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香浸漫人生

 魔弹文化 2020-07-15

      书

      知识的海洋

      书

      人类足迹的化石


      书

      读了就嫌少的鸦片

 

美,一场阅读和思考的旅行,孤单但绝对不孤独。

关键词:书,爱,理解

│book, love,comprehend

文/陈德荣

爱书如命

我对书的迷恋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从小家境贫寒,无钱购买书籍,在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就往校图书馆里钻,几乎看遍了图书馆内藏书,利用一切时间看书,一本《三国演义》、《水浒传》三到五个晚上看完,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上初中时,我很羡慕同学们拥有一本字典,上课有生字随时可以查,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给我买字典,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隔壁余伯处有一本康熙字典,我就软磨硬泡让他借我抄一下,于是我用压岁钱从学校换回一捆废旧考试卷用于抄字典,经过一个暑假的抄写,一本手抄本的康熙字典大功告成了,在抄写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不少生字,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的爱书如命还感动了毗邻而居的陈品仑先生,他曾担任过龙游县文教科科长,解放前他师从著名学者余勃,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下放到我们村里,巧合的是他的家与我家仅一墙之隔。陈品仑先生家徒三壁(其中靠北边墙体已坍塌,用稻草帘挂起来挡风遮雨),一贫如洗。可他却有四箱子的书,我就经常上他家蹭书看,从那时起我开始阅读了莎士比亚、普希金、鲁迅、老舍、巴金等文学巨匠的著作,增加了我的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

参加工作以后,对书籍的痴迷程度与日俱增,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公社做报道员,工资很低,我就利用工作便利,挣点稿费,当时县广播站采用一篇稿子有二角到六角钱不等的稿费,在文艺刊物上用一篇稿子有五元至十元左右的稿费。稿费拿到手后我一分钱舍不得化,全部用于买书。

后来虽然几易其职,但是喜欢读书,爱好藏书的初心从未改变过。随着工作和环境的改变,收入的提高,想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不再囊中羞涩,于是我每个月都拿出一部分钱用于购书。记得有一次到北京出差,首都工人文化宫正在搞图书特价促销活动,我一口气挑了几十本,装了满满的二个纸箱,除留了回程的火车票钱和路上买面包的五元钱以外全部买书了。在火车上啃着面包,看着淘来的二箱书,心里充盈了满满的幸福感。

书之浩劫

我心爱的书经历过三次浩劫,是我挥之不去的伤痛,第一次是我刚上初中时,好不容易积攒了几十本书,有一天,调皮的弟弟妹妹把我的书用于煨蕃薯的燃料,等我发现时几为灰烬,使我欲哭无泪。

损失最为惨重的是二00三年七月这次,我在老家有一幢三百平方的二层楼房,有二间书房约六十平方,藏书数千册。后调到县城工作,买了一套七十多平方的商品房,没有专用的书房,只能将一些常用的书搬过来。有一天回家拿法律方面的工具书,到家一看,家里一片狼藉,全部书籍被洗劫一空,连我手抄的康熙字典也不能幸免于难,我当地脑子“嗡” 的一声,顿时瘫软在地上。后来发现路上拖拉机车轮痕迹清晰可辨,不知哪个丧尽天良的收废品人光顾了我的家,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还是痛心疾首,至今难以释怀。

书香弥漫

现在年轻人推崇电子书,认为既经济实惠,又简便快捷,但是我的观念比较传统,对纸质书还是情有独钟,我认为纸质书有其独特质感和书香气息。当爱读书,爱买书,爱藏书成为一种习惯时,日积月累,书越来越多,书的保管成了一件闹心的事,自从遭遇几次浩劫以后,痛定思痛,我下决心一定要拥有一个弥漫书香的书房,使我的爱书有一个安身的地方。随着家中经济条件的改善,我在县城先后购置了二套房子,书房面积达到六十多平方,终于为数以千册的书籍找到了栖身之地。每天回到家中,进入书房,泡上一杯香茗,浏览各种书籍,充分享受读书的舒爽惬意,置身书籍的海洋之中,能消除繁忙工作带来的疲惫,平复我躁动的心,获得心灵上的宁静。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可以改变人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哺育心灵的乳汁,启迪智慧的钥匙,几十年来书香浸漫我的人生,书籍伴着我成长,抚慰我的心灵,在顺境中徜徉,在逆境中奋起,是书籍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 作者 -

陈德荣,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现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喜欢阅读、旅游、写作,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章回小说》、《厦门文艺》、《浙江散文》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四十多万字。系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衢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后语│审美

知识,是认识这个世界的强大工具。

认识这个世界包括宇和宙,道和德,性与情,政和仁,利与义。

在人世间走,多读书,就能明白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我们今天说了算,而是在有人类的历史,确切说有文字记载史,就一直在说着,一直在算着。

明礼,明乐,于礼中守,于乐中悟,共情而以礼乐。

尽管网上片鳞只爪的知识很多,但读来逻辑性弱,不禁深度。

鸣谢本刊特约评论嘉宾:

潘鸣  玉树临风  米粒儿  侯秀坤  郭建荣  周核桃

李强  清秋致远  王丽丽  吴北京  张振之  文如风

季节  三月闰竹  黄小峰  林之眉  星满池  李珍桥

雨萧  叶晓华  绒刺  王世辉  马士红  孙文平  

陈星  许文志  伊欣  苗月坤  咸大龙  刘明礼 

孙华  月牙儿  靳玲  沈青出  曹国平  靳相柱

程红  张继梅  董续光  宋雪梅  陈济身

闵然  戴建霞  倪以军  文远竹  朱秀娣  雨中丁香

主编:陈露晓

责编:沿小路

总监:石雷  尹龙龙

市场策划:郑玉龙  张龙飞       

审稿编辑:韦海燕  

编委:

马新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德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桂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裴纯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付德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传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法制│道德│民主│公正

科技强国  文化兴邦

征稿启事

           写出生活的痛点尴尬

           写出独有的思想内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