!

还有这位老区赶来的老张,七十七高龄了,患脑梗塞十几年了,近来自觉得又添了新病,时而心慌不适。决定来中心医院看病作检查上心脏支架。来前悄悄地与亲戚们都作了告别,眼泪汪汪的,心揪着好害怕,一家人也跟着紧张。

入院作相关检查后第二天上午,手术室来病房接人了,躺着走的老张心里不作好打算。入得导管手术室,身边的医生轻轻地交代着别紧张,别紧张,腕部的留置针已推进药物造影剂,冠脉的直径、走行、分布和形态都显示在屏幕上了。施行手术的团队成员医生们,开门招呼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们:“冠脉血管情况还可以,不用放支架。”

老张一骨碌起身,“有这等好事,不用花大钱了?也不用长期吃抗凝药保支架了?”医生说,“回病房多喝水,把造影剂尽快排出来,记住了。”

亲人们愣了一下神,忙不迭地给医生们鞠躬致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