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李氏利贞堂》敬啟李姓一脉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路人

岁月老去,人脉欣然,我族在红武初(公元1370年)  由山西洪洞县东迁,滨微山湖和邵阳湖而居,跨丰沛鱼三县;以勤耕渔乐繁衍生息 ,开枝散叶,后支脉众多,迁徙各处皆失考。《利贞堂》是以开姓始祖名字命名的分支堂号,堂号起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老谱尽失,不可考据,是有族人世代言传延袭至今。

我系由山东鱼台县三柳树村复迁至鱼台东北五十里今丰县欢口李庄与沛县五座楼村,由于水患之荡,老谱尽折,最早有据可辑者是我五世主李第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为荣祖所立墓碑;遂,上继无可之丞 ,不可妄造,下立所启 属荣公当然;后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订一次谱,亦荡失无存,其中不知多少支派失考!现留存最早的是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二修纯手抄本谱碟,三修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30年)完缮,至今已六修也!

我族世代恭耕,克勤克俭,家道素封,中庸慰世,善重宗族文化;无数先辈皆为我族谱之事费心尽力,后辈应以标榜、尤光后校!

惜!国运兴盛,轻年才俊各处生根,为让每位离乡游子皆能知根知源,族谱普及势在必行;然条件限制,可欲而不可及。

兴! 科技进步,电脑普及,《利贞堂》荣祖世系电子档族谱极近成熟,望更多年轻人积极参与分享;

溯根源华夏同脉仰瞻炎黄

论宗族李姓一家始祖利贞

族谱是记载本族世系发展的民间历史史书,主在体现本族世系的嫡亲伦常,房份近疏,班辈长勉,支脉迁徙的事实依据;附以序文,铭序本族姓氏的起源,衍徙兴盛,族规家训,字辈排序及名人录,并冠以堂号。其意义在于:记、载、录的事实!而非:编、传、辑的渲染。

没有家谱何言家族;家谱是证明本家族在同姓大家庭中血缘关系的证据,不同的堂号代表不同的支脉。非同一支派无法言述班辈勉长,亦不能随便称呼,只能说同祖而不同支脉,确为一家。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族谱在历史长河中有着特殊而不可代替作用。论族谱修订的起源时间,皆众言纷纭无从考究,初从官修,后流行于民间。由于改朝换代、战乱、及洪水泛滥,传世族谱已丧失殆尽,以至家族世系关系失传,现存世呈现的多以明清修撰版本。

明清时期由于民间文化水平交底,识文断字者甚少,以至出现了许多职业“谱匠”,斯人以赚取钱财为目的,小众以身出名门、国亲嫡传、血缘纯正为荣,和拍需取,攀附沾造,混淆族谱初立之衷。公道知在人心,事是而非,何需编造。可悲!

当下留传于世的多为‘断代谱’,有文献、碑文可辑的多追溯至洪武初年,后,续谱盛行在晚清和民国。上续有文有碑者称撰,无碑无据者叫编,莫为耳丝颜面而凭空造祖,遗害后人;下续应亲恭亲为,毕恭毕敬,不可殆滞,莫因小失而误族众,留憾于后人!

盛世绽放 ,人人皆等, 谋智者何惧出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非国亲嫡系,非名门后裔,亦能贻笑大方!

举国上下李姓人口众多,海外华侨华人亦各处生根,堂号众多,虽人口有繁疏之别,门第有高低之分,但皆是始祖利贞之后。老话讲‘一笔写不出俩李字’,李姓后人皆为一家;至于亲疏远近,皆无从考量,无人能祥;更不必计较,门第嫡殊,财粗薄寒。岁月更替,历史更篇,木子李只有一个,谁人敢撼!

世界若大,偶遇皆缘,遇到李姓人应道声‘一家子’此言并不代表攀附,而应是一种欣慰!

彦国严家正气天

春风涵蕴李子满

若问轩堂何居是     

且看苍上星云漫

注:(  资料文献由李居朴二叔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