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丰县老家的冬天,我们是这样过的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蒋雪花

图:来自网络

这又是一个冬天,一个冷风飕飕,霜雪满地,草儿干枯,百花凋敝,树儿萧条的冬天!

我感觉大家还是不太喜欢冬天的,因为它褪去了一身的繁华,以“谢幕”式而收场。总给人一种悻悻然的感觉,感觉人生的路上全被凄凉二字所填满,反正就是如此,你爱走不走。特别是对于奋斗在异地的游子们来说,冬天的驾到,把一颗心吹冷了,也把一颗心捂热了。

之所以冷,是因为在外的日子里,一颗心“居无定所”,荡来荡去,始终找不到一个温热的地方来停留。之所以热,是因为天冷了,年也快来到了,快回家了。只有家才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风不着,雨不着,全是十足的烟火气。

是的,在外拼搏了一年,努力了一年,不管在外挣得钱多钱少,只要一想到家,心便顿时热了,甚至是沸腾了。

在外面千好,万好,不如老家的一好。哪怕家里的房子再老旧,家里的院子再破落,但在那里总洋溢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温暖。我们不知多少次从这里出发,又不知多少次归来在这里。家是踏往异乡的起点,也是踏往异乡的终点。

就这样,出去了又归来,归来了又启程。就这样一直在循环往复,不知不觉间,我们脱去了昨日的一身稚嫩,挥别了无数个夕阳美景。

于是,就这样我变成了现在的自己,被时光岁月打磨成了一个生活上的“百变手”,被雨雪风霜吹打成了一个人生路上的“钢铁侠”,当然也被这一路的鲜花芬芳熏染得自己香气四溢,飘飘欲仙,忘记了自我。更被这一路的温情而又善良之人携手同行,幸福和温暖像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永远取之不尽,也用之不完。

但,尽管这样,我还是时常会想家。特别是由于最近已接近年关,更是对家乡多了一份深深地思念与期盼。

人,不管年龄多大,家这个字眼,永远是最亲切的,最温柔的,最惹人眼目的。哪怕我们的家乡再偏僻,再落后,但它却是那一片生我,养我,哺育我们长大的热土地。这不,最近的朋友圈里,又换了另一片天地。大家都在进行回家的倒计时了。看吧,家的吸引力就是这么大。

是的,家乡坑边的那一棵老槐树,河堤上的那一艘陈放了多年的旧洋灰制作的船,屋檐下的那一个被时代抛弃的风箱,还有西屋里的那一个当年奶奶纺棉线用的破旧的纺车,堂屋门前的那一口腌咸菜的小沙缸,西墙角的那一个笨重圆溜溜的大碌碡……这所有的所有,哪一样不都在承载着我们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与留恋!

今天的我们,天稍微一转冷,就感觉真的无处躲藏。户外活动几乎没有,早早的把晚饭做好,吃过好去快点钻进被窝里。是的,现在的家乡人,还依然如此。

昨晚八点多时,我不由自主地往老家打了一个电话。母亲她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困了没有,我笑着说,哪能困那么早。她说,这大冷天的,也只有被窝里才是个好地方。

虽然这是一个科技发达,经济腾飞的时代。但我们的父母们还依然保留有原来的习俗,也许是他们苦惯了,一下子还适应不了这今天暖暖的幸福生活。给安装个空调,也只是尽了我们儿女的一份孝心,弄了一个虚摆设而已。不是他们不会用,也不是这“洋玩意”不认人。只是他们还是想把原始的那条老路走下去。我们也就只好顺从着父母来。

这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季,似乎越变老越害怕寒冷。想想十几岁时的我,尽管小脸冻得通红,小手冻得不当家,双脚冻得发麻。

只要天一亮,就要赶快起床。起来后到大门口跑一圈,跑到邻居家的大门口,咚咚敲几下大门,喊几声小伙伴的名字。然后,把双手捂在嘴边,哈一口气,又跑开,跺跺脚,晃晃悠悠地跑回家。

接下来,再尾随着父母到西墙边拽几把干玉米叶或者干豆秸,去喂喂羊圈里的那几只羊儿,再去抓几把父母头天从地里割来的鲜草,喂喂东屋里的那几只小白兔。好像永远不知道天冷在哪里。

记得那些年,父母总希望我能在被窝里多呆会。说“闺女,别憨啦,这能冷的天,起来治啥去,有福不知道享。”嗨,别说,那会的我,如果把我困在被窝里,真的是对我的一种虐待。

而现在的我,如果让我早起,反而是一种“苦刑”。今非昔比!就这样,我们慢慢地长大了,成熟了,也变老了。才真正的体会到时间太不经用。

那会的霜雪满地,总觉得太“轻描淡写”,其实那却是老天为我们画上的重重的一笔。不吝惜泼墨,不节约资源。一夜间,房屋上,树枝上,大地上,麦秸垛上,棉花柴上,全都“穿”上了一件洁白无瑕,美丽动人的银装。这,就是最美的冬之色!这,就是冬天该有的模样!这,就是冬天的那一抹抹韵味浓深!

以前的冬天,不知不觉时,老天它就会给我们来上一场雪。清晨醒来,睁开双眼,发现窗子上比往日亮白了很多。睡在被窝里的我窃喜着问母亲,外面是不是下雪了。仿佛还在母亲的那一声嗯字还未说完时,我就要“挣扎”着起床了。生怕这场雪会瞬间融化掉,要赶紧把自己“融入”其中才行。

推开房门,瞪大眼睛,然后傻笑着跑到了院子里,又紧接着跑到了大门口,去呼朋引伴。在雪地里跑,在雪地里闹。你抓一把雪撒向我的脸,他会抓一把雪塞进你的脖子。

在这个被上天装扮一新的洁白世界里,我们真的忘记了自己是谁。这种忘于自我的境况,也许只有在那个年代最纯情。因为那会的我们是在父母的怀抱中过日子,不愁吃,不愁穿。玩到天昏地暗,玩到找不到东西南北,在我们的背后,始终有那么两个人在为我们遮风挡雨,温情陪伴。

而今天的我们呢?也正是当年的他们,要给予孩子们温暖,要给他们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更想让父母有一个安享的晚年,所以我们在外的每一天都在不遗余力的拼搏着,努力着!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自然我的家乡在农村。我喜欢家门前的那一条叫做太行堤河的河,也更喜欢河两岸的那些林立高耸入云的老杨树。虽然在冬天时,干枯了很多,但我知道它们是正在孕育着浑身的力量,只为明年长得更枝繁叶茂。一些枯萎的干草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沙沙作响。

但你是否知道,它们的根儿已扎得很深很深。待到明年冰雪消融时,它要茵茵葱葱,葳蕤一片。

那些年的冬天,也许真的是叫一个冷,河里的冰总是结得老厚老厚,是当之无愧的天然滑雪场。在上面滑呀滑,溜呀溜,完全不用担心会掉下去。有时候狗儿和自行车都齐上阵。原来赶集走得是土路,而在这会儿走得是冰路。连骑带滑,一会就到了集市上。不过,这是针对的胆大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小伙儿。哈哈哈……

家乡的冬天,虽冷,但人心不冷。因为我的家乡人最淳朴,最善良,互助又友爱!白天吃饭时,都要端着一个碗,走出家门,大家凑在一起,尝尝你碗里的那几根小咸菜,我也尝尝你家今年冬天腌制的咸豆子。就这样大家边吃边品。交流着做菜的心得与方法。

吃过饭之后的邻居们,开始拿自家的树枝,树疙瘩,在一起生一大堆火,边烤边话家常。说谁家的孩子多厉害,今年把生意做的有多好,挣了多少钱。又说谁家的孩子不用大人操心,没花多少钱,就娶家来了一个好媳妇。

就这样,大家围坐在一堆旺盛的柴火旁,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天翻地覆,没头没尾,没边没沿。就连看的电视剧也要被拉到柴火堆上来,他们一会儿诧异的目瞪口呆,一会儿又笑的前仰后合。

就这样,他们烤火烤到了天黑,甚至烤到了半夜。烟火味儿再浓再呛,脸上依然绽放着笑容,即使累了困了,还是久久不愿意散场。这该是一种多么浓厚的家乡人民之间的情谊,这该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家乡父老的图画,这该是一场多么耐人寻味的交流会!

如今,又接近年关,远在他乡漂泊的游子们,你是不是又对家多了一份思念?是不是希望把这最后的一个多月过的更快点?好赶快回到你日思夜盼的那个家?我相信,一定是的!因为有家的地方就有爱,有家的地方,这个冬天绝对不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