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俺叫“往西找”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王永平

六、七十年代,经济条件不好,人们手里现钱很少,甚至没有,生活比较艰难,能将就使用的东西大都不会扔。一件衣服,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补补连连能穿到老三,大家的条件都差不多,谁也不会笑话谁,一条裤子,膝盖破了补膝盖,如果破了一条腿,为了好看对称,也会把另一条裤腿补起来,屁股破了一个洞,也得把另一半屁股补起来。

但是,如果是锅碗瓢盆坏了怎么办?这可是生活必需品啊,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了一种生意手段:换东西,赊账。村里,经常响起小贩的叫卖声:“拿破布废料换盆换剪刀来……拿废铜烂铁换针头线脑来……”还出现一些生意人的身影譬如“赊锅的”“赊盆的“赊菜刀的”“赊被面的”“赊粮食的”……

这些人的身影直到八十年代初还能见到。你需要什么,手头没钱,买不起怎么办呢?没关系,可以赊账,来年商家再来的时候,把钱还给他们好了,这些生意人临走前会记下赊账人的姓名、地址。

小时候,干活手头没个轻重,打破瓦盆瓦罐是常事。那时候推磨盛糊子大都用瓦盆,最大的叫大匹盆,排第二的叫二盆,三盆的。依次类推,不小心碰裂口子的,得等到有遛街转巷的扒锅扒碗的来了用钻头沿裂缝两边钻眼,用扒钜子箍好,用小锤子轻轻的轻敲两下,再里外抹上一层石灰膏,干了后就能用了。记得一次,一个不小心,把大匹盆碰碎了,补也补不成了,每次推完磨得用啊,正赶巧有个卖盆的小贩推着手推车来村里卖盆,当时手头没钱,只好赊账,来年开春的时候,那个赊盆的人再来时才把钱给他。不像现在,没钱想买东西,疯子才把东西给你。

四、五十年前,赊账是最流行的,小到菜刀、剪子等生活用品,大到农具、被罩等,大大小小的东西都能赊,做生意的人也完全放心,不怕赖账。似乎这种“卖”“赊”之间的关系很有默契,而且也没听说过有谁赖账的,可能那时候乡间民风淳朴,乡民厚道吧。

我记得小时候就有赊被面的,还有两个南蛮子说是来赊种麦子时用来摇麦种的讲子的。春天的时候,有卖小炕鸡的来了,卖鸡小贩挑着两个用芦苇片编成的大圆筐,里面盛着刚刚孵出来的鸡仔、小鸭仔,还有毛绒绒的小鹅仔,小贩扯着嗓子拉长音叫卖“小……炕……鸡……来……嗨!”“小……炕……鸡……来……喽!”

待人们围拢过来时小贩掀开筐子,给大家看,有买的有赊的,小贩一五一十查好数,交给买鸡人,没钱的明年再来时给钱。有的会讲价,要求按公母给钱,有时小贩也会答应,公的不要钱,母鸡要钱,那小贩真是厉害,小鸡仔也能分出公母来,也有时候能看走眼的。小贩临走前记下了赊小鸡仔的人的姓名,地址。

听我母亲讲了一个笑话。当年买鸡的小贩记下姓名地址走了后,第二年顺着地址找买主,从村东头找到村西头,然后又找回来,怎么也找不到去年赊账的人了,有人问他,赊账的人的叫什么名字,小贩答曰王西找,闻讯人们哄然大笑,往西找?哈哈哈,这儿从东头到西头没有这个人!

这当然是个笑话!

那时的人都淳朴厚道,真有这样的人会让人觉得可耻的,乡亲们的唾沫会淹死他。诚信,被认为是一种宗教信仰,人一辈子吃多少用多少都是天定的,这种赊账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增寿避灾的自我修炼的行为,赊东西给你,是对你的信任,给不给钱自在人心,自在天意,你不给钱,老天爷看着,老天会减你的阳寿,这叫人人欺我,天不负我。

再后来,说赊刀人赊剪子的的人大都在一个很古老的神秘组织,传说是鬼谷子的传人。进行收集情报,散布谣言,每逢天下有大事发生,赊刀人便会背着菜刀,剪子等生活用品走街串巷地叫卖,说是当时他们并不收钱,而是留下一句奇怪的“箴语”,如果买主答应了,就可以把东西拿走,如果他们说“当粮食涨到一块钱的时候再来要账”,很可能粮食当时只有两毛,很多人都认为粮食再涨也涨不到一块钱,便答应了,并拿走了东西。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价格真的涨到一块钱了,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来收钱了。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村里真有赊了剪刀的,左等右等也没等来当年赊剪刀的人来收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后来,经济条件变好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就再也见不到这种走街串巷的赊账的人了。这“赊锅”“赊刀”的交易方式大概是特定年代的特定产物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