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雾里看花说“线索”

 海滨悦心书屋 2020-07-15


内容摘要:文章线索由于其逻辑分类标准不一致,给我们的教学实践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麻烦。弄清文章的线索,对于我们把握文章结构、理清层次、总结主题,意义不大。我们不要把线索看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淡化线索或取消线索,将会给我们的语文阅读营造一个更加轻松的环境。

关键词:线索  标准   意义  淡化

文章线索是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经常涉及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研讨的一个问题。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在课堂上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但回过头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所做所为,却是一笔理不清的糊涂帐。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文章线索的定义——“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也就是统摄和连缀各个场面的纽带。”(《写作与说话》)其要义就是统摄和连缀。

纵观目前文章线索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节线索:按照故事情节的推进来结构全文。

时间线索: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空间线索:以地点变换为线索。

人物线索:以人物的思想、品质及其主要特征为线索。

情感线索:以情感的发展过程或特征为线索。

主题线索: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为线索。

实物线索:以与主题或主要情节有关或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独特词语线索:以作者刻意设计的某种关键性的独特词语为线索。

以上线索又因为其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有时分为明线与暗线。

这些说法,是目前已经得到大家广泛认同的观点。过去我对此也深信不疑,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增多、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一些一线老师的困惑、学生的质疑,我对这些权威性的观点渐渐产生了怀疑。因为以上对线索的分类经不起认真地推敲,它的分类标准混乱,前后不一致,因而给我们的教学实践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麻烦。

例如《七根火柴》,这篇小说并不复杂,人们对它的理解也没有多少争议,但仅从人教社的《教师教学用书》所列举的教学资料,我们就可以看到对本文线索的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茅盾先生在《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中指出:“表面上看,这不是第一人称的作品,然而作为故事发展线索的卢进勇,实在是起了第一人称‘我’的作用……”

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也采用了此种观点——“顺课文之势,拉紧卢进勇这根线索,一层一层地理清卢进勇与无名战士之间的关系,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正确的答案。”

金芹在《〈七根火柴〉析》中指出:“作者是紧紧围绕着一个‘火’字来安排情节,组织材料的。……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他又是紧紧围绕着一个‘火’字,通过‘要是有火’能取暖——没有火——‘要是有火’,能够救活一个战友的生命——有火柴了——为了个人不能划燃火柴——转交火柴后,连队营地生起了‘一簇簇篝火’这样的线索,经过三个波澜起伏的曲折过程,来组织安排材料的。”

《教师教学用书》在“文章分析”中又明确指出:“全文故事情节都是紧扣七根火柴这条线索展开的……七根火柴这一线索由隐而明。前面一直写得比较隐伏,也就含蓄,用大量的篇幅充分写对火、对火柴的渴求,这样,火柴这种本来并不稀奇的东西才显得非常稀奇,一旦出现火柴,顿然翻出全新的境界……”

其实我们如果根据前面的分类标准,至少还可以为《七根火柴》再找出两条线索——贯穿在文章中的对无名战士歌颂之情的感情线索和按照时间来发展的时间线索。

如此多的线索,我们到底该采用哪一条线索呢?我们让学生从哪一个角度去确定文章的线索呢?

再如,一篇仅有300多字的《伤仲永》,《教师教学用书》对其线索的分析就着实令人费解。——“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才能为谋利手段。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这样的表述显然又与线索的定义——“贯穿于整篇文章”的统摄作用相矛盾。

以上实例,仅是选取了我们广泛使用的人教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如果再将报刊上的一些争鸣文章罗列出来,那就更加令人无所适从了。从以上这些说法,我们可以看到专家学者对文章中的线索认定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具体到一篇文章,我们指导学生是从主题的角度去确定线索,还是从感情的角度去分析?是从时间的角度去关注,还是从空间的角度去寻求?是从人物的角度去辨别,还是从实物的角度去断定?是从情节的角度去切入,还是从独特词语的角度去判断?……还是从所有的角度去筛选?或者干脆跟着感觉走。

初中《语文》教材在《记叙文的阅读》中对线索的说明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教材一方面承认线索是比较复杂的,认定它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诸如文章的内容,文体特点,写作风格等,致使文章线索出现了多种形式。一方面又说,阅读时只要认真揣摩,是不难搞清的。前后明显自相矛盾,更是不足为凭。

如《背影》,内容应该说够简单了,按常见的分析来说,可以说是一篇线索非常清晰的文章。可是《写作与说话》中指出:又如《背影》,当然可以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线索,但贯串在车站送别的过程中那种浓烈的父子之情,也不能不说是隐含在文中的一条主线。据此来看,本文应该是存在着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如果不是该书作者的提示,恐怕人们大多难以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我说,本文还有一条时间线索、两条人物线索——“我”或“父亲”,你会认同吗?这真是“应了俗语所谓‘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俞平伯论〈红楼梦〉》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们有时将线索与顺序混为一谈,有时又将线索与主题合二为一。有时侧重形式,有时又关注内容、侧重对象……总之,目前的这种分类与分析,让人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如此多角度、包含交叉的分类,令我们对线索如雾里看花。

既然线索的认定如此麻烦,那我们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和心血“搞清”的线索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初中《语文》教材《记叙文的阅读》中指出:阅读记叙文时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它步步弄清各个段落、层次,直至全篇的思想内容。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还是以《七根火柴》为例:是我们在梳理出了“要是有火”能取暖——没有火——“要是有火”,能够救活一个战友的生命——有火柴了——为了个人不能划燃火柴——转交火柴后,连队营地生起了“一簇簇篝火”这样的层次之后,才拎出了线索;还是先找出了线索,然后才弄清了文章的层次?从作者的行文来看,明显是先梳理出了文章的层次,然后才拎出了线索。

至于中心思想的得出与线索有关,从现有的文章中也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七根火柴》,我们在无法弄清文章的线索(以上有三种说法,我们难以确定)的前提下,文章的主题却很容易能够得出。相反,我们理清了鲁迅先生《风筝》的线索,却难以概括出本文的主题,《风筝》的线索对于主题的概括起不到丝毫的作用。

从我们的阅读实践来看,弄清文章的线索,对于我们把握结构、理清层次、总结主题,意义并不太大,至少不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大。许多专家学者在文章中对线索的作用一再地夸大其词,我们一些老师在教学中也推波助澜,向学生有意无意地夸大了线索的意义和作用,为线索附加了许多不实的功效,在课堂上做了许多无用功。

从阅读实践的角度来看,以上事实充分证明了线索所具有的作用有限。从写作的角度来看,线索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作用呢?

从理论上来说,写作文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做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井然,显得内容集中,脉络清晰。但从我们的写作实践来看,也并非完全如此。我们在写作时,常常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线索,而是思之所至,缘情而作。(编造文章除外)

从以上种种实例来看,人们对线索的理解具有着很强的主观性,所谓的线索,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它的客观性较差。作为一种个人解读,从理论上进行一番探讨无可厚非,但作为一种语文知识让学生来掌握,则缺乏一定的学理基础,而且其价值有限。

以上教材和教参的说法使我们陷入了一个知识的泥潭,许多教师自己就不清楚(其实也弄不清楚),在课堂上自己常常是前后矛盾,他们大多是照本宣科,教参怎么说,我就怎么讲。学生最终会怎样,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实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把问题简单化。将线索以写作顺序——时间推移与空间转换来替代,或通过感情发展来分析,还可以通过记叙的视角来取代……这样使得问题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学生回答起来也更容易,不至于老虎吞天,无法下口。

假如我们淡化或取消线索,谈主题时,论主题;把握人物时,分析人物;研讨结构时,梳理结构……不是把线索看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那样我们会省去很多麻烦,也不会让我们的分析显得如此玄虚莫测、令人费解,甚至将自己引入一个自相矛盾的境地。淡化线索或取消线索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给我们的语文阅读营造一个更加轻松的环境,对老师、对学生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参考引文

[1]《写作与说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

[2]《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2

[3]《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2

 (此文发表于《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