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丰县农民的悲情泣述:儿子打工10年,我和老伴倒贴18万!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口述:张先河

文:常津生

我工作在丰县县城,离家15公里,但因着忙碌,平时回家的次数也比较少,前几天,父亲在电话里告诉我:你姨夫在镇上住院了,这两天抽空回来看看吧,你表弟在南方打工,说公司不准假,无法回来。

姨夫是一个木工,手艺很不错,上过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方圆几十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后来随着家具店的迅速崛起,他的手艺,也渐渐被搁置起来。

姨夫今年刚满60岁,家里种了十亩地,为了发挥余热,农忙之余,他会打一些小板凳、案板、菜板之类的小家什,拿到集市上去卖,这笔额外收入(每年有三四万元),在姨夫的眼里,也算收获甚丰了。

姨夫有三个孩子,两个大的表妹已经出嫁,日子也相对安逸。但唯一的遗憾的是,年龄最小的表弟,至今已经31岁,依然孑然一身,这对姨妈和姨夫来说,是最大的一块心病。

31岁,对城里人而言,算不得什么,但对农村人来谁,却是真正的“大龄剩男”了。

其实,在我家亲戚的圈子里,表弟的“名声”还是蛮大的,我实在不敢想象,当初跟着我屁股后面的光腚猴,竟然变成了这般模样。

记得我是在去年9月,屏蔽了表弟的朋友圈,因为他每天发布的内容,让我实在不忍直视,里面所充斥的,都是一些品牌、奢侈、高档的内容。

而他这些年的工作,始终是汽车4S点做销售。我不知道他的收入状况,听姨妈说,他的一块表就将近两万块。

我去看望姨夫之前,没打算买礼物,我觉得,给他一些钱比什么都实惠,但母亲却说,不要给钱,否则,他们又会把钱给你表弟了。

在病房里,我见到了姨夫,60岁的人,看起来比我父亲还要苍老(我父亲今年66岁),这次住院,主要是因为腰间盘突出严重,连走路都变得十分困难,我知道,这是他只顾埋头赚钱,积劳成疾所致。

姨夫是个要面子的人,但在至亲的人面前,他还是打开了“话匣子”。

他的话题,不是他的病情,而是表弟。

2009年,表弟在徐州一家院校毕业后,由于学的是机械设计专业,被推荐到徐工集团工作,由于拈轻怕重,干了不到半年就选择了辞职,后来一路南下,从南京到杭州,再到深圳,因此,他的工作,也从一个4S点辗转到另一个4S店。

姨夫说,表弟打工十年,一分钱也没给家里,相反,每次给家里打电话,不是问候,而是张口要钱。

“他有自己的工作,既没买房,也没买车,再者都到了而立之年,凭什么还给他打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之所以这样,都是你们惯得!” 我说着,怒气不打一处来。

一旁的父亲赶紧用手打了下我,并岔开了话题。

看着躺在病床上消沉的姨夫,我真是哀其不幸,也怒其不争。

30多岁的人了,不缺胳膊不少腿,有学历,有口才,为何却混到这步田地,这样的年纪却无法自立?

以我看,是姨夫他们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巨婴”。有人说,每个无法独立的成年人背后,一定站着包办一切的父母,此话看来不无道理。

是啊,不懂放手的父母苦心经营几十年,依然只能养出一个废柴。姨夫长期的代替和包办,让表弟即使成年以后,也看起来像一个“巨婴”一样,生活无法自理。 

现如今,从“坐地铁一路霸占不该属于自己的爱心专座”、“大学毕业好几年,不继续升学也不找工作,整天在家里靠父母的照顾生活”到“忘带身份证赶不上火车,希望一车人都能等一等”、“出国旅游对航空公司不满,不知道依据规则解决问题,而是喊话大使馆”,这一系列“我要”、“我就要”的行径大约可以被统一概括为:“巨婴”。

而在亲情面前,姨夫一再选择了迁就和包容,在自己自食苦果的同时,也将儿子一步步推向了深渊。

龙应台对于亲情关系,曾说过一段话: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真正成熟的亲情,应该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

既然所有的亲情注定都会走向分离,与其互相捆绑,不如放手,让孩子精彩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