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温度的食物,最让人怀念

 魔弹文化 2020-07-15

螺蛳粉,外婆的味道!

我是一个广东人。

一次和同事逛街,她问我最喜欢吃什么。我毫不犹豫回答“柳州螺蛳粉”。同事笑问:“诶,你不是广东人吗?广东那么多美食,你居然最爱吃螺蛳粉。”我笑而不语。

是的,我确实是广东人,但是我的童年是在广西柳州度过的。那段快乐的时光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在我的心里,柳州也是我的一个故乡。

从小到大,可以说吃腻过很多东西,但是,只有柳州螺蛳粉,真正地长长久久占据我心头最宝贵的高地。除了那炸到金黄的腐竹、脆口的花生米、酸爽的竹笋和豆角以及有嚼劲的粉丝,更多是对姥姥的想念。其实,人们对某种事物达到无比热爱的时候,总会在其中寄托自己的一些情愫。我也在柳州螺蛳粉里寄托了对姥姥的思念。

说起来,我是一个十足的“姥姥派”,童年就是姥姥的跟屁虫,姥姥去哪我跟到哪。在2000年的那个年代,无论是吃食或是玩具,都无法和今天的各种美食和电子产品相媲美。可即便是这样,姥姥也总是能够变出很多新鲜东西来:剩下的橙皮晒干后插上牙签;柚子皮的肉囊用酱油浸泡;河里捞回来的田螺放上几颗辣椒再爆炒就成为一道美味……但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姥姥亲手做的柳州螺蛳粉了。

在柳州,螺蛳粉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可是自己家人亲手做的食物,总是含着浓浓的深情和温度。每当我馋嘴时,或者不想吃饭时,姥姥总会亲自下厨,给我做一碗热腾腾的螺蛳粉,就当做给我另开的私人小灶。

螺蛳粉的粉必须是经过长时间的浸泡的,在浸泡过程中还时不时要搅拌,这样粉丝才不会黏连在一起。汤则是用新鲜足料猪筒骨、猪脊骨以及必不可少的螺蛳熬制近两小时的汤底,可谓是浓缩的精华。

但螺蛳粉最让我魂牵梦绕的独特味道真正的来源不是汤底,而是酸笋。

平日里,姥姥将笋去壳后,切段连同米水一起放置密封的大瓦翁中浸泡,浸泡半月左右即成。但是在泡制过程中不能沾上一星半点的油污,不然米水就会泛起白沫,酸笋也会变质发臭。加上了酸笋的螺蛳粉确实让人闻之流诞,回味无穷。

长大后,我回到了广东。螺蛳粉开始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不论是小吃街,或者大学里的食堂,都可以看到螺蛳粉的身影。我也尝过不同店铺的螺蛳粉。可是,我总感觉缺乏了一点东西,一种可能是家乡的味道。我想,当你品尝过各色各样的复杂之后,最能记住的永远是那份家人为你亲手熬制的食物,尽管它很简单。

以前姥姥总笑话我:自己想吃就只会说嘴馋,又不愿意动手做一碗。每每这样,我总是对姥姥撒娇:“我就是不会做嘛,我就是要等着吃您老做的螺蛳粉,那才真真好味道。”我一直没有对姥姥说过,我之所以一直不愿意亲手做螺蛳粉,是因为我觉得这是姥姥对我的独特宠爱,我永远都是姥姥的亲亲外孙女。

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和姥姥的见面次数也越来越少。姥姥也慢慢老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能用小竹竿搅拌浸泡的米粉、也没有精力去浸泡竹笋。

姥姥已经不下厨了。

再后来,我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碗亲人牌的螺蛳粉,还有我最亲爱的姥姥。

那段时间,我真的很丧。跑回柳州姥姥家,学着姥姥亲手去浸泡酸笋。我按照姥姥的方法先把笋去壳再切段,再用米水浸泡,但是我常常都做不好,不是大瓦瓮没有密封好,就是酸笋沾到了油气,制作出来的酸笋不是达不到那种味道就是变质发臭。

有一次,当我拿着姥姥平日里用的小竹竿在搅拌米粉时,不知道是我太用力还是小竹竿也已经老了,它忽然咔嚓断成了两截。那一刹那,我的泪点就被击中了。我再也抑制不住,整个人像失去了支撑点,忽然就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姥姥走的那一天我都没有哭得如此声嘶力竭。我想可能是那个时候我始终觉得姥姥并没有离开我,她只是有点累了,以前她干活时不也打盹儿嘛,我想她这次也不过是困了需要睡一会。

可是当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当我拿出手机想要拨打那个号码,发现已经不会有人再接听;当我翻看照片时,猛然发现相框里的人留给我的只剩下回忆;当我嚷嚷着要吃螺蛳粉时,再也没有人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后脑勺,笑着对我说“好,姥姥就给你做一碗。”时,我真深刻地体会到:原来姥姥真的离开了啊!

生活里的细节就像是一把很锋利但又十分细小的刀,它不会马上给你致命一击,但它会在你苟延残喘、以为生活也不过如此时才会慢慢地一刀又一刀地挑开你以为已经结痂了的伤口,残忍地告诉你:疼痛还在继续着呢。

我忘记过了多久我才真正地愈合,但是我十分清楚,推着我继续前行的正是那些有温度、有温情的食物和人。

我曾经在柳州当地看到一位父亲笑容满面地端着一碗螺蛳粉递给自己刚放学的孩子,在孩子尝了第一口时,温柔地问他螺蛳粉味道如何。在得到肯定后,这位父亲又投身于店面的生意中,他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客人,不管多热多累,在给客人递上食物时总是带着温暖人心的笑容。我想,真正有温度的食物确实是可以治愈伤口,让人获得新生。

我对同事说我最喜欢的食物就是螺蛳粉,也许并不是螺蛳粉真的无可替代,我十分想念的或许根本就不是那碗香喷喷的螺蛳粉。我真正怀念的不过是那个在我馋嘴就给我开小灶的姥姥而已。我怀念的是一种温情,一碗有温度的食物。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珍惜亲自为你下厨的人,我想,最有温度的食物,应该就是家人亲手为你熬制的,那便是美味佳肴。

作者简介

章鱼妹,原名张玉媚,广东人。文笔尚且稚嫩,但是一直努力让自己的文字发光发热。

编后语

长在舌尖上的记忆,是抹不掉的记忆。在生活中某一个邂逅,就会让你良久神伤,因为那个留在舌尖上的味道,让你猛然忆起过往的一点一滴。此时,你享受的不是那食物,而是享受着这食物背后残留的故事、爱和人味。

思维是一种信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